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高效做研究的武学秘籍(文史向)

你是不是常常觉得,平时的日程安排已经很紧张了,好像很难抽出做研究的时间?或者,即使好不容易抽出一点研究时间,却还要同时处理几个不同的研究项目,难免顾此失彼? 别担心,这种状态不过是当今学术人的日常而已啦。 能在这种状态中幸存下来的,必然都有自己的一套高效推进、多线并行的工作方法。 这期节目里,我们按照从灵感生成到论文提纲确立的顺序,分享了各自在提高效率方面积累的经验方法。 当然,这些方法比较个人化,以文史领域为主,未必适合所有人。但是或许我们的分享能够提供一些思路,帮助你重审并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多快好省地做研究。 如果你有其他好用的方法,欢迎跟我们分享。 00:46 平时太忙,没时间做研究? 05:37 让灵感源源不绝的办法 16:23 查阅资料/文献期间的时间管理 24:24 有系统、有顺序地查资料 30:05 快速浏览 30:59 优化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 33:15 建立自己的笔记系统 41:01 定期整理笔记 43:45 高效理清思路的办法:说、画、写 54:13 大胆假设 56:40 建立多项目同时开展的意识和系统 59:35 多项目同时开展与碎片时间的利用 61:34 利用会议、基金申请等机会孵化项目 64:06 后续补充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65分钟
1k+
1年前

39. 看病难、看病贵,关于美国医疗的大吐槽

自从咱们这档正能量播客开播以来,这大概是怨气值最高的一期了 [捂脸.jpg] 当然,我们的个人经验非常局限和偏颇,大家听个乐就好(虽然好像还没遇到过哪个留学生不吐槽美国医疗的)。 关于医保的内容,如果觉得我们讲得云里雾里、颠倒矛盾、乱七八糟,那就对了,因为我们在美国生活的这十年&七年里从来就没真正搞懂过医保 [反复捂脸.gif] 况且每家医保的收费和政策都不一样,学校院系的相关政策也不一样。 纠正一个事儿,就是Zeyuan说系里帮付医保费用的75%,其实应该是85%,不过这个数字不重要,也有不少学校/院系对TA是全部帮付的。 但是如果不做TA或RA,纯拿奖学金不干活的话,通常就需要自己支付医保费用,留学生一年大概是1500-2000美元(数字仅供大致参考,没准儿)。这笔钱付给保险公司之后就没了,就是单纯的保费,不像国内职工医保账户里面还能存钱的。 00:46 跟美国相比,在中国看病真是太物美价廉了 03:35 美国的医保 13:38 急诊:在病死和穷死之间二选一 17:37 预约:等到病都好了 19:59 收费:明码标价?不存在的 22:54 账单:一笔糊涂账,全凭你argue 34:12 利用医保福利:体检、疫苗 37:08 关于配眼镜 39:24 就诊体验之中美比较 42:52 关于留学生配偶/子女医保 45:41 毕业工作后的就医体验 52:36 总结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55分钟
99+
1年前

38. 新年伊始,和两个J人一起做计划

新的一年,我们来聊聊做计划这件事。 作为两个在做计划方面经验丰富的J人,我们在这期节目里从五年计划聊到以15分钟为单位的日计划,从目标设置聊到进度追踪,从失败教训聊到成功经验。希望用这一小时节目伴你开启2024的所有期待! 01:00 两个J人对于新年计划怎么看? 05:25 Gillian做新年计划的方法 09:15 哪怕最终没有完成,新年计划仍然有它的意义 11:19 不同时间周期的计划,你更喜欢做哪些? 13:34 纸质的weekly planner 14:48 为什么说五年计划很适合博士生和研究者 19:30 Zeyuan做日计划的方法 27:31 电子版vs纸质版 28:28 计划休息的时间 30:01 在任务繁多的情况下通过计划减少焦虑、保持专注 31:46 如何制订可行、可持续的计划 42:23 当原本的计划被中断或打破了,怎么办?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56分钟
99+
1年前

37. 总觉得学业压力大、跟不上,怎么办?读博与婚育如何平衡?(Q&A Part2)

今天我们接着回答上一期没回答完的问题。 本期关键词: 读博适应、信念感、时间管理、英语学习、执行力、背景提升、套磁、婚育 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欢迎给我们留言,或者加入听友群讨论(加微:ze2yuan1,备注来意) 祝大家新年快乐,我们明年再聊~ 00:16 读博期间总觉得吃力、焦虑、跟不上,怎么办? 07:45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很难适应博士阶段的学习? 10:46 信心的培养说到底是一种选择 19:50 如何知道自己真的不适合读博? 21:30 如何在紧张的日程中分配学习英语的时间? 30:53 如何确保计划的执行?如何提升执行力? 36:49 国内学校背景较差且没有论文发表,申请出国读博有希望吗? 45:47 想尽快回复教授邮件,但是相关工作还没做完,怎么办? 49:31 读博期间如何计划结婚生子?什么时候生更合适? 56:24 生还是不生,怎么选?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59分钟
1k+
1年前

35. 博士生脱单真的很难吗?

继第30期异地恋话题之后,我们又来关心广大博士生的情感问题了。 本期内容依然局限于异性恋(以后有机会我们也希望可以拓展到性少数群体的话题)。 脱单这件事,说难也确实可以很难,主要看你叠加了多少个难度buff。这期节目里我们会逐一拆解脱单路上的种种关卡。 但真正能帮你通关的恐怕不是技术总结或外挂,而是你对进入亲密关系的渴望和拥抱它的能力。 如果你正受到某些情感问题的困扰,不妨跟Gillian聊聊(加微:GillianChang,备注来意)。 00:00 你是真的真的想脱单吗? 02:13 母胎solo更难脱单? 05:02 展现自己&表达好感 07:15 女生应不应该主动表白? 12:28 暧昧:是什么让你舍不得? 15:40 博士生如何扩大交友圈? 20:04 没时间社交怎么办? 21:38 Dating apps好用吗? 31:31 利用共同爱好或语言学习的机会 34:19 Speed dating 39:34 高学历的女生找对象更难吗? 44:30 是我眼光太高了吗? 49:28 脱单不是最终目的 52:35 亲密关系的价值 56:09 如果你想找人聊聊具体的情感问题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60分钟
1k+
1年前

34. 到底是导师刻意打压我,还是我自己内心太脆弱?

本期话题的重点是博士生和导师的沟通。 关于导生关系和导生矛盾的讨论很多,这些讨论大多涉及学生对导师的抱怨(当然也有小部分是来自导师对学生的嫌弃和无奈)。但我们想追问的是:除了抱怨之外,学生还能做什么? 不可否认,学生在关系中处于权力的弱势方。但这不代表学生就只能完全被动地接受一切、听天由命。事实上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学生自我放弃了经营导生关系的主动权,而加剧了关系的恶化。 诚然,如果遇到有毒的导师,作为学生的一方势必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有办法去争取掌控自己命运的主动权。 那么,如何判断导师的批评是心直口快还是恶意打压?如果导师还算是讲道理的人,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关系仍然处不好? 既然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双方共同经营,那么有没有什么是学生可以做、应该做,却出于各种原因没做到的? Disclaimer:本期内容主要基于主播所了解的美国大学人文领域的情况,导师与学生各做各的课题,一般不存在“给老板打工”、文章挂名、让学生跑腿打杂等现象。我们知道这些现象是引发导生矛盾的重灾区,处理起来也更加复杂,多见于需要合作且经费充裕的领域。 00:48 个体差异&领域环境差异 02:54 头两年还没开始写博士论文,导师如何参与博士生培养 16:04 遇到散养的导师怎么办? 21:00 遇到太push的导师怎么办? 25:39 要给导师留下好印象,但也不要怕导师不高兴 33:02 这种小问题也拿去问导师,合适吗? 35:04 要不要给导师送礼物 38:25 提升导生关系方法一:坦诚沟通 43:58 如何判断导师是单纯严厉还是刻意打压? 47:54 提升导生关系方法二:主动汇报 53:02 提升导生关系方法三:充分表达感恩 57:00 如果真的遇到有毒的导师,怎么办?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65分钟
99+
1年前

33. 我们尝试了《再见爱人》36问的原始版本,结果…

随着新一季的《再见爱人》完结,今天我们也来蹭一波热度,试试火出圈的“36问”。 所谓“36问”,最初来自心理学家 Arthor & Elaine Aron 夫妇设计的一套问题集,分为三组,每组12问,用来迅速拉近陌生男女的关系。 想脱单的朋友们,不妨来找找灵感? (FYI,第一个说话者是Zeyuan,另一个是Gillian) 00:00 “36问”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相亲? 04:20 第一个问题(第一组) 05:59 你想出名吗 08:02 Gillian 的电话恐惧症 09:48 “最完美的一天” 11:08 你上一次唱歌是什么时候 13:07 年轻的头脑vs年轻的身体 14:40 关于死亡的第一问 16:04 三个共同点 17:21 感恩的心 18:59 “我应该出生在东北” 21:21 被我们跳过的问题 21:45 超能力 23:05 J人的标准答案(第二组) 24:40 一直想做但还没做的事 25:54 最大的成就当然是PhD 26:27 友情中最看重的是什么 27:55 最好和最坏的记忆(问题开始变难了) 30:34 关于死亡的第二问 31:25 友情vs爱情 33:38 一波尴尬的商业互吹 35:35 家庭&童年 38:01 两个文科博士遭遇造句危机!(第三组) 39:47 全场最难的问题,没有之一 45:29 关于我,你必须知道的事 47:25 又是商业互吹,跳过吧 48:06 社死时刻 50:17 推荐一部好哭的剧 50:54 又跳过一波商业互吹 + 开玩笑 51:51 关于死亡的第三问 53:09 “没有什么回忆是放不下的” 54:46 关于死亡的第四问 55:59 最后一题 60:55 做完之后我们发现……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加ze2yuan1,备注来意

64分钟
99+
1年前

32. 那些年我们做助教(TA)的奇妙历险

在美国读博,我们享有丰厚的奖学金和工资,但这些往往需要通过当助教(TA)来换取。 助教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好比职场里的底层员工,向上服从教授领导,向下寻求学生的客户满意度,向左向右还少不得其他助教同事互相帮衬。 继第11期《助教:打工人的自我修养》之后,我们再接着聊聊做助教期间的经验、教训、奇葩经历。 第一次上课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美国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周围有助教在万圣节给学生发糖果,我是不是也该跟着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助教工作上耽误了太多时间? 学生在评教表里给我打低分怎么办? 教授对我的工作不满意怎么办? 课堂上突发意外状况怎么办? …… 细说起来,当助教还真是一门学问。 因为时长关系,还有很多小故事没来得及说到(包括但不限于:男学生想约Gillian开小灶、Zeyuan在教课时遭遇校园暴力袭击),那么以后有机会再聊吧~ 01:30 新手TA如何打造第一印象 12:44 作为小员工的助教和作为部门领导的教授 24:34 像是客户又不像是客户的学生 27:27 关于送礼物 33:42 当学生对成绩有争议 38:51 能不能给学生早下课 43:50 怎样处理学生的提问 47:45 学生的评教 55:27 中美大学生差异 1:01:24 和其他助教搞好关系 1:04:52 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加ze2yuan1,备注来意

71分钟
99+
1年前

31. 选了不是自己领域的课程,期末论文怎么写?

我们曾在第7期和第8期聊过美国博士阶段如何选课、如何上课。现在转眼快期末了,大家的课程论文准备得怎么样了呢? 课程论文虽然要求不算很高,但困难点往往集中在选题上。毕竟我们在博士阶段经常需要接受一些跨学科、跨领域的课程训练,这些课程的学习或许是快乐且充实的,但要想在一个不熟悉的专业领域选择一个研究课题,然后在极其仓促的时间段里完成一篇20页左右、具有创新性的课程论文,实在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些非相关领域的课程论文上付出的努力,是不是侵占了我们完成自己博士论文研究的时间呢? 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课程论文选题和撰写的经验。我们的策略是,要么想尽一切方法拉CP,把自己的个人研究兴趣巧妙植入到非相关领域的课程论文里,写出一篇未来能够纳入博论或者单独发表的文章;要么贯彻“MVP”原则,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完成一份合格的作品。 00:45 选课一时爽,选题火葬场 04:15 硬着头皮研究不熟悉的领域,吃力不讨好 08:28 大胆跟教授协商 11:19 课堂理论+博论材料的组合(附偷懒大法) 16:57 其他拉CP的思路 20:23 时间的把握 25:09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33:51 如果实在跟自己的研究拉不上关系怎么办 41:56 提纲的速成 44:04 高效收集资料 49:53 如果还是心里没底、思路混乱,怎么办? 53:20 期末的presentation 56:53 课程论文的后续发展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需求,也可以将具体问题通过邮件发给我们: ️[email protected] 我们会尽量在24小时内答复。 【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加ze2yuan1,备注来意

57分钟
99+
1年前

29. 导师不许我用被动语态?!英文写作建议大盘点

经历了各种托福雅思GRE的培训,读了各种枯燥难懂的学术论文,听了各种关于英文写作的建议,怎么反而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用写文章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几条坊间流传的写作建议。我们会逐一分析这些建议背后的逻辑,看看它们到底有没有道理,对我们的实际写作是否有帮助。 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写作建议的思考,最终解决三个本质问题:学术论文为什么要讲究行文质量?到底什么是好的英语学术文章?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节目中提到的书:Stylish Academic Writing by Helen Sword 00:46 学术论文也讲“文风”? 05:49 少用/不用被动语态? 09:26 使用精确动词? 12:55 一个自然段不要以引文结尾? 17:20 一个自然段不要以However开头? 21:37 多用简单句,少用从句? 28:06 少用第一人称“I”? 35:12 避免在同一个句子里用太多介词? 39:06 避免主观评价和抒情(以及相关性质的副词)? 43:32 中英文标题的风格差异 48:55 总结:我们喜欢/追求什么样的行文风格 53:22 在人文领域,写作本身就是学术研究的一部分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需求,也可以将具体问题通过邮件发给我们: ️[email protected] 我们会尽量在24小时内答复。 【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加ze2yuan1,备注来意

55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