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0 亦舒女郎:失去已破碎,不可再追

榕格与苏杉

最近亦舒小说《玫瑰的故事》改编成剧版大火,本期播客我们围绕着《玫瑰的故事》讲到其中女性角色的爱情观与人生选择,以及这些选择背后的价值观和现实考量。通过分析玫瑰、苏更生等角色的爱情经历和人生抉择,展现了亦舒笔下女性角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玫瑰代表了追求纯粹爱情、不顾一切的女性形象,而苏更生则体现了独立、理性的现代女性特质。此外,师太还有不少的经典小说,本期播客都有讨论,并且讲述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女性如何平衡爱情与事业,以及如何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保持自尊和独立。无论如何,女性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追求热烈爱情还是事业成功,都应得到尊重和理解。 02:36 《玫瑰的故事》改编以及原型 05:38 “玫瑰”形象的糅合 11:11 剧版的“大女主”叙事 18:30 “黄玫瑰”与“苏更生”的区别 24:37 亦舒是黄玫瑰和苏更生的合体 30:50 亦舒的现实人生选择 44:30 玫瑰的“生命力” 50:46 “疯批”的爱情 63:00 亦舒女郎的“港女精神” 64:04 靓的似阿mi就好啦 本期提到的书籍: 《玫瑰的故事》——亦舒 《承欢记》——亦舒 《叹息桥》——亦舒 本期配乐: 《地尽头》——关淑怡 《그대란 정원 (Inst.)》——郑恩地 《终身美丽》——郑秀文 《富士山下 伴奏 钢琴版》——一宁 《红玫瑰 伴奏》——一宁

68分钟
5k+
1年前

EP9 《局外人》 你只是沉默,别人却认为你有罪

榕格与苏杉

本期播客深入探讨了加缪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通过《局外人》中的主人公莫尔索的形象进行剖析,展现了荒诞哲学和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莫尔索是一个拒绝社会常规和道德束缚的个体,他坚持真诚和自我认同,即使这意味着与社会脱节。通过莫尔索的故事,反思了人生的无意义性以及个体在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状态。莫尔索的冷漠和疏离感,实际上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他选择活在当下,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体某种程度上是加缪对于个体自由和真实性的追求,在《局外人》中,运用了太阳的意象,和《卡里古拉》中运用月亮的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太阳的象征展现了了莫尔索内心的坚定与反抗,以及他与社会秩序的冲突。最终,莫尔索的死刑象征着社会对于异己者的排斥,同时也揭示了加缪对于现代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的批判。我们作为当代社会的局外人,始终在思考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荒诞和不确定性。 01:20 加缪的介绍 02:20 什么是“荒诞”? 07:53 《局外人》的主要内容 15:06 对于默尔索“道德的审判” 22:41 默尔索是一个“敏感多情”的人 27:52 “活在当下”的默尔索 30:53 人生在世,不该演戏作假 32:59 个体的清醒与反抗 35:26 “太阳”与“月亮”的意象 45:17 现代社会的程序对人的“塑造” 54:38 西西弗神话中的“神经病人” 56:21 错位的社会做一个当代社会“局外人” 本期提到的书籍: 加缪:《局外人》、《卡里古拉》、《西西弗神话》 鲁迅《狂人日记》 本期配乐: 《Suite No.3 in D, BWV 1068:2. Air (D大调第3号管弦乐组曲,BWV1068-第2乐章“G弦上的咏叹调”)》——Johann Sebastian Bach 《Tomorrow's Song (明日之歌)》——Ólafur Arnalds 《Le premier jour》——Philippe Rombi

58分钟
3k+
1年前

EP8 《丧钟为谁而鸣》战争的号角已吹响四面八方,谁又能够独善其身?

榕格与苏杉

本期播客我们深入探讨了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通过主人公罗伯特·乔丹的故事,反映了战争对个体和集体命运的深刻影响。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讲述了乔丹作为一名美国志愿兵参与炸桥任务的经历,他在战争中与游击队员的互动、对生命的留恋以及与玛丽亚的爱情。海明威似乎一反常态,在书中强调了战争中个体的牺牲与集体的命运紧密相连,以及战争对人类共同体的破坏。通过乔丹的内心挣扎和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战争中人性的复杂性和对和平的向往。至此,海明威本人的作品也完成了对个体英雄主义到集体主义的转变,或许在面对战争的场景下,“没有人是孤岛,每个人的死亡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03:12 《丧钟为谁而鸣》的故事简介 07:25 约翰.邓恩诗句的解读 10:09 海明威由个人主义对于集体主义的转向 17:00 对于死亡的理解 18:43 战争中的“个体” 24:18 仇恨引起的战争 26:35 战场上杀得人都不是真正想要杀的人 37:56 文学作品中设置爱情的意义 49:01 《进击的巨人》 54:20 战争的意义 本期提到的书籍及影视: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进击的巨人》 本期配乐: 《 Andrei》——Martin Phipps 《Natasha》——Martin Phipps 《誰がために鐘は鳴る(丧钟为谁而鸣)——NHK日剧《下流之宴》主题曲(翻自 高橋優)》——无乐

56分钟
2k+
1年前

EP6 《乌合之众》:人群是那么像羊群

榕格与苏杉

本期播客通过讨论《乌合之众》这本书,探讨了群体心理的特点,如冲动、易怒、不理性,以及群体中的盲从和情绪传染。通过串联一些公众话题指出群体中的个人往往容易失去独立思考,被情绪驱动,甚至变得极端。网络暴力和网络暴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说明了群体行为可能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人如何摆脱群体呢?个体保持独立思考和情感控制是极为重要的,在群体中保持自我,不要被他人观点轻易左右,有批判性思维,虽然不能理想的说能“活出自我”,但也能活得清醒,即便清醒是很痛苦的。 01:00 《乌合之众》的介绍 03:40 群体行为的特点,如易怒、冲动、不理性,智力和个性的减弱 04:48 《我是歌手》中的那英和孙楠 16:58 “227事件” 27:42 “胖猫”的事件的社会影响 31:42 网络上贴标签的现象 33:55 断言、重复、传染,意见领袖的话术 41:32 情感驱动融入群体 51:51 人融入群体是本能 54:33 安兰德《源泉》 68:07 “党同伐异”的困境 69:09 狄更斯《双城记》得伐石太太 76:16 人如何找寻自我 本期提到的书籍和电影: 勒庞《乌合之众》 格里菲斯《党同伐异》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风沙星辰》 本期音乐: 《opus》——坂本龍一 《独行》——蕤

77分钟
45k+
1年前

EP5 跌下神坛的“蛇”—— 从万人崇拜的神沦为人人喊打的妖

榕格与苏杉

本期播客深入探讨了中国文化中蛇的形象和象征意义。从神话起源到现实恐惧,蛇经历了从神灵崇拜到妖魔化的转变。原始社会中,蛇作为图腾,有着神灵的地位,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儒家思想的影响,蛇逐渐被贬低,固定化为阴暗、邪恶的象征。并且蛇与女性的联系被提及,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如白娘子的故事,蛇常被用来比喻美丽而神秘的女性,同时也与欲望和诱惑相联系。除此以外,东西方文化对蛇也存在不同看法,西方文化中蛇通常与撒旦和邪恶相关,而中国早期文化则相对温和。人对蛇的恐惧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类对未知和死亡的普遍恐惧。本期播客通过解构蛇意象,展示了蛇如何反映人类情感、道德观念和性别象征的复杂性。 00:35 蛇的原始崇拜 08:04 蛇与文化道德的关系 08:30 现实生活中遇到蛇的经历 13:30 东西方对于蛇的不同观念 18:12 关于蛇的神话和传说 30:50 儒家观念对于“蛇”和“妖”的影响 35:29 最初蛇龙一体,后来龙为神,蛇为妖 42:23 对蛇的恐惧其实是对死亡和未知的恐惧 44:49 清明节讲“蛇和猪”的故事 48:26 “叶公好蛇”者亲身访蛇 54:33 蛇与女性的关系 56:40 蛇和性及欲望的关系 62:40 对蛇情感投射最终映照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本期提到的书籍和电影: 《山海经》 《搜神记》 《录异传》 《聊斋志异》 《狂蟒之灾》 《青蛇》 本期配乐: 《蛇》——71

66分钟
99+
1年前

EP4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中国古代诗歌流变(一)

榕格与苏杉

本期我们讨论了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先秦时期的诗歌主要是《诗经》和《楚辞》,《诗经》作为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包含了各种主题,如爱情、战争和农事等。其中主要分析了《关雎》、《硕鼠》。楚辞则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起点,本期主要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讲述其中的“香草美人”意象和悲剧色彩一直被人广泛提及。汉代诗歌主要被分为“乐府诗”及“文人诗”,乐府诗中主要介绍了《陌上桑》,文人诗主要讲《古诗十九首》其中的《行行重行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时代造成诗歌的情感表达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主要介绍了山水诗的创始人谢灵运及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诗歌。 03:04先秦:诗歌——《诗经》 13:33 《诗经》的教化作用 21:17关于取名“女诗经,男楚辞” 24:55 《楚辞》中山鬼的形象 29:09 ”香草美人”的意象 35:30 屈原的选择 38:00 汉代:汉乐府及《陌上桑》 45:45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解读 50:44 建安风骨 51:47 《古诗十九首》的文人心态 53:29 魏晋南北朝:六朝文学的时代背景 55:51 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对比 62:00 陶渊明诗歌的解读 本期提及的书籍及电影: 《诗经》 《楚辞》 汉乐府:《陌上桑》、《东门行》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分成两半的子爵》(在讲述过程中讲错了)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本期配乐: 雪见—仙凡之旅 (Xue Jian – Fairy From Heaven)——麦振鸿 长卿—众生平等——麦振鸿

68分钟
99+
1年前

EP3 卡夫卡式的焦虑: 我们永远害怕成为“虫”

榕格与苏杉

35岁被辞退的中年人该何去何从?上班与不上班的区都很焦虑该怎么办?调休与不调休?永远无法停止的忙碌。抑郁症在不断地增加……这些都是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而对于这些痛苦和恐惧,卡夫卡的作品中已经有所显现。他的这些作品主题就是围绕着异化、孤独和自我保护,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我价值和安全感。以卡夫卡作品中的精神困境与现代人生活中的焦虑相联系,希望能够给身在困境中的个体寻找到个人意义和行动的力量。 本期我们读的是卡夫卡,选择了他的文本有《变形计》《判决》《地洞》《饥饿艺术家》《临街的窗户》《城堡》《乡村医生》。在这些作品中,反映了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家庭关系、身份认同和孤独感。卡夫卡小说中的人物充斥着恐惧、不安全感、不配得感和痛苦,如格里高尔、格奥尔格、小动物、饥饿艺术家,K,他们在社会压力和自我价值感中奋力挣扎。而在现实中卡夫卡本人就是一个很悲惨的人,他在父亲这里得不到肯定,也没能和真爱在一起,自己一生都过得很惨,但是他却说人生是美丽的…… 02:20 - 《变形记》简介及故事与现代人的共鸣 18:32 - 卡夫卡给父亲写的信——家人是障碍还是依靠 21:20 - 拉伊俄斯情结 34:05 - 卡夫卡小说《判决》的简介与来自上一代人的“指控” 46:52 - 不安的时代带来的焦虑 49:37 - 《地洞》中的小动物和现代人的不安全感 59:51 - 《饥饿艺术家》中艺术家的的追求,对有用与无用的焦虑 1:13:15 - 卡夫卡的《城堡》和现代人的目标导向生活 1:20:23榕格和苏杉对于日式美学解读卡夫卡的论争 1:24:56 - 日式美学解读卡夫卡,对目标的追求和徒劳感 1:27:00 - 犹太人前往圣地迦南对比《城堡》里的K前往城堡 1:37:00-卡夫卡作品的寓言性——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本期提到的书籍: 卡夫卡:《变形计》《判决》《地洞》《饥饿艺术家》《临街的窗户》《城堡》《乡村医生》 加缪:《局外人》《西西弗神话》《鼠疫》 张爱玲:《金锁记》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鲁迅《螃蟹》 本期配乐: Piano Trio, Op. 97, in B-Flat:Allegro moderato (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 作品97:适中的快板)——Arthur Rubinstein/Jascha Heifetz/Emanuel Feuermann 5 Lieder, Op. 49 (arr. A. Spalding for violin and piano): 5 Lieder, Op. 49: No. 4. Wiegenlied (arr. A. Spalding)——Rachel Barton Pine

102分钟
46k+
1年前

EP2 《傲慢与偏见》: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谈论的是“看见”与“被看见”

榕格与苏杉

这一期我们讨论的书籍是《傲慢与偏见》,作者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她称自己的写作好像是在两寸的象牙上面进行雕刻,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非常狭窄的。事实上,她对于爱情也有很多期待,但是她的这些期待并没有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完成。 《傲慢与偏见》是一个概述起来很简单的爱情故事,伊丽莎白在舞会上认识了仪表堂堂、家境富裕的达西,但是见他为人傲慢,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历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们想要借这个议题去探讨什么是爱情?爱情是“看见”和“被看见”,爱情是一种改变,爱情又是不改变,爱情是达西先生放下傲慢,爱情也是伊丽莎白放下偏见…… 01:36 简奥斯汀的简介和《傲慢与偏见》的简介 05:20 女性作家最早来源于英国的原因 07:43 19世纪女性婚姻的标准 10:03 金钱还是面包? 12:09 关于伊丽莎白在暴雨中徒步三英里的意象 17:09 男女间的相互衡量 24:21 什么是纯爱,有没有纯爱? 28:38 伊丽莎白的个性闪光 30:30 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改变 36:08 小剧场演绎“达西的表白” 39:40 “被看见”是一件喜悦的事情 42:57 “看”和“凝视”的区别 45:32达西对于伊丽莎白的“看见” 46:47世界上没有达西先生 51:23 渴望“被看见”并不羞耻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人物 《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浮出历史地表》 毛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阿金》等。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萨义德: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代表作品《世界·文本·批评家》《东方主义》《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 本期音乐: Liz On Top Of The World——Dario Marianelli Dawn——Dario Marianelli Mrs. Darcy ——Dario Marianelli

52分钟
2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