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次要褶皱。 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 我是主播有时见呀。 2020 年快要过去了,那些深夜里的奔走愤怒、清晨雪地里踏出来的名字、那些追不上救护车的痛哭嘶喊、被留下的茫然无助……像飘在风里的窗帘,飘着飘着……就慢慢褪色了。 感觉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扭头回看的时候,大部分事情也记不得那么真切了。所以我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关于 2020 年他们一下子会想到什么,然后把他们的回答编织在一起做了这期播客。 可能这世上每个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总归我们一起走出了这个年头,如果你不赶时间的话,可以看看这篇推文呀,这是今年风雪留在其他普通人身上的褶皱。 来年依旧各自为战,愿不忍人之心不死。 【音乐】 Erik Satie - Gymnopedies 2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 春节序曲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一更新。谢谢大家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app等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有反馈意见和合作意向,可以搜索关注公粽号:有时见呀。
大家好,欢迎来到次要褶皱。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我是主播柳苏。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云秋,他曾在万圣书店(国内最好的学术书店)工作,后来又从事博雅教育相关的工作。在他身上,时常能看到对书店和教育最纯粹、深沉的关切。本期节想通过和云秋对谈,站在离普通读者更近的位置,从书店的「不合时宜」切入,谈及「人」的不合时宜。 我们聊到了书店的意义:可能是「不那么现实的小世界」,可能是「栖居着各种杰出思想的处所」,可能是「超越搜索引擎、打破信息茧房的智识流通地」……我们猜想着走进书店的人:可能是打卡拍照的文艺青年,可能是吃完饭附近遛弯儿的居民,可能是愿意在书店花钱的读书人,可能是被收留的不合时宜的人……我们妄评着那些愿意开书店的人:可能并没有读过太多的书,可能有更多赚钱的机会,也可能并没有更多的选择,可能没那么高尚的英雄主义……但他们留在这个行业,日复一日做着可敬的事情。 最后,聊到了逻辑和散漫之间的张力,它存在于不同的行业、人群之间,甚至挣扎在同一个人的思想里。我们被教导着,社会在抽打着,甚至自己也在欲求着:去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人。 但真的要这样吗?真的只能这样吗?谁知道答案呢?不必回答。至少这三句话,不是问题。 【时间轴】 02:27 我的标签不是职业,是迷茫 08:44 书店:不那么现实的小世界 14:29 摸书的小学问 18:00 那些走进书店的人 21:57 呆在书店行业里的人 25:34 谢谢书店的收留 27:01 书店和知识付费提供商的分野 31:54 对听众说的话(推荐!) 【音乐】 五条人《鲜花在岸上开》 【关联】 萨特《恶心》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一更新。 谢谢大家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app等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有反馈意见和合作意向,可以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冬至快乐,欢迎收听次要褶皱。 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我是主播德令哈。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九月,自称是「年近三十的在读博士生」。本期节目通过九月的视角,聊聊国内高校博士生的生存/心理现状。 九月是我认识近二十年的好友,旧日印象里一直是个很浪漫的诗人,但在本次对谈中更多的窥见到一位博士酸楚又坚硬的内核。相较于清北哈耶的天之骄子们或者年纪轻轻论文傍身的学术新秀,我想九月的经历和见闻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更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吧。 在不到半个小时的对话里,其实点到为止的聊到很多细节,比如:农村孩子如何摆脱出身、大众看不到的博士跳楼、远超 996 的科研强度、疫情独守宿舍的三个月、冷板凳上的快乐等等。 九月习惯云淡风轻的说这些,而我却一直「逼问」他关于梦想的事情。特别惭愧和抱歉。直到临近结束的时候,他还是点了根烟,笑着简单说了自己的星辰。而最初「莫欺少年穷」的年少愤懑,也变成了九月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时间轴】 02:00 读博的契机 10:15 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15:00 读博的开心 19:13 读博难熬的部分 21:28 读博的理想状态是什么 24:16 大人谈梦想的羞耻 【音乐 】 开头:九连真人《莫欺少年穷》 结尾:周云蓬《九月》
大家好,欢迎收听次要褶皱,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我是主播苏苏。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豆豆,她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主攻青少年、沙盘治疗方向。刚好我也开始接受心理分析有两个多月了。 本期节目里,我们会从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视角,聊聊心理咨询或者仅仅是关注内心,所给我们普通人带来的奇妙体验。 在节目刚开始的时候,豆豆非常贴心地做了一个「声明或提醒」: 在这期播客里聊的内容,可能会在每个人心里泛起不一样的涟漪,希望大家不用过度纠结措辞和内容,而尽量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体或情绪上的「感受」就好了。 如果对心理咨询本身或理论实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一些大佬们的公开课或书籍翻阅。本期节目仅从个人的视角聊聊自己的见闻和思考,没有那么多道理和知识点。 但我们勾勒了一些抽象的画面和意象,相信你在听的过程中一定能感受到其中滋养人的能量。 其中我个人非常喜欢的部分有: 对负面感受的羞耻感、不能说的秘密、心理咨询和现实生活的边界、个人童话、攻击性的表达、咨询师的存在价值、感受/理性在个体层面的拉锯、被看到的意义、内化的咨询师等等。 豆豆在末尾的时候说了一句很迷人的话,大意是: 「每次心理咨询可能只有五十分钟或一个小时,但是为什么它能起作用?可能是因为我们会把咨询师的角色内化掉,心里会出现一尊佛或者其他的形象。 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就会问问它,它就会给你答案」。 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也能慢慢关注起自己的感受。 【时间轴】 02:05 听到什么,就是什么 11:54 为什么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 19:00 个人童话/象征性的表达 24:48 心理咨询带来的改变 31:19 感性和理性在个人层面的拉锯 45:55 「被看到」的意义 【音乐】 康姆士《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 【关联】 《两百万岁的自性》
哲学和心理学乍一听是离我们生活很远的学科,常常令人产生艰涩难懂、故弄玄虚的感觉。但在真正接触这些领域的人眼里,这些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宝藏。 所以本期节目邀请到我很好的朋友蒹葭,她本科学心理学,毕业后曾从事运营管理和书店等相关工作,今年跨专业考上哲学研究生。对蒹葭而言,有两个层面的问题比较重要:1.思维认知层面;2.日常生活。她发现心理学无法解决她在第一个层面(思维认知)的疑惑,而哲学在思考这些领域更为本质的问题,并且提供了思考工具。 本期节目里,我们仅以个人视角,对谈了关于「哲学、心理学、自恋、无知、表达方式、和学习的关系、安全感、他人的评价、人生的意义」等等抽象的话题。可能会有些浅显、狂妄,但都是我们非常真诚的分享。 【时间轴】 00:02:08 蒹葭人生的两个层次 00:03:45 当我们思考的人生意义 00:10:10 学哲学给你带来了什么 00:18:40 不自知的无知 00:23:16 和学习的关系 00:29:50 哲学不够务实吗? 00:46:06 真正学了哲学,跟预期有什么不同? 00:48:10 最近一次为哲学感到心动 【本期嘉宾】 蒹葭,哲学研究生 【本期主播】 白鹭,公众号:有时见呀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双门洞《请回答1988》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一更新。谢谢大家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等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
本期播客通过「次要褶皱」发起人月半的视角,记录她最近两个月租住蛋壳公寓的经历、见闻、思考。 【时间轴】 01:38 月半在蛋壳租房的坑爹过程 04:58 蛋壳租户维权群里的情况 10:11 蛋壳、业主、租户之间的法律关系 16:46 蛋壳暴雷给人心带来的影响 22:06 租房中介机构的盈利模式 24:42 租房对于在外漂泊的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本期主播】 不默,媒体从业者 【本期嘉宾】 月半,自由职业者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五条人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一更新。 谢谢大家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app等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有反馈意见和合作意向,可以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本期嘉宾:不默】 她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追星,到现在毕业工作,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她并没有成为站姐或者偶像经济的收割者,而是和绝大多数粉丝一样,默默喜欢偶尔去看演唱会或新书发布会。但期间非常幸运的获得一些和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也主动思考了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哲学议题。 是粉丝被偶像改变了,还是粉丝和偶像本来就很相似? 如果把偶像类比成宗教信仰,那其中的机制又是如何? 本期对谈,通过不默——一个普通的追星女孩的视角,去试图窥探偶像或者信仰对于我们身边人的影响。 时间轴 00:00:54 不默的追星史 00:10:22 追星,图啥? 00:17:50 喜欢的偶像有什么共性? 00:21:06 不默追星的欧皇记录 00:31:34 喜欢一个人,到底喜欢什么 00:36:10 从宗教角度,理解偶像 00:40:42 阿云嘎为「热爱」去魅 00:48:18 是因为相似才粉,还是粉了才相似? 00:53:08 现在会如何理解追星? 01:00:46 彩蛋!! ----- 【本期主播】 月半,自由职业者 公众号:有时见呀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大家好,欢迎收听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 本期节目通过四个问答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次要褶皱」 Q1:为什么要做「播客」? Q2::为什么要做「这个播客」? Q3:为什么要叫「次要褶皱」? Q4:是做给「谁」听的? 谢谢大家的收听~ ------------------- 【本期主播】 月半,自由职业者 公众号:有时见呀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