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台|走,逛沙漠去!【日谈公园x日知录x壮游者】

「日谈公园」、「日知录」和「壮游者」三档播客再度联动!在今天的节目中,李叔、柯紫和Yang三位主播将一起聊聊各自对沙漠的体验与理解,以及游走在漫漫黄沙间收获的震撼与感动。 明天“壮游者”将推出《亚马逊漂流记 - 船、大鱼、裸泳、韩国牧师和一个“食人”部落》,本期壮游者是长居巴西的摄影师姜滨,2018年初,他和同伴从马瑙斯出发,沿着亚马逊河支流内格罗河乘船漂流1000公里,到达巴西、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三国交界处,他此行最大的目的是探访真正的“原始”部落……另:明天与新节目共同推出的,还有壮游者的最新作品newsletter《小路》,敬请期待。 什么是沙漠?什么是沙地?荒漠、沙漠、沙地、戈壁等专有名词到底有何区分?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正确面对沙漠?全球十大荒漠如何座次排名?国内沙漠旅行有哪些可供选择的目的地?沙漠究竟为何引人入胜?我们对沙漠的向往又意味着什么?李叔在阿拉善沙漠中见证了怎样的美景?Yang在印度沙漠旅行时遭遇了哪些趣事?欲知谜底,请戴上耳机,和主播们一起去沙漠游历一番吧~ 沙漠注视着人类的进步,也见证了文明的兴衰。在辽阔的旷野中,我们有幸重新成为自然的孩子。等到疫情结束那一天,请和我们一起去到沙漠深处,用心感受自然巨大的能量和魅力。

108分钟
5k+
2年前

118 |温州| 小镇的穿堂风 - 农民老板、糯米饭、新教伦理和温州精神

本期是“家乡”系列节目,在撕下“炒房团”“皮革厂”等标签后,若冰将带领我们前往她的家乡,去老屋、去街上、去店铺里,去穿越曾经的“浙江村”和现在的大教堂,去感受她的成长和回望。温州人为什么要“走出去”?农民老板是怎么炼成的?新一代的温州青年也躺平了么?自清末开始在温州兴盛的新教,是如何影响到温州精神以及她自己的?以上,都将佐以温州独特的美食为您一一道来。 | 内容简介| 00:00 开场曲:歌林多前书13:4-8节 03:19 温州话:吴语区的南极语 15:40 温州人为什么要走出去? 24:20 被挤压出来的重商传统 32:58 自由观和温州人不打工 42:08 物质优越的新一代“躺平”了 50:22 老家的河和穿堂风 56:52 传统婚恋市场和新旧女性的选择 67:04 新教传入温州的路径和发展 76:46 新教伦理和温州精神的一点关系 88:25 温州小食和旅行推荐 |壮游者| 若冰:温州人,播客《北海怪兽》主播,公众号“若有所播”主理人。 |主播| Yang:一个偶尔会想起温州眼镜店老板娘的男子。 现在是“平地抠饼”时间: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您的善意和慷慨支持。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进行赞助,也可以通过知福宝[email protected]进行赞助。也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103分钟
27k+
2年前

117 |马来西亚| 没有雪的雪兰莪 - 盗墓笔记、非洲鱼、林李大战和华校的日子

本期目的地是马来西亚。“新马泰”是中国境外旅行最早开发的东南亚线路,正因如此,“新马泰”曾被追求新奇和距离感的旅行者们贴上了“俗气”的标签。错,万花筒般的东南亚美食、适宜的气候、多样性的自然环境都让马来西亚时刻保持清新宜人的状态。更何况,全马有1001个海岛,开发的大约100个,除热浪岛、停泊岛、诗巴丹被多数人熟悉的目的地之外,还有很多隐秘的,有趣的地方等着我们去一一探索,比如像雪兰莪。 雪兰莪州位于马来西亚半岛的西海岸,其九个地区加起来总面积是12万5千平方公里。首府是莎阿南。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因地形而异 ,是个从沿海红树林和青翠的热带雨林,到点缀在海岸线上的迷人渔村。目前,雪兰莪州也是马来西亚发展得最好的一个州属,1974年,雪兰莪州内的吉隆坡市区极其郊区被政府划分为吉隆坡联邦直辖区。这也让雪兰莪州吉隆坡的光芒所遮掩。 本期的“壮游者”哲敏,将带领我们前往她的家乡雪兰莪,去体验独特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相关延伸阅读和细节图片请移步公众号“壮游者”观看。 |故事节点| 04:40 “追星女孩”和遥远的中国 07:39 没有雪的雪兰莪 13:13 吉隆坡车站有防雪顶 20:20 “你的祖籍在哪里”? 23:00 冬至的汤圆和本土“水煮鱼” 31:56 扯铃和二十四节令鼓 33:47 从《盗墓笔记》开始的文化寻根 38:19 “我是中国人还是马来西亚人”? 40:18 李宗伟和林丹,你支持谁? 45:25 语言优势的另一面 47:53 华小、国中和那些同学们 67:20 私人旅行推荐 |壮游者| 哲敏:马来西亚华人,出生于雪兰莪州,目前就读于大学。 |主播| Yang:疫情前最后一次出国旅行即是马来西亚的一名男子。 现在是“平地抠饼”时间: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您的善意和慷慨支持。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进行赞助,也可以通过知福宝[email protected]进行赞助。也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79分钟
9k+
2年前

116 |美国| 海峡两岸是“古”乡 - 海明威、六趾猫、敌台和古巴式三明治

从美国最南端的基韦斯特,距离古巴只有90英里。一条佛罗里达海峡,一场革命,隔开了许多古巴和古巴裔人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把古巴视为“我被大海环绕的祖国”的美国人海明威,就是其中之一。 本期的目的地是佛罗里达州,壮游者是歆歆,她将带领您前往基韦斯特的海明威故居,您将了解到古巴革命后的数次难民潮以及美国对古移民政策的变化。也会听到他的写作方式和六趾猫以及卡斯特罗的会面等故事。在迈阿密的“小哈瓦那”,将见识到充满“古”风的麦当劳和古巴式三明治引来的双城竞争…… |故事节点| 06:32 美国的“海南”什么样? 09:47 古巴革命、彼得潘计划和干湿脚政策 21:48 海明威故居里的六趾猫 32:37 海明威和卡斯特罗的钓鱼赛 43:28 独立一分钟的海螺共和国 46:14 大沼泽地公园里的养老者 53:09 迈阿密里的”小哈瓦那“ 55:58 炸香蕉和古巴式三明治 66:18 敌台、反抗者和古巴五人组 83:22 迪士尼为啥建到奥兰多? |壮游者| 歆歆:青岛人,居硅谷,播客《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主播| Yang:错过了海明威故居的一名男子。 现在是“平地抠饼”时间: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您的善意和慷慨支持。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进行赞助,也可以通过知福宝[email protected]进行赞助。也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88分钟
8k+
3年前

115 |柬埔寨| “白宫”里的盛大婚礼 - 吴哥窟、僵尸片、高棉菜和在金边淘宝

本期目的地是柬埔寨,壮游者是Timo。我们把视角放在美轮美奂的吴哥窟和充满罪恶的中国黑帮、金融诈骗之外。Timo将带领大家游走于柬埔寨的城市与乡村,在金边生活是什么感受?在ATM取钱为什么一定要在摄像头前展示?柬埔寨同事如何“淘宝”?这里为何最流行僵尸片?红色高棉大屠杀和现在的年龄断层有什么关系?柬埔寨的年轻人为什么也“卷”?我们也会听到说16种语言的小贩Salik、聪慧的卖花姑娘、远离故土的博雷等小人物的故事;最后,将去参加一场盛大的柬(西)式婚礼,并在街头食物的美味和《芬奇》这部电影的余韵中祈愿和平与自由永沐你我。 |故事节点| 06:35 吴哥窟与“盗墓”丽影 11:56 国际援助与多语种小贩 16:50 洞里萨湖的国际难民 22:10 one dollar与复苏的货币 27:07 卖花姑娘与慈善的背后 34:25 总理大选与法国留痕 43:45 在金边“淘宝” 59:43 西哈努克港的中国势力 66:29 有钱能使“官”推磨 72:16 红色高棉大屠杀和年龄断层 86:40 柬埔寨华人和僵尸片流行 91:46 “白宫”里盛大婚礼 |壮游者| Timo:混迹于东南亚的前航空会计,现居吉隆坡,热爱户外探索的广告人。 |主播| Yang:在暹粒街头扭过秧歌的一名男子。 现在是“平地抠饼”时间: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您的善意和慷慨支持。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进行赞助,也可以通过知福宝[email protected]进行赞助。也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110分钟
12k+
3年前

114 |陕北| 泪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 窑洞、下沙、吃五魁和四十里铺羊肉面

本期为“家乡”系列节目。本期壮游者Ricoe用一首《泪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将我们带向目的地陕北榆林绥德,和印象中满是沙尘的黄土高坡不同,这里也有着青翠的山峁沟壑。那些逐渐退出生活的窑洞,那些依然在 扭的秧歌、走的九曲阵、转火塔等风俗,还有那些伴随着一代代陕北人的小米、钱钱饭,吃“八碗”“五魁”等乡村仪式——古代边塞与现代生活,伴着信天游的曲调有序传承着。欢迎来到陕北,欢迎来到绥德。 04:08 信天游是什么? 09:35 吕布不是俺绥德汉 15:37 关于窑洞的记忆 25:04 关于下沙的记忆 32:03 驼城仍留镇北台 41:06 秧歌、沿门子和踢场子 47:48 九曲黄河阵和转火塔 53:14 “吃五魁”和乡村秩序 62:54 羊汤荞麦圪饦和四十里铺羊肉面 72:35 洋芋擦擦、油旋和钱钱饭 79:03 榆林旅行私人攻略 |壮游者| Ricoe:出生在陕北绥德,在北京从事品牌公关工作。离家久了,有的记忆模糊了,但感情更深了。 |主播| Yang:被歌坛“西北风”吹拂过的一名男子。 现在是“平地抠饼”时间: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您的善意和慷慨支持。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进行赞助,也可以通过知福宝[email protected]进行赞助。也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86分钟
6k+
3年前

113 |澳大利亚| 墨尔本的树洞 - 移民、鳄鱼邓迪、一次历险和上山下海的自由

(一封写给“树洞”的信) 在“世界最宜居城市”排行榜上雄踞榜首数年的墨尔本,一个被华人称之为“新金山”的地方,一个由不同人种组成的移民城市;这里有可以写信倾诉的“树洞”,也有橄榄球和蛇虫鼠蚁;这里有宜人清新的草坪,也有上山下海的勇气。柔软和凶猛、静与野,重塑了本期“壮游者”阿火(播客"野yeah"主播)的身体和生活。你准备好了么,欢迎来到墨尔本。 |故事节点| 08:37 墨尔本的宜居和公共绿地 12:37 不能私自砍的树,犯法! 15:06 “50%的澳大利亚人出生于海外” 23:19 《孤独星球》创始人是怎样成为澳洲人的? 39:15 “移民”的国庆日,“原住民”的国难日 44:46 墨尔本的“树洞” 54:24 鳄鱼邓迪和澳式橄榄球 64:54 被“野”改变的身体和精神 83:26 澳洲最南端历险记 |壮游者| 阿火:一个喜欢做饭,爱旅游,爱运动的,不务正业高分子化学科研民工。 |主播| Yang:一个在墨尔本市中心自问“到底谁是外国人”的一名男子。 现在是“平地抠饼”时间: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您的善意和慷慨支持。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进行赞助,也可以通过知福宝[email protected]进行赞助。也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96分钟
10k+
3年前

112 |北京| 天桥有江湖 - 八大怪、新世界、平地抠饼和自媒体的变现尊严

△天桥始建于元,毁于1934年。2013年重建,为避开交通要道,向南移动40米。 △平地抠饼:指旧时天桥艺人在原地画圈,进行表演,好像抠出一张饼来,有“白手起家”之意。艺人向看客讨要赏钱时,要用中间三指和拇指、小指卡住容器,表现艺人虽然地位低下,但仍有尊严。示范/刘介群 “垂柳腰支全似女,斜阳颜色好于花。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 身兼摇滚青年与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两职的刘介群又又又来做客了。此前,我们从什刹海走到菜市口,这次,他将带领我们来到“土的掉渣儿、洋的冒尖儿”的天桥,从元代的穷汉市、到清朝时的灯会、再到清末民初的八大怪、香厂改造计划、新世界游乐场……可以说,天桥江湖的变迁,正是北京城从封建王朝一步步走到现在的缩影。我们现在再去天桥看,已然没有了百年前的熙熙攘攘和沧桑,但这里还隐藏着中国的文化和商业的历史脉络,希望您能从本期节目里接收到这些信息。此外,深深感谢参与线下录制的壮游者听友,听友提问部分与一个未收录进节目的信息点音频,都会在公众号“壮游者”里展示。好了,你准备好了么,我们出发了。 02:59 “天桥”没有桥 09:15 元夜市、清灯会、“免税”的天桥为何“俗”? 16:30 二十年代的天桥商业业态 20:05 “天桥逛一逛,不是吃亏就是上当” 30:22 《撂地儿》和“平地抠饼” 46:00 天桥三代八大怪之严肃谈 76:54 1913年的香厂改造计划 88:58 “新世界”兴衰史 98:58 东方饭店的画坛公案 |壮游者| 刘介群:摇滚青年,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主播| Yang:录完本期节目,决定积极讨要打赏的一名主播。 现在是“平地抠饼”时间: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您的善意和慷慨支持。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进行赞助,也可以通过知福宝[email protected]进行赞助。也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116分钟
9k+
3年前

111 |荷兰| 巨人国小事体 - 太阳、土豆、gezellig、反差萌和北部的小村

太阳出来了,地里长出了好多荷兰人。本期,我们的目的地是世界上海拔最低、有四分之一的国土在海平面之下的荷兰。壮游者是杨瑒,她目前定居在荷兰北部的一处村庄(De Westereen)。这期节目,我们会从她在荷兰读研时的课堂、后来的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来聊聊她所观察到的这个海平面下拔地而起的巨人国的一些小故事、小细节,比如荷兰人怎样看待“Go dutch”这个“污名”?欧洲邻居眼里的荷兰人为什么是“不优雅”的?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现的gezellig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她生活的小村庄又是什么样的?以上,希望能带给亲爱的听友一些了解荷兰的新视角。 |故事节点| 07:19 Go dutch?那是英美的报复! 09:46 荷兰人太高了 12:01 禁忌乎?自由乎? 18:42 南欧同学,对不起,让你们不舒服了! 25:54 “这不公平”,我的荷兰同学说 29:59 “交换来”的男朋友 32:37 他开始为真实的中国辩论了 40:20 荷兰人的反差萌 43:13 欧洲邻居眼里的荷兰人:不优雅 46:07 荷兰人不识羊角村 47:55 我生活的小村 58:36 无处不在的温暖的gezellig 61:44 土豆、太阳和生鲱鱼 |壮游者| 杨瑒:流浪人间的一盒万金油,荷兰是第二故乡。 |主播| Yang:曾在阿姆斯特丹喜见阳光的一名男子。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您的善意和慷慨支持。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大量精美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进行赞助,也可以通过知福宝[email protected]进行赞助。也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69分钟
18k+
3年前

110 |新加坡| 楼下食阁与葬礼 - kiasu、组屋、热带雨和咖喱分享行动

从八十年代的《人在旅途》到九十年代的范文芳、许美静…再到国人出境旅游的第一站——新加坡一直以“熟悉的陌生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事实上,这只是由多种族构成的新加坡的一面。本期的壮游者是新加坡某大学的博士候选人Changwei,还邀来刘介群老师为客座主播,与Yang一起,通过语言、建筑、公共政策以及食物等多个角度,去打量和探索多种族融合下的多彩的新加坡。 |故事节点| 06:41 从马来联邦到新加坡 13:20 新加坡人的kiasu(怕输) 16:40 多种族和不常用的“母语” 33:11 不止是华人的店屋文化 39:29 促进融合的组屋政策 46:18 “小印度”骚乱和咖喱分享行动 60:22 超市里的老歌和《热带雨》 72:54 食阁和城市交流空间 93:15 楼下的生死场 96:19 私人旅行建议 |壮游者| Changwei:新加坡某大学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为城市和环境问题。 |主播| Yang:曾在一堤之隔的马来西亚眺望过新加坡的一名男子。 |客座主播| 刘介群:摇滚青年,“北京”系列分享人,新(街口)马(甸)泰(平桥)爱好者。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您的善意和慷慨支持。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大量精美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进行赞助,也可以通过知福宝[email protected]进行赞助。也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103分钟
17k+
3年前

109 |海南| "文昌麦"的软与刚 - 火箭、吊床、骑楼、老爸茶和文昌鸡蘸水之魂

(文昌宝陵村) (更多图片请关注公众号“壮游者”相关文章) 注:文昌麦即文昌姑娘。本期为“家乡”系列节目。本期壮游者烨烨的一首《天黑黑》,把我们带向目的地海南文昌,这里是被海口和三亚的光芒掩映着的南洋风格老城,这里是海南的闽南文化发源地,这里也是我国低纬度的航天发射场。漂泊多年的烨烨选择回到家乡文昌“旅居”,她重新打量自己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拖鞋、祭祖、吊床、雨林、排球……这些符号是她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记忆。在慢与漫之间,她讲述着一个“文昌麦”(文昌女孩)的柔软与刚强。当然,在美食部分,会聊到名闻遐迩的文昌鸡和蘸水的灵魂。最后还有烨烨的私人旅行推荐。 |故事节点| 00:00 开场曲:《天黑黑》 05:26 这里是海南的闽南文化发源地? 10:26 文昌:海南的“东北人” 14:36 家乡话和四季拖鞋 18:48 华侨和排球小将 22:15 到“大陆”去看雪 25:36 慢和漫:老爸茶、甜咸党和吊床 35:37 到雨林里找“宠(虫)物” 38:04 拜公祭祖与爸爸的“咒语” 45:06 符家宅和骑楼风格 49:58 重男轻女和“文昌麦”的软与刚 56:25 吃席了! 60:00 文昌鸡和蘸水的灵魂 75:38 椰子的多样吃法 79:32 文昌观火箭发射指南 |壮游者| 烨烨yeye:文昌人,播客“数字游民指北”主理人,曾旅居南美3年,追求感性与理性平衡的最舒服姿态。往期故事:20岁那年的波哥大 |主播| Yang:做完节目马上去了一趟文昌的男子。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您的善意和慷慨支持。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海量精美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进行赞助,也可以通过知福宝[email protected]进行赞助。也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93分钟
10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