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再度相逢。在本期节目里,Yang将讲述五月在在瑞士旅行的故事,也试图回答一个问题:瑞士这样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是怎样成为世界级的?在这十年间里,Yang的大部分旅行都在“第三世界”国家里进行,等来到“第一世界”,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这个问题—— 19世纪的工业革命如何刺激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瑞士人如何在这个行业里抢占了先机?从瑞士任意一点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点平均步行距离是多少?“易到达”又如何让旅游变得轻松便捷?瑞士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执着如何影响着游客的体验?长达65000公里的徒步小径和50000个徒步标识牌是如何建立和维护的?让我们从采尔马特、伯尔尼、瑞吉山和卢塞恩的旅途中,透过这些细节来一探究竟。 |故事节点| 04:26 采尔马特和马特洪峰 08:24 登山者墓地 11:35 防老鼠的“石头瓦片” 20:33 工业革命、中产阶级和登山的兴起 23:29 男子气概、帝国主义和“征服” 26:35 旅游业和徒步道上的木屑 35:42 瑞士公共交通到底有多便利? 40:53 制表、铁路、贸易…瑞士经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46:12 环境灾难、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56:54 黄色路牌和徒步路线网络 64:35 香草园、奶酪工坊和杏仁巧克力 71:46 投票、赞助和kkl音乐厅里的管风琴 80:11 小钥匙和大钥匙 |壮游者| Yang:时隔10年和瑞士重逢的一名好奇男子。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请通过ZFB账号[email protected]对“壮游者”进行赞助;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小宇宙节目下方的“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订阅、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本期是《拉美恰恰恰》系列的第14期,目的地是古巴,“壮游者”是陈惜玉,她为了学习舞蹈三次去到古巴的深处。在这个“改变了自己”的国度,舞蹈成为一种交流语言,她偶遇各种人物,也在追寻“伦巴”的故事里了解一段历史,更在古巴白天的“破败”和夜晚的多彩之间,理解了古巴人“昨天过去了,明天不知道,今天要快乐”的生活理念。三年多后,我们再做古巴的节目,也为您更新一些古巴的消息。当然要想了解和体验古巴,还是要亲自去看一看。 「壮游者」史上第一个旅行团已进行了预售,基本确定成团,还有少数名额在售,报名截止日期为8月13日,别错过。9月28日-10.7日,我们一起去古巴。免签、国航直飞(经停马德里,不需签证)、一价全包。一眼看尽拉丁&加勒比风情、仿佛时光停滞的哈瓦那老城、新古典主义和巴洛克式建筑的风格小镇、巴拉德罗的碧海蓝天,还有切·格瓦拉和海明威的生活之地……具体信息请阅读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9KsVrocbN0J5MZLYYCxvGw 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咨询 |故事节点| 00:00 十一「壮游」古巴开团 05:35 货币、网络、涨价…古巴别来无恙乎? 14:44 “我很开心,古巴改变了我” 21:03 学Salsa、学自由 27:07 偶入“伦巴”深处 39:03 舞蹈很像一种语言 42:13 我的舞蹈老师是搬家工人 47:23 我的古巴妈妈是舞蹈“中介” 49:25 抓住“睡眼惺忪”的伦巴大师 58:30 愈夜愈古巴 67:59 古巴女友的生意经和黑市 74:47 音乐家托我带50欧元回老家 80:05 昨天过去了,明天不知道,今天要快乐 |壮游者| 陈惜玉:爱跳舞的自由摄影师。个人播客“陈惜玉”。 |主播| Yang:曾试图通过舞蹈来“打破”自己的一名男子。
本期是《拉美恰恰恰》系列的第13期。我们将陪你走一次“库斯科—圣谷—马丘比丘”的路线,也将从神话、传说和史实里打捞出一些线索,以了解印加帝国的兴盛和灭亡,也来看下当一种不受外界影响的文明独立发展,突然遭遇殖民者侵入时会发生什么。本期节目充满了无用的小知识,比如说印加人的结绳记事是什么?羊驼分几种?印加人戴的帽子是怎么来的?还有各种混乱的的神话、传说,均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既不能提供精神按摩,也不能考公加分,请慎重收听。 |故事节点| 05:02 印加王和库斯科的诞生 13:18 结绳记事、道路、黄金…印加文明有什么? 20:44 粮仓、太阳神庙…过去和现在的库斯科 25:57 印加人的传统服饰和羊驼的分类 34:34 太平洋、黄金国、绑票…西班牙鬼子来了 46:50 2023年的“印加风”圣诞节 50:09 王子的起义和圣谷里的梯田 60:21 失落之城和宾汉姆的野心 65:45 重见天日的马丘比丘 71:47 农田?皇家庄园?马丘比丘的用途之谜 78:11 如何去马丘比丘 88:06 是“小偷”?是“发现”? 99:59 一碗鸡汤面 |壮游者| 贝贝:独闯马丘比丘的一名女子。 Yang:在圣谷独自爬山的一名男子。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请通过ZFB账号[email protected]对“壮游者”进行赞助;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小宇宙节目下方的“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订阅、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本期是《拉美恰恰恰》系列的第12期,为收费节目。本期节目只适宜于读过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或对其人或作品有兴趣的听友。节目中所涉人物和事件均离我们的生活遥远,请一定谨慎购买。 樊老师去年圣诞假期在南美进行了一场文学之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故乡阿拉卡塔卡是其中一站,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百年孤独》将历史与想象交织,创造出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学世界,而他故乡阿拉卡塔卡,现在什么样子?那个被他笔下的“马孔多”所替代的地方,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马尔克斯的外公尼古拉斯上校,他的生活态度与“决斗”,如何影响了这位文学巨匠的创作?而“香蕉公司”与“香蕉大屠杀”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一段血腥与悲剧?且听樊老师为你一一道来。更多细节图片将在公众号“壮游者”里呈现。 |故事节点| 03:22 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 07:40 去阿拉卡塔卡的路上 15:56 走进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老家 22:55 外公和童年的自由 30:23 电报员之子的反叛和追求 36:18 香蕉大屠杀和香蕉共和国 47:55 马孔多到底在哪里? 49:13 在路上:偷情、暴乱和《百年孤独》的诞生 64:20 小说和现实间的联系 74:25 在秘鲁找略萨 |提及作品| 《活着为了讲述》自传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小说 加西亚·马尔克斯 《枯枝败叶》小说 加西亚·马尔克斯 《恶时辰》小说 加西亚·马尔克斯 《香蕉》电影 伍迪·艾伦 《荒蛮故事》 电影 阿根廷 《杰出公民》 电影 阿根廷 |壮游者| 樊北溟:前深圳某高中语文教师,写作者,出版了《到西伯利亚走江湖》《我把远方献给你》等十三部作品,题材囊括小说、散文、游记,多篇文章在《读者》等刊物上发表。往期分享:154火车穿过满洲里 164樊老师决定去远行 |主播| Yang:想回到加勒比海旁边的一个男子。
本期是《拉美恰恰恰》系列的第11期。这一期我们来到秘鲁,秘鲁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有灿烂的印加文明,更是南美第一美食国度。本期节目就从我们吃到的秘鲁的食物切入,去了解一些秘鲁的故事,国菜Ceviche是如何被新移民一点点影响的?满大街的Chifa(秘鲁式中餐馆)是什么来历?太平天国老兵替智利打秘鲁是真的么?土豆和玉米为何会成为占总人口47%的原住民的主食?被殖民者成为粗鄙的“农民的食物”的藜麦是如何翻红的?Inca cola又是如何战胜可口可乐,成为秘鲁的国民骄傲?以上故事,尽在本期节目节目。 |故事节点| 01:28 Hola Hola,为什么来秘鲁? 08:06 国菜:酸柠汁腌鱼(Ceviche) 10:12 硝石战争和Ceviche国菜之争 12:33 在La mar餐厅吃Ceviche 16:03 原住民、欧洲人和日本人的融合之作 21:48 Chifa:秘鲁式中餐馆 26:10 利马唐人街和1849年的契约华工 32:04 太平天国老兵替智利打秘鲁是真的么? 37:28 通婚、水稻和Chifa的流行 40:14 九龙酒家的炒面和北京餐厅的故事 55:24 Anticuchos:印加人的烤肉串 59:59 土豆、土豆、还是土豆 68:24 豚鼠和羊驼 76:50 粗鄙的藜麦是如何翻红的? 82:15 Chicha Morada:紫玉米汁谁家好? 84:19 Inca cola:英国移民打出的秘鲁民族牌 89:55 印加可乐大战可口可乐 100:45 彩蛋:富人区和耻辱墙 |壮游者| 贝贝:不忍心吃豚鼠的一名女子。 Yang:最喜欢喝Inca cola的一名男子。 |壮游者精选| 「壮游者」有几张去北极的尾单游轮船票在售,听友价非常划算,价格优惠都在万元以上。目前在售的还有「主甲板套房」和「高级套房」两种房型。出发日期是8月8日,行程选择也很灵活,你可以单买船票,自己抵达和离开集合地,尽情享受北极邮轮13天的行程;也可以从国内出发,一价全包,选择北极双岛17天和北极三岛24天的行程。极地风光独一无二,邮轮旅行省心省事,还有中文探险队员提供语言支持,保证你在领略极地风景时也能尽情吸收极地知识。为您提供服务的这家公司是「壮游者」的老朋友,团队保证靠谱,而且,这一船期是必发之团,离出发也只剩下两个月时间了,而报名截止日期则是六月底,余位不多,所以,请抓紧时间上船吧,有意愿的听友请阅读公众号「壮游者」的相关推送。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请通过ZFB账号[email protected]对“壮游者”进行赞助;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小宇宙节目下方的“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订阅、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本期是《拉美恰恰恰》系列的第10期。我们将来到智利的复活节岛,“壮游者”是《三联生活周刊》的资深主笔土摩托(袁越)。复活节岛孤悬于太平洋中间,离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也有2000多公里——复活节岛就像我们的地球——1000多年前,当一部分波利尼西亚人无意中发现这里后,就再也没有离开,形成了一个孤立世界。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当人口暴涨和无可避免的生态灾难开始发生、又没有条件对外扩张和转嫁矛盾时,复活节岛岛民如何通过建摩艾来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如何通过“鸟人竞争”进行权力更替?奴隶制又如何成为压垮复活节岛文化的最后一根稻草?复活节岛就像人类社会的一个预言,且听土摩托为你一一道来。 |故事节点| 00:50 土摩托和他的旅行观 28:45 复活节岛为啥是“人类的实验场”? 38:24 复活节岛在哪里? 53:12 摩艾(石像)是如何“走”到海边的? 63:39 为什么摩艾越建越大? 70:24 生态灾难和人吃人… 80:19 “鸟人崇拜”和权力更替 92:13 奴隶制和复活节岛文化的消失 94:24 复活节岛在变化 98:45 算法时代的旅游和偏见 |壮游者| 土摩托(袁越):《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主播| Yang:骑着小摩托在复活节岛上转悠的一名男子。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请通过ZFB账号[email protected]对“壮游者”进行赞助;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小宇宙节目下方的“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订阅、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本期先暂离拉美、去迪拜串个门——邀请到的“壮游者”是老朋友刘唯玮,一提到迪拜,你心中的印象是什么?让我们跟随一个“外派人”的视角,重新去打量下这个沙漠中的城市吧。她将带领我们移步换景,从迪拜的新地标未来博物馆出发,再进入到生活区,然后再去谢赫穆罕默德文化理解中心探访,去品尝地道的阿拉伯饮食和文化。在此过程中,也会从迪拜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讲起,解释迪拜如何通过航空枢纽建设、免税政策、基础设施投资和文化包容性,成功从波斯湾海岸的小渔港,发展成为一个“未来城市”。此外,唯玮还将讲述她在迪拜的生活体验,以及她对迪拜本地文化和外国人生活方式的观察,希望能破除一些“刻板印象”。 |故事节点| 04:36 为什么是迪拜? 09:06 未来博物馆里的“未来” 21:33 迪拜城什么样? 25:22 外国人和本地人 33:12 阿联酋是什么? 39:40 吸金、吸人才,迪拜咋做到的? 48:45 从小渔港到大都市 53:04 “文化理解”从美食开始 55:30 香料饭、椰枣、阿拉伯咖啡和熏香 67:21 平民的味道 71:15 迪拜旅行私人推荐 |壮游者| 刘唯玮:哈佛大学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硕士双学位在读;前国际关系和商业咨询顾问,曾常驻中东;前联合国总部员工;公众号“牡蛎小姐”主理人。 |主播| Yang:被阿汤哥攀爬哈利法塔震惊过的一名男子。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请订阅、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本期是《拉美恰恰恰》系列的第9期,目的地依然是圣克鲁斯岛。我们将视线聚焦于生活在此岛之上的人们——因为公共资金大量用于自然保护,当地社会生活里的问题常被旅游业的面子需求掩盖,游客往往觉得这里是“人间天堂”,但生活在这里的常驻居民也会被性别暴力和资源稀缺的问题困扰……本期“壮游者”李思齐曾在圣克鲁斯岛上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将通过她的经历和观察,来看看“人间天堂”背后的故事。 |故事节点| 03:28 人从哪里来? 07:24 超市里的“农业” 13:49 逃不脱的腐败 20:31 “导游证”的诱惑 27:09 稀缺的水资源 32:19 免费公立医院就医经历 40:19 被家暴的朋友和缺失的政策 43:00 隐藏在旅游业面子后的骚扰 51:15 当地女性在行动 55:46 找网、停电,岛民(非游客)的日常生活 |壮游者| 李思齐:中国/拉美草根NGO工作者,哈佛肯尼迪公共政策2026届。 |主播| Yang:对“人”更感兴趣的一名游客。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请通过ZFB账号[email protected]对“壮游者”进行赞助;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小宇宙节目下方的“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订阅、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本期是《拉美恰恰恰》系列的第8期。我们将带您踏上一段充满感叹的自然之旅。将从圣克鲁斯岛上生机勃勃的码头出发,去海龟湾偶遇一颗红树林的种子,去了解“漂洋下海”的海鬣蜥独特的生存技巧,然后,再去北西摩岛上听一群陆鬣蜥命运多舛的故事,最后,再到郁郁葱葱的高地之上,目睹巨龟的交配和进化特征。本期聚焦于动物,没有人的故事,只有人的事故。 下期预告:5月15日(星期三)将推出《拉美恰恰恰》第9期,目的地依然是圣克鲁斯岛,我们将视线聚焦于生活在此岛人们,因为公共资金大量用于自然保护,当地社会生活里的问题常被旅游业的面子需求掩盖,游客往往觉得这里是人间天堂,但生活在这里的常驻居民也会被性别暴力和资源稀缺的问题困扰…… |故事节点| 00:10 200期庆典发言 02:29 为啥要选圣克鲁斯岛?省钱呗! 13:24 码头上的海狮、幼鲨和鲣鸟 19:58 做“俯卧撑”的火蜥蜴 23:41 一颗红树林的种子 25:34 “漂洋下海”海鬣蜥 39:08 地雀和“岛屿温顺” 46:55 一群陆鬣蜥的多舛命运 51:48 军舰鸟和蓝脚鲣鸟 55:02 高地上的巨龟 70:30 寻达尔文不遇 |参考内容| 纪录片:《与大卫·爱登堡畅游加拉帕戈斯群岛》全3集 书籍:《土摩托看世界Ⅱ》袁越 |听友福利| “壮游者”和“三联中读”要联手送福利了。“壮游者”作为已入驻《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三联中读播客频道的老朋友,在“三联中读”策划的「年度阅读倡导计划」活动中,收到了价值198元的“三联中读”听书年卡30张,我们将在壮游者听友群里(加群请添加zhuangyouzhe2018)送出“三联中读听书年卡+壮游者付费节目单集兑换码”的福利,送福利活动将在本周进行,具体信息请看听友群通知。也欢迎大家登陆三联中读 app,畅听1000+好书,度过你的 365 个读书日。 |壮游者| 贝贝&Yang:每天能吃一包方便面窝两个鸡蛋的岛民。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请通过ZFB账号[email protected]对“壮游者”进行赞助;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小宇宙节目下方的“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订阅、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本期是《拉美恰恰恰》系列的第7期。离开哥伦比亚后,我们继续往南走——厄瓜多尔,虾?玫瑰?草帽?走线还是阿桑奇?你对这个国家知道多少?让我们先来到位于基多的3000米海拔的“家”,和房东克里斯蒂安聊聊天,看看他怎么看待基多的变化和他们的日子;然后,再去了解一下,这个曾经很稳定的国家,是如何被地缘政治影响,而成为全球毒品贸易新神经中枢?然后,我们再去基多旁边的赤道上看看,为什么有这么多赤道纪念地?那些赤道上玩的小把戏都是真的么?希望我们的旅程能让你对厄瓜多尔有些了解,敬请收听。 下期预告:5月13日将推出“拉美恰恰恰”第8期,目的地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圣克鲁斯岛,我们将从两个角度切入,去看看岛上的“动物”和“人”的生活。 |故事节点| 01:36 虾、玫瑰和草帽,你知道厄瓜多尔么? 05:13 厄瓜多尔在哪里? 10:53 3000米处的“家” 17:16 变化、中国人、早恋…对话房东克里斯蒂安 44:25 厄瓜多尔为什么成为全球毒品贸易新神经中枢? 64:43 偶遇基多建城日大游行 69:48 太阳之路和赤道 76:21 竖蛋、直线、科里奥利力的“小把戏” 83:19 基多city walk路线 |壮游者| 贝贝&Yang:赤道竖蛋大师一行两人。 |对话人| 克里斯蒂安:建筑师、Airbnb房东 |翻译| 棒哥:《壮游者》嘉宾、前极地探险队员。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请通过ZFB账号[email protected]对“壮游者”进行赞助;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小宇宙节目下方的“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订阅、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Yang 在 Cali跳Salsa的视频(及其它细节图片)会在公众号“壮游者”里呈现,请到那里羞辱他。顺便祝你假期快乐! 这一期,在家门口去小超市买菜的途中,贝贝和Yang聊了聊天,回答了三个听友的问题。然后,聊到了哥伦比亚的炒杂碎、鸡丝土豆汤和牛肚汤;又聊了聊几年前在哥伦比亚卡利学跳萨萨舞的经历,最后,去麦德林的瓜达佩旅旅游,还顺便撸了景区的流浪狗——对,在南半球,Yang发现自己突然开始招狗喜欢了,在复活节岛上,也有狗子不远百米穿过人群扎到他怀里……那么,问题来了,在狗权大于人权、到处是宠物友好的商店的南美,这么多流浪狗从哪里来的?再次提醒:领养代替购买,拒绝遗弃陪伴型动物。
本期是《拉美恰恰恰》系列的第6期,将要探访的目的地有三个:波哥大南部、位于3100米之上的艾尔·帕莱索社区(玻利瓦尔城);麦德林位于1600 米之上的 13 区(曾经毒枭盘踞);玻利维亚位于 4000 米之上的埃尔·奥尔托(南美最大的原住民聚居区)——根据联合国人类居住区规划署(UN-Habitat)的报告,在拉丁美洲有大量的贫民窟存在,反映了拉丁美洲在城市化、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方面面临的挑战。那么,为什么拉丁美洲有这么多的贫民窟?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曾经是毒枭老巢的麦德林,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地理隔阂而让贫民窟的居民能够自由流动,且让麦德林获得新生?曾经腥风血雨的13区现在什么模样?麦德林经验也在影响着拉美的其它国家治理贫民窟,我们也将移步世界上最高的城市埃尔·奥尔托,去看看空中缆车是怎么改变了这里的发展轨迹。在此过程重,也顺便了解下麦德林模式的三要素、毒枭埃斯科巴至今阴魂不散的“流量经济”和女巫市场上的各种奇异风俗。敬请收听。更多细节图片,请移步公众号“壮游者”观看。 |故事节点| 07:59 玻利瓦尔城如何形成? 10:34 为什么拉丁美洲这么多贫民窟? 16:45 缆车是什么? 20:43 壁画、驴子和缆车,El Paraíso因何而变? 36:22 “毒枭”埃斯科巴的流量经济 41:02 麦德林13区(Comuna 13 )初印象 45:20 13区的暗黑历史和“猎户座行动” 51:20 从罪恶之都到李光耀世界城市奖 58:06 麦德林经验 60:00 串门:世界上最高的城市EL Alto 64:46 狗舍、星期四市场和原住民妇女cholitas 70:49 萨满一条街和“女巫”市场的羊驼干尸 77:45 古柯叶的一种吃法 79:50 缆车沟通起了两种文化 |壮游者| 贝贝&Yang:有目的地探访目的地的青年男女。 剪辑:Yang 海报设计:张张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