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NFT领域最火的项目实属Art Gobbler了。 这个项目我在10月20日的文章中有过介绍,但10月31日开始发售后,它的火爆程度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10月20号的那篇文章中,我表达了下面这些观点: 关于它的亮点,我是这么理解的: “它最大的亮点是希望改进NFT的发行机制:主要是尽量避开不合理的售价、避免买家一拥而上引发Gas费用的高涨以及种种在NFT发售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 关于它的最佳获益方式,我是这么说的: “参与这个项目最根本或者获益最大的方式就是参与10月31日的活动”。 关于对它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我是这么思考的: “第一,项目是为NFT艺术家设计唯一款NFT艺术品所设的。这类项目的潜在用户和潜在市场是不是一个可以容纳足够多用户,产生足够多场景的领域?” “第二,项目为了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这虽说简化了NFT开发的步骤,但同时也抹去了NFT项目启动的特色。正如项目方自己说的:它是一个NFT工厂”。 “工厂的目的就是批量制造。因此,对于追求特色,希望形成自己社区的NFT项目,会不会使用这个平台?” “毕竟从目前的状况看,大多数顶流的NFT都有自己的发行平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社区。如果这个“工厂”所满足的需求并不是广泛社区所需要的,那它的市场前景会如何?” 从这两天的市场盘面看,Gobbler在Opensea上的地板价在截至写稿时为止已经涨到18个ETH了。 而它们初次发售的成本是0,是对早期参与项目测试的白名单玩家免费赠送的。因此对免费拿到Gobbler的用户而言,这是一笔相当丰厚的收入。 那为什么Gobbler能涨到这个地步呢? 我看了一些分析文章,也参加了一些分享会。从我看到和听到的信息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看好它主要是因为这个项目经济模型设计得巧妙,甚至有专门的团队还根据它的经济模型画出了收益曲线图,计算如何购买Gobbler NFT以及GOO代币进行搭配可以在经济上获得最大的收益。 也就是说几乎绝大部分看好者的焦点都被引向了项目的经济模型,并且相信根据这个模型,在当时(其地板价为13 ETH时),Gobbler的地板价都严重低估了。还有分析者甚至建议通过众筹的方式大量买入Gobbler和GOO,进行抵押挖矿GOO能够获益颇丰。 我相信这正是这个NFT的价格在短时间内暴涨的根本原因。 但是: 因为这个亮点这个NFT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涨到这个价位,这是否合理呢? 我是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我所有参与过的项目中,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众望所归的优秀项目在一开盘即录得暴涨的情况下,能够不调整而一路继续高歌猛进的。所以现在这个价位还能不能维持以及维持多久,我还要继续再观察一下。 最典型的就是Curve。这个一出生就被高度看好的项目,在2020年8月牛市初露萌芽时开盘最高曾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涨到了11.5美元。然而自那以后到现今为止,哪怕在牛市巅峰期,它也再没有涨到11.5美元的高位。 2)我始终相信“机会总在鸦雀无声之际,风险总在人声鼎沸之时”。一个项目还没有经历较长时间市场的考验,一开盘就马上被市场如此看好,被几乎一致地追捧,我对这样的项目都会多一分谨慎。 3)说回项目本身,正如我在前面节目中提出来的:我认为尽管其经济机制设计得非常巧妙,但是它最根本的、长期的发展动力还是要看市场对这个项目的应用场景是否接受,是否解决了应用的痛点。而这一点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受市场的检验的。 说到当下NFT的痛点,其发行机制和售价机制的不合理确实是一个比较闹心的问题,但在我看来,如果用更宏观的维度看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当下NFT最重要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找到NFT更多、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在当下的NFT领域有两个顶流NFT:加密朋克和无聊猿。加密朋克是因为其在NFT的历史定位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无聊猿是因为其开创了Web 3社区社群互动的新型应用。 但放眼未来,我相信NFT的价值绝对不仅仅是这两点应用,它应该有更宏大的叙事、更伟大的场景。所以当下NFT领域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开创它新的应用场景、新的应用方式。 所以从这一点看,我更愿意把这个项目当下如此的火爆看作是NFT领域实在太缺乏兴奋点、太缺乏颠覆性创新,这导致市场对这个项目的反应有点过度了。 所以基于上面这些原因,我到目前为止没有买过这个NFT。未来我会不会买,还要看它能不能经受得了市场的考验,以及价格能不能跌到我认为合理的范围。 假如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即这个NFT真的是从此一去不回头,再也不回调了,导致错过这个机会,那错过就错过了。我宁愿规避这个风险也不愿意现在去追这个风口。我始终相信这个领域永远不缺机会,即便真的错过这个机会,我会再努力找下一个。
昨天,香港财库局正式向外全文公开了《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一时间我的朋友圈很多人都转载了全文,并且转发了各种相当乐观的看法。 但我们看这些政策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要看有没有和我们这些散户利益密切相关的东西。 从民族感情和自身需求来说,正如我在10月19日《香港Web3的未来》一文中所表达的那样,我当然希望香港能够为中国虚拟资产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但我更看重的还是香港能不能为散户带来希望,带来利益。 所以在解读这份政策宣言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作为散户的我们,当下参与虚拟资产市场最缺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要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这份宣言,看香港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期望,解决我们散户的痛点。 当我们讨论香港要发展虚拟资产行业并且成为行业的一个重地时,无非就是指的两点: 第一,香港能吸引大量的资金,并且这些资金是要投资到虚拟资产行业的,也即是有资金。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对我们散户而言,我们关注的行业一定是我们能参与的行业,我们不能参与或者与我们利益关联不大的虚拟资产行业,我们关注的必要性和兴趣点就很低了。这一点我在后面会具体展开解释。 第二,香港有巨大的虚拟资产用户市场,更直白地说香港有很多人要买卖虚拟资产,也即是有市场。 当香港有资金又有市场后,人才自然而然就会汇聚,也就是很多媒体上高呼地“润香港”。更进一步:有钱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是不是有市场,因为有潜在的市场,资金自然而然也会过去。所以在所有这些要素中,我最看重的是香港是不是有市场。 显然当我们谈到香港是不是有市场时,我们肯定关注的不是香港居民,因为香港本地市场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关注的是它能不能吸引全世界的加密投资者。 而这个话题就非常大了。 我们今天仅仅只谈身处大陆的我们这些散户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香港这个市场中的一分子,也即是我们大陆的散户能不能便利、合法地在香港交易虚拟资产。否则香港那个市场再好,与我们关系也不大,我们只是在一旁看热闹。 而这里所谓的交易虚拟资产,我们更加直接地说,就是大陆的个人投资者能不能用法币(人民币或者港币或者美元)直接购买虚拟资产。因为法币与虚拟资产的自由兑换是一切虚拟资产活动的根本,也是卡住绝大多数散户的要害。 没有这一点,其它的一切活动和想象对我们大陆散户而言都毫无意义。 什么叫便利、合法地在香港参与虚拟资产交易呢?我们有一个现成可参考的对象:大陆居民如何合法购买港股。 现在的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内地券商或银行开通港股账户;二是将人民币换汇成外汇汇到海外的个人账户或者海外的中介账户,再通过个人账户或者中介账户买卖港股。 我估计未来香港政府在虚拟资产交易政策方面对大陆个人投资者能做到的最好状况也就是上面两种,即要么通过内地中介或银行开通香港的虚拟资产账户或者将人民币换成外汇汇到海外的个人账户或者海外的中介账户,再进行虚拟资产交易。 而上面两种情况,按照现在中国大陆的政策来说,第一种肯定在可见的未来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最乐观的状况也就是第二种。 如果就以第二种状况来说,目前欧美国家对KYC的鉴定和验证对绝大多数大陆散户而言太麻烦、太不实际。 所以我个人对未来香港在这方面的期待是:希望香港的政策能够让在香港拥有银行账户的个人投资者能够便利地进行KYC认证并进行虚拟资产交易。 这样,大陆居民只要能在香港有银行账户,就能相对方便地进行交易。这个门槛和风险就比现在小了很多。并且这样一来,香港的地缘优势就充分发挥出来了,就能大量吸引内地散户投资者奔向香港。 所以我认为对大多数散户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比较实际的期待。 那香港政府的这份宣言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透露呢? 我们明天进行解读。
今天集中回复一下大家近期的留言问题: 1) 1月30日文章写:现阶段被套牢了,是割肉还是继续持有?文章里说的是当时的点位割肉没有意义,现阶段继续适用吗?看到底部值还有多少可能空间? ---不管是1月30日,还是现在,只要持有的是比特币和以太坊,我都认为在这些点位割肉没有意义。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是10月25日当天文章的留言。现在比当时的行情要好些了,可能有一部分投资者在当时那个萎靡的行情下会有割肉的冲动,而现在因为见到行情好了,又不会有割肉的冲动了。 如果是因为这种想法而暂时放弃割肉,那这个想法我是不认同的。 我一贯的观点都是:对价值币,熊市只有(低于定投价时)定投(买入)或者(高于定投价时)不定投(不买入),没有卖出操作。 另外对底部有多少空间,这实在不是我能猜得到的。我曾经猜过本轮熊市的底部可能会在11月份到明年2月之间出现。不过依照当下美联储加息的决心看,如果加息时间继续拉长到明年一季度甚至二季度,并且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那底部出现的区间就更难预测了。 总之,这段时间非常凶险,我建议所有的投资者要小心行事,不要进行激进频繁的交易操作。 2) 大饼诞生于2009年金融危机时刻,为什么如今也惨不忍睹? ---其实对这个问题,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分享过自己的观点:根本原因是比特币已经被美元资本控制了,并且至少现在是被视为风险资产的。所以美元的强弱以及美国的各种金融政策一定会直接影响比特币的走势。美股惨跌,比特币必然不可能置身事外。 3) 大饼17600是不是成为大底?我买了几成仓位? ---我不知道17600是不是大底,不过我给自己预留的计划是包括今年在内,只要比特币和以太坊还在定投价以内,我会至少坚持定投到2024年。 4) 请做一起互动问答,预测一下最近两个月的盘面走向,以太坊还有没有机会回到1300? ---我对11月、12月的走向是不太乐观的。首先这个时段一贯是西方的交易淡季(感恩节、圣诞节、新年);另外,这两个月似乎也看不到什么好消息,所以我看不到有乐观的理由。 “以太坊还有没有机会回到1300?” 假如本轮熊市的底真的能像我预测的那样在11月到明年2月之间出现,那肯定是有机会的。当然也很有可能我错了,未来以太坊不会再跌到1300美元。 但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 当投资者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估计内心十有八九是认为1300美元的以太坊是不错的买入点,然而可能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或者还买得不够多。但实际上现在也比1300高不了多少。放眼未来,当我们将未来以太坊的成长空间和现在比一下,我觉得现在这个价位买也一样值得,只要投入的钱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其它安排。 因此,不用太纠结。 5) 以太坊第二层扩展这些项目具体怎么操作体验?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上次在推特做线上交流时,一位听众提到,我们能不能推出一些节目教大家一些基本操作? 关于以太坊的链上操作和一些推特、Discord的报到操作对很少使用海外软件的用户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门槛,而且国内因为种种原因似乎也不容易找到这方面完整的教程。所以这些操作难住了不少初学者。 由于个人精力有限,接下来我尽量要团队伙伴做一些教程供大家参考学习。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