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的OpenAI没落了?

虎嗅·商业有味道

一位AI大模型从业者告诉虎嗅,“如果发布的是GPT-5,那OpenAI依然遥遥领先。如果是AI Search或者是语音助手,那就说明OpenAI没落了。” 业内对OpenAI的期待太高,除非是GPT-5这样的颠覆式创新,否则很难满足观众的“胃口”。 虽然在OpenAI线上直播前,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已经预告不会发布GPT-5,但外界对OpenAI的期待早已是九牛拉不转了。 北京时间5月14日凌晨,OpenAI公布了最新的GPT-4o,o代表Omnimodel,即全能模型。20多分钟的演示直播,展示了远超当前所有语音助手的AI交互体验,与外媒此前透露的消息基本重合。 虽然GPT-4o的演示效果仍可称得上“炸裂”,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它很难配得上预告中的“魔法”二字。很多人认为,这些功能性的产品,都是“偏离OpenAI使命”的。 OpenAI的PR团队似乎也预料到了这种舆论走向。发布会现场以及会后Altman对此解释道: “我们使命的一个关键部分,是将非常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免费或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人们。我非常自豪我们在ChatGPT 中,免费提供了世界上最好的模型,没有广告或类似的东西。 当创办OpenAI 时,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我们要创造人工智能,并利用它为世界创造各种利益。相反,现在看起来我们将创造人工智能,然后,其他人将使用它来创造各种令人惊奇的事物,让我们所有人都受益。” OpenAI CTO 表示:“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我们将继续我们的迭代部署,为您提供所有功能。” 发布会结束不久,GPT-4o就已经可以上线试用了。 关于GPT-4o,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

8分钟
4k+
1年前

忽悠大厂高管,中专网红是专业的

虎嗅·商业有味道

自从雷军、周鸿祎蹚出“高管变网红”这条路径后,引得一众企业高管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很快,在这条风险与收益皆被加杠杆的路上,百度原副总裁璩静沦为第一个反面案例——本以为“闹剧”会随着璩静离职收尾,结果网友顺藤摸瓜又拎出了璩静的抖音 IP 孵化导师:“参哥”。 5 月 10 日,上游新闻从“参哥”处了解到,大约三个月前,璩静前往烟台交费 5980 元,上了三天参哥的“抖音操盘手课”;但对于网络上流传璩静让部门全体员工学习的“参哥金句”的事件,被参哥予以否认,并称这完全是造谣。 即便参哥试图火速与璩静完成切割,但其搭上自己半生修为、苦心经营起来的“商业 IP 导师”形象,眼下正如同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处于“崩塌”的边缘。 单从中专毕业的参哥“点化”高知百度原副总裁来看,其确实称得上商业IP 孵化生意中的高端玩家,但参哥不过是千千万万个抖音卖课操盘者的缩影。 百度前副总裁璩静的事情发酵,B站UP主“Nee霓公子”爆料,璩静是其见过第三个被参哥“带翻车”的领导了。霓公子表示“前公司领导买了参哥的课后,会把学到的流量技巧当作圣经一样在会上传授,并要求全员无偿给公司做个人 IP,结果一年花了 200 万,变现只有 0 元。” 只能说,这些裱着“商业 IP 打造”的课程能瘟疫般扩散到求学高管的日常工作,并沉淀下来成为管理糟粕的一部分,最终还要由职场打工人来试错,挺可悲的。 之前网上盛传一个揶揄互联网精英的段子,说“他们每天都看耶鲁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每日必读虎嗅、36 氪,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却还在每天挤地铁。” 如今,他们变得更惨了——交着昂贵的学费、身体力行准备将商业 IP 课知识学以致用,最终却丢了工作,还落得声名狼藉。 对于互联网镀金现象你是怎么看的,评论区聊聊。

8分钟
5k+
1年前

【滚雪球】中国人,入侵新加坡的夜生活

虎嗅·商业有味道

本文为新加坡商业观察系列《滚雪球》第七篇稿件,新加坡这个本土文化氛围偏弱、充斥多元国际文化的国家,在疫情后,展现出娱乐行业的机会期,使得敏锐的中国商人嗅到了机会。 在新加坡的某个角落,有一家典型中国移民开办的家庭 KTV,招牌略显陈旧,霓虹灯在夜色中却格外耀眼,尽管色彩有些剥落,但仍努力地闪烁着,试图吸引着过往稀落的行人。一瞬间,时间好像倒退了几十年。 但百步之内,新加坡河两岸灯光逐渐亮起,狂欢开始了。 穿过一条素净的小巷,未加修饰的大仓库里隐藏着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异域空间——这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排名第一的夜店 Zouk。 射灯频繁旋转,切割着黑暗,随着节奏的脉冲跳动,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迷幻氛围。才华横溢的DJ操纵着混音台,打造出动感的节奏,舞池中挤满了年轻男孩女孩们,发了疯地摇摆。画面好像来自未来。 过去与未来,落后与前卫,两种极端在这里并行。这是属于新加坡的魔幻现实。 新加坡的娱乐行业就像是一个微缩的全球化缩影,不同文化、风格、阶级的娱乐场所被极限压缩在这个面积仅与上海相当的国家当中。 而中国商人,正在这种极限当中,探索中餐之后的下一个出海风口——娱乐行业。 你看好中国商人入局新加坡的娱乐行业吗?评论区聊聊。

10分钟
5k+
1年前

谁能找到越南女首富失落的2亿黄金?

虎嗅·商业有味道

日前,被判死刑的越南女首富张美兰,一句话让动漫《海贼王》走进现实。根据一段网络疯传的庭审视频,她承认将巨量财产藏在了海上。 然而,张美兰海上宝藏事件是一则彻头彻尾的假新闻。 张美兰辩护律师、庭审参与者等多方人士相继向媒体证明,庭审当日,张美兰没有说过任何“海上藏宝”相关的发言。 网络热传的庭审视频完全出自伪造,根据其流畅度来判断,很有可能是借助了AI深伪技术。 离谱的大宝藏,压根就没存在过。但平凡的生活实在太过无聊,一些人明知是假,一些人半信半疑,张美兰的宝藏就这么在吃瓜群众的半推半就下,迅速流行起来。传到中国,又演化出“2亿黄金”的本地适配版本。 可以说,AI深伪资讯又又又一次,如此轻易地骗到了我们。 一年前,AI技术大爆炸之际,我们对它的应用前景提出过很多反乌托邦焦虑,比如AI抢人饭碗、AI控制人类。一年后,它们统统还停留在遥远的预言阶段,唯独AI深伪资讯焦虑迅速落进现实。 当AI技术大幅降低资讯造假成本,每个人都能随手生成逼真的新闻图片、视频,AI深伪信息极速激增,“深伪”已经不再是未来想象中的一个遥远课题。 它正在迅速侵入现实、改变现实、成为现实,而我们大多数人,还远远没有做好准备。 你如何看待AI深伪技术,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9分钟
5k+
1年前

【滚雪球】偶遇身家30亿美元富豪

虎嗅·商业有味道

本文为新加坡商业观察系列《滚雪球》第五篇稿件,记录了作者和一位身家30亿美元的新加坡富豪的会面。应要求,我们刻意隐去了他的名字,但心细的你一定能通过蛛丝马迹猜出他是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互动。 据统计,新加坡是东南亚富豪密度最高的城市。根据《瑞士信贷》2022年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新加坡大约有 50 万名百万富翁,也就是说,身家至少100万美元的富翁,占新加坡人口的9.2%。此外,到 2025 年,新加坡的百万富翁人数预计上涨 62%,亿万富豪人数也预计飙升到近 50 人。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在2024年福布斯新加坡排行榜上位列第13位,拥有30亿美元身家。 他对自己拥有的地产有着“造物主”一般的绝对掌控欲。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品牌,每一家都是富豪本人精心筛选的,他们经受了几道考验,才得以入驻这个新加坡沿岸的高端街区。这种掌控欲超出了我们对地产商的认知,很难想象王健林会对万达的商户挨户审查。 他天然地知道什么店应该在什么位置——是新加坡最高楼顶层的夜景大露台,还是河岸高净值人群聚集的社区;是客流量几百万的商场,还是街角神秘十足、别有洞天的小铺。他笃信自己的判断,也不需要任何人的附和。 他拥有的太多,乐趣似乎只剩下对细节的究极把控,以及宣教一般和不同或相同的人兴致高昂地重复自己高明的思考体系,和年少白手起家的故事。 本期播客,一起走进这位神秘富豪的世界,探索金钱之外的极致热情与深邃思考。

9分钟
4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