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墨西哥连线|在亡灵节,接受最特别的死亡教育

逗儿瓣酱

本期播客,《逗儿瓣酱》嘉宾杨老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连线,讲述参加一年一度亡灵节活动的感受。墨西哥和想象中的有何不同?我们聊了亚洲和中美洲完全不同的生死观念,身边友人的离世,是否准备好了接受那一刻到来,还有前不久沙白新闻事件的讨论。世界上本来就有开心和悲伤的事,不管这些是悲欢离合,还是生离死别,如果那一天到来,你准备好如何面对了么?欢迎你的收听! 🎙️ 聊天的朋友 - 杨老师。专栏作家,已开始FIRE生活。已开始欢迎关注她的小红书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杨女士 🍠 欢迎关注Joe哥小红书 “播客逗儿瓣酱Joe” 📮主播联络/听友来信:[email protected] 🎬 播客推荐影片《寻梦环游记》(Coco) 《姥姥的外孙》(泰国) 📖 亡灵节(西班牙语:El Día de los Muertos),是家人和朋友团聚在一起,为亡者祈福的日子。在墨西哥,亡灵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庆祝活动时间为10月31日至11月2日。传统的纪念方式为搭建私人祭坛,摆放有糖骷髅、万寿菊和逝者生前喜爱的食物,并携带这些物品前往墓地祭奠逝者。2008年,此传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请在小宇宙点击爱心图标、在苹果播客/Spotify评分、在豆瓣播客点击在听、在网易云音乐播客收藏节目,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 📷 本期播客封面来自电影《寻梦环游记》剧照

94分钟
99+
9个月前

#133 我住在湾区的理由(二)|斯坦福读书很具体,硅谷工作却很抽象

逗儿瓣酱

9月中旬,Joe哥从加拿大南下美国加州,在硅谷见几位老友。出发前一晚在网上发帖,征集在硅谷工作生活、愿意参与播客聊天并分享个人经历的华人朋友。短短两天,得到数十位硅谷朋友的热情回应。《逗儿瓣酱》将分三期、共五位在硅谷地区工作、学习的朋友,分享他们在这座知名科技行业聚集地的经历故事。这是系列节目的第二期,欢迎你的收听! 📢 本期播客在户外录制,有环境背景音,敬请留意。 🕙 播客时间线 03:44 嘉宾Ariel背景介绍 - 跟着滴滴去南美 06:38 进了大学,有点后悔 10:38 为何选择在拉美工作 19:43 我眼中硅谷的变化 24:38 一份30岁的人生清单 29:52 为何申请斯坦福商学院MBA 38:18 对硅谷又爱又恨 45:18 中美两国科技大厂的“卷” 49:30 毕业赶上科技业“寒冬” 54:14 小型创业公司还有机会么 1:07:33 最喜欢哪里的生活体验 1:14:51 为何选择生活在硅谷 🎙️ 聊天的嘉宾 Ariel - 先后在北京、南美洲和澳洲工作。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MBA毕业后,留在硅谷,现供职于专注人工智能语音开发的初创公司LMNT。更多关于她工作和人工智能的有趣内容,欢迎观看她在Ted talk的一期主题演讲 《人工智能语音:激发无限创意》 ❤️ 在此一并致谢所有愿意参与《逗儿瓣酱》湾区访谈的小红书热心网友。因时间有限,不能安排全部朋友线下见面与聊天,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湾区聊聊你的故事。 🍠 Joe哥小红书 “播客逗儿瓣酱Joe” 📮主播联络/听友来信 :[email protected] 👌 请在小宇宙点击爱心图标、在苹果播客/Spotify评分、在豆瓣播客点击在听、在网易云音乐播客收藏节目,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 📺 播客推荐美剧剧集 《硅谷》(Silicon Valley)共六季

85分钟
99+
11个月前

#132 我住在湾区的理由(一)|每个人都能做五年“码农”?攒了十年的朋友在这里!

逗儿瓣酱

近几日,Joe哥从加拿大南下美国加州,在硅谷见几位老友。出发前一晚在网上发帖,征集在硅谷工作生活、愿意参与播客聊天并分享个人经历的华人朋友。发帖短短两天,得到数十位硅谷朋友的热情回应。《逗儿瓣酱》将分三期、共五位在硅谷地区工作、学习的朋友,分享他们在这座知名科技行业聚集地的经历故事。欢迎你的收听! 🕙 播客时间线 02:43 嘉宾Whitney背景-伯克利毕业后进入湾区大厂 04:58 嘉宾Lucky背景- 湾区转码再回流后决定裸辞 05:50 湾区“码农”(软件工程师)工作还香么 08:20 一个“非主流”举动 - 从湾区大厂裸辞 15:00 谁更适合做码农? 19:18 大厂绩效考核周期造成精神折磨 24:33 湾区“码农”的日常一天 30:56 裸辞后寻找“意义”更重要 33:15 忙到没有意识去休假? 37:14 我眼中加州湾区这几年的变化 45:24 湾区的氛围感是什么 49:33 行情好时,轻松刷题进大厂 57:33 “裸辞”前一直在与恐惧对抗 1:01:24 如何决心放弃内耗的工作 1:06:43 我选择住在湾区的理由 ❤️ Joe哥在此一并致谢所有愿意参与《逗儿瓣酱》湾区访谈的小红书热心网友。因时间有限,不能安排全部朋友线下见面与聊天,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湾区聊聊你的故事。 🎙️ 聊天的朋友 Lucky - 先后在某知名大厂西雅图、湾区办公室任软件工程师。在“精神辞职”意向近两年后,今年八月正式决定裸辞开始间隔年,重新规划职业方向。业余时间非常喜欢结交新朋友的E人一枚。欢迎关注她在🍠 lucky的悠长假期 分享裸辞故事和间隔年心得。 🎙️ 聊天的朋友Whitney - 播客骨灰级用户。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任职湾区知名大厂软件工程师。业余时间喜欢参加湾区文化活动。 🍠 Joe哥小红书 “播客逗儿瓣酱Joe” 📮主播联络/听友来信 :[email protected] 👌 请在小宇宙点击爱心图标、在苹果播客/Spotify评分、在豆瓣播客点击在听、在网易云音乐播客收藏节目,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 📖 硅谷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记者Don Hoefler在1971年创造的。它从1971年的1月11日开始被用于《每周商业》报纸电子 新闻(Electronic News)的一系列文章的题目──“美国硅谷(Silicon Valley,USA)”。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的企业多数从事与由高纯度的硅制造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产业活动,而“谷”则是从圣塔克拉拉谷中得到的。

76分钟
99+
11个月前

磕新闻加更|特朗普遭暗杀背后揭秘:选情稳了?美国乱了!

逗儿瓣酱

美东时间7月13日下午6时左右,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的农展会场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刚刚开始讲话10分钟时,现场突然响起大约四五声枪响。一连串子弹只是擦伤了特朗普的右耳,却造成一名集会参加者死亡,另有两人受重伤。这起刺杀未遂事件,对戏剧性的美国总统大选产生的影响也许刚刚开始。美国本土已经近四十年没有针对总统或总统候选人的暴力行为。本期播客,介绍了这次特朗普遇袭的主要细节信息,谈到了为什么美国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枪支问题,最终让政客自己也遭到反噬。 📷 本期播客封面是美联社摄影记者Evan Vucci的作品。他曾获普利策奖。这张新闻图片是他第一时间在演讲集会看台下抓拍到的镜头,被全球媒体广为采用 🎙️ 聊天的朋友 李怼怼- 怼事不怼人。毕业于加拿大数据科学研究生专业。欢迎关注他的小红书 Beaubo 🔗 欢迎关注Joe哥小红书 “播客逗儿瓣酱主理人” 🔗 欢迎关注龙哥小红书 "BenBenLong" 📮主播联络/听友来信 [email protected] 🧣感谢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关注“逗儿瓣酱”同名微博,和主播互动,一起聊聊呗~ 👌 请在小宇宙发射爱心图标、在苹果播客评分推荐、在网易云音乐播客收藏节目、在豆瓣播客点击“在听”并评分、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

80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