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欢迎收听窄播一下的「清明节特辑」。这次我们聚焦死亡和葬仪的话题,与丧葬品牌「归丛」创始人、知名家具设计师高古奇进行了一次轻松而深刻的对谈。 🔸本期主播🔸 * 《窄播》主笔 张娆(AdagioLifelong) * 《叁拾代》主编 张娅(zhangxiaoyaya001)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 03:46 「归丛」不是一门生意,而是人生课题 * 06:57 思考死亡是为了让活着的每一秒都不被浪费 * 11:37 创造仪式感就是用永恒来对抗死亡 * 13:04 死亡教育就像性教育 * 17:23 重视丧葬,是拿回仪式诠释的话语权 * 23:11 死亡恐惧的本质是逃避未知与虚无 * 26:06 对死亡去恐怖化是一个必然发生的社会趋势 * 30:09 在突发的噩耗下,「归丛」如何提供服务 * 35:42 寻梦环游记、鬼马小精灵是鬼片吗 * 39:34 传统的中国式葬礼和新思潮下的变革 * 46:08 如果死亡是睡着,那么寿衣也可以做睡衣 * 54:26 原子化对乡土社会丧葬仪式的挑战 * 58:51 禁忌话题之下,丧葬品牌的迂回与蓝图 🔸节目小记🔸 虽然这期播客的标题用了「对抗」这个词,但死亡从来都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直面的勇气。 从小时候起,每次说到「笑死」「烫死」「死活」这样的字眼时,长辈就会严格地制止我。死亡在我们的社会中是一个禁忌,就像性教育一样,明明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议题,人们却总是假装它不存在,直到发生时,才匆匆忙忙从头学起,然后草草收场。 古奇希望能为改变做出一些努力。他曾经历过短时间内失去双亲、事业和资产的意义危机时刻,意识到了思考死亡之于生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归丛」品牌的创建浓缩了他的设计理念、价值思考和人生感悟。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价值观转型的变革中,新观念不断突破旧藩篱。正视死亡、谈论死亡,是为了让活着的每一秒都更有意义,是为了以温暖替代恐惧、以希望面对失去。我们相信,终有一天,死亡教育将会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有关终结与意义的思考,也将渗透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这是一个必然的长期趋势,而「归丛」也是社会思潮中的一分子。继去年发布的第一批灵盒产品之后,今年春天,「归丛」推出了一系列用于日常祭祀和供奉的用品,包括灵牌、清明祭扫礼盒等,以产品为媒介,搭建生者与死者间的桥梁。 尽管作为丧葬品牌,「归丛」在线上推广、线下选址等一系列方面都受到考验,但古奇依然对未来充满乐观。「十年后一定发生巨大的变革。」他说。
🔸 本期内容 🔸 本期是窄播选题会系列的第二期。我们邀请了《窄播》编辑部的同事们,一起聊聊我们对2024年的趋势洞察。 当新技术颠覆世界仍需时日,资本收缩、流量见顶、供给又无处释放时,行业会如何演变?基于公司、产业、消费和生活方式,我们一共总结了13个关键词(详见下文时间轴)。 这是《窄播》团队全年来坚持与从业者进行高频深度对谈、以独特视角对商业世界进行观察思考的结晶。 在录制本期播客之前,我们已经在公众号《窄播》(ID:exact-interaction)发布了对13个关键词的详细解读。阅读请戳🔗《窄播年度趋势分析:存量时代的零供博弈、巨头竞合与小而美叙事》。 本期节目中,围绕这13个关键词,我们进行了基础讨论与思维发散。如对相关话题感兴趣,添加我们的微信交流。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10:14 大公司竞合关系巨变 16:11 重提小而美 19:16 从媒体流量到社交流量:社区价值再发现 22:27 更多流量平台涌入本地生活 27:17 品牌渠道继续博弈,直至新零供关系重塑 28:44 低价驱动下的先进供给之争 35:13 万店连锁至县域,加盟热潮继续涌动 38:42 线下业态出海爆发,线上平台价卷全球 39:56 价格敏感时代&迪士尼效应 42:49 非标商业的红利期、淘汰期以及雁阵迁移 49:22 户外泛化成为一种风格 57:36 新老人已成消费增量 🔸本期主播🔸 《窄播》主笔 张娆(AdagioLifelong) 《窄播》创始人 乐乐(Hoffman3056) 《窄播》主笔 庞梦圆(zhenxia_cc) 《窄播》主笔 丛文蕾(original_pyrojewel)
本期我们聊聊2024年的消费机会,访谈对象为清流资本投资副总裁陶凯。 上周,窄播团队发布了关于2023-2024年的年度趋势分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cBpipKlk2bmCAbOp4304A),涉及到了十三个关键趋势以及基于趋势判断的相关榜单(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WjbOnMYTSpyFMsKWnnCcA)。 每年一度的趋势分析,沉淀自窄播日常接触到的大量行业一线从业者,包括大公司的核心角色、新锐公司的创始人和操盘手们、一二级资本市场的从业者等等。 跟这些从业者的高频密集深度对谈,也是窄播团队一直以来最核心的工作方法之一。我们也追求,通过准确提问和信息串联的方式,向给我们提供行业洞见的从业者提供纵向或横向差异化的视角和信息。 本期《窄播一下》,我们将趋势访谈的其中一个完整呈现给大家,访谈对象为清流资本投资副总裁陶凯。 清流资本由王梦秋女士创立于2013年,目前主要关注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新消费等领域,其中消费领域的代表项目包括AMIRO觅光、王小卤、参半、花点时间、pidan等等。 陶凯本人主要聚焦于消费、出海、前沿科技等领域的投资项目,王小卤、左点、参半都是他投过的代表性消费项目。 陶凯在2023年底到2024年初,给清流被投消费项目做了一场关于渠道红利的梳理以及对于薯片品牌乐事的能力拆解。 我们的对话也沿着他的深度调研,从国内消费宏观情况和微观分化,聊到了当下还有哪些渠道红利、品类红利、人群红利,低价时代的品牌应该如何表演便宜、抢占下沉市场、布局出海机会,为什么说当下只有实用主义、功能主义品类才能获得可观增速,以及消费行业从业者应该向乐事这样在全渠道、全规格、全口味、全球化的超级品牌学习什么。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本期嘉宾🔸 清流资本投资副总裁 陶凯 🔸本期主播🔸 《窄播》创始人 乐乐(微信:hoffman3056) 剪辑:剪王 🔸时间轴🔸 00:03:42 正片:2023年消费行业基本面——宏观不及预期,微观机会分化 00:05:29 哪些渠道还有红利:抖音、小红书、视频号和山姆 00:09:29 消费者对货架电商也有差异化心智,淘宝从寡头估值变成零售估值 00:12:07 品牌到底能不能在抖音赚到钱 00:16:32 抖音电商2024也要all in货架和低价,品牌应该怎么办 00:20:37 低价不意味着低毛利,核心是如何让消费者感到便宜 00:23:27 表演便宜的三种方法:以大窑、东鹏、劲仔、盐津为例 00:31:40 硬折扣在中国是否成立,尚需观察 00:33:14 品牌怎么做溢价,才能让消费者接受 00:35:39 大量消费品已经失去了开创新的价格带的空间 00:38:14 视频号上的红利:特种奶等品类飞速飙升 00:40:39 出海永远不晚,但考验公司的运营能力和坚决程度 00:43:10 2024年消费还有哪些机会 00:47:37 下沉还有大量机会 00:54:51 拆解经典案例:乐事如何做全渠道、全规格、全口味、全球化 🔸关于我们🔸 一档不容错过的硬核商业访谈。 「窄播一下」是由商业媒体《窄播》出品的对谈节目,通过对话1000个一线从业者,解读行业优秀案例和未来趋势,还原从业者怎么做、怎么想。 话题交流&节目合作,请添加本期主播微信:hoffman3056(备注公司+姓名)。
🔸 本期内容 🔸 这一期,我们串台了乘风破浪,来聊聊拼多多的低价跨境电商平台Temu。 这是一个甫一诞生就聚集了诸多目光的跨境电商平台。它并不是一个从最初就被看好的业务。 在一开始,Temu就选择了最难的全品类电商和最难的美国市场。尽管不断走高的通胀让低价商品成为全球刚需,但海外物流基础设施和社交生态与国内迥异,Temu也很难照单复制拼多多的路径。 但Temu依旧成功了。 通过大量的营销投放和超级碗赛事广告,美国用户认识了这个可以让人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的电商平台。 今天,Temu在全美已经是力压TikTok、Google、YouTube的下载量最高的APP。只用了一年,Temu就收获了约180亿美元的GMV和4.67亿的MAU,成为仅次于亚马逊的第二大电商平台。 在供给层面,Temu通过全托管模式,扮演了一家供应链公司的角色。这使它得以拥有持续稳定的结构性低价。 同时,Temu也是一个中国公司在海外增长的理想样本,敢于烧钱的大手笔投放和足够灵活的广告策略,让它触达了一部分未被电商完全渗透的性价比人群。而当美国市场的增长放缓时,它又迅速而主动地调转船头,在全球进行自我复制。 通过这期节目,我们希望建立起关于Temu真实情况、发展阶段、商业模式的基本认知。 在此基础上,我们关注的问题包括:Temu能否复制拼多多的成功路径、低价电商能不能抓住全球人的心、Temu身上的中国标签为它带来的优势和风险,以及出海三国杀中Temu、shein、Tik Tok三者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本期嘉宾🔸 二级市场投资人 郑立涛 (跨境出海领域观察者,播客《乘风破浪》主理人) 🔸本期主播🔸 《窄播》主笔 张娆(AdagioLifelong) 《窄播》创始人 乐乐(Hoffman3056) 🔸时间轴🔸 00:06:00 Temu的模式已经跑通 00:14:06 敢砸钱,也能灵活迭代方法论 00:20:56 先从没有泳池的人群开始 00:23:25 Temu有必要做百亿补贴吗? 00:27:29 Temu与品牌的关系 00:34:16 全托管是最优解吗? 00:48:24 做好全托管,平台要有哪些能力 00:55:52 全托管会激化零供关系的矛盾吗? 01:02:03 从投放超级碗看中国出海公司的窗口期 01:12:39 从拼多多做服装的思路,看Temu和Shein的竞争 01:17:45 从拼多多与抖音电商对比,看Temu和Tik Tok的竞争 01:25:14 多多买菜在公司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本期话题是零食折扣店和折扣化浪潮,涉及到国内企业零食很忙、盒马、拼多多,涉及到的海外零售品牌包括奥乐齐、711、业务超市等等。 2023年以来,折扣、低价和性价比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线上电商低价大战,线下零售纷纷折扣化,一些之前主打消费升级的品牌也开始降价了。 有一个很形象的段子,说现在年轻人逛商场最喜欢的三个店铺是,好特卖、优衣库和名创优品——因为便宜且好逛。 零食折扣品牌包括零食很忙和赵一鸣也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突飞猛进。有创业者将这个赛道看做下一个「蜜雪冰城」。 折扣化浪潮相关的现象还包括拼多多市值反超阿里,超市纷纷改做会员店折扣店,连1688都成了很多年轻人的进货渠道。 这些现象表面是低价和性价比是刚需,背后隐藏的规律是行业在提效和挤泡沫,品牌、渠道、经销商和消费者会进行新一轮重塑。 那么,沿着这个必然趋势,品牌应该怎么办,经销商应该怎么办,渠道又应该怎么办。 本期我们邀请启承资本投资人Gloria,跟我们聊了聊这个话题。 启承资本是一家专注于消费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方向是品牌和零售,过往代表项目包括,刚在港交所上市的十月稻田和锅圈,其他投资案例包括钱大妈、零食很忙、海马体照相馆、M Stand咖啡、源氏木语、植护等。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本期嘉宾🔸 启承资本投资人 Gloria 🔸本期主播🔸 《窄播》创始人 乐乐(微信:hoffman3056) 剪辑:剪王 特别说明:本期内容录制于2023年最后一天,节目中「今年」对应为「2023年」,因此带来的理解不便,非常抱歉。 🔸时间轴🔸 00:01:05 本期节目概要 00:03:44 本期正片:万亿规模的零食赛道2023年异常热闹 00:07:10 加盟商、产业资本、财投为何加速涌入零食赛道 00:09:09 同质化、价格战加速了头部品牌零食很忙和赵一鸣的合并 00:10:25 区域竞争情况: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江浙等各有巨头 00:12:24 零食折扣抢了哪些社区店的哪些生意,如何影响经销商格局 00:15:45 下沉威力:有创业者把自己看作零食界的“蜜雪冰城” 00:17:58 零食折扣店能开到一线城市吗? 00:20:38 面对零食折扣店,被破价的品牌很难受,该怎么办 00:21:20 什么是新一代零供关系 00:28:32 渠道做折扣的方式只有提高自有品牌的占比吗 00:31:32 零食是零售折扣化浪潮的第一枪 00:35:20 食杂店会在全球有非常强的生命力 00:36:49 如何理解拼多多之于折扣浪潮 00:43:07 零食、拼多多之外,还有哪些新的折扣化机会 00:46:39 在巴菲特的两种生意模型:smart once 和 stay smart,零售属于后者 00:50:12 “折扣化”需要什么样的系统能力 00:51:15 拆解日本零售折扣化样本:业务超市 00:53:19 实现折扣化的两种路径:垂直供应链和贸易供应链分别是什么 00:55:47 渠道都在疯狂做自有品牌,是不是不需要品牌了? 00:56:56 明治牛奶如何穿越折扣化浪潮和经济转型周期 01:02:18 所有品牌都要拥有供应链吗? 🔸关于我们🔸 一档不容错过的硬核消费访谈。 「窄播一下」是由商业媒体《窄播》出品的对谈节目,通过对话1000个消费从业者,解读消费行业优秀案例和未来趋势,还原从业者怎么做、怎么想。 话题交流&节目合作,请添加本期主播微信:hoffman3056(备注公司+姓名)。
本期话题如题,对谈嘉宾是本味鲜物创始人肖欣。 本味鲜物是一个年销售额过2亿的低温肉制品品牌,明星产品是一款雪山黑猪肉肠,核心卖点是纯肉肠,且不添加保水剂等食品添加剂。 肖欣说,他们所有的产品都围绕三个标准:好吃、健康、真材实料。 肖欣的创业灵感来自于做便利店项目时期的品类洞察——低温、干净配料表是食品消费的大趋势,饮料赛道里有元气森林、东方树叶,乳制品有简爱,烤肠是一个在便利店、景区、甚至音乐节和各种市集等场景高频动销的产品,应该也有这样的机会。 2021年和2022年,他们先后拿到了小红书等机构的两轮投资,销售规模也迅速过亿。 当然,蓝海市场迅速迎来了更多竞争者,更多品牌和渠道看到了烤肠的价值。 入局者变多之后,本味鲜物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应对产品同质化的竞争,尤其是渠道品牌的降维竞争。 肖欣就说,不管是黑猪肉做的烤肠,还是干净配料表,还是爆汁和黄金肥瘦比这类卖点,友商都可以迅速跟进。那本味鲜物的壁垒在哪里? 肖欣和团队开始把养猪这件事列上日程。2023年,他们开始用基地直采的方式深入到了上游养猪环节,分别在大兴安岭、山东莲花山等地布局了自己的黑猪养殖牧场,腿肉用来做黑猪肉烤肠,其他部位的肉则通过零售或者与餐饮等渠道合作,把雪山黑猪肉直接卖给消费者。 本味鲜物还联合The rug这样的标杆品质餐厅,推出了联名菜品,让消费者能够以更直接的方式,体验到300天而不是100天出栏的雪山黑猪肉的美味口感。 在团队的设想中,烤肠与鲜肉品牌相互背书,既能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供更高性价比的烤肠,自有牧场还能掌控肉源质量,说服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本味鲜物,而不是别的烤肠品牌。 至此,本味鲜物开始成为一个不仅仅拥有OEM/ODM能力的烤肠品牌,而是要围绕「好肉源」这件事,做一个低温肉制品品牌。 肖欣个人在摩根大通做过消费品投融资,也做过便利店创业项目,本味鲜物的打仗逻辑,也充斥着肖欣和团队对于如何找机会品类、机会渠道、甚至机会场景的思考,包括如何从顶层品牌设计上建构商业模式,如何一遍打仗一边调整策略。 我们的话题也紧紧围绕这些点展开,希望对你有启发。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本期嘉宾🔸 本味鲜物创始人 肖欣 🔸本期主播🔸 《窄播》创始人 乐乐(微信:hoffman3056) 剪辑:剪王 🔸时间轴🔸 00:01:04 本期内容概要 00:04:14 本期正片开始:配料表最干净的烤肠是如何诞生的 00:09:54 为什么用了半年做上千次的配方调整 00:14:47 到什么阶段开始考虑养猪:销售额达到1亿之后 00:19:35 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养猪,养猪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00:24:26 低温慢养是黑猪肉美味的基础,北纬47°是黄金美食线 00:31:15 把黑猪肉做成品牌,对于本味鲜物有战略意义:锁定肉源,讲牧场的故事,自控供应链,把品牌做深做厚,才是品牌跟渠道品牌最大的差别 00:36:37 有品类无品牌,烤肠是一个十亿级别的大单品,但行业同质化竞争来的太快了 00:40:24 本味鲜物的三个发展阶段:21年试水成功;22年奔放爆发,赛道开始同质化内卷;23年向内追求品质、讲究差异、做长线规划 00:43:24 「友商可以抄我的烤肠,但抄不了我的各种SKU和打仗的逻辑」 00:44:37 牛肉肠首发与辛巴合作,「被动的卷,也是一种自我修炼的方法」 00:46:46 消费品牌会讲故事就永远有红利 🔸关于我们🔸 一档不容错过的硬核消费访谈。 「窄播一下」是由商业媒体《窄播》出品的对谈节目,通过对话1000个消费从业者,解读消费行业优秀案例和未来趋势,还原从业者怎么做、怎么想。 话题交流&节目合作,请添加本期主播微信:hoffman3056(备注公司+姓名)。
本期话题如题,对谈嘉宾是小红书博主&时尚奢饰品品牌营销专家Moni。 Moni过往的职业分别涉及高端生活方式杂志、奢侈品公司LVMH、连卡佛·载思集团,始终围绕内容、时尚、买手、品牌等等几个关键词。 目前她在广州筹备自己的品牌,会帮一些品牌做咨询顾问,也在小红书做直播带货,还在跟其中一些品牌尝试联名合作,探索直播带货新方向。 最早找到她聊,是因为我们对于小红书开始做电商之后,平台上出现了一批表现很好的头部供给和优势品类,例如致知、裘真、insis、格度,他们明显区别于其他平台在推的供给,小红书内部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800块钱的裤子」,他们是一批有原创设计能力,有明显的风格特征,产品品质好,相比国内从蕾虎时代开始出现的原创小众设计师品牌更有性价比,但同时又不是绝对的价格导向。 相比当下大家都在探讨的新线城市、消费降级和低价竞争,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我们好奇,这类供给是不是成批量出现的,迎合了哪些人的需求,潜在机会有多大,能否成为下一个十年中国品牌的中坚力量,是否大到构成小红书电商的基本盘。 毕竟,差异供给和差异需求是垂类电商平台能够做成的一个核心前提。 正好刷到了Moni的小红书账号,她不仅分享自己的日常穿搭,还分享她对于时尚行业的看法,遍及全球的新锐设计师品牌,也提到小红书电商在考虑应该重点扶持什么品牌时,曾经找她咨询过,当时她推荐的品牌,现在都是小红书头部供给,于是我们找到了Moni聊聊。 我们从她在小红书尝试直播带货,聊到了她作为博主和买手的身份冲突、选品局限,接下来要怎么解决,目前在小红书表现比较好的品牌有什么代际特征,相比上个十年诞生的原创设计师品牌,他们抓住了什么机会,中国的设计师品牌应该如何向社媒时代的设计师品牌Toteme和Ganni们学习,尤其是在线下买手店零售下滑之后,应该怎么办,要不要抓住小红书买手制电商的机会。 放大来说,除了时尚品牌之外,这是中国所有新消费品牌的共同命题,大家都要从只关注生存问题和流量问题,只关注抖音和小红书怎么玩,慢慢学会如何操盘一个完整的商业品牌。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本期嘉宾🔸 时尚奢饰品品牌营销专家 Moni(小红书:MoniLLee) 🔸本期主播🔸 《窄播》创始人 乐乐(微信:hoffman3056) 剪辑:剪王 🔸时间轴🔸 00:01:04 本期内容概要 00:05:05 本期正片:Moni的时尚行业履历——从高端生活方式杂志到LVMH,再到连卡佛·载思 00:08:37 做小红书直播带货的真实体感 00:14:19 小红书对于奢侈品电商化是不是新的机会点 00:18:24 为什么电商目前还支撑不了奢侈品的价格体系 00:22:17 对于小众设计师品牌来说,社交价值等于品牌价值 00:26:14 小红书正在批量涌现新一代设计师品牌 00:32:08 博主很适合带货设计师品牌,但也有选品局限、流程不顺畅、投入产出比错位、广告和带货不可兼得等问题 00:36:12 博主都想当买手,但成为买手,就没有博主价值了吗? 00:38:59 商家只想卖货,但没有品牌和种草,直播一停,就没有成交了 00:44:35 中国的原创设计师品牌应该如何学习社媒时代的先进榜样Toteme和The Row 00:49:55 潮人都在消费降级,买手店生意也在下滑,设计师品牌怎么办 00:54:54 新线城市买手店的兴起逻辑 00:58:40 线上运营出色的买手店、东山口潮牌生态、原创设计师品牌代表「致知」 01:02:37 大部分的中国品牌还停留在学习如何玩抖音、小红书的阶段 🔸关于我们🔸 一档不容错过的硬核消费访谈。 「窄播一下」是由商业媒体《窄播》出品的对谈节目,通过对话1000个消费从业者,解读消费行业优秀案例和未来趋势,还原从业者怎么做、怎么想。 话题交流&节目合作,请添加本期主播微信:hoffman3056(备注公司+姓名)。
🔸 本期内容 🔸 本期节目我们与一位新品牌创始人一起复盘,她在2018年和2021年的两段创业经历,以及在2023年做的品牌升级。 这两段经历既反映出创始人关于做品牌的认知成长,也体现了不同阶段新品牌的打法差异。 钟雨倩是口腔护理品牌「白惜」的创始人,她在2021年正式推出这个品牌,并获得珀莱雅参与设立的私募基金「嘉兴沃永」的投资。 在此之前,她于2018年创立了一个主打果色果香的平价基础口腔品牌,面向大学生和新锐白领,通过淘宝C店分销,第一年就做了8000万GMV。 那时的市场环境很好,Z世代新人群还很喜欢尝鲜、商品还未完全饱和、线上渠道红利一个接一个,很多新锐品牌的创立逻辑都是从颜值和口味进行创新,满足新人群的尝鲜需求,并抓住线上渠道红利成长起来。 直到后来他们被白牌复制、陷入价格战后,钟雨倩深刻意识到: * 产品的浅层次创新没办法建立起一个品牌的心智和生命周期 * 比便宜永远比不过工厂 * 纯靠分销难以让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价盘也很容易乱掉 基于这段经历积累的品牌与行业认知,钟雨倩将当时的品牌留给合伙人,创立「白惜」,定位高端、功效。钟雨倩认为,产品贵不是问题,关键是用户要有明确选择品牌的理由,我们也探讨了她是如何通过内容和产品升级实现这一点的。 今年8月,白惜做了一次品牌升级,聚焦的问题相信会引发许多新品牌的共鸣: 第一是提升品牌贯穿力。钟雨倩形容品牌第一年的打法像「散弹枪打鸟」,每个环节、每个渠道各说各的,最终没办法在用户心中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这次升级,她通过厘清品牌定位、升级产品功效、视觉和内容等维度的配合,来提升品牌的贯穿力。 钟雨倩认为这是今年最大的认知升级,她也在播客中详细阐述「贯穿」的拆解和做法。 第二是价盘管理。这是钟雨倩在两段创业经历中都遇到的问题,也是所有品牌的共同难题,甚至有很多新品牌最后就是被价盘拖死的。在本期节目中,她拆解了过去几年品牌价盘是怎么乱掉的,以及他们现在是怎么做价盘管理的。 最后她还提到,白惜今年不注重拉新,更注重复购和口碑推荐,这也是很多新品牌今年共同的变化。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本期嘉宾🔸 「白惜」创始人 钟雨倩 🔸时间轴🔸 04:43 在泰国做护肤品牌的经历 1. 第一段口腔创业经历 06:30 回国后创立口腔护理品牌,抓住淘宝分销渠道的红利 12:02 被工厂复制赶超、被分销渠道乱价,由此带来的认知变化 14:15 乱价破价是普遍问题,复盘一下品牌价盘到底是怎么乱掉的 2. 第二段口腔创业经历 16:01 为什么要做功效型口腔护理品牌,为什么要定位口腔抗糖 19:43 中国的口腔供应链情况 22:25 作为一个新品牌,白惜为什么能跟华素制药合作 24:50 漱口水的品牌格局与价格带分布 27:55 69元的「天价」漱口水如何打开市场 35:05 如何找到产品升级的重要成分「海洋糖苷酶」 3. 今年的品牌升级,以及今年新品牌们的关注点和变化 39:09 品牌升级:从散弹枪打鸟到把所有环节贯穿起来 46:25 复盘渠道红利的变化 50:01 把核心人群聚焦在更有口腔护理意识的宝妈人群 52:26 今年不注重拉新,更注重复购和口碑推荐,以及对应的策略变化 55:20 今年新品牌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58:21 新品牌如何控制好全网价盘 62:35 新品牌如何把账算清楚 🔸白惜升级后的产品🔸 🔸关于我们🔸 「窄播一下」是由商业媒体《窄播》发起的播客节目,关注消费、零售、互联网。 我们从消费行业当下关注的问题出发,通过与投资人、品牌、平台方、服务商等从业者的对谈,还原行业正在发生的事情、解读行业的趋势和机会、分享对当下有价值的商业历史。 本期主播:《窄播》主笔 杨奕琪 剪辑:剪王 话题交流&节目合作,请添加本期主播微信:yangyiqikiki
本期话题是本地生活。对谈嘉宾是本地生活头部服务商享库存的联合创始人 龙鹏。 我们从本地生活的新进展,如美团做直播、视频号可以挂团购链接开始聊起;中间回溯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的,美团对抖音生活进行的反击,包括反击方式、效果,抖音生活服务的回应,以及双方之所以如此选择的背后的种种原因。 当然,也聊到了包括服务商、商家在内的从业者,在这场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反击战中的处境、感受,因此进行的策略调整。 享库存最早存在于微信私域,有商家资源、达人资源以及 BD 能力、组品能力,也是最早一批参与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做本地生活的服务商,现在是一个本地生活全渠道分销合作的平台。 龙鹏本人大学毕业后在美团点评工作,做过区域主管,熟知本地生活整个的发展历程,有与商家、平台对接工作的实际经验。 在龙鹏看来,美团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在基于POI的供给上严防死守,因为拼直播、拼流量,美团永远拼不过抖音。 双11期间某餐饮品牌的经历再次说明,但品牌想要做品牌推广,想要拉新时,一定选抖音而不是美团。 他还认为,本地生活最核心的影响因素不是别的,就是价格。所以本地生活没有谁的用户,只有本地所在城市的1000万或几百万用户。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本期嘉宾🔸 本地生活服务商享库存 联合创始人 龙鹏 🔸本期主播🔸 《窄播》创始人 乐乐 《窄播》主笔 庞梦圆 🔸时间轴🔸 06:04 美团应该做直播,但不应该ALL IN直播 09:26 直播的本质是拼流量和流量分发效率,这件事美团永远拼不过抖音 10:16 美团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在基于POI的供给上严防死守 11:59 美团曾失手团购 16:59 抖音做供给不是地推逻辑,而是单品爆品做标杆的逻辑 20:13 两个平台筛选优质供给的逻辑和效率不同 22:43 商家为什么愿意给美团更低的折扣 25:10 抖音生活服务的模式的胜利 28:28 本地生活最核心的要素还是价格 30:23 商家为什么愿意给抖音生活服务更低的折扣 35:22 为什么鲜花、蛋糕可以在抖音外卖跑出来 40:36 视频号可以挂团购链接,但目前对服务商要求非常高 44:18 小红书有增长,但相对缓慢 53:07 本地生活可能的平台占比 56:20 美团管理能力非常强 🔸关于我们🔸 一档不容错过的硬核消费访谈。 「窄播一下」是由商业媒体《窄播》出品的对谈节目,通过对话1000个消费从业者,解读消费行业优秀案例和未来趋势,还原从业者怎么做、怎么想。 话题交流&节目合作,请添加本期主播微信:hoffman3056(备注公司+姓名);zhenxia_cc。
本期播客我们从「品牌出海日本市场怎么做」聊起,邀请到的两位对谈嘉宾分别是摩柯的创始人兼 CEO 郭兮若,以及日本乐天中国事业部的负责人兼乐天深圳的总经理周洋。 郭总和周总两人是日本通,分别在日本待过十多年以及二十多年。 郭总创办的摩柯是一家帮助中国品牌出海日本的品牌管理公司,代表操盘品牌包括花西子、COLORKEY,花西子进驻日本最高端的百货商场伊势丹,背后就有摩柯的推动。 周洋就职的日本乐天是日本最大的综合电商平台之一,它的定位类似中国的天猫或者京东。周洋带领他的团队,将极米、 Insta360、小米、挪客等品牌,以及手持电风扇、电竞椅和升降桌等新奇特产品,引入了日本乐天。 两人都提到,疫情之后的今年,是中国品牌出海日本市场的一个高峰期。 但摆在企业出海面前的一个巨大障碍是,中日消费环境方方面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经营阵痛。 相比国内,日本是一个高度成熟、高度发达并且体量很大的消费市场,它的线下渠道占比非常大,线上也没有巨型的 APP 做的电商闭环把持,而消费者更理性,更讲究品牌品质,更看重消费品本身的个性化、品牌的提案能力以及消费过程中的情绪价值。拉新比较难,但同时一旦拉新成功,复购率会非常高,品牌忠诚度也非常高。 但中国品牌此前受惠于国内高度发达的电商市场,已经习惯了快速拉新、快速爆发,以及一切投入产出都可以用 ROI 计算的短平快的卖货方式。所以出海日本做生意,如果 6 个月甚至是 3 个月还没有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品牌就会萌生退意。 对于想要在日本市场立足,注定会遭遇到速度切换、思路转换的阵痛。单纯的产品出海,单一的流量思路,很难支撑起他们跟欧美大牌、日韩品牌同台竞争。 整期聊下来,我们发现,这些需要克服的阵痛,不仅仅是国货品牌进入日本市场需要解决的,而且也是他们接下来在国内做生意会面临的普遍挑战。 因为中国消费品牌在国内的生意也要从产品驱动、卖货驱动向品牌驱动转化,尤其是电商平台竞争越来越激烈,低价当道的情况下,每个品牌都需要思考我的溢价来自于哪里?消费者的忠诚度来自于哪里?品牌之于白牌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溢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市场之于国货品牌,不仅是一个出海目标市场,还是一个重要的常识样本,它用各种方式告诉我们:消费品从来没有捷径。 这也正是我们邀请两位常年往返于中日两地的嘉宾,分享他们眼中的日本消费市场以及中国品牌出海的出发点。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本期嘉宾🔸 乐天集团公司海外营业战略部中国事业负责人兼乐天深圳总经理 周洋 MoldBreaking摩柯创始人&CEO郭兮若 🔸本期主播🔸 《窄播》创始人 乐乐 🔸时间轴🔸 00:06:59 两位嘉宾与日本的渊源 00:11:48 中日电商的异同 00:15:09 日本是个更理性、更慢热的消费市场 00:16:37 购物路径过于便捷,未必是好事 00:18:00 出海日本,第一年都是阵痛期 00:20:50 提案能力的重要性 00:25:14 日本的性价比、新奇特机会 00:28:54 动不动就50%的复购率是怎么做到的 00:30:54 杂志、电视广告、社媒广告三足鼎立 00:37:04 为什么TIKTOK在日本很难做闭环电商 00:40:25 中国品牌出海日本元年 00:43:22 出海需要合力,忌讳藏着掖着 00:46:18 能不能成功,出海动机很重要 00:50:13 国货出海优势:会讲新概念新故事 00:59:34 出海需要规避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01:03:59 日本市场还是蓝海 01:07:51 品牌需要放弃速度捷径和流量捷径 🔸关于我们🔸 一档不容错过的硬核消费访谈。 「窄播一下」是由商业媒体《窄播》出品的对谈节目,通过对话1000个消费从业者,解读消费行业优秀案例和未来趋势,还原从业者怎么做、怎么想。 话题交流&节目合作,请添加本期主播微信:hoffman3056(备注公司+姓名)。
这期要聊的话题是烘焙。我们邀请到的是芝士蛋糕品牌「KUMO KUMO」和瑞士卷专门店「Roll'ING」的创始人姜浩文。 「KUMO KUMO」成立于2019年3月,目前已在20个城市开设50家直营店,平均单店月营业额超过130w,根据第三方数据,坪效从去年1月到今年的7月都保持第一。 「Roll'ING」则于今年6月在上海徐家汇日月光中心开设首家门店,开店伊始就出现现象级的排队盛况。 我们好奇,为什么姜浩文做的这两个品牌这么火,尤其是KUMO KUMO,用姜浩文的话来说,「坪效第一没有意义,但连续排第一就有意义了。」 性价比是姜浩文给出的答案,他认为大众消费品一定要做性价比,因为消费品有生命周期和时尚风险,只有性价比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KUMO KUMO的芝士蛋糕和Roll'ING的瑞士卷,定价基本都在29至49元之间,作为对比,一些瑞士卷专门店单卷定价可能在100元。KUMO KUMO的毛利目前是60%,对比行业也是偏低的。 但性价比不是绝对的低价,而是在同样的价格给到消费者超值的体验,消费者觉得值49的产品只花39买到时就会开心,这样才会有复购,复购才能决定品牌走多远。 价格负责预期管理,产品负责带来超出预期的感受。 价格方面,姜浩文通过单品烘焙店店模式,将原料集中,在供应链端有规模优势,能降低产品成本,KUMO KUMO 50家店的芝士采购量比综合烘焙店2000家的体量还要大。 体验方面,姜浩文将整个门店看作产品,从门店服务、视觉体验、动线设计到食物本身,都要给用户提供超值的体验。所以他们坚持手作,目前手作比例占到80%;在门店服务上注重细节,比如透明开放工作间、给产品烙印时的摇铃仪式、双手递产品、从门店到设备到小票都统一为橙色,等等。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就围绕性价比、预期管理、门店体验设计等话题展开讨论。比如,KUMO KUMO是怎么做预期管理的?怎样设计门店体验并保证店员都愿意执行门店体验的细节?现场手作和效率如何平衡?等等。 今年,一直坚持直营的「KUMO KUMO」还开放了加盟,目前已经有4家开业。姜浩文也会在节目中分享,他为什么选择在今年开放加盟,这涉及到直营的局限性、品牌积累的能力,以及他对门店管理的思考。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本期嘉宾🔸 文道集团创始人兼CEO 姜浩文 文道集团旗下有椰子鸡火锅品牌「23度不太冷」和芝士蛋糕品牌「KUMO KUMO」、瑞士卷专门店「Roll'ING」 🔸本期主播🔸 《窄播》创始人 乐乐 《窄播》主笔 杨奕琪 🔸时间轴🔸 05:24 为什么做单品烘焙品牌?差异化、效率、成本 09:11 为什么选择芝士品类 14:56 瑞可爷爷、彻思叔叔这批网红芝士蛋糕品牌为什么开不下去 18:57 为什么顾客捕捉率能做到3%(行业平均水平是1%)?线下门店如何做出差异化? 22:25 怎样让店员发自内心地执行大量有助于提升体验的门店细节 25:28 KUMOKUMO为什么强调性价比,为什么定价39?消费者预期管理很重要 27:47 对抗时尚风险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方式是性价比 29:23 瑞士卷和半熟芝士的品类机会 32:11 开放加盟 35:22 为什么之前一直不敢做加盟,「大家对钱的理解不一样」 36:52 直营的局限性,以及为什么决定在今年开放加盟 43:22 KUMO KUMO的单店模型 48:02 50家直营店只有一家闭店,这家店给KUMO KUMO沉淀了哪些经验(12年4月为口误,为21年4月) 50:08 KUMO KUMO的品牌竞争力是如何形成的 53:34 姜浩文在研究哪些行业和品牌 🔸相关图片🔸 KUMO KUMO 2.0店型 产品烙印时的摇铃仪式 KUMO KUMO的芝士零食 满印的盲盒隐藏款蛋糕 🔸关于我们🔸 一档不容错过的硬核消费访谈。 「窄播一下」是由商业媒体《窄播》出品的对谈节目,通过对话1000个消费从业者,解读消费行业优秀案例和未来趋势,还原从业者怎么做、怎么想。 话题交流&节目合作,请添加本期主播微信:yangyiqikiki(备注公司+姓名)。
这期我们要聊的是社区做电商。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至今没有明确解法的命题。 从过去到现在,许多个社区带着理想出现,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变现方式,要么退缩越来越小,要么直接死掉。社区们尝试过的变现方式很多,会员、付费,广告,现在又聚焦到电商。 那么,社区做电商为什么这么难?社区的特殊性在哪里?社区做电商是可以被规划出来的吗?社区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做好电商? 我们从近期比较受关注的小红书做电商切入,聊了小红书的买手制电商到底是什么,小红书这家公司对于电商的追寻之路;也聊了其他几家社区平台,B站、快手、得物的电商特点;以及我们自己对于社区的理解。我们认同,社区和内容平台最大的区别是对人的关注度不同,运营社区最重要的是人。 与往期不一样的是,这期没有嘉宾,是一次窄播内部讨论会,一起对谈的是窄播的三位同事,我们从各自不同的关注视角讲述了自己的理解。 当然,其中一些看法和观点引用自我们以往接触的不同从业者。 ⬇️ 拉到下方【时间轴】,可以点击对应时间点,收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本期主播🔸 《窄播》创始人 乐乐 《窄播》主笔 庞梦圆 《窄播》主笔 张娆 🔸本期剪辑🔸 剪王 🔸时间轴🔸 05:50 什么是买手制电商 07:27 小红书公司的风格就是边走边找方向 10:28 小红书电商的差异化价值在于内容的价值 12:45 小红书的货是稀缺的吗 20:01 是社区电商而不是内容电商 21:07 社区和内容平台最大的区别是人 23:26 小红书电商让人联想到快手 27:41 对小红书电商,谈规模还太早 30:14 东方甄选和抖音内容式直播间 32:33 小红书上大量成交靠私域 35:37 B站羡慕小红书 36:39 小红书很像上海 38:02 赚商业化的钱,电商用来繁荣生态 39:59 B站和得物的优势品类的不同 51:19 运营社区的关键是人 🔸关于我们🔸 一档不容错过的硬核消费访谈。 「窄播一下」是由商业媒体《窄播》出品的对谈节目,通过对话1000个消费从业者,解读消费行业优秀案例和未来趋势,还原从业者怎么做、怎么想。 话题交流&节目合作,请添加本期主播微信,乐乐:hoffman3056(备注公司+姓名)。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