vol.79_发酵:微生物送给人类的礼物

“发酵,能将人类与真正的食物、周遭的自然重新联结。”——《发酵圣经》 正如很多人所知,多次登上全球50佳餐厅榜首的Noma主厨,是“发酵”的狂热爱好者。然而,“发酵”征服的岂止是Noma,它正在俘获越来越多世界顶尖主厨的心。 为什么是“发酵”呢?它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其实发酵并不是什么先人的智慧体现,而是地球历史上20亿年前就已存在的自然现象,人类只是刚好与它不期而遇,才得以在缺乏冷藏条件的年代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现如今,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探索,人类已经和微生物发酵菌成为了好友,并且以东方的麹菌和西方的酵母菌为基础形成了全球多样发酵食物体系。 我们的老朋友wawa在多年前开始接触平衡饮食以后一直在实践各类发酵食物,今年夏末天时地利人和之际,参加了一次为期六天的日本发酵巡礼,亲眼看到了在工业化生产大规模普及的当下,依然在坚守传统手艺的发酵食品作坊,最重要的是,品尝到了很多美味的食物,也收获了超重的行李。 这期播客只是一个浅浅的开始,后续主播zhouzhou会督促wawa早日复出,为大家带来更多实操课程哦,敬请期待,欢迎催更! Highlights: 03:35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发酵 06:00 正确认知亚硝酸盐 07:50 米麴:日本最常用的发酵催化剂 11:22 自然发酵,用时间成就风味 14:46 爱“吃”糖的菌宝宝 23:16 融入日本每一餐的发酵食物 28:19 代代相传的传统技艺 37:12 发酵失败在所难免,成功全凭“手势” 46:37 “过期”也照样能吃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wawa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麴 接种和生长在谷物或豆类上的米曲霉霉菌。传统上使用大米、大麦或大豆。Koji是麴的日本发音,这个过程最早起源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读作qu或者chhü。麴富含淀粉酶和蛋白酶,所以它可以用于许多发酵产品的催化剂,如味噌、酱油和清酒。 味噌 来自日本的两段发酵技法。第一阶段传统上用大米、大麦或者大豆制麴,第二阶段加上盐和大豆进行乳酸发酵,得到味道浓烈、甜咸兼备、富含鲜味的酱。 天贝 印尼一种饼状大豆发酵物,以根霉属的霉菌发酵而成。 渍物 日本的泡菜。有粕渍(用酿清酒剩下的酒粕腌渍),味噌渍(用味噌腌渍),糠渍(用一层米糠腌渍),盐渍(用盐腌渍)。 BGM 小森林OST - 春 料理仙姬 OST - 美味しくなあれ 野田家传统发酵味噌 发酵食堂 80后经营的自然农场

51分钟
99+
1年前

vol.78_精芬三姐妹|最幸福的国家如何让我变得更幸福

没有记错的话,芬兰已经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家了,作为精神芬兰人,对此评价主播洲洲我表示不能同意更多!I can't agree more!!虽然在芬兰生活学习总共两年不到,但已经体会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而这些幸福的时刻往往只是来自于一些日常瞬间,清晨打开窗看到一只松鼠,一个人走过结了冰的湖面,与迎面而开的陌生人打个招呼,在冬天喝一碗热腾腾的三文鱼汤,也许正是在一个几乎全员“社恐”的国家,才有机会用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相处,想一想自己想做什么,或者什么都不想也可以,自己的生骨干用和谁比较,个人的选择不必给谁交代。 生活在人挤人的国际大都市上海,要求同样的外部坏境是不切实际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拥有幸福的时刻,虽然也许大概会更难一些,但是然而并且我们也就有机会树立更强大的自我,每天哪怕是给自己一个短短的休息,让飞奔的时间定格片刻,对自己好一点点。 Highlights: 02:56 社恐不是冷漠,距离表示尊重 09:01 在芬兰也慢不下来的中国人(洲洲) 22:08 我们究竟在追赶什么 28:07 微妙的人际交往边界 31:52 人生不是在一张标准的清单上打勾勾 46:29 与其等人表扬,不如自我肯定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Lukia、高明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芬兰民谣 - 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Säkkijärven polkka Nightwish - I Want My Tears Back

62分钟
8k+
1年前

vol.77_逃离城市,山野求生,自然分娩,她究竟在找寻什么?

当年那个潇洒的酸辣女侠古月又回来了,第一次做客嗲声嗲气的时候,她的身份还是刚离开都市职场不久,在崇明体验生活学习种地的新农人。两年间她去到了云南更寂静的山野,还邂逅了一段亲密关系,如今已是一位一岁宝宝的妈妈,一切都不在计划之中(因为没有计划),一切也不在意料之外(要的就是意外)。 此次古月独自带娃回沪,也并非来重温都市繁华生活,而是为孩子办户口四处奔波。在大多数人看来,她似乎总是选择去过“苦日子”,但对古月来说,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既来之则安之。当然,乡村山野也并非都是岁月静好,有来自当地人的歧视偏见,小家庭内部的理念冲突,甚至还有自媒体的突然袭击,断章取义的解读一度把古月和家人冲向舆论中心,愤怒和委屈过后,是一个更强大的自我。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下午,我却看到了当年那个笑声爽朗的女侠,也看到了一位对宝宝超级耐心的新手妈妈,一个充分掌握着生活主动权的独立女性,一名敞开胸怀迎接未知的勇敢青年。 Highlights: 07:48 遭无底线自媒体过度解读 14:48 勇敢体验,更新认知,重启人生 20:08 曾经也是个上nei进juan的社畜 26:23 跟随体验,体会未知的快乐 33:43 争吵、矛盾、质疑让人成长 48:17 呵护孩子的天性和快乐 56:00 挫折失败不可怕,最怕温水煮青蛙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古月(小红书@山林里的古月)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央金拉姆 - 绿色世界 央金拉姆 - 净化 和女儿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爱种柿子做柿饼

69分钟
99+
1年前

vol.76_我有一所大房子,有很多可爱人有趣的事

很难想象,一个文文静静的姑娘,十几年前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如今正在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将获得的爱传递给这座城市的其他人,几乎我认识的所有人,在和娜娜有过短暂交流之后都会被她和她的大房子深深吸引,她的真诚、天真和温暖是这座城市里并不多见的品质。从苏州河畔200平的厨房到如今1000平的大房子,娜娜一做就是9年,虽然叫“娜娜的大房子”,但它是属于大家的空间,一个共同的家,主播洲洲第一次拜访就躺在的绘本角的榻榻米上不想动弹。 从一场音乐会、读书会,到一次展览、工作坊;从一场主题餐桌,到屋顶求婚,再到两个人的专属婚礼;从一次创业的论坛,到一个公司的团建,“大房子”陪伴着许多人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段旅程。有人在这里认识了新的朋友,有人在这里迎接了生命的另一半,有人在这里发现了生活其他的可能性。如果说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那大房子就是那片沃土,这也是大房子的宗旨——“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小宇宙”。 当然,希望在为大家带来爱和希望的同时,娜娜也有能拥有自己得以片刻休息的温暖港湾。 线下地址:上海昌化路665号 公众号:娜娜的大房子 微博:娜娜的厨房和大房子 抖音:大房子的日常和大房子的朋友们 Instagram:nanadedafangzi 微信(小管家): nana_house_ 书籍:《娜娜的厨房》 舞台剧:《原来你也在这里》、《一个温柔的奇迹》 Highlights: 02:02 娜娜的大房子和大房子里的娜娜 09:42 不设防的主理人,接纳与陪伴着大房子里的人们 16:25 我是谁?大房子是谁?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20:11 从厨房到房子,我们都长大了 27:01 清晰描述虽很难,把握底线却很稳 32:59 接受消失和放弃比坚持更需要勇气 39:47 守护创造力,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53:00 让娜娜成为娜娜,大房子成为大房子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娜娜 设备支持: iphone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Makaih Beats - Guilty Pleasure 孙燕姿 - 完美的一天

60分钟
99+
1年前

vol.75_拿着iF金奖,依然热爱“捡垃圾”的CMF设计师

是不是有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在这两年有一种被“可持续”包围却依然不知道从何开始践行,但对于本期嘉宾Cloris来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不过只是举手之劳,甚至和玩儿一样开心,自小喜欢绘画和动手的她,至今仍保留着“捡垃圾”和缝缝补补的习惯,甚至连她的小孩也加入了捡“垃圾”小分队。 作为CMF设计师,Cloris还可以从供应商的余料里挖出宝来,总之在我看来,她的眼里压根就没有用不上的东西,至于用来做什么,不过只是个时间问题,这一天赋不仅导致了她的“垃圾”收藏越来越多,同时也创造了与好公社的相遇,最初只是来参与活动的Cloris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副业“My Oasis”,一方面可以向更多人展示她的再利用小巧思,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工作坊让更多人帮她一起消耗“垃圾”库存,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大家也可以轻轻松松地“可持续”起来。 “My Oasis”希望传递的不是惊世骇俗的理念,只是想创造一小片被创意与快乐共创的绿洲,和更多热爱生活的人一起探索各种旧物、材料的再造可能性,践行有趣但轻松的可持续生活。 Highlights: 03:49 无师自通的废物利用天赋 06:09 将可持续融入基因的北欧家电品牌 10:49 操作简单、物尽其用的再利用小点子 16:14 从小事做起,开心就好 22:27 好物&好牌推荐 35:41 从供应商“下手”直击源头 42:29 谁来链接材料端和设计师 50:47 可持续鼻祖可能是朱子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Cloris 仇媛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CMF设计: 产品设计中Color-Material-Finishing的缩写,也就是颜色、材料、表面处理的概括,涉及的范围主要是产品的色彩、材料和表面处理,是产品设计中后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提及的可持续相关品牌(乱序&部分): (国际)奔驰、伊莱克斯、COS、昂跑、Patagonia、Freitag (国内)3R LABS、素然(Kleeklee、安高若)、好瓶、贻如生物科技 BGM: 孙燕姿 - 天越亮,夜越黑 获奖设计: 女儿做模特的旧物改造作品 旧瓶子旧衣服的艺术人生

56分钟
99+
1年前

vol.74_设计AI的设计师|与其两败俱伤,不如互相成就吧

本期的嘉宾身份相当多元,作为校友,她在公社的首秀是作为手工皮具匠人来分享自己的创作和制作心得,如今,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她已然是一家叫做AI公司“动次拍”的联合创始人,并且成为了好公社的新租客。 在好公社角落的这方小天地里,主播洲洲眼瞅着MATA从最初单枪匹马,到后来一个又一个新面孔的加入,如今这家主业从事图像类AIGC应用层产品研发的初创,已经集结了全国各省市的大孝子大孝女,出身于各设计类夕阳专业的他们从体制内离职、从大厂裸辞、拒绝编制offer加入了人动次拍。当主流还在讨论AI对设计创作者的威胁时,他们已经通过AI完成了转型和自救。 既然放弃了CBD落地窗办公室来到上海东北角工人新村,那就注定不会死气沉沉,毕竟工作之余,还得给小区居民修个手机、给流浪猫打个饭、给麦当劳冲个KPI。不过,这也是当初MATA坚持选择公社的原因,为了给她的设计同行们一个自由舒适的“家”。 动次拍最新产品「AI ME」系列形象照:https://mp.weixin.qq.com/s/47StTNKzf2tWzit5RjtwCA 小程序: DXPOS动次拍(数字影棚产品)、动次拍AI涂鸦(公益项目) 小红书:动次拍、DXPOS 公众号:DXPOS Highlights: 03:47 毕业即创业,传统设计师的转型自救 07:13 守住边界,抱紧大腿 12:00 不排斥传统,不惧怕AI,不单一审美 19:07 团队虽小,各个很diao 22:44 说干就干的持续创业者 31:03 恶性竞争催化成长 38:43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爸妈 50:47 大厂和创业公司各有所长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鸡蛋(即刻@鸡蛋Eggy) 嘉宾: 马它它(MATA) 设备支持: iphone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Kate Bush - Running Up That Hill (A Deal With God) 云端司机 - 搬到合欢山上

63分钟
99+
1年前

vol.73_不想做设计师的老板不是好创业者

第一次听说安吉这个地方还是因为当年作为卧虎藏龙的取景地,直到前几年数字游民社区DNA 开始转型才在此关注到这个浙江小县城,不得不说这几年浙江的乡村建设都各有特色,但我万万没有想到,以白茶闻名的安吉人均咖啡馆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上海! 本期的嘉宾源源是一个走南闯北的持续创业者,如今她在安吉算是找到了最平衡的状态,早年当大家才刚刚意识到咖啡将火的时候,她和合伙人已经在直播平台将挂耳咖啡卖出了头部销量,由此积累下的供应链和管理经验也为他们如今的线下生意打下了基础。非设计科班出身的源总如今也算是半个设计师了,而用互联网的速度和设计思维的逻辑开咖啡店,用她的话来说属于降维打级,这几个看起来不太搭的元素被她揉吧在一起,成就了如今的戏楼和铁狗两个咖啡品牌。 如果说戏楼承载着团队的初心,铁狗就是背负着他们野心的存在,但是源源坚定地认为,两个品牌都必须具有以咖啡作为载体传递在地特色和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如今她又开始打造一条专为创业者、艺术家、设计师打造的小街区,挖掘和孵化更多在地的可能性。 创业之路越走越远,离最初的梦想也越来越近了。 Highlights: 03:26 后起之秀安吉,坐实中国咖啡第一县 09:13 咖啡店不是你想开,想开就能开 13:13 倒逼自己做设计,省钱省时又省心 20:04 在小县城做一个创意街区 28:20 不追热点,但有点天赋和运气 32:21 争分夺秒,把打印店搬进办公室 35:25 土狗、铁狗、戏楼的同与不同 40:14 店铺得理性扩张,朋友得经常来往 47:34 设计与洞察缺一不可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王大源(即刻@王大源子AdaWong,小红书@王大源子AdaWong) 设备支持: 腾讯会议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Emily Hearn - Red Balloon

53分钟
99+
1年前

vol.72_人生整理术|收纳的终点是放过自己

我猜一定有不少人都和我一样曾信誓旦旦地撸起袖子收拾屋子,也曾翻箱倒柜寻找一件在某处但不知在何处的物品,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消费便捷性和欲望也随之不断增长,导致大家购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但与之相反,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居住面积却不增反降,加剧了人、物、空间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催生出了一种全新的职业和需求:收纳整理。 整理收纳作为行业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新世纪后于日本发展壮大,差不多在2016年左右逐渐影响到了中国,五年后的2021年,整理收纳师也已经是被国家人社部认证的新兴职业了,可谓涨势迅猛。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小众且年轻的行业,很多人甚至把整理收纳和家政保洁混为一谈,其实不然,相较于传统家政服务以清洁为主,整理收纳要做的是根据使用者和空间的情况将物品放在最恰如其分的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居住者的生活便利性。 其实整理收纳改变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也是放松和整理情绪的机会,甚至是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过程,当然,改变来自于内心的驱动力,而不是自我PUA、取悦他人或者盲目跟风,如果今天不想动手那就继续“摆烂”吧~ Highlights: 04:57 无意间接触整理收纳,不仅蹭课还拿了张证 07:52 整理不是为了追求整洁,而是为了生活更便捷 12:48 家有宠物,收纳难度系数又增加了 15:02 衣柜分区小tips 20:36 换季的硬仗是逃不掉的 25:39 什么都不舍得扔,那你也许需要一个地下室 35:33 你的电脑桌面是咋样的 41:27 为什么有人连坏了的伞也不扔 50:30 巧用app建立个人线上服饰库 55:10 收纳神器可能不如废纸盒子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卢律(克拉)、小蔚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克拉的启蒙老师: 小红书@ 生活整理师�面条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 2011年出版,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内售出200万册,作者近藤麻理惠几乎称得上是日本收纳的代表人物,曾在2015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不过故事也有反转,在生下三胎后,她本人公开承认:我放弃整理了,我的家现在很乱,这也是我管理时间的方式。现阶段最能带给我快乐的,不是整理,而是享受在家陪伴孩子的时光。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漫改日剧,主人公麻衣有极其偏执的整理欲望,日常总会抓紧一切机会收拾与整理。,她几乎将“断舍离”发挥到极致,甚至达到变态的地步。尽管有时被家人制止,麻衣依然锲而不舍地扔东西,无论珍贵与否,有没有特殊的意义,一旦无用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剧中也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收拾整理之道。 BGM: Hugh Grant and Drew Barrymore -Way Back Into Love (Demo Version) 彭佳慧-喜欢两个人 克拉的收纳tips: 克拉的衬衫集体照: 传说中的服饰搭配app:

65分钟
1k+
1年前

vol.71_夜巡:那些面包店打烊以后你所不知道的事

前阵子火上热搜的剩食盲盒,你买了吗? 或许不少有过海外生活经验的小伙伴大多都听说过或尝试过一个App:TooGoodToGo(下面简称tgtg)。这个在2015年起源于丹麦的应用是剩食盲盒的鼻祖,用户可以通过这款应用在入驻商家打烊前,或者非用餐时间以低于半价的价格买到商家的食物盲盒。 这几年剩食的话题在国内也算是小火过几波,主流媒体和不少up主都有相关的内容产出,剩食盲盒因此也在年轻群体中逐渐被知晓,不少城市也已经有类似tgtg的应用陆续出现,尽管目前合作的大多仍是小商户,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依然可以有一些不错的选择,有趣的是,不难发现其中大多数都是蛋糕烘焙类的商家,于是就有了这期播客所记录的一场夜间行动。 主播洲洲伙同兜着走主理人咪咪、日食记小伙伴Gia和老朋友Della一起“视察”了晚间十点打烊前的几家当红面包店,看看究竟会剩下多少“仅售当日”(打烊即弃)的面包,虽然早就听说过商家浪费严重,但亲眼看到依然相当震撼,数以百计品相完整甚至完美的面包在十点就必须全部下架进垃圾桶,如此这般,日复一日,且不说世界上有多少人还饿着肚子,不过就是一年前,住在上海的各位还在数着米粒鸡蛋、吃着过期食物度日,如今已然恍如隔日。 “珍惜食物”是从古到今的美德,现如今消费主义似乎与其背道而驰,当食物成为社交货币不再只是填饱肚子的存在,剩食盲盒会不会成为一个缓冲方案呢,抑或一种新型的商品形式而已。 !!!好消息!!! “好公社”和“兜着走”合作的超级大盲盒目前正在上海设计之都大会的主题展区展出哦!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进“盒”打卡,展期从今天9月26日起到10月2日。 Highlights: 03:19 深夜十点面包店巡视组原地成立 07:39 剩食盲盒在国内成借题发挥 10:09 真的减少了浪费,还是压力转移 12:02 谁会为了拯救地球买剩食盲盒 16:25 剩余食物的过期和变质 23:12 现场打卡第一家咖啡烘培综合店 24:53 中途三家沿街店铺快速过 27:43 唯一看到盲盒在售的一家面包店 28:21 两家让人扎心的网红店 38:52 不用苛责自己,也无权苛责别人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咪咪(兜着走)、Gia、Della 设备支持: iphone & MOMA 猛玛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Too Good to Go: 起源于丹麦的一款应用程序,类似一个线上商店,入驻的餐厅、面包坊、咖啡厅在这里将当天没卖完的食品打折出售。既可以让有需要的人以便宜的价格吃到美食,又可以避免了食物浪费,减少了碳排放,同时还帮助商家获得了潜在的用户,拓宽了市场。 兜着走: 专注于缓解中国食物浪费问题的平台,包含针对C端的兜着走小程序和针对B端的Foodzz食物组织服务网络。我们的使命是帮助改善全国餐饮行业的食物浪费问题,为商家提供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Win-Win-Win:帮助商家缓解因浪费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监管惩罚,让消费者买到低价安全的食物,帮助社会减少食物浪费问题。 惜食魔法袋: 以让天下没有浪费的粮食为使命的小程序,类似Too Good to Go,通过连接本地商家和用户,商家将当天品质尚好的未售出食物放入魔法袋,用户预定并获取,“商家+惜食+用户”多方合力拯救本将被浪费的粮食。创造珍惜粮食的社会价值和零损耗的商业价值同时,倡导绿色的生活理念,鼓励低碳的生活方式。 晚间十点打烊前让人大为震撼的面包柜台: BGM(均来自于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 アキコラテン気分 パンとスープとネコ日和

43分钟
22k+
1年前

vol.70_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

当我们不断强调parenting is hard,隐含的前提是一名合格的抚育者必须要为孩子提供正确的引导、殷实的物质条件、卓越的教育机会。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就真的“不配”生孩子吗? 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养儿未必防老之后,密集的公共讨论使得生孩子会让我们——尤其是女性——失去什么更为清晰,但生孩子真的“只赔不赚”吗? 如果我们把“生孩子”看作是“拥有一段亲子关系”,不再用居高临下的视角把孩子当成需要“抚养”的弱者,而是共享一段时光的人生友伴,也许我们能更多地看到亲子关系给我们自身带来的滋养与抚育。而健康的亲子关系同时也是认识自我的镜子,是成为自我的勇气,甚至解答孤独与虚无的线索。 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其实不止父母之爱,所有健康的爱都指向分离,都是以“我们”为沃土,生长出独一无二的“我”。 人世间固然有种种光鲜的意义与价值值得我们奋不顾身,机器们也必然会学得越来越智能,但真实的人与真实的人之间的连接,永远无可取代。希望我们能在每一段人生共享时光里,无论是与父母、孩子,还是与亲友、爱人,都能发自内心地体验到: 认识你,我很高兴。 Highlights: 02:11 为生娃放弃海外工作,却没有准备好做个标准的妈 10:19 杨氏玄学之听胎心辨性格 17:36 亲子关系中的相互依赖 27:21 关系的终点是不约束彼此的陪伴 34:08 放下期待吧,平庸的人生不出天才 46:49 平等意识需要从亲子关系中开始构建 54:35 克制的爱比无微不至的关心更难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杨曼 设备支持: iphone语音备忘录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张悬 - 宝贝 康老师(曼姐老公) -愿你 cover 余声乐队

64分钟
99+
1年前

vol.69_用“穷”击败消费主义,手把手教你薅真羊毛

在大家过去的固有思维中,“便宜货”的消费主力军应该是中老年或者是“大妈”,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也开始趋向理性和成熟,主流社交媒体常常可以看到各类平台最新的折扣信息,白牌好物推荐,以及商家活动薅羊毛指南,与此同时,供给侧也是一片欣欣向荣,一波主打折扣的零售门店在近几年出现在大街小巷。 但是俗话说的好,买的不如卖的精,这些所谓的“便宜”究竟有多少是实实在在给到了消费者优惠呢?这就要考验消费者的自我修养了,本期嗲声嗲气,我们请来了一位在折扣消费赛道摸爬滚打多年的校友,以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视角来分享一下科学消费的理论和方法,一起薅真羊毛,拒绝做小韭菜。 科学消费六步走(by 老范) 1、不买就不买,立省百分百 2、货比三百家-利用信息平台 3、提升消费者认知-利用内容平台 4、警惕过度消费主义-返回1 5、用“穷”击败消费主义-控制预算 6、沉淀适合自己的消费生态圈-品牌、渠道、博主(主播)、信息源 Highlights: 02:48 国内折扣临期零售这些年 17:09 阴错阳差,京东便利变身临期特卖场 27:30 好的消费者才能教育出一个好的市场,直接上心法 37:47 可以放心薅羊毛的时机 49:20 知己知彼,厘清商家加价逻辑 57:14 靠谱平台助力货比三百家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老范、怡华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省钱利器们: 什么值得买 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利用平台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数据优势,提升C端(消费者)和B端(电商/品牌商)之间的连接效率,一方面提高消费者消费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帮助B端品牌主和商户有效提升商品和服务的转化率。 必要商城 国内首个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为用户直连制造商,砍掉传统零售中的所有加价环节,使消费者以出厂成本价买到高品质产品。 热度星选 服务抖音、快手等直播内容平台中腰部KOL的供应链SaaS平台,连接达人、品牌和内容平台 呱呱爆品 免费提供私域爆品榜单(含快团团)、快团团团长榜单、选品对接等服务。 窄门餐眼 专为餐饮人设计的数据库小程序,收集了超 1800万+ 餐饮门店分布、开关店、商标、股权及投融资、品牌相关网络舆情资讯、品牌供应商数据、食材实时价格等所有餐饮相关的公开数据,并进行结构化处理。 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 Food & Beverage Innovation Forum 亚太地区颇具行业影响力的食品行业论坛及展会,始于2014年,通过分享全球范围内成功的商业案例、创新理念与技术,帮助行业从业者洞察未来趋势,找寻创新方向。 线下批发市场(上海): 江杨水产批发市场 西郊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 辉展进口水果批发市场(奉贤) 金园路临期批发市场 BGM: 林俊杰 - 不潮不用花钱 毛不易 - 如果有一天我变有钱

65分钟
1k+
1年前

vol68._走!去村里|好山好水好人家,日韩乡村AB面

新的一年刚开始没多久,我们“嗲声嗲气”的老朋友王山又一头扎进了村子里,先去日本的村里参加了Gaia Youth的项目,又前往朝韩边境小镇体验了一把韩式乡村振兴,虽然从客观的物质条件来说一定不如中心城区来的便利热闹,但是有趣的灵魂总是可以点亮每一处平凡的土壤,少子化老龄化危机下的乡村,在国家政策和返乡青年的带动下,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这里没有东亚生产的内卷氛围,也没有堵车加班和精彩的夜生活,但却有真挚的问候和慢节奏的生活,这些对城里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的“奢侈品”。 每次听王山描述,都能感受到她真心的赞赏,看来有必要继续鞭策王山,早日组团让国内对乡村振兴或共识社群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机会去到这些有爱的村子体(chi)验(he)和学(wan)习(le)~~ Highlights: 05:19 不内卷的乡村,是韩国的另一面 10:34 返乡不是逃避,是其中一项选择 17:29 三八线边境小镇的冷门旅游体验 21:53 好山好水好人,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27:53 不做村民也可以做贡献,买就完了 35:31 在村里的咖啡店看到乡村另一面 42:48 好的氛围需要花时间去经营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王山 设备支持: 腾讯会议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小红书: 易思实验室|EASI Lab Reference: Gaia Youth: https://www.programmes.gaiaeducation.uk/gaia_youth Gaia Youth的目标是赋予年轻人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挑战常规商业模式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未来职业选择。其中的课程基于Gaia Education的整体系统设计框架,让参与者协作产出 可持续解决方案并在当地实施。 麟蹄郡(Inje) : 江原道北部的一个郡,紧邻三八线,韩国人口密度最低的郡,下楸里(Hachu-ri)度假村可以接纳家庭、公司团建和旅行团等各种团体。 DMZ: 朝韩边境军事缓冲区——非武装地带,Demilitarized Zone,是朝韩双方在所属领地内以北纬38度为界线,各自退后2公里而划出了一块军事缓冲区。 我的解放日志: 2022年推出的热门韩剧, 讲述了住在首尔外围乡村的廉家三姐弟每天都要往返首尔,早上七点就要出门,有聚餐还要赶末班车回家,日复一日毫无生机,而突然来到他们家工作的神秘人具氏,和他们一起展开了逃离当下的解放生活,寻找成就感和自由。 BGM(均出自韩剧《我的解放日志》): 최정인 - My Liberation Notes 이준형- To be together

53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