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块玩转一个欧洲城市,怎么做到? 睡房车、纯走路、吃着自带的方便食品,脚步也能踏遍世界。 本期我们聊了聊大家穷游的经历,还有那些因为穷游不善而带来的连环之坑。 交通、食宿、游玩,这里是一些狼人玩法和反面教材。 对不起,这一切只是因为我们怕死,也真的穷。 music: Goran Bregovic - Ya Ya (Ringe Ringe Raja) SoulFa 灵魂沙发 - 沙发上的白日梦 我们建听友群啦!vx搜索bufangshijianxzs,添加不方时间小助手,拉你建群!
五位大学毕业的老狗带着他们最新鲜的大学专业学习回忆来了! 本期我们请到了三位新朋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的英男、同济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亚楠、南开大学数学专业的盛洁,和学习文学的小李和学习历史的屈女士一起聊聊关于专业那些事儿: 文学历史等文科专业真的很梦幻吗? 商科真的可以赚大钱吗? 设计在艺术之外在学什么? 数学专业何以硬核? 大学四年专业学习改变了我们什么? 不同专业塑造不同性格? 我们尽量客观地陈述我们用四年时间所了解到的专业,分享给大家。 Music: jinsang - Never know Soler - 风的季节
生活中充斥着不经意的谎言,我们也时而为要不要讲真话进行自我灵魂拷问。我们不是扯谎精,正直和诚信也并未瓦解,而是他们与谎言的对立,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本期你将听到: 为什么撒谎:人设与维护社交关系 康德的问题:帮朋友还是讲真话? 贡斯当:真话也有法权 我们是因为撒谎要承担后果所以保持诚信吗? 如果隐瞒也是撒谎:为什么我们能容忍身边作弊的人? 边沁的全景监狱:越透明,越不信任? 集体记忆的缺失,会是谎言的另一面吗? 提及的一些书和影: 电影《罗生门》 电影《jojo的异想世界》 电影《洗澡》 纪录片《华氏911》 韩炳哲《透明社会》 Brin·David 《透明社会》 music: 梅林茂 - Siboney 万晓利 - 鸟语
近些年奥斯卡奖对反映种族问题的电影格外偏爱,这一期我们请到友台《中间灰》电台的科恩和菲菲,围绕跨文化问题展开聊聊: 电影是否有为了政治正确刻意安排的痕迹? 跨文化电影对于亚裔的刻板印象; 《别告诉她》中的违和感; 海外华裔如何应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 ABC的身份认同危机; 灵修活动年轻化:过度自由主义导向虚无 ; 中国正在面临美国曾经遭遇的消费文化娱乐产品的冲击; 当前社会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见闻:非裔在广州受到歧视; 华人依然高度渴望得到西方人的认同; 我们承认我们有关于种族的偏见,并极力避免着。 本期提到的电影: 《绿皮书》 《月光男孩》 《为奴十二载》 傅满洲系列电影 《末代皇帝》 《瞒天过海:美人计》 《别告诉她》 《喜宴》 《面子》 《真心半解》
最近我们正在经历史上最特别的毕业季,小李和小陈承担了在学校收拾同学们行李的任务,所以忙里偷闲,我们三个玩儿了一个小游戏,说出对方的十个优点,三个缺点,这也是第一次我们这么坦诚地来谈论眼中的对方。知道我们是什么样或许不是那么重要,但是让身边人知道他在你心里有多闪亮,这最重要。 ps:片尾有一个小彩蛋,是屈女士弹唱词曲的歌《这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无法在坐标系找到,因为无论你在哪里,你爱的即是这个地方。 Music 薛凯琪 - 给十年后的我 安来宁/房东的猫 - 下一站,茶山刘 好妹妹 - 不说再见 屈女士-这一个地方
我们马上就要从海淀黄庄第二党校毕业啦,屈女士、小陈学历史,小李学文学,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小陈,屈女士和小李纷纷出坑,进入了另一个坑(不是。 录制中提到的能否返京存疑,到播出的时候已经确定了,我们大多数都以“云毕业”的方式迎来了我们的毕业季。无论线上线下,我们所思考的、所想念的都不变,比如: 四年中我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高光时刻是怎样的? 最失落的时候是怎样的? 这次离别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在这四年中,我们丢失了什么? 感谢在中关村五十九号院的感受过的欣喜与悲伤。这一期,想要录制给我们,也想送给曾经经历、正在经历、将要经历这一阶段的你们,我们的悲喜可以相通 Music: Supper Moment - 最后晚餐 纯音乐-遇见 (《向左走向右走》主题曲) 小小君 - 夏の喚く (改编版原唱_ 邱有句) 伊藤サチコ (いとう さちこ) - テルーの唄 (瑟鲁之歌) 井上杏美 (井上あずみ) - 世界の約束 (世界的约定) 姜创钢琴 - 惜别 程璧-恋恋风尘demo
如果一个人从穴居人时代一直活到了今天,那会是什么样子? 这是一期串场节目,我们和斑马线电台的花猫一起来到了中间灰电台作客,一起聊了聊这部脑洞巨大的科幻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含剧透)。这部电影在豆瓣上曾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它故弄玄虚、浅尝辄止,有人认为它穿越时空一般,将历史哲学艺术心理等领域揉在一起,揭开了时间的奥秘。 在这一期,你将会听到: · 电影如何勾画极简版人类文明史? · 基督教和佛教有同源的可能性吗? ·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皈依宗教? · 约翰和梵高会相遇吗? · 不死的人如何建立自我? · 作为一个不死的人,亲友还有意义吗? · 上帝已死?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battle 和新朋友的聊天中出现了许多观点碰撞(群口相声),希望大家包涵我们的互怼并喜欢:)
坦诚地说我们不是土味视频的忠实爱好者, 但是它的爆火,让我们决定走进它。 上一期我们聊了精致生活, 在恶补土味素材之后, 今天我们想谈谈一点都不精致的—— 土味文化 土味视频在搞笑与恶俗、荒谬之间横跳, 被赋予了解放话语权的殊荣, 被塑造了抵抗的亚文化先锋形象。 同时它也是和资本相互哺育的, 视频的制作者们他们在流量的重压下,如何生存着? 作为受众的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着土味文化? 老铁们,如果你们喜欢这期节目请把666打在公屏上!(鞠躬 Music: 新裤子-《艾瑞巴迪》 花儿乐队-《静止》
这几年身边好像有了越来越多的“精致女孩”,比我们大的在轻食、健身,比我们小的在护肤、搞美妆,而我们仨,还只是间歇性精致的猪猪女孩……这一期,我们想聊一聊我们怎样看待精致生活,你将会听到: 什么让我们追求精致? 精致生活:资本家控制下的一种景观? 精致外表是精致生活的必要组成吗? 不精致是一种错? 以健康的名义——消费主义制造的需求 买口红和看艺术展本质相同? 休闲异化:我们向往的精致是被营造出来吗? 来自日常猪猪、偶尔精致的女孩们的精致三千问,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精致生活。 这期涉及到的影视和著作有: 路易斯·布努埃尔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乔治·库克 《窈窕淑女》 让·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 居伊·德波 《景观社会》 拉普兰 《名流》 季羡林 《留德十年》 Music:Ella Fitzgerald - Isn't This A Lovely Day Louis Armstrong _ Ella Fitzgerald - 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
如题,本次谈话是一场白日梦。 三个不是天才的人开始为天才的处境“杞人忧天”。 少年班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但天才身上的高光从未消失。 天才如果不愿意成为天才,他们有没有自己的选择? 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认知,也许并没有给天才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换种说法,如果让你一键成天才,你会怎么选? 还有,天才陨落,是一种我们叹惋的故事定式,还是我们过分期待的必然? 这次谈话最大的受益在于, 我们发现普通人和天才之间,并无沟壑。 我们正热切地做好普通人。 大概因为今天是儿童节,所以我们才做起了白日梦。 儿童节快乐啦! Music: 窦唯:《噢!乖》 Hush!:《给平行宇宙的你》
从古至今,师生关系在五四和文革期间发生了很大的转向, 现代的师生关系中高校教师和学生亦师亦友, 同时也存在权力不对等等问题。 “园丁”“奉献”的话语对中小学老师进行着道德剥削, 中小学教师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压力? 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成为经典的师生恋, 现在的师生恋却成为了禁忌之恋, 现在师生恋有什么样的问题呢? 这一期,做了小二十年的三个资深学生来聊聊师生关系。 Music: 岸部真明 (Masaaki Kishibe) - 《少年の梦》 (少年之梦) Bob Dylan - Blowin' In The Wind
当我们对某些事物过分沉迷的时候, 似乎我们也失去了控制自己的能力, 欲望的疯狂滋长,淹没理智。 有时候,我们将“瘾”当作一种疾病, 极力想要去矫正它,做回“正常的普通人”; 有时候,我们将“瘾”当作欲望的发泄, 长期压抑下的一次试探性脱轨, 或者混迹于群体中的肆意狂欢。 控制上瘾、控制纵欲,是一种社会规训; 但是个人的孤独、恐慌、焦虑,又该如何缓解? 信息时代,我们是互联网公司之恶的牺牲者吗? 瘾和欲有什么区别、联系,你又如何看待喜欢表达欲望的人呢? 这一期,我们先从生活中小小的“瘾和欲”谈起,take it easy~ Music: Iggy Pop - Lust For Life Hank Thompson - Wednesday Night Waltz (Instrumental)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