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带着《我的阿勒泰》去新疆

字里行间|Between Lines

十月的新疆,零下七度的气温,陌生的异域,未知的旅程。 在启程之前,随意唯一的准备是下单了李娟的《冬牧场》和《我的阿勒泰》,打算跟随这位“新疆作家”的足迹好好了解这片土地。没想到伊宁突发的疫情,让她9天的行程被迫中断,甚至差一点就被困在当地。 新疆很大,166万平方公里,大地辽远,天空广阔,看多少次也看不尽,写多少字也写不全,聊多少小时也聊不完,就像是李娟笔下的旷野,每每穿过一片、爬上尽头最高的沙丘,看到的仍是另一片旷野,以及这旷野尽头的另一道沙梁,无穷无尽。 结尾有抽奖和彩蛋,不要错过哦! 【你会听到】 02:15 一波三折的新疆之行,距就地隔离一线之遥 07:52 新疆9日行程:一直在路上 12:53 带上李娟的书,出发! 15:55《在荒野中睡觉》:广阔天地、枯黄草原、成群牛羊 21:45《冬牧场》:对寒冷的101种描写方式 26:38 住小木屋、看星星、读瓦尔登湖,真的那么浪漫吗? 32:11 “人的气息是这个世界里最浓重深刻的划痕” 34:47《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全天地都是我家 38:10 在新疆,遇见整个动物园 39:17《喀吾图的永远之处》:你会为了一个误会穿越雪夜吗? 41:50 能歌善舞刻在了少数民族的DNA里 45:00 在喀纳斯听一场图瓦语乐队表演 48:54 李娟的文字,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 50:25 一份有点寒酸但非常环保的抽奖礼物 53:39 一个小彩蛋,我们第一次登上首页啦! 【提到的书】 李娟—《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场》《记一忘三二》《遥远的向日葵地》 【音乐】 阿力普—克拉玛依的秋(片头) 丁一滕—大腰子(片尾) 【提到的乐队】 旱獭乐队:旱獭乐队是一支2009年成立于新疆阿勒泰的蒙古族原生态乐队,他们在这八年间整理了大量民间原生态音乐,传承了多种民族乐器及唱法,呼麦、楚尔、托布秀尔、马头琴、伊克勒、图瓦鼓、图瓦三弦等等。 主唱旦布尔说:"我们知道原生态音乐很难有流行乐那么大那么广的传唱度,很多东西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消失,但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有些事,总是要有人做的。”(来自网易云音乐) *中间的插曲均来自现场录制,有兴趣可以去网易云音乐搜索乐队名字听录音室版本。 【后期】随意 【文案】甸甸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一路跟着我们的奶白色小羊羔,后面被牧民拽着角拖回去了。) (在车窗上拍的,好喜欢这个在画框中间的小生命。) (喀纳斯的一些可可爱爱) (忘了是日落还是日出了.jpg) (在新疆度过一年四季) (家访时哈萨克牧民给我们准备的茶点!都很好吃!) (一巴掌朝我手机招呼的喵)

59分钟
2k+
3年前

Vol. 36 消费市场的“湘军”

商业就是这样

长沙,长沙,长沙。 这座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是近两年消费市场的明星。茶颜悦色、文和友、三顿半、费大厨、墨茉点心局……这些诞生于长沙的消费品牌,把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从全国各地吸引过来。带着人气和烟火气,它们近些年又从长沙出发,开始在全国开店。 《第一财经》杂志的同事,从2017年开始就对长沙充满好奇。好奇到什么程度?每年我们至少会有一篇专注报道长沙的稿件,每个长假后都能在办公室里见到长沙特产。所以在这期节目里,我们就从商业的角度,来揭开长沙身上最常见的三重好奇。 首先,为什么是长沙?我们会从宏观数据、商业地理和消费心态等基础信息入手,勾勒出一个长沙消费市场的框架;当然,也不能忘了另一个重要动因——繁盛的文娱产业。 其次,哪些品牌能兴起?我们从过去的报道中,也试着为“长沙籍”消费品的创业者总结了几条方法论。它们有些像是刻板印象,仔细想想又有点灵气。 最后,这些火热的品牌,现在要如何走出长沙?出了长沙,它们还能保持魔力吗?茶颜悦色、费大厨和文和友等已经“出征”的长沙品牌,之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杂志采访时,都提到过自己的困惑。我们就基于这些信息,来给出一些判断和观点。 最后的最后,我们还试图找到下一个可能成为“长沙”的城市,结果发现,大可不必。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35 长沙品牌“报菜名” 06:03 早在2009年,奢侈品就感受到长沙人的消费潜力 11:49 湖南卫视不仅是流量出口,还是人才基地 16:14 长沙,提供刺激 19:32 垃圾分类和交通规则 | 延伸阅读 | 《消费创业看长沙》 2021年10月,《第一财经》杂志集中关注了出现在长沙市场上的一些新消费品牌,以及这股“湘军”力量向湖南以外市场“出征”的过程。 《长沙,小确幸之城变网红》 2020年底,《第一财经》杂志将长沙选作当年的现象级城市,并探讨了“网红化”对于长沙老城区的一些压力与动力。 《一天排队2万号,长沙饭馆文和友到底有什么魔力?》 2019年秋天,《第一财经》杂志具体观察了“超级文和友”这个特别的商业案例。 《吃沙拉的长沙人,和九龙仓的新商场》 2018年,长沙市中心开出了一座数十万平的购物中心。这给本地消费市场带来了很多大品牌,也进一步点燃了长沙的消费潜力。 《新一线长沙特刊》 2017年,“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团队从城市数据、文化标签、本地大公司、公司人、文娱产业等多个视角,为当时的新兴“新一线”城市长沙制作了一本特刊。这是《第一财经》杂志团队对长沙形成整体认知的起点。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28分钟
30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