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 32: 热心市民聊上海历史建筑保护

所建所闻

简介: 谈到上海的历史建筑,大家大概会想到外滩、法租界、邬达克等等关键词,但却不一定了解上海的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及这背后的一系列历史风貌保护工作。 「历史风貌保护」到底保护什么?是建筑、街巷、和肌理,还是人、邻里关系、和生活状态? 接着第29期《提篮桥咏叹:镜头下的旧城拾遗》中对旧城改造的感慨,这期我们请到了专门从事历史保护工作的朋友M某,以及另一位关心城市更新的建筑师陈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个人视角,来一起聊聊上海这座城市的保护与更新,以及作为一名建筑师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本期节目将会聊到: * 历史建筑保护的日常工作 * 历史风貌保护区到底保护什么 * 保留一定是对的吗,怎么平衡保护和发展 * 上海的风貌类型 * 上海与国内其他城市的风貌保护力度的比较 * 内容策划、设计、运营,三者的重要性 * 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变 人物: 陈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市民兼建筑师 M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历史建筑保护方向的建筑师 璟璐 相关链接: 上海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名录及简介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位于虹口区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内 曹杨新村: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的一片工人新村住宅区,2005年,曹杨新村中最早建成的曹杨一村被列为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恒基·旭辉天地,位于上海黄浦区新天地附近,由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 《东京的空间人类学》日本学者阵内秀信于1985年写就的一本关于东京城市空间的著作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53分钟
99+
4年前

Episode 31: 从建筑细节到城市客厅,聊聊杭州天目里的出圈

所建所闻

简介: 网红打卡点?公共空间?总部办公地?艺术商场?杭州的天目里难以被简单定义。 打造这个建筑空间的建筑师伦佐·皮亚诺与作家卡尔维诺来自同一个国度,而他们对美好空间的理解也有一些微妙的共通:「你可以在这里漫游、迷失,停下来乘凉,或者径自跑开」。 本期节目正是在参与天目里设计和建造全过程的大象设计总部录制完成。阳春三月,窗外可以看到精致的幕墙细部和满目的生机盎然。我和「声东击西」的主播张晶及「goa大象设计」的建筑师卿州坐在一起,从伦佐·皮亚诺设计的纽约惠特尼美术馆,聊到了天目里的设计理念与建筑过程。作为建筑和公共空间,天目里如何在公众生活中发挥了「城市客厅」的作用,如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如何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同时,成为新兴的网红打卡点又意味着什么。 欢迎到春天的杭州现场感受一番,看在他们食堂这么好吃的份上,也欢迎去投简历哈哈。 小小声明,本期节目纯属友人春游畅聊,不含任何商业推广或合作。 人物: 璟璐 张晶:「声东击西」 发起人、前媒体人 卿州:「goa大象设计」 设计总监,微信视频号 @建筑师.卿州 相关图片: Renzo Piano 的「苹果核」手稿 天目里顶视图 广场上的人们(照片来自「界面」) 1号楼BY ART MATTERS 之馆(筹备中),计划打造成世界级美术馆,为全球艺术家提供展览、交流、著作发布的平台。 2、3、4号楼是茑屋书店。 6号楼目里空间是多功能空间,可以举行时尚走秀、音乐现场、小剧场演出、论坛沙龙、商业发布会等活动。 7号楼目里酒店(筹备中),是一家生活气息结合艺术氛围的精品酒店。 11号楼是B10CK时尚概念店,这是一个6000多平方米共10层的买手百货空间,内部装修是由美国艺术家THEASTER GATES设计,每层都有不同的设计主题。 17号楼艺术中心 BY ART MATTERS RESIDENCY 之驻,提供面向全球艺术家开放的驻留计划。 相关链接: * 杭州天目里:普利兹克奖得主伦佐 · 皮亚诺在中国承接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建筑面积约 23 万平方米,包含办公、美术馆、艺术中心、秀场、设计酒店及艺术商业等功能,是一个具有地标意义的综合性的艺术园区。 * 天目里官方介绍:天目里漫游指南 *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意大利建筑师,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港口城市热那亚,1998 年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得主。作品有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时报大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新馆、杭州江南布衣总部等。1981 年,他创立了「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并在巴黎、热那亚和纽约设立了工作室。更多信息请见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 皮亚诺 2015 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讲座视频:「渐渐件件:伦佐•皮亚诺设计生涯回顾与自述」 * 李琳:江南布衣创始人。 * 提及的生活消费品牌:%、SeeSaw、Cycle & Cycle、茑屋书店 * 枡野俊明:当代日本枯山水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最杰出的设计师之一。《南方人物周刊》报道《艺术家 | 枡野俊明 溪声山色 作庭即修行》 * JML Water Feature Design:西班牙水景设计事务所。更多请见 about | JML Water Feature Design * RANA CREEK:美国绿色建筑事务所。Rana Creek: The Design Firm Bringing Architecture to Life * 天目里 BY ART MATTERS 之馆:艺术策展由意大利知名策展人与作家 Francesco Bonami 担任。 * 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I.S.S Normandie Apartment)又称东美特公寓,位于上海徐汇区淮海中路 1842-1858 号,参考另一期节目:《建闻x城记:他们想让武康大楼不止于网红》 后期: 感谢声东击西的Luke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Instagram:architalk.xyz Twitter: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 张晶.

52分钟
1k+
4年前

Episode 30: 建闻x城记:他们想让武康大楼不止于网红

所建所闻

简介: 本期是与《城记播客》的联合节目。谢谢越洲邀请到织城网络团队成员黄潇颖、张琪,一起来聊聊这家介于建筑师与公众之间的城市研究机构。 在武康大楼下,每天慕名来拍照打卡者众。2020年,织城网络也决定进驻武康大楼。这家伴随着“衡复微空间”诞生的城市研究机构为何决定重返衡复风貌区?过去两年在江阴路、贵州路等社区驻扎的经验,会给这个新空间带来什么?在长期直面公众后,建筑师们又收获了什么? 最后聊到的几个话题,关于「建立建筑师与公众的联系之后,最终希望实现的是什么?」、「国内和国外相比大家对建筑和城市的关注度有什么差别、这差别来自于哪里?」、「如何提高公众参与度?」,我们在录音结束之后都还在思考和讨论。或许还有下一期来继续聊聊。 结束曲: Andreas Brantelid, Bengt Forsberg - 10.Sicilienne, Op.78 嘉宾: 黄潇颖:织城网络团队成员 张琪:织城网络团队成员 王越洲:《城记播客》主播 相关链接: 织城网络UNO公众号:UrbanNetworkOffice 织城网络UNO官网介绍 童明老师工作室 TM Studio「梓耘斋」 原本位于东湖路37号的“衡复微空间” 织城网络的城市漫步活动 “贵州路街区写生”公益活动,由织城网络和写生上海合作 OMA与AMO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62分钟
99+
4年前

Episode 29: 提篮桥咏叹:镜头下的旧城拾遗

所建所闻

简介: 2020年11月,在听说上海市虹口区有一片老街坊即将拆迁的消息之后,我与好友松恺和陈旸决定前往拍摄。很难说清具体是要去做什么。记录?又或者只是看看?去试图抓住时代的一个切面。 虹口提篮桥片区有着深厚的历史,除了声名远扬的「远东第一监狱」,更为珍贵的是它在二战期间收容了近两万犹太难民的这段历史。对上海来说,虹口是下只角,而对久居这里的居民和这两万犹太人来说,这里便是他们的全部。 如今此处即将拆迁,我们都深知这里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士绅化也在所难免。但仍心有戚戚,希望亲身体会这片街坊邻里今日的气息,将它传达给更多人,或者更进一步,在士绅化浪潮中保留下一点这个社区杂糅共处的生机与活力。 期间,我们讨论到了: * 真正的社区 VS 被营造的「社区」 * 口袋公园对社区的重要性 * 「非正式的聚集」是一种天然倾向 * 设计时的冗余与多可能性VS现代性对效率的追求 * 街道的吸引力在于冲突感、场景和体验 * 摄影对建筑设计的反哺 * 信息时代高速网络对实体空间带来改变 关于这个街区,友台《城记播客》另有一期节目,通过记录其中一个「金友里」弄堂中的居民自发进行社区自营自建的始末,讲述了城市轰轰烈烈进行「大规模再开发」背景下的「社区微更新」故事。 嘉宾: 陈旸:建筑师、摄影师 如果语言无法达意,也许图像可以。这是他用来存放影像记录的公众号:whyseeimage。 刘松恺:独立建筑师、摄影师 工作室:TraceImage 如是建筑影像 如何记录建筑,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话题。如是建筑,如你所见。TraceImage, trace the city, trace the life. Website: https://traceimage.art/ 相关链接: 「城记播客」《提篮桥咏叹:当社区微更新遭遇城市大更新》 陈旸拍摄《寻找小南门 | 旧城拾遗》 松恺拍摄的SANNA设计的「北斋美术馆」门前公园的日常活动 松恺拍摄的「程十发美术馆」在夜色中消匿不见,如黑洞一般 璟璐拍摄的上海襄阳公园舞会与纽约Stanley Island复古舞会的拼贴 声音素材: 采样自虹口区舟山路、东余杭路附近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58分钟
99+
4年前

Episode 28: 微光吸引微光(下)

所建所闻

简介: 如其他很多个夜晚一样,这次夜谈是对设计、对自我表达、对价值和意义的探讨和追寻。这期节目分上下两集。本期为「下集」。 * 设计的意义的维度: 评价者:公众、同行。 评价方式:形式美、城市层面的介入。 * 设计市场竞争激烈 设计费越来越受到挤压,甚至出现了「施工图送设计」、「施工送图」的现象。 * 如何抵抗焦虑 说是知识付费,其实是焦虑付费。不免感慨回国之后杂音很多,要更频繁地修正自己。雨晨谈及在宾大时 professional practice 的最后一课,老师让大家聊聊设计之外的爱好。大家畅所欲言讲了许多,然后老师请大家记住今天说的这些,因为「those are what makes you you」。 * 设计,强逻辑还是强形式? 理性带给你很对很舒服的空间,非理性的东西带给你感动。正如图纸和模型给人的不同感受。 * 建筑和景观的殊途和同归 常规来说,景观追求现实的舒适感,建筑追求某种永垂不朽,景观和建筑的交汇处,就是中国古典园林。 * 设计的至高境界:与自然和天地的对话 景观和建筑给人带来的震撼,抽象出来最终是自然给人带来的震撼。「伟大」的心情来自于对「大」的害怕,然后升华成为敬畏,面对壮阔的自然,便不再看见自我。这些超越个人体验的时间的印记、自然的印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关于示范区 示范区是一个特别中国化的存在,不管是它以销售为最终目的的闭环storyline,还是费尽全力但最后要拆掉的结局,都如行为艺术一般,可谓遍布祖国大地的一场旷日持久的火人节。 人物: 璟璐 雨晨,独立建筑师,[email protected] 史夏瑶,廿景观事务所创始人,[email protected] 相关链接: 江之浦测候所,位于日本小田原,由摄影师杉本博司设计 Parrish Museum,位于纽约长岛,由Herzog & de Meuron事务所设计 Ensemble Studio设计的旷野上非常纯粹、原始的建筑 MONO,后摇乐队 大都会风格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苹果自带的紫色图标应用 Apple Podcasts、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www.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如有设计业务及其他商务合作洽谈,可联系「所建所闻」或上方主播邮箱。

59分钟
99+
4年前

Episode 27: 微光吸引微光(上)

所建所闻

简介: 如其他很多个夜晚一样,这次夜谈是对设计、对自我表达、对价值和意义的探讨和追寻。 这期节目分上下两集。本期为上集。 * 关于好的设计 王小波说,「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太阳初升时,忽然有十万支金喇叭齐鸣……我忽然泪下如雨,但是我心底在欢歌」。 * 关于自我对话 独自去旅行、独自写东西。比起day in day out的日常,多年后回想起来,还是这些自己和自己对话带来的影响更大。我们要在琐碎日常的裹挟中去探求动人的瞬间。 * 关于空间的图像化 曾经有断言说「印刷术将杀死建筑」,而建筑没被杀死。那眼下图像化的世界里,建筑会被杀死吗? * 关于对抗 我们怎么样做一个好人:我们首先要正直,然后要善良,最后我们永不相忘。不管做人还是做设计,都要保留这么一点拧巴,这便是你与这个社会的对抗。 * 关于价值 你的成就感,来自于做设计还是做决策?即,你追求专业性还是追求话语权影响力?这一方面是自我表达的维度,另一方面是话语权的维度,而维度轴线指向的,都是支配权。 人物: 璟璐 雨晨,独立建筑师,[email protected] 史夏瑶,廿景观事务所创始人,[email protected] 欢迎听众反馈和商业洽谈! 相关链接: 「所建所闻」第16期节目《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位于日本直岛的地中美术馆,由安藤忠雄设计,其中提到的是直徑2.2米的黑色球體,是Walter de Maria设计的名为Timeless的雕塑作品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苹果自带的紫色图标应用 Apple Podcasts、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www.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60分钟
99+
4年前

Episode 26: 选择:归去来兮

所建所闻

简介: 这是「选择」系列的第二期,关于大院和地产。 「大型设计院」和「地产公司」,原本就是建筑系国内毕业生的最常见选择;经过国外的学习和多年工作,再选择回到这类公司,会有怎样不同的考虑呢? 3’左右Tim谈:回国的原因和回国后的感受 8’左右小房谈:回国的原因有文化认同、国际形势、资源积累 17’左右Tim谈:渴望担当更大的责任 21’左右James谈:回顾美国求学工作的经历,作为十分喜欢也很融入美国文化的人,后来为何选择回国,为什么去大院? 36’左右小房谈:为什么选择进地产,什么性格适合地产 42’左右Tim谈:建筑的学术性和资本化的二元性如何平衡 46’左右James谈:建筑师角色的多元是件好事吗? 53’左右小房谈:设计行业存在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 58’左右James谈:对这届年轻人的观察 1:04左右大家谈:从三十而立的年龄焦虑到消费主义和女性解放 P.S. 该系列节目后续计划上线「转行艺术/策展」、「独立工作室」等专篇节目。 欢迎大家给我们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来信,或者在微博所建所闻 留言,交流自己的经验抑或困惑。 周遭风云变幻,但你我都不是孤岛。 人物: 璟璐,国外工作五年,回国一年,地产行业 小房,国外工作五年,回国一年,地产行业 James,国内工作四年,国外工作两年,回国一年,大型设计院旗下的设计工作室 Tim,国外工作五年,回国一年,民营企业旗下的设计工作室 背景音乐: Everybody's Changing 弹唱 by Milo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Spotify、以及苹果自带的紫色图标Podcasts app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67分钟
99+
5年前

Episode 25: 选择: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所建所闻

简介: 这是「选择」系列的第一期。 疫情还在持续影响着全球,原本的日常被打破,把每个人推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对于在海外工作的朋友来说,回不回国、转不转行,这些原本悬置的问题,现在已然无法回避。 选行业?选优秀的pool?选role model? 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制定目标,又如何完成它? 同样的经历可能导向不同的选择。在尝试中,你越来越清楚自己。 而面对选择,一个永恒而终极的问题就是: 「你想要什么?」 P.S. 该系列节目后续计划上线:「国内大院及大事务所专篇」、「转行地产专篇」、「转行艺术/策展专篇」、「独立事务所专篇」等等特别节目。 欢迎大家给我们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来信,或者在微博所建所闻 留言,交流自己的经验抑或困惑。 周遭风云变幻,但你我都不是孤岛。 人物: 璟璐,坐标上海,在美6年,回国一年 Leaf,坐标三番,在美7年,转码成功 车车,坐标纽约,在美9年,斜杠青年 萌萌,坐标纽约,在美7年,计划回国 背景音乐: Everybody's Changing 弹唱 by Milo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Spotify、以及苹果自带的紫色图标Podcasts app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77分钟
99+
5年前

Episode 24: 后疫情时代,对高密度城市的思考

所建所闻

简介: 疫情爆发之后,我们开始对高密度的城市形态展开反思。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从崇拜原始自然之美,转向了崇拜人类力量之美。 在某种层面上,建筑是机器的隐喻,蕴含着机械的美感。而只有在密度极高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这种冲击力,这种巨大的力量感和征服感。 高层建筑首先是效率的产物,但它更代表了人类的雄心。它超脱了建筑本体的存在,不仅仅承载功能,更是通过剪影形成了人们对它的认知,并以此判断自己在城市中的方位。 (录音质量不佳,并伴有喝酒做饭吃馄饨的声音,请做好一定心理准备) 人物: 璟璐、雨晨、安一辰 相关链接: [AI建筑设计事务所](www.ai-o.com)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 数据中心的设计,以曼哈顿下城去的Verizon Building为例 ShoP事务所设计的曼哈顿最高住宅 Netflix纪录片《世界上最非凡的住宅》B站链接 Ensemble Studio设计的旷野上非常纯粹、原始的建筑 上海工部局屠牲場改造的上海1933老场坊 「脑前叶切除术」的比喻来自于库哈斯《癫狂的纽约》一书 高技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63分钟
99+
5年前

Episode 23: 《何为良好生活》

所建所闻

简介: 这是一期和建筑没有直接关系的、任性的读书节目。 陈嘉映这本《何为良好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本工具书、一个避难所。 刚开始录的时候是疫情期间对世界的割裂感到荒谬和沮丧的时候,后期剪辑的时候又是对自身的割裂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而读书录音剪辑的过程,给我带来了平静、安宁和清明。 这次录音是我对书摘的一次梳理,大部分内容都是原文或是重新组织语言。权作一次长长的书的推荐吧。引用一小段最扣题的: 「我该怎么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我们大概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rein)的努力。我把这个“纯粹”或“纯洁”理解为:自身通透。我以为,这种自身通透是phronesis最核心的含义——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人物: 璟璐 相关链接: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陈嘉映之哲学家的体验》 精简版链接 完整版链接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www.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61分钟
1k+
5年前

Episode 22: 把肺炎关进集装箱

所建所闻

简介: 我们每天都看到武汉病床紧缺的消息,因此也盼着火神山、雷神山这两座由集装箱搭起来的临时医疗场所尽早投入使用。「云监工」只是一个大众消遣的手段,我们希望真正去聊一下这两座临时医疗建筑在设计施工上的具体考虑,以及一些更深的观察和思考。 火神山医院于2月2日交付,设计病床1000个。雷神山医院于2月8日交付,设计病床1500个。根据武汉卫健委官网的通报,截止2月8日晚,火神山投入使用病床286个,雷神山投入使用病床30个。 节目开头提到的义卖活动,由「大内密谈」发起,感兴趣的听众可以前往淘宝搜索店铺「大内夜市」。谢谢你们。祝平安健康。 人物: 璟璐、雨晨 概要: * 工程开展的次序 * 设计、规划、景观层面的考虑和担忧 * 如何做到这么快 * 传染病医院的难点 * 医院怎么样算成功 * 公众参与方式的娱乐化 * 全世界社会趋于保守的风潮 * 建筑项目类型的意义链 * 建筑师的自我价值实现 * 我们/他们 * 当人被规训成理解的机器 相关链接: 《对疫情的结构性反思:谣言、官僚与国家主义》港大薄扶林学社 《武汉再造“小汤山”,当年的设计师叮嘱“保证安全是首位”》南方周末 2020年1月27日 武汉全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2020年2月8日) 《纽约时报》对于白宫 “Making Federal Buildings Beautiful Again” 执行令草稿的评述 粗野主义建筑风格 以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设计的盐湖城法院大楼 背景音乐: 2月7日晚,武汉一市民在家所录的有人为送别李文亮医生吹的一段小号,背景中有录像者的抽泣声。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89分钟
89
5年前

Episode 21: 闲话新春说广州

所建所闻

简介: 这个春节可以说是过得很沉重了。 但我们还是想给大家带去一些欢乐,虽然不能逛花市、走亲戚、吃美食,但至少还能神游。所以,就请跟着我们节目一起去广州吃吃逛逛过大年吧! 本期你将会听到: * 广州经典旅游吃逛:炳胜、白天鹅、沙面 * 天河新城的中轴线及风水逸闻 * 岭南特色建筑:筒子楼、骑楼、镬[huò]耳屋 * 广州和上海的老城改造对比 * 广州新年习俗:花市、舞龙舞狮 * 广州新年美食:油角、蛋散、萝卜糕、以及煎堆的两种形态 * 关于红包的习俗:封利是、斗利是 * 台州的元宵甜羹及冬季甜品(下方链接中有视频教程) 人物: 璟璐、慧珊 相关链接: 天环广场的风水逸闻 住吉的长屋 岭南特色建筑:镬 huò 耳屋 永庆坊改造 by 竖梁社建筑设计 佛山岭南天地 油角和蛋散的做法 台州元宵甜羹山粉糊的做法 姜汁调蛋的做法 背景音乐: 《迎春花》卓依婷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60分钟
9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