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GEO(生成式引擎优化)领域,Profound算是做得早,并且产品形态较为丰富的一家,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作流程。它的组合拳击中了企业的核心焦虑:在Perplexity、Copilot等AI问答引擎里,自家品牌的曝光度、情绪倾向、竞争对手的声量。 但从业界看来,GEO的生意尽管听起来十分唬人,长期来看确实也将颠覆旧有的搜索引擎优化模式,但它们最大的瓶颈不是技术,而是商业模式和大模型平台的冲突:随着AI大模型底层逻辑以周为单位的改写调整,先前的努力就可能功亏一篑。那么,GEO领域的创业机会,到底在哪呢? 【时间轴】 00:16 Profound的功能与工作流程,如何击中企业的核心焦虑? 03:59 与大模型的危险“对赌”:GEO是在教品牌“钻空子”? 05:57 所谓的“优化效果”,客户该如何归因和买单?
当ChatGPT的周活用户冲破10亿大关时,一场静悄悄的权力转移正在发生:超过60%的消费者开始绕过谷歌、百度,直接向AI助手询问商品信息。但品牌们却像蒙眼的玩家,既不知道AI会如何描述自己,也无力左右推荐的天平。 2025年6月,纽约初创公司Profound用2000万美元融资撕开了这个市场的口子。Kleiner Perkins和英伟达风投的入局,让这个成立仅11个月的公司站到聚光灯下:生成式AI时代的“品牌翻译官”,帮企业摸清大模型的脾气。 那么,新兴的GEO(生成式引擎优化)行业是如何运作的,有哪些主要玩家?它们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商业逻辑又能否成立? 【时间轴】 01:38 试图破解大模型的黑箱,更像场“猫鼠游戏” 03:59 随着消费者搜索习惯重塑,GEO将成为一门“有钱景”的生意? 05:31 除了面向品牌方的Profound,行业内还有哪些玩家?
2006年,达能派驻与娃哈哈合资公司的新任董事长范易谋发现,宗庆后在合资公司之外建立了一系列由国有企业和职工持股的非合资公司,它们每年也为娃哈哈带来丰厚的利润。范易谋认为这些公司拿走了本应由合资公司享有的市场和利润。由此,那场著名的“达娃之争”爆发。 1998年至2007年,宗庆后妻女施幼珍、宗馥莉已在海外注册11家离岸公司,并在国内投资了一批“外商投资企业”。而2003年开始,宗馥莉便担任其中十分重要的恒枫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而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被该离岸公司100%持股。 那么,宗馥莉为何要在宗庆后去世后继续集中股权?娃哈哈的品牌资产又该归属何方?营收已过高峰的娃哈哈,还有多少时间窗口来再次腾飞? 【时间轴】 01:53 宗庆后在宗馥莉上大学之时,就铺好了未来接班的道路 03:42 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控制权还在娃哈哈集团手上 05:00 宗馥莉想全盘控制娃哈哈,或许是想推动娃哈哈上市?
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治下一直风波不断。随着宗氏家族百亿遗产争夺愈演愈烈,公众再次质疑起宗馥莉对娃哈哈治理的不合理之处。其中最具杀伤力的一个问题是,宗家究竟有没有逐渐将娃哈哈空心化? 虎嗅分析娃哈哈股权结构变更及其公司发展史发现,娃哈哈的“体外循环”路径早在宗庆后时代就已经开始,而宗馥莉所做的大概率是继承其父的意志。那么,复杂的“体外公司”是如何布局、如何持股的?这个“隐秘商业帝国”是何时建立的? 【时间轴】 00:52 “娃哈哈系”大部分子公司的控制权,基本在宗馥莉手上 02:59 “娃哈哈系”子公司,股权结构有多复杂? 05:48 “隐秘商业帝国”的建立,可能源于20多年前的“达娃之争”
继一周前智元机器人传出拟21亿元收购一家A股上市公司后,宇树终于也坐不住了。据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消息,宇树科技已于2025年7月7日签署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这意味着该公司很有可能计划冲向A股。 这家机器人明星公司如今估值已超百亿元人民币。此前有媒体消息称,宇树科技已于近期完成C轮融资,而今年年初,它的机器人产品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但就在几年前,宇树和其创始人王兴兴并不被各路投资机构看好,种子轮融资甚至是个人投资。那么,宇树究竟做出了怎样的产品?它又为何能完成逆袭? 【时间轴】 01:18 具身智能国内热度不过一年,超百亿估值公司不止一家 04:12 学历背景普通、“自我怀疑”的王兴兴,如何来到聚光灯下?
从业务逻辑来看,携程、去哪儿、飞猪优势在商旅客群和旅游的异地客群;而美团、抖音的主要发力方向在度假属性更强的中低星酒店。从市场定位来看,各大平台也各有不同:携程系在住宿产品供给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而美团在中低端市场更有竞争力。 那么,酒店在何种情况下会考虑与携程以外的平台合作?美团和抖音如何抢夺携程在高星酒店市场的份额?用户多平台比价,又如何影响了互联网公司们的竞争策略?新一代消费者的注意力,流向谁家? 【时间轴】 01:22 OTA竞争格局强者恒强,但第二梯队正在流动中重塑 03:06 履约率高达90%,才是携程的压倒性优势 05:04 抖音猛攻低价,想用内容+场景触达提升转化率?
OTA行业硝烟再起:继京东高调“上桌”后,抖音也出招了。7月15日至8月底,抖音本地生活业务将投入亿级平台补贴,扶持连锁品牌酒店直播探店等,并给予顾客一系列特惠政策。 随着短视频、直播带货、社交种草浪潮席卷而过,OTA正借助流量优势重构酒店行业的价值链条。在平台的凶猛攻势下,酒旅行业对线上的依赖程度正变得越来越强。与之相对的是,国内在线酒旅市场“7+2+1”格局多年未变,京东和抖音入局,能成为搅动市场的“鲶鱼”吗? 【时间轴】 01:32 在线平台多元生态崛起趋势,OTA进一步攥紧产业链话语权 03:58 京东高调加码酒旅业务,想在与美团竞争中“攻守兼备” 05:58 低价短期会造成冲击,但“价格战”长期难以为继?
7月16日,黄仁勋在北京出席了“链博会”,罕见地以一身唐装示人,并首次尝试使用中文演讲。自抵达北京以来,对于中国AI产业及厂商的赞美,贯穿于他每一次公开露面中。但此次到访,他并没有用太多篇幅去渲染英伟达GPU的重要性。 那么,在美国对华半导体限制的基调下,英伟达的对华叙事和策略,发生了哪些调整?终于解禁的H20芯片和B30芯片,还有多大的市场空间?除了硬件之外,老黄还打算在中国卖点什么,来维持住这个频繁受政策变动影响的市场? 【时间轴】 00:59 黄仁勋高调示好中国,却被美国商务部长泼了冷水 04:25 B30芯片“反向升级”,英伟达押宝中国具身智能 07:29 CUDA“被动兼容”,英伟达为何松口?
7月15日,黄仁勋在央视采访中宣布了两项重要进展:美国政府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以及英伟达即将推出RTX Pro GPU。特朗普政府启动的多轮对华半导体限制措施,近期均已出现松动。就在两周前,全球EDA三大巨头相继宣布恢复对华全功能工具供应。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包括英伟达在内的美方相关企业在政策影响下反复摇摆,半导体“国产替代”的节奏是否会被打乱?而黄仁勋口中即将推出的RTX Pro GPU,以及传闻中的B30芯片,对于国内半导体及AI行业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时间轴】 01:24 “中国AI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错失将带来巨大损失” 02:55 将大模型向国产算力平台迁移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05:38 BIS的规定不松动,英伟达也只能卖“特供版”芯片
虎嗅获悉,字节跳动旗下火山方舟大模型平台或将上线一批“情感大模型”,向企业提供API调用、AI对话解决方案(如客服、信息检索服务等)。所谓“情感大模型”是以 “拟人化情感理解” 为核心,通过技术识别、理解来模拟人类情感。 情感大模型不止能“聊天”,还更懂 “人心”,更能 “共情”。它正推动AI从 “工具属性” 向 “情感伴侣” 延伸,从而打开全新的应用场景。那么,它有什么技术特点?企业要如何落地应用?字节又计划如何布局? 【时间轴】 01:05 “情感大模型”,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03:32 面对它的技术特点,企业要如何落地应用? 06:11 “情商是人工智能界面最重要的要求”
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大而美法案》,它不仅延续了2017年减税、控支和支持传统产业的政策路线,更对拜登政府时期的“绿色新政”、社会福利和政府支出进行了大幅削减和调整。两党背后的选民基本盘和利益集团,在这部法案上进行了最直接的碰撞。 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未来十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并将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一次性提升5万亿美元,这远超以往的单次调整幅度。那么,特朗普为何要在内外阻力巨大的状况下强行推动这部法案?它能否解决美国当下最头疼的债务难题?规模36万亿且还在持续猛增的美债,最终将如何收场? 【时间轴】 02:08 “拉锯到最后一票”背后的利益再分配 05:03 2.5万亿美元赤字缺口,是在用未来换当下 08:15 “滚雪球”的美国国债压力,该如何化解?
随着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通过,美国结束了长期以来对太阳能和风能的支持。在特朗普眼中,法案的通过是“上任至今最大的胜利”,其原因不只是该法案囊括了特朗普政府诸多极具争议性的经济政策,更是将拜登时代主推新能源的政治遗产进行了彻底清算。 取而代之的,是特朗普对于化石燃料的拥护。在六月末,特朗普表示美国将依靠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这份法案造成了更深层的分裂。马斯克与特朗普的隔空互怼仅是法案影响的一面;而在硬币的另一面,这份法案对美国甚至全球新能源产业,将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 【时间轴】 01:16 法案将如何伤害美国的新能源产业? 03:06“海外禁止实体”(FEOC)限制,意在中国? 06:20 巨额美债下,不想为气候议题花钱的特朗普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