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做一款游戏?| Vol.005

爱游新生

没错,48小时就能开发一款可玩游戏Demo!没有编程等游戏开发基础也能参加!无论是爱玩游戏希望尝试一番,还是想从日常工作中短暂脱离,都可以通过Game Jam的限时游戏开发体验创作乐趣。本次「爱游新生」节目,邀请到NExT和卓越工坊的4位小伙伴做客,分享他们参加NExT Game Jam的开发趣事和通关秘籍! 注:节目中提到的游戏请点击链接:https://www.nextstudios.com/media/?t=ggj 主播担当 PODCASTERS Tony | 发行设计师 立志不做标准“洗剪吹”,而是设计能让游戏本来“面目”大放异彩的好“发型”。 希辰 | 音频设计师 潜心分享音频相关知识,对文字略有洁癖,被称为“带有媒体属性的技术工作者”。 特邀嘉宾 SPEAKERS 梓涛 | 游戏设计师 10+Game Jam老司机 协阳 | 程序员后端 首次Game Jam小鲜肉 王镇 | 技术策划 2+Game Jam经验 张超 | 游戏策划 首次参加Game Jam 收听指北 SHOWNOTES 00:27 开场介绍 & Jam渊源 02:00 嘉宾介绍 03:18 游戏Demo介绍 《Yesterday Once More》:此次Game Jam最特殊的一组,梓涛带着8岁小朋友上阵。如何防止小朋友捣乱的同时还能发挥小朋友的想象力,是一种平衡艺术。 《决战Delta病毒》:扣题不重要,但如何发挥个人所长是重点,以及最最重要的玩得开心! 《心灵潮汐》:带着镣铐跳舞,在无聊中体会不无聊的东西。 《影人》:玩法是王道,但更重要的是在第一天就尽快确定核心玩法。 10:30 如何更合理地安排48小时? 如果将Game Jam看做是一次游戏制作的48小时微型实验。刚刚经历Game Jam的过来人会建议至少在第一天上半场就确定制作方向和创意,尤其在人多且无法决定的时刻扮红脸——不需要每个人都特别满意,只要有发挥的方向即可,否则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就是失败的。 但也有例外,梓涛离最后截止时间还有15小时发现原本设想的物理性更强、更具娱乐性的玩法和触屏操作端有冲突,且无法解决。游戏创作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做到一半突然发现核心玩法有问题。如何抉择?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还是果断推翻重来,将逻辑理顺?梓涛选择了第二种,从头新建文件夹,重新写代码。从结果来看,也许这并非一次非常成功的Game Jam体验与安排,但却是一次最真实最有收获的实验。 18:30 职能和角色的转换 在常规的游戏开发中,有人从事的是非常具体细致的工作,比如美术和音频,更惯于在一个宽松的时间内将某个东西做到极致。但Game Jam这种需限时交付一个可玩游戏Demo的活动,则要求每个人走出舒适区,了解他人工作,并能快速GET游戏的整体开发流程。 甚至还能完成从一颗螺丝钉到游戏Owner的角色转变。协阳这次就一人身兼三职——策划、客户端、项目经理,过了把给别人提需求的瘾,很开心(*^▽^*) 24:15 SOLO or 组队? Game Jam的魅力在于你每次都会碰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主题下进行创作。SOLO or 组队?如果你是社恐星人,觉得和人打交道比做游戏更难,而且还具备独狼式开发的实力,那SOLO也是一种选择。但对社交牛逼症星人组队脑暴一起搞事情绝对很爽。 组队多少人合适呢?太少,人手紧张,可呈现的关卡也较少。人多品类调和是个难题,沟通成本也呈几何增长。过来人建议,6人是组队极限。 如何Pick组员?老司机经验丰富,但新人也总有一些不经意的好点子。 33:00 不会写代码能否参加Game Jam? 作为一个参加了10多次Game Jam的文科生代表梓涛认为这是非常适合任何人接触游戏开发的机会——体验游戏创作、与他人合作、熟悉游戏设计和完整开发流。 实在没有任何技能,很难融入到队员中,那就认清自己擅长的点——程序员鼓励师?任务管理大师?Credits设计师?甚至还可以尝试做一款桌面游戏 or PPT游戏(你玩过PPT版本的神庙逃亡吗?简直棒呆)。重要的是给自己一次机会,亲身下场体验乐趣。 Game Jam最有趣的点就是对单一身份的打破,平常惯于在公司发号施令的策划,在这里因没有任何实质技能可能会显得弱势,但其实也是反思技能的时候——如何去组织一群不同的人以一种更好的方式推动开发,创造一个好游戏。 当然如果你想上手代码,也并非难事。选一些编程门槛较低的工具,花一段时间自学,Game Jam就会变成一个实操平台,很好的检验学习成果,这也是一种选择。 42:30 如何在Game Jam获奖? Game Jam并没有正式的奖项排名,只是在游戏开发完有一个展示交流、评选环节。完成度高、无明显短板、视觉突出是受欢迎作品的几大要素。最有可能成为全场最佳。Ludum Dare,一个以推进个人游戏开发为目的的开发竞赛平台上面的历届获奖作品通常是2D像素风、平台解谜之类的。可能是因像素渲染短期内易于达成较高完成度。如果线下展示,Party Game这类搞气氛的游戏也会比较受欢迎。更有甚者,在开发完成前就有计划地提前露出部分内容(题图要高级),获得一波关注,聚集一波对你的话题感兴趣的观众,俨然一个小型游戏发行流程呀。 想提高开发效率,有哪些Tips? 用自己擅长的工具 积累平时的策划点子 码农整点自己的代码库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抛开功利心、享受开发过程。 58:00 终极问题:取悦玩家 or 表达自己? 做游戏是表达自己重要还是取悦他人重要?这是困扰很多游戏人的问题。有时需要一种平衡,如果将游戏做成一种自嗨的表达,曲高和寡,玩家不能接受这个概念,那可能作者本身也无法愉快。取悦自己之前还是要取悦玩家,让游戏好玩,引起玩家的共鸣。其实大家对好的东西有共同的感知,作者和玩家能尊重彼此的感受。 当为玩法做选择,不确定能否为玩家接受的时候,Game Jam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团队工作的方法——以制作的方式代替空谈的讨论,激起大家的创作和表达,让大家在短时间内快速讨论和验证。

65分钟
99+
3年前

大厂离职我选择了Remote【DevmoreWork#4】

迪魔王 Devmore - More about Dev

#导读 近两年 Remote 越来越普及,跨国的协作也越来越多,本次邀请到几位明星创业公司的员工,或是联合创始人,从各自的角度谈谈 Remote 下的效率和感受。上期我们邀请了两位嘉宾从公司管理者以及初入社会的从业者角度聊了备受关注的“Remote”话题。 本期我们也邀请到了两位嘉宾: TiDB 和 TiKV 社区的开源布道师 Tison 以及 Flomesh CTO/联合创始人,从一直参与开源社区共建的开发者以及从公技术司到技术创业 CTO 的不同角度继续与大家交流“Remote”话题,也谈谈远程办公,对于平衡生活与工作的作用。 #主播 五花肉:专注开发者生态运营超过八年,涉及前端、中间件、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技术栈,在云原生和开源领域有较深运营经历,目前就职于蚂蚁开源办公室。 #嘉宾 Tison:TiDB 和 TiKV 社区的开源布道师,Apache Flink Committer 和 Apache Curator PMC 成员。 刘洋:Flomesh CTO/联合创始人,曾就职于 Redhat、阿里云。 #时间轴 -【02:30】Tison:Remote 会受到这几个因素的影响 -【03:30】Remote 的一天与正常工作的一天 -【07:10】如何与 Remote 结缘 -【09:45】“我觉得 Remote 无限好” -【18:20】刚毕业的新职场人是否适合选择 Remote 工作?不适合 -【26:00】Work From Home 与 Remote 是一样的吗 -【27:15】“为什么我被办公室'克'” -【31:30】Remote 对 Work Life Balance 有帮助吗 -【36:35】刘洋:Follow the sun -【40:40】从红帽到阿里云,工作状态上的变化 -【45:20】并不是每一个工种都适合 Remote -【47:50】从 Cofounder 的角度:不按照地理位置或时长,如何衡量员工的产出 -【57:00】“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并没有喜欢 Remote” -【58:00】Remote 工作更需要有面对面交流的仪式 -【1:00:00】选择适合公司阶段的办公方式以及给员工自由的选择 -【1:05:05】Remote 并不能直接促进家庭与工作的平衡 #延伸阅读 【开源社区】:开源社区又称开放源代码社区,一般由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所组成,根据相应的开源软件许可证协议公布软件源代码的网络平台,同时也为网络成员提供一个自由学习交流的空间。由于开放源码软件主要被散布在全世界的编程者所开发,开源社区就成了他们沟通交流的必要途径,因此开源社区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Apache 基金会】:Apache软件基金会(也就是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简称为ASF),是专门为支持开源软件项目而办的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在它所支持的Apache项目与子项目中,所发行的软件产品都遵循Apache许可证(Apache License)。 【TiDB】:TiDB 是 PingCAP 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开源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是一款同时支持在线事务处理与在线分析处理 (Hybrid Transactional and Analytical Processing, HTAP)的融合型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具备水平扩容或者缩容、金融级高可用、实时 HTAP、云原生的分布式数据库、兼容 MySQL 5.7 协议和 MySQL 生态等重要特性。 【TiKV】:TiKV 是一个分布式事务型的键值数据库,提供了满足 ACID 约束的分布式事务接口,并且通过 Raft 协议保证了多副本数据一致性以及高可用。TiKV 作为 TiDB 的存储层,为用户写入 TiDB 的数据提供了持久化以及读写服务,同时还存储了 TiDB 的统计信息数据。 【Flink 社区】:Apache Flink 是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开发的开源流处理框架,其核心是用 Java 和 Scala 编写的分布式流数据流引擎。Flink 以数据并行和流水线方式执行任意流数据程序,Flink 的流水线运行时系统可以执行批处理和流处理程序。此外,Flink 的运行时本身也支持迭代算法的执行。Apache Flink China 中文社区,致力于 Flink 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与传播。 【Flomesh】:Flomesh 以开源软件 pipy 为核心,提供全方面的应用流量管理产品及解决方案。其是云时代的应用流量管理者,其开源的核心组件 pipy 在多项指标上超越了传统上该领域全球霸主 Nginx。以该组件为基础,Flomesh 正在构建和完善应用流量管理产品线,已经完成了“Flomesh软负载”,“Flomesh 服务网格”,“Flomesh 开放 API”产品开发。Flomesh 具有基础设施、云原生、开源、原创、技术领先等特征,是应用流量管理领域有力竞争者。 目前,公司也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如果你对 Service Mesh 本身感兴趣、或者是纯粹对于网络编程感兴趣,欢迎关注以及联系:https://github.com/flomesh-io/pipy ,也欢迎关注公众号【Flomesh】了解更多。 【Service Mesh(服务网格)】:Service Mesh 中文译为 “服务网格”,是一个基础设施层,其独立运行在应用服务之外,提供应用服务之间安全、可靠、高效的通信,并为服务通信实现了微服务运行所需的基本组件功能,包括服务注册发现、负载均衡、故障恢复、监控、权限控制等等。 【红帽】Red Hat(红帽)公司(NYSE:RHT)是一家开源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市,为诸多重要IT技术如操作系统、存储、中间件、虚拟化和云计算提供关键任务的软件与服务。2018年10月29日,IBM宣布以3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Red Hat。 #BGM 《Visitor Arrival》(集合啦!动物森友会) 《Host Return》(集合啦!动物森友会) #Staff 后期:迪西 运营:潘潘 #关于节目 「迪魔王Devmore」围绕开发者生态,为你揭秘Devmore的日常。DevmoreWork,more about work,侧重专业的职场话题,邀请行业专业嘉宾,深度探索职场话题,为大家带来更多专业方向的参考。 #关于我们 比起有意义,有趣的事才会坚持下去呀。这里是迪魔王电台,Devmore。随着开发者生态发展,围绕开发者产生了很多职业,我们想邀请各种种类的朋友们来唠唠嗑,聊聊与开发者相关的有意思的事情,也欢迎投稿你作为开发者或与开发者相关的故事,到【无法成为程序员的我们】公众号。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精彩评论~

73分钟
99+
3年前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是古典艺术的谎言吗 | 张宇凌

刀锋时间

“人们对于身体的重视,也升级为对于公民资质的要求之一。如果你有一具不良的身体,就直接意味着你是一个不良的公民;古雅典在人类情欲和意识的深处打下了一个古希腊文的,有关美和政治的标记。” 在艺术史学者张宇凌的视野中,古希腊雅典的雕塑隐含着城邦政治的内在权力逻辑,它激情而固执地将“个人的欲望和身体置于公共政治的关照之下”。 身体、性与体制的结合在今人看来,也是疯狂却有力的手段。 她的作品《竹不如肉》去年出版,书中借以独特的视角——“权力与身体”探讨着西方艺术史上的众多著名作品,如古埃及《纳芙蒂蒂王后胸像》、古雅典《握手言别》雕像、古罗马《忧郁的罗马人》雕像,中世纪的《夫人与独角兽》壁毯、文艺复兴时期的耶稣造像等等。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张宇凌,和我们一起聊聊西方艺术史上的权力与身体。 嘉宾: 张宇凌,艺术史学者 主持: 郝汉,新周刊编辑 叶倩雯,媒体人 本期你将听到: 06:38 古代艺术品在国内比现、当代艺术品更受欢迎 08:38 欧洲各国的博物馆都在争夺古典艺术的解释权 11:00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背后的意识形态 16:15 在中世纪艺术里,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 22:20 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基督教文明是理解西方艺术品的两个关键 29:06 如今的艺术研究,不再局限于艺术赏析范围之内了 42:30 贾科梅蒂的雕塑看起来或许没有人体的美,但他强调的是视觉的真实 配乐: BBC Band - Exodus 金伶- 斯卡布罗集市(英)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_ Emmy Verhey _ Eduardo Marturet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郝汉 协同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管薇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email protected]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47分钟
3k+
3年前

Vol. 49 苹果2021十月发布会:强者的强

枫言枫语

[Vol. 49 苹果2021十月发布会:强者的强] 强者的强! Supercharged for pros. 时隔多年,苹果终于给 MacBook Pro 产品线进行了一次像样的大更新!继去年推出的 M1 芯片大受好评之后,苹果再次大手一挥,给出了两颗超超超大杯的芯片,M1 Pro 和 M1 Max。这两个芯片给出的理论数据确实惊人,到底有多惊人呢?让我们在节目中一起聊一聊吧! P.S. 欢迎各位加入我们的微信听友群,在微信搜索 fyfyFM 添加小助手麦克枫,他会拉你入群。 P.P.S. 近期如果大家发现自己收听的国内平台上少了几期我们的节目,那基本可以离开这平台了,推荐大家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来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详情请参考https://fyfy.fm/about P.P.P.S. 新的 MacBook Pro 在中国已经可以下单了,10 月 26 日发售。 时间轴 * 01:20 从 HomePod mini 聊起 * 03:13 AirPods 3 & Apple Music Voice Plan * 06:28 M1 Pro & M1 Max * 13:39 M1 的统一内存架构 * 19:55 M1 在 GPU 上的升级 * 28:06 MacBook 那些肉眼可见的升级和回归 * 39:02 一些购买建议 * 46:53 M1 的软件生态 * 51:48 两位主播的购机计划 * 57:26 片尾曲:Apple Event Unleashed 话题征集 欢迎各位听众朋友们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 微信听友群:加fyfyFM进群 * 填写听众反馈表单 * 也可发送邮件到 [email protected] 相关信息 * 主播: 枫影 Justin Yan | 微博 * 主播: 自力 hzlzh | 微博 * 听众反馈: [email protected] * 片尾曲: Apple Event Unleashed * Mac刘海模拟器:Notch Simulator * Menu Bar管理软件:Bartender 节目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小宇宙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枫言枫语”来订阅收听本节目。 荔枝FM,喜马拉雅,蜻蜓FM等平台亦有同步。 * 小宇宙 - 枫言枫语 * 直接订阅 Feed URL * Apple iTunes Podcast - 枫言枫语 The post Vol. 49 苹果2021十月发布会:强者的强 first appeared on 枫言枫语.

59分钟
99+
3年前

黃宇寒|下線走進現下,做自己的太陽系(專訪第31集)

告白那一刻

就讓?CHICHI Late Night Show? 在深夜裡,留下一個聲音, 陪伴你暫時忘卻一些煩惱。 請聽著我用一首又一首的歌曲, 說出不管是:你的、我的, 或我們都曾經歷的故事。 ?收聽節目:apple.co/3sOVG9P ⭐️Instagram:https://reurl.cc/95zbDa ------------------------------------------------------------------------------- ?「偷故事的人」點歌活動徵文中? 表單連結|https://forms.gle/nkZ2RXaoq99ujFwH7 ------------------------------------------------------------------------------- 這場訪問我學到了一個好可愛的客語單詞「夢肚」,中文意思是「夢裡」,在這個時代,好像只有走進夢裡,才能夠離開社群(還是你在夢裡一樣要發文?),擺脫焦慮(還是你在夢裡依然要闖關?)。等到天亮了,我們又一個個排隊走進手機裡,開始扮演、遇見評論。 談到天亮,黃宇寒在第一張專輯中,有一首歌曲叫做〈天光〉,她用客家話唱著「烏暗天該時節/光線慢慢仔反射/就恁樣出現在身邊 」,最美不是光亮一直在那,而是當陰天被光芒劃出破口。陰天、光亮,好的、壞的,都是主角。當時這樣能量飽滿,帶給大家鼓勵與溫暖的黃宇寒,卻說那段時間她的內心好空,「好像我把所有的快樂,都放在音樂裡面了」。 下了好大決心才發專輯當歌手,獨立製作後卻不知道從何開始介紹、也不曉得怎麼走進圈內分享甘苦,看著社群越滑越焦慮,宇寒決定逃開一陣子喘口氣,接著專輯入圍金曲獎,走進殿堂聽著台上音樂人說著感言,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孤獨,這時的宇寒再回去聽那時候的歌曲,總算更聽懂了,「原來我好像才是最需要被鼓勵的那一個人」,這時她才理解,自己是如何被創作照顧著。 經過這段,她相信只要願意,能量一定可以循環。於是她從身邊朋友最有感的議題出發,用帶她成長的客語、華語與印尼語來介紹這個世代,透過《虛空現下》整張專輯,講網路霸凌。「如果小說可以用不同章節,延續性地講一個主題,專輯為什麼不做呢?」從憤怒開場,經過沈澱與反思,再決定回到自己,享受當下。這段從天黑到天亮的經歷不容易,畢竟夜半總會害怕、需要有人作伴,但人又常常傷害彼此,好難好難......於是宇寒讓專輯同時兼顧剛毅與柔軟,因為你可以如太陽燃燒,也可以窩在角落擁抱自己,都沒關係的。 非常謝謝宇寒下這樣的決心,帶來一張這麼棒的專輯,這集除了跟她聊聊專輯,我也幫她找了一些人來「合唱」有關霸凌與房間的故事,是我這陣子做得最爽的一份禮物,與你一起分享。 *延伸歌單在這邊: KKBOX: https://pse.is/3q9rcs Spotify: https://pse.is/3jr2za MixerBox: https://pse.is/3ptzul ------------------------------------------------------------------------------- *歡迎購買節目的NFT,當成收藏吧 https://pse.is/3fma64 *謝謝你小額支持節目,被照顧著很幸福 https://open.firstory.me/join/yssnake *上APPLE PODCAST留言、五顆星、訂閱、分享,幫助節目成長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556171036 *任何合作、邀約、敲碗來賓、告白來賓、留言鼓勵,都歡迎寄信到: [email protected] *我的粉絲專頁 Facebook@內克來了|https://www.facebook.com/HereComesDJSnake Instagram@內克|https://www.instagram.com/yssnake/ Instagram@告白那一刻|https://www.instagram.com/telsnak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5分钟
3
3年前

SP07 15天花2万玩西藏,值吗?

楼上两位TableForTwo

#楼上两位#你们刚刚在西藏待了15天的主播大晴,终于回!来!了!听了前三期节目的听众都知道,这一路上大晴除了狂流鼻血,其实没啥高原反应。更多的情景是,一起拼车的同伴都在因为各种高原反应缩在车里萎靡不振,而大晴则在海拔平均4、5千米的拉萨活蹦乱跳???但是,当飞机终于落地北京的时候,大晴的脑袋里仿佛有人弹起了古筝!就是头剧痛,在家躺了3天的她,看到群里的旅伴们在相互发着关于西藏的回忆,辩经,冰川,珠峰,驼铃声…一时间大晴感到有些恍惚。 但是,明白这只是醉氧的大晴,当身体又舒适了之后,很快就振作了起来,元气满满地和大家分享一下路上顾不上细聊的那些风景和体验!比如,此行的拼车团是怎么构成的呢?两个重庆领队,四个乘客,大晴,上海时尚编辑,以及两个深圳的建筑设计师。又比如,怎么在极美又恶劣的自然环境拍出好看的照片呢?如果你也想去拉萨,那么给大家几个建议:第一,就是去西藏怎么穿既实用、划算,又保暖好看。重点是,一定要拍照好看,同时还能迎战恶劣的自然环境变化。不要穿白色的衣服,因为太脏了。风沙会吹进你的毛细血管里的;第二,就是不用带现金,因为支付宝畅通无阻;第三… 结尾,大晴还要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事实,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楼上成员】 主播 / 赵大晴@赵大晴就是我呀 后期剪辑 / Jimi 视觉设计 / 王储 节目编辑 / 草帽 【楼上音乐】 iri - COME BACK TO MY CITY Shownotes 00:00:09 / 大晴回来啦 00:00:58 / 重庆人领队:骑行男人棉花和以前是演员的蘑菇 00:01:16 / 上海时尚编辑觉悟太高了,边哭边拍摄美美的照片 00:03:26 / 另外两个成员:深圳的建筑设计师 00:03:53 / 车上的大家都觉得大晴很高冷? 00:04:21 / 大家照相的形态各异 00:05:11 / 西藏的后遗症:醉氧。我回来仿佛有人在脑袋里弹笑傲江湖 00:06:32 / 西藏的另一个后遗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00:07:33 / 给大家算算去西藏的账:15天花小两万 00:08:17 / 人类还是应该生活在摩天大楼里 00:08:52 / 给大家几个去拉萨的建议:第一,不要穿白色衣服 00:09:34 / 请穿鲜艳的衣服,饱和度越高越好 00:10:13 / 多戴几顶帽子,时尚编辑就是这么干的 00:11:30 / 我和时尚编辑在冰川上抱头痛哭 00:11:44 / 第二点:不用带现金。支付宝畅通无阻。 00:12:30 / 第三点:不要去珠峰。那块碑,实际只有4300米 00:14:47 / 大家回来触动的点差距很大 00:15:01 / 辩经是什么?一个站着的人冲着另一个坐着的人发火? 00:15:56 / 大晴现场模仿她看到的辩经场面 00:16:57 / 西藏就是一个会莫名其妙打动你的奇怪地方 00:17:08 / 第四点:去西藏之前,不要看攻略 00:17:42 / 在西藏最开心的事情,是拿出1000块钱住了一晚酒店 00:19:02 / 温柔乡 00:20:57 / 温柔乡的幻灭时刻 00:21:40 / 西藏人最喜欢的城市是广州? 00:22:06 / iri - COME BACK TO MY CITY

23分钟
1k+
3年前

266.当我们说起舒适区,是在说什么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听芥末章鱼想插话的朋友来插话群入口: ------欢迎听芥末章鱼想插话的朋友来插话群玩儿------ 垫乐:Beauty and Pain - Avrigus - Beauty and Pain ------------------------------------------------------------ 这期话题的引子来自于群里的对话,因为译泽主播安排各种活动,经常都集中在他熟悉的区域,于是被评价为“总是待在舒适区中”。这个概念经常听到,但当我们说一个人待在“舒适区中”的时候,到底是在说什么?似乎并不是非常明确,于是我们讨论了一期。 我们会发现,这种说辞带着一种评价的内涵。当A对B说,你现在正处在舒适区中,似乎在暗示:你应该脱离现在的状态。它比“你现在很舒适”更进一步,除了描述了情况,还暗含了你该怎么办:脱离现在的状态。 但舒适是不对的吗?这种评价逻辑,背后其实隐含了价值判断。在这个词被大量使用的前几年,社会的价值取向仿佛都在说:按部就班是不好的、不寻求变化是不好的、外面的世界总是比现在的世界是更好的… 这两年这个词似乎被提得少了。即使被提到,取而代之的也常常是“我就想在我的舒适区里待着,谁也变动我。” 这也是一个时代起起伏伏的历程,带来的人们价值判断变化的例证吧。 好了,开始听吧。

71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