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大家非典型户外生活方式的故事,由我们来记录,并通过播客分享给大家。 如何才算「非典型」 没有规矩,没有限制,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非典型”的核心是真实,是遵循自己内心的生活体验,并且真正享受且受惠于此。 这个故事可以是你的故事,也可以是你身边朋友的故事。 这里的生活可小可大,小到一次户外项目的体验,长距离徒步,登山滑雪;大到某种具象的成型的生活方式——Birdwatching,Self-reliance,Hunting这些我们鲜有机会遇到的生活内容。甚至也可以是,你曾经在书里读到的,有所研究的那些已经消失的内容。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发送语音或者录制音频文件,将自己的内容通过音频方式,录一个简单的概括发给我们。每段音频时长最短不得低于5分钟,最长不得超过30分钟。 所有被选中并参与播客分享的朋友,可获得安高若现金券1000元1张 如何投稿 1、微信 - 添加安高若小助手微信,发送音频 2、邮件 - 将音频文件发送至[email protected],并在邮件中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征集截止至8月19日,期待大家的故事! *照片素材: Eric、小宇、嘉逸、Maggie、大叶
本期主题是我们最早确定的一个选题——徒步。徒步很简单,它是户外最基础的运动之一,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户外活动;但徒步也很复杂,或者说有一点厚重。人们习惯赋予徒步以意义,将那些大词按在它身长。 行走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意义,徒步的本质还是应该回归到生活的体验上。 02:55 - 早期户外经历以及徒步的意义 05:40 - 美国的步道系统以及PCT介绍 11:55 - 户外野生动物与昆虫知识 13:45 - 户外失温症的症状与预防 23:50 - 从开始“认识”徒步正式“入坑”,疫情带来的转变 26:26 - 日本登山、徒步的传播与方式 31:23 - 徒步带来的收获与反思 36:02 - 对于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38:25 - 做户外之前的人生以及为何进入户外圈 41:30 - 最初的户外徒步体验 46:00 - 最喜欢的徒步路线 47:47 - 对于新人的建议 50:21 - 如何理解HIKER以及背后的文化 Self-reliance: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内容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水使用大自然的循环水,电力使用太阳能或者蜡烛,篝火,食物往往来自于狩猎或者大自然的采摘,也可以理解为依靠着大自然而非城市生活。在这种生活方式的背后,也透露出大家是一种对于城市生活的反思和警醒。 PCT: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也是最难的徒步路线,全称Pacific Crest Trail(太平洋屋脊步道)。这条步道起始于美国的最南端和墨西哥州接壤,横穿美国终点位于美国东北部华盛顿州,加拿大边境,全程3200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到新疆的距离,全部走完需要4-6个月的时间。每年有近400名徒步者会挑战PCT的路线,其中仅不到1/3的徒步者可以完成。世界各地的徒步者都以能完成PCT为荣。 麦金利山:也称Denali 位于阿拉斯加的东南部,是北美洲最高山峰,也是美国最高山峰。攀登麦金利和徒步PCT一样,也是美国户外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每个人都希望能走最远的路,爬最高的山。 Timberland Trail:位于美国的俄勒冈州,是环绕着胡德山的一条著名的步道,全程65公里,景色绝美,其中有18公里和著名的PCT路线重合。可以通过徒步这条步道来感受一下徒步PCT的体验 Leave no trace:无痕山林,简称LNT,包含7大原则希望实现人为活动对于自然环境最小的冲击。具体是:1: 做好充足的计划和准备。2:在坚实地表上行进与露营。3:妥善处理垃圾。4:保持自然原貌。5:将营火的影响降低至最低。6:尊重野生动物。7:尊重其他户外运动者。 OW/AOW:PADI的潜水证等级标准一共分9个等级,OW/AOW是入门的两个等级其中。OW全称为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是潜水的入门级,进入潜水殿堂的必考等级。AOW全称为 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进阶潜水员),属于不同的专长潜水训练,如深潜、船潜、水中导航及夜潜...等 熊野古道:是日本最著名的徒步路线,位于日本本州纪伊半岛南部,全场1000多公里,横跨和歌山,三重,奈良三县。是通往熊野三山(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的参诣道之总称。 日本阿尔卑斯山:日本的中部山脉,由于从天上看的形状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一模一样,被日本的英国工程师威廉·戈兰德以“阿尔卑斯”命名。包含飞驒山脉(北阿尔卑斯)、木曾山脉(中阿尔卑斯)、赤石山脉(南阿尔卑斯)。其中北阿尔卑斯、中阿尔卑斯和南阿尔卑斯的名称,是由日本登山家小岛乌水命名的。 海坨山:海坨山位于延庆区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赤城县交界处,距延庆约18公里,距北京130公里,属军都山系。主峰海拔2241米,为北京第二高峰,延庆区第一高峰。是北京徒步爱好者的圣地。 ACT:也被称作ACT大环线。全名叫做“安纳普尔纳大环线”。位于尼泊尔,是尼泊尔极其经典的徒步路线之一,号称全球十大徒步路线之首。全程95公里,风光秀美,难度循序渐进, 配套完美,很适合徒步爱好者体验。 勃朗峰:在法语中被称作Mont Blanc,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山峰,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山峰之一。是欧洲著名的户外胜地,无论是登山徒步还是滑雪,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 多洛米蒂:Dolomites,同样也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一部分,位於意大利东北部。由于全部都在意大利的境内,所以这里的户外活动有显著的意大利特点,吃的好,喝的好,深受广大爱好者喜爱。 经常的徒步背后是一个习惯,习惯不让自己的生活陷于一直停滞不动的状态里。每一次的徒步都充满了随机和不确定,过程往往还是痛苦的,但这让我们学会做好准备,随时面对问题。 感谢大家收听,未来将会组织和大家一起去山里徒步,期待线下和大家见面! * 主持人/文案:Eric * 录音/剪辑制作:李羽 评论区分享第一次徒步的故事,随机抽取2位朋友赠送安高若运动毛巾及xpac收纳包(颜色随机)。
经过了这次疫情,对“移动的范围”有了新的认识。 大家都希望没有约束的移动,除了腿以外,自行车就成了大家出行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共享单车。 北京在08-13年,曾经有过一波关于自行车文化的高潮,在那个时间段里,自行车是以文化而非交通工具出现,有自行车赛事(死飞大革命),有自行车互联网明星公司(700bike),还有古董自行车的生活方式店铺(牛杂)等等。这一波高潮随后被共享单车的热度淹没,自行车彻底成为了单纯的交通工具。本期与三位嘉宾一起聊聊这个关于自行车文化的故事,也是关于北京的故事。 自行车只是交通工具么? 第一个故事离我们最近,时间以18年美团收购了摩拜为止 ,到15年张向东加入700bike。在这个时期,自行车文化背后的推送力是互联网公司,当时有两波公司,一波是我们熟悉的共享单车,另一波则是致力于将自行车打造成城市生活休闲方式的公司们。 讲述者田凯是致力于将自行车休闲生活方式化的公司里最著名的一家700bike的前员工,负责内容和文化部分,你来听听他的故事,看看他故事里描述的那种自行车生活是不是你所喜欢的。 02:35 田凯与700bike 09:20 第一辆自行车&与彭于晏的“缘分” 13:10 关于「Mr.Bicycle」项目 18:38 在「互联网思维」下孕育而生的「700bike Around World」项目 22:17 从700bike离职后的状态及想法 关于复古骑行,这是那个时期北京最著名的自行车活动。但同时也是一种骑行方式。这个部分应该代表了北京自行车最美好的一段是时光。时间是从12年左右,到15,16年。 在这个时期的自行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骑车可是件彻头彻尾的休闲方式。 我们第二个故事的主角马哥,他是这其中的活跃分子。那个时候,他工作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一个聚点,在后海的银锭桥边上,叫牛杂,是一个自行车主题的杂货铺。让我们和他一起,重回单车回潮的美好时光 27:50 “马哥”与自行车 31:33 马哥与“牛杂” 38:37 关于北京「复古骑行」的车与人 44:00 “马哥”现在的状态 第三个故事和街头死飞有关,他兴起于08年前后,到10年左右火遍大江南北,从12,13开始,骑得人慢慢变少了,但直到现在还有人坚持在骑。 为什么死飞会那么吸引人,有三点大家经常提及,就是简单,朋友,以及自由。 第三位分享者面条,现在在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但是死飞贯穿了它从高中到现在的全部时光。他的故事其实代表了我们很多人。通过一项爱好成长,通过这份爱好建立同世界的认识,再将它贯穿于自己的生命里。 46:31 “面条”与死飞 52:52 接触北京「死飞」圈 54:37 关于「死飞大革命」以及「固齿公开赛」 57:40 留学美国 经过这次疫情,我们深刻的感受到。 如果我们对于外部依赖越少,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生活就多了一丝把握。 在这个摩登的大都市里,能够把日常的3-5公里的社群生活搞明白,就已经能够让我们找到一丝归属感了。 真正让我们享受自由出行的,不是手机里的打车软件,而只是辆自行车而已。 希望在这期节目当中,你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骑行方式。更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早日没有约束的移动,有机会我们一起出去骑车。 感谢各位收听,希望大家可以关注安高若的channel,咱们下期见。 > 主持人:Eric > 录音/剪辑:李羽 评论区分享第一次骑行的小故事,随机抽取3位朋友赠送AnKoRau骑行系列小包1个 + 压力袜2双(颜色随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