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大而美法案》,它不仅延续了2017年减税、控支和支持传统产业的政策路线,更对拜登政府时期的“绿色新政”、社会福利和政府支出进行了大幅削减和调整。两党背后的选民基本盘和利益集团,在这部法案上进行了最直接的碰撞。 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未来十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并将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一次性提升5万亿美元,这远超以往的单次调整幅度。那么,特朗普为何要在内外阻力巨大的状况下强行推动这部法案?它能否解决美国当下最头疼的债务难题?规模36万亿且还在持续猛增的美债,最终将如何收场? 【时间轴】 02:08 “拉锯到最后一票”背后的利益再分配 05:03 2.5万亿美元赤字缺口,是在用未来换当下 08:15 “滚雪球”的美国国债压力,该如何化解?
随着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通过,美国结束了长期以来对太阳能和风能的支持。在特朗普眼中,法案的通过是“上任至今最大的胜利”,其原因不只是该法案囊括了特朗普政府诸多极具争议性的经济政策,更是将拜登时代主推新能源的政治遗产进行了彻底清算。 取而代之的,是特朗普对于化石燃料的拥护。在六月末,特朗普表示美国将依靠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这份法案造成了更深层的分裂。马斯克与特朗普的隔空互怼仅是法案影响的一面;而在硬币的另一面,这份法案对美国甚至全球新能源产业,将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 【时间轴】 01:16 法案将如何伤害美国的新能源产业? 03:06“海外禁止实体”(FEOC)限制,意在中国? 06:20 巨额美债下,不想为气候议题花钱的特朗普
2019年,三只松鼠在深交所上市,年营收达到120亿元,所有人都认为这将是未来持续增长周期的起点。但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三只松鼠陷入寒冬,2022年的净利润更是回到了2016年前的水平。 直到2024年底,三只松鼠的年度业绩单上年营收重新回到120亿元。而这几年恰恰是休闲零食赛道格局剧变的时期。三只松鼠为了这次“回归”,都做出了哪些调整?它对品牌、战略与渠道布局,有着怎样的思考?它又如何在此前不重视的战场上,与试图模仿它路径的白牌激烈竞争?创始人章燎原,究竟想做一家怎样的企业? 【时间轴】 02:56 从什么都“做不了”的内部崩塌中,找到三只松鼠的症结所在 08:27 平均年龄27.5岁的“Mini CEO”,成了支撑变革的主力军 12:34 “三只松鼠要成为一家超级供应链公司”
过去我们理财,是为了“跑赢通胀”。可现在,连通胀都“消失”了:自2025年2月起,CPI连续4个月为负。但如果你还幻想靠理财改善生活,银行存款的性价比正加速下降:在四大行10万元存一年,利息只有900块。 在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确定的时代,如何让我们的钱不“躺平”,实现保值增值?在特朗普贸易战上反复无常、美联储货币政策扑朔迷离、地缘冲突此起彼伏的环境下,“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多元化配置就成了投资界共识。 就让我们看看A股、黄金、国债和美债这四大类资产“基本盘”,下半年会怎么走。唯一确定的是:市场依然不会奖励“躺平”,每一种资产都在经历周期切换和风险重估。别指望钱自己生钱,想守住财富,得自己多动起来。 【时间轴】 02:28 中美贸易战“黑天鹅”后,A股如何修复? 04:45 黄金长期值得看好,但短期情绪反复、波动较大 08:02 国债降息预期透支,美债结构性问题难解
6月25日,中远海控实施了每10股10.3元的年报分红,加上去年10月每10股5.2元的中报分红,参考6月25日收盘价,股东1年内现金回报率已高达10.29%,近一年股息率甚至达到茅台的2.8倍! 那么,这家动态市盈率仅5.1倍的航运公司,为何没像诸多投资者担忧的那样在过去六年间展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甚至还在经历了疫情和关税战后,维持了稳定的净利润?地缘变动会对未来运量需求产生明显影响吗?运价与成本的波动,又是否会影响中远海控的盈利能力? 【时间轴】 01:29 年运量波动不超过5%:没有谁能轻易替代“中国制造” 05:14 货运价格弹性大,上下游合理共担了红利与成本 09:26 盈利能力大幅提高,或还将迎来长和系港口“大礼包”
如果说浦发AE白(美国运通白金卡)是“初代神卡”,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很多人都是因为它进了卡圈。高大上的服务都有,能很好满足经济上行期人们膨胀的消费欲,如果权益全用上,每年价值上万。 但如今,许多持卡人却都将它注销,转投它行。这张“大干快上又浅尝辄止”的卡,或许是浦发银行过往经营特点的一个窗口。浦发曾是“对公之王”,却因风控问题走上下坡路;如今,它又希望激活自己的“对公基因”,但另一边零售业务也不想放弃。新旧问题,要如何“一同解决”? 【时间轴】 01:54 为了快速做大零售业务,浦发从风控开始就放了水 04:40 浦发信用卡交易额下降,还要解决不良率攀升问题 06:45 想激活“对公之王”基因的浦发,该如何落地?
6月30日,摩尔线程与沐曦两家国产GPU公司在同一天递交科创板IPO申请,正式吹响冲刺上市的号角。在明星创始团队光环加持下,两家公司早早就进入了“独角兽”行列。上市前,摩尔线程Pre-IPO投前估值已经达到246.2亿元,沐曦也超过了210亿元。 但就从两家公司披露的招股书信息来看,讨论谁是“中国英伟达”的问题实在为时过早。作为国内最具潜力的GPU公司,摩尔线程与沐曦所反映出的也是这个赛道的现状:从“可用”到“好用”,国产GPU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时间轴】 01:25 国产GPU,“烧钱”不是问题 03:28 摩尔线程和沐曦的产品,完成得怎么样了? 07:07 市场验证与产能问题,仍是隐忧
稳定币正在创造“现象级”的市场标的。自6月5日上市,Circle从发行价31美元一路冲到近299美元,市值一度逼近600亿美元,12个交易日内飙升了750%。这背后,市场其实是在押注稳定币的未来——特别是在美国参议院高票通过GENIUS法案、给稳定币行业“正名”之后。 稳定币,简单理解就是锚定法币或其他资产、力求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它既有美元的稳定,又有微信红包的便捷,还能全球无障碍流通。可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政府直到现在才真正开始推动美元稳定币?之前究竟在纠结什么?稳定币的合规化,又能否解决美债和美元的信用危机? 【时间轴】 01:42 现实压力倒逼美国放松对加密货币的监管 05:28 特朗普想把全球数字流动性重新拉回美元资产池 08:03 “期限错配”的稳定币,对美债体量只是杯水车薪
6月30日上午,泰国网红品牌if椰子水的母公司IFBH登陆港股市场,发行价27.8港元每股,开盘涨57.19%。截至午间收市,总市值约106.67亿港元。IFBH的IPO认购也异常火爆,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超2682倍。 IFBH的招股书揭开了一个饮料行业的效率神话。2024年if椰子水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达到1.46亿美元(约合10.69亿元人民币),营收占比高达92.4%;市场占有率约34%,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而如此业绩,仅由46名员工支撑。 那么,if椰子水品牌为何能实现如此高速的业绩增长?在行业激烈的价格战下,它的轻资产模式又有何隐忧? 【时间轴】 03:05 椰子水赛道爆发:从5亿到260亿的疯狂五年 06:21 轻资产模式的“双刃剑”效应 08:22 从行业价格战到“造假”黑幕,IFBH面临的压力不容小觑
6月以来,安克创新、罗马仕等知名品牌相继宣布召回超过120万台充电宝,其中充电宝龙头罗马仕三款型号召回量就达49万台。召回公告中提到的原因包括“电芯原材料缺陷”“隔膜绝缘失效”等,这背后直指电芯安全隐患。 那么,充电宝电芯行业的现状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触发隔膜失效、引发爆燃风险?此次召回事件反映出的供应链治理失效,核心原因又是什么?失去公众信任的充电宝行业,又该如何挽回自己的形象? 【时间轴】 00:32 充电宝安全隐患因何存在? 03:42 供应链治理失效,背后的行业内卷 06:31 企业的ESG报告,不该只是漂亮的“面子工程”
95后男生中,医美用户正在激增。他们甚至会特意请半天假,每个月飞赴韩国体验医美项目,利用周五和周末尽快恢复,周一正常上班。这场医美浪潮也正在影响国内医美市场。 一些机构专门招聘了针对95后男士的“市场开发专员”,产品手册也针对男性用户进行了迭代。 做医美这件事上,女性更愿意为自己的情绪买单。而男性多想凭借形象提升,抢夺更多的“择偶权”。那么,他们最热衷于做哪些项目?为何主做“轻医美”的男性,人均消费甚至还会高于女性?而针对男性的医美营销,又有哪些新趋势? 【时间轴】 03:37 “男性医美羞耻症” 07:13 更高的客单价,伴随着更高的获客成本 09:59 男性医美发展,比女性要落后五年左右
3分钟,大定破20万;1小时,逼近29万!昨天YU7的首份销售数据公布,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小米,你们确定没多一个零?而超过60%的锁单率,更是让见惯大场面的雷军都难掩惊讶,将其称为“和用户一起打造的奇迹”。 中规中矩的定价、相对SU7更“克制”的配置,都让YU7在当前内卷到极致的新能源车市场上显得并不突出。那么,它为何能在上市之初如此成功?YU7大卖之后,小米接下来的挑战又是什么? 【时间轴】 01:20 YU7的首销记录,将是中国汽车史上短期内难以超越的奇迹 03:20 “性价比不佳”的YU7,凭什么赢得用户青睐? 06:17 紧随着“爆单”而来的,是巨大的“量产压力”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