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 8: 数据与城市:MIT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略窥

所建所闻

简介: 这是「数据与城市规划」的第一辑。 当我们谈到「城市规划」时,中美两国语境下指向的是截然不同的手法。 在眼下这个一切领域都在谈论「数据」的时代,不仅仅是Uber、Amazon等巨头将数据视为他们商业扩张的重要筹码,对于美国的城市规划学科来说,数据也同样举足轻重。数据影响着城市规划政策的制定,从而影响着公共设施的建造、社会资源的分配等各方各面。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机构应该如何获取数据、利用数据、制定政策,并反映到城市规划和设计上来,这就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系(DUSP)所关注的课题之一。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请到了该专业的范庄媛来聊一聊她在MIT的研究以及跨学科背景(建筑、景观、规划三方面)的一些感触。 人物: 璟璐 范庄媛 相关链接: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DUSP系(Department of Urban Study and Planning)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Media Lab的City Science 欧林景观设计事务所 视觉化分析:树荫对行人行为模式影响的研究 视觉化分析:关于Fault Lines的研究,即街区与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 美国城市规划的历史和一些基本概念 背景音乐: The Moon Song, Scarlett Johansson, Joaquin Phoenix · 2013 | Soundtrack for Film Her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39分钟
99+
6年前

Episode 7: 人生马拉松

所建所闻

简介: 在跑步中,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放弃。如果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像跑步那么简单,那我们应该会开心很多。 这期节目和建筑的关系不是很大,是我和身边几个跑步的朋友聊了聊对这件事的体验和感触。跑步时听什么歌?想什么事?为了什么理由开始跑,又因为什么而坚持? 跑步是从生活琐事中的解脱,却又同时给我们勇气更好地面对生活。像是车开到家里楼下之后还要坐在车里抽的那支烟。人生这场马拉松,是自己与自己的长久较量。 从高山深海 欢欣悲哀 走来 途中的姿态 总躲不开 多障碍 时空多更改 只好抛开 等待 应不应该 精不精彩 总结在我爱 ——陈奕迅《人生马拉松》 人物: 璟璐,26.2宁,囧哥,大西瓜 时间线: 0:00:00-0:30:30 与26.2宁和囧哥的聊天 0:30:40-1:02:20 与大西瓜的聊天 1:02:20-1:07:05 片尾曲 1:07:05-1:10:25 结束语与花絮 相关链接: 运动过程中的Hitting The Wall 跑步赛事中的Pacemaker/Pacer 波士顿马拉松的报名成绩要求 波士顿马拉松纪录片《Boston》 芝加哥千禧公园 千禧公园中Anish Kapoor的雕塑作品The Cloud Gate 千禧公园中Frank Gehry设计的Jay Pritzker Pavilion 芝加哥的Aon Center (录音时口误,Aon Center并无斜撑;有斜撑结构的是另一个建筑John Hancock Center 夏威夷的Maui Marathon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跑步名词解释:Cross Country 跑步名词解释:Sprinting 短跑 电影《Run, Fat Boy, Run》 马拉松的训练计划参考 马拉松大满贯,包括六大城市赛(东京、伦敦、柏林、纽约、芝加哥、波士顿)及世界田径锦标赛马拉松和奥运会马拉松 大西瓜的播客AspirinFM 音乐: 《人生马拉松》陈奕迅(渣打香港马拉松二十周年主题曲)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收听方式: 可以在Apple Podcast, Spotify, Castro, Overcast, Google Play和Himalaya等播客平台上/app中搜索「所建所闻」,建议订阅节目(subscribe)然后收听。

70分钟
99+
6年前

Episode 6: 出走南美-下篇:当身体直面自然,是恐惧还是平静?

所建所闻

简介: 面对空无一物的乌尤尼盐田,惊叹美景的同时我们竟感到恐惧。 而与之相反的,James在天黑之后独自一人在山里走了3小时才走回城镇,他在这种险境里感到的竟是平静。 这种恐惧从何而来?又如何消解? 空间是关于身体的。这种身体直面自然的机会,使我们开始反思「自由」。消费自由、身体自由、精神自由......在这趟旅途中我们的想法逐渐改变,「目的」消逝了,进入了一个近似「漫步」的过程。而当从自然回到城市,又再次受到了城市空间带来的对想法和行动上的桎梏。但正如上期我们所说的,至少我们知道了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 这是南美之旅的第二期。在二月初,璟璐和James等几个朋友一起去了秘鲁和玻利维亚,之后他还独自继续前往了智利。上篇里,我们聊了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反思,下篇则是关于身体和自然之间的讨论。 人物: 璟璐 董正蒙:建筑设计师,Instagram:james_archi 相关链接: 玻利维亚乌尤尼的天空之境 智利百内国家公园 卒姆托,瑞士建筑师 卒姆托设计的Vals温泉浴场 DS+R建筑事务所 BIG建筑事务所 DS+R设计的哥大医学院 高线公园的介绍 高线公园的设计 高线公园上的歌剧项目: The Mile-Long Opera, a biography of 7 o’clock 两种羊驼的区别Alpaka V.S. Llama Vicuña 骆马、小羊驼,野生 作为秘鲁菜肴的荷兰猪(有图慎入) 利马餐厅Central的官网 关于Chef's Table里主厨Virgilio Martínez那一集的报道 背景音乐: I Have Been To The Mountain, Kevin Morby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收听方式: 在Apple Podcast, Spotify, Google Play, Overcast, Himalaya等播客客户端搜索「所建所闻」订阅收听。 Special Guest: 董正蒙.

64分钟
97
6年前

Episode 3: 两种「动人」

所建所闻

简介: 建筑中到底是什么东西打动了人? 我们从最近去过的路易·康设计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开始聊起,讨论了建筑空间的精神性。通过对比赖特的西塔里艾森,试图讨论精神和物质两种层面上的「动人之处」。 在这期中我们讨论了: -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空间体验和设计逸闻 -建筑空间是如何打动人的? -在动人这点上,建筑师和非建筑师的感受是否有区别? -这种建筑审美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作为建筑师应如何去消弭? -怎么看康的出世和赖特的入世? -精神层面的动人是否一定比物质层面的关照要来的高级? -读图时代对建筑空间「体验」方式的颠覆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最后的番外里大家特别放松,反倒聊得更精彩... 人物: 璟璐:Instagram: jingluhuang 雷楠:Instagram: leinanln 若云:Instagram: xuruoyun123 读图时代的介绍只要留Instagram就可以了(微笑) 相关链接: 索尔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路易·康 Louis Kahn 路易斯·巴拉甘 Luis Barragán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2018榜单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周榕采访 康-浴场Trenton Bath House 康-耶鲁英国艺术中心 康-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 背景音乐: 片头:Falla- 3 Obras de juventud- No. 1 Serenata Andaluza, by Jean-François Heisser 片尾:Falla- 3 Obras de juventud- No. 2 Nocturno, by Jean-François Heisser 音乐顾问:易安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s: 徐若云 and 雷楠.

54分钟
99+
6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