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毋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知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崄,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颙然,愉愉然,(目旋)(目旋)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内容提要】 怎么用快速的方法把人归类; 五态分类的方法有前提和局限性,人会在不同的状态下显示出不同的人格; 通过观察人的举止、容貌、 行走、坐卧来做基本的判断 太阴之人:考虑问题冷静、理性、周密; 腘然未偻:想象一下鸡的膝盖,没有腘窝;有俯视感和压迫感; 少阴之人:永远不用正眼看人,偷偷摸摸的做事,适合做酷吏; 躁:手足无措、躁动不安;崄:特指面部的各种表情; 古人扇扇子讲究文胸武肚,太阳之人像武将扇扇子的状态 少阳之人招摇过市,晃着肩膀和胳膊走路; 站桩的姿势; 阴阳和平之人:柔和、随遇而安、圆润、随和; 颙(yong):温和、肃静; 豆:本指古代的一种礼器;形象可爱似婴儿,憨态可掬; 中医看病其实从病人一进门就开始了。
【原文】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内容提要】 太阳之人泄其阳气最好的办法; 重脱:脱气、脱神; AI无法取代中医; 《玄隐遗密》流传下来的经穴和络穴; 古人看世界的高度; 过敏的原因; 中医认为所有的生理疾病都有心理基础,所有的皮肤病都是心理的外在投射; 刮痧的应用; 泡脚的禁忌; 安容仪指的是什么?
【原文】 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内容提要】 和平与平和的不同 吃素是修行的结果而不是修行手段 用针艾来调整自己的态 医生的作用 阴和阳多了、少了都不好,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补和益:补是补漏洞,益是增加 一切道德和性情上的东西都有物质、生理、能量和结构的基础 治疗太阴之人最好的方法 少阴之人,必审调之 晕血的原因
【原文】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内容提要】 变和化的区别; 谦:是卦象,山隐地下 永远要对世界保持好奇心 谭:谈; 不要有试图改变别人的想法; 君子之交淡如水; 强势的父母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王道无近功,王道近无功。
【原文】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内容提要】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不违背天理的状态; 整容对人身体和心理的影响; 经历过惧惧后怎么能尽快的平复? 婉然:柔和的样子; 阴阳和平之人与人相处会让别人感觉到很舒服; 能量格局决定了你身边朋友的类型; 鸡贼的含义; 阴阳和平之人,特别重视与时变化。
【内容提要】 和与合的区别; 和的繁体:龢的原意; 安是内心的感觉; 静下来的方法; 和自己相处之道。
【原文】 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 【内容提要】 諟谛:少阳之人注重细节 聪明不勤奋的人当司令 少阳之人,又聪明又勤奋,适合当参谋 既不聪明也不勤奋的人只能当部下 最怕的是既勤奋又愚蠢的人 和与平、安与静的意义
【原文】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内容提要】 居处:居是指生活起居,处是指工作; 于于:用叠音字来表达情感,表示一种感觉、氛围或情调; 太阳之人适合当领导; 什么样的人适合多接触太阳之人?
【原文】 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内容提要】 * 太阴之人、少阴之人,为什么第一个特征都有贪? * 下齐的本意是什么? * 性格除了有好坏之分,还有能量高下之分。
【内容提要】 * 五种人、五行和十月历的关系? * 为何“心能备而行之乎”,表达了学习中医最高级的层次? * 治有病的人,和治有人的病,区别是什么?
【内容提要】 * 十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又没有变? * 我们的自信来自于五千年前的《黄帝内经》; * 学习中医的三个要素; * 《灵枢·通天》的「天」指的是什么? * 现代人的三观与道家的区别; * 心病、胃病是怎么来的?和现代人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吗?
本专辑完结,可以看看我的其他专辑。 感觉内容不错,请分享给你身边的人,让中医思想帮助更多的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