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加入vx听友群呀:lishengqi233 本期主播: 李生气 鱼干儿 后期:李生气 我们第一次恰饭啦!!!点击本期节目声音下方的小黄条,就可以到拼多多购买正宗三养火鸡面!打游戏修仙夜宵必备,谢谢大家支持!! 本期我们聊了聊1999年经典的策略回合游戏《魔法门之英雄无敌3》。 自从儿时在家中的大脑袋电脑上看到它,虽然不会玩,但这款游戏出色的美术与音效就吸引住了当时的我。 游戏混合几乎所有西方奇幻元素,包括但不限于:龙、吸血鬼、弥诺陶洛斯、独角兽、天使恶魔,你可以作为英雄率领这些千军万马与敌人一决高下。 此游戏还是欧美RPG三大元老之一《魔法门》的衍生IP,如今已有7作,最为经典的便是节目中的英雄无敌3,时至今日仍有海量玩家研究战术、剧情、兵种搭配。 对于玩过的朋友,欢迎和我们一起怀念这部佳作,没玩过的朋友,希望我们的讲述可以让你有兴趣去尝试一番,入股绝对不亏。 下面是本期节目涉及的所有主城图片,配合食用体验更佳。 1、城堡 2、壁垒 3、塔楼 4、地狱 5、墓园 6、地下城 7、据点 8、要塞 9、元素城
特邀嘉宾:梁彦增@梁彦增 主播:立仔@立仔Charlie 、大翟@翟佳宁 了解更多,或想看我们的线下脱口秀演出,微博 / 微信公众号:@仙人掌喜剧 联系我们,可以添加仙人掌小助手:xianrenzhangxiju0829 想要加入我们的【喜剧公园听友群】,可添加小管家微信:xijugongyuan0702 ,备注「喜剧公园」 梁彦增在综艺节目《认真的嘎嘎们》中,凭借沉浸式诗朗诵《海燕》为许多网友所熟知 在线下,他是脱口秀演员、诗人、摇滚乐爱好者、电影导演……梁彦增的演出方式为他带来了很大的争议,很多脱口秀圈的人都认为这不是单口,但他有自己的想法…… 这一期我们和梁彦增聊聊东北记忆、文学、摇滚乐、单口喜剧……欢迎收听。 00:02:26 节目莫名其妙开始,大家忍不住想爆粗口 00:03:00 为什么上《认真的嘎嘎们》这个节目 00:03:56 在互联网大厂和脱口秀之间反复横跳 00:05:45 我和付航不得不说的故事 00:08:38 这俩东北人在现场差点干一仗 00:10:04 两个东北人的东北记忆 00:13:45 如果没有出生在东北,我想…… 00:18:49 少不读水浒,我四岁开始便看了水浒 00:22:43 伟大的作品,需要具备什么? 00:29:35 回东北拍电影,当地处处是喜剧 00:38:37 从脱口秀演员到喜剧表演者 00:45:21 赚得多不代表你有多好,管好自己少恶心别人就行 00:46:41 人生在世,总得给人类留点是什么
第 41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南京的嘻哈音乐人 DBZ 。 DBZ 大包子 aka. 冷酷阿姨,她有很多的名号。如果你关注中文说唱音乐近十年的发展演化,一定不会对这个名字陌生。听过她的音乐的乐迷会有所感受,她的作品风格变化莫测,歌词抽象迷离而富有诗意。 你或许是通过她早期的 jazz hip-hop 作品《纯白之夜》认识的她,也可能最近的说唱综艺节目《黑怕女孩》知道的她,但应该都对深居简出的她不算了解。不过没关系,我们今天就来和她一起聊聊创作的故事。 00:00 《神的情妇》。 01:44 《黑怕女孩》节目播完,DBZ 涨了多少粉? 04:16 DBZ 习惯早睡早起,这样的生活规律是怎样养成的? 06:16 尽管身心倍受摧残,但是DBZ在《黑怕女孩》节目之后开朗了很多。 07:39 综艺节目把DBZ展现的peace & love,其实她是真朋克。 09:10 《Tokyo Lover》。 10:14 DBZ 写歌的通常流程。 12:10 押韵app让人惊掉了下巴,但有的rapper居然用这个来写词? 13:23 押韵技巧对于DBZ从来就是很容易的事情。 14:43 DBZ写歌词会先要有“词眼”。 16:09 《瓶子即将掉落》。 17:18 DBZ 歌词里的永恒主题。 19:01 在与别人合作时,DBZ总是先把自己的部分完成,很少从零开始双方一起讨论。 22:03 通常写歌很快,但也有几首歌,DBZ花了好多年一点点写完。 22:50 《纯白之夜》。 24:53 很长时间里DBZ都没有给自己风格或身份的限制,但最近她开始尝试对于创作有更多的预设。 27:53 和杨海崧合作的《潮水冲垮房间》,是一次非常独特的合作体验。 29:22 DBZ 的摇滚乐启蒙故事。 31:54 “追星记”。 34:40 《潮水冲垮房间》的主题也像是一个P.K.14的永恒主题。 35:01 《潮水冲垮房间》。 36:57 为DBZ带来永恒灵感的三本书:《海浪》《神曲》《荒原》。 38:36 最爱读大作家的情书。 40:54 在2017年左右,DBZ 开始尝试自己做音乐。 42:24 怎样自学音乐制作?一个励志的故事。 43:34 开始自己做音乐后,对“唱歌”这件事的影响。 45:29 《月夜的肖像》。 48:21 新专辑的风格会有一些 club。 49:49 对于风格选择的考虑。 50:21 完整收听《马吉拉》。
近年来,商业向善、科技向善、社会创新和社会价值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 在大众舆论里,商业向善是一个道德问题,要求的是企业家“摸着良心做事”。但在实操领域,商业向善其实是一门极深的学问。 简单来说,商业的成功是易于衡量的,大而化之的说“赚钱就是好”,但企业的良善却难以衡量。 在衡量出企业的社会维度之后,如何激励企业放大自己的正向价值,怎么在追求向善时平衡商业价值不至于被“向恶企业”在商战上击败,以及怎么说服股东让渡短期利益等等,都是具体困难的问题,并且在国内外商业界都还没有标准答案。 那么,商业向善究竟如何实现?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和社会价值又如何结合?用商业的智慧做社会创新,又有什其独到的优势呢? 本期《二维吾码》邀请了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社会创新与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朱睿教授,一起和我们聊聊企业商业向善的理念和案例。她自 2016 年起在长江商学院开设商业向善相关课程,目前已有超过 1000 名中国企业家完成了这门课程的学习。 丨本期主播丨 王健飞、刘金松 丨嘉宾丨 朱睿: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社会创新与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编辑:朱洪坤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丨主要内容丨 05:45 是什么样的契机关注到了商业向善这个领域? 07:45 商业是否“腐蚀”了向善?商业向善课程的具体讲些什么 13:05 商业向善与慈善捐赠的区别? 16:11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向善的关系? 19:13 商业向善是否会增加企业成本,减少企业“收益”? 21:12 如何为企业提供一个实施向善的行为框架? 25:11 具体的商业向善的成功案例 37:05 不同行业的企业如何寻找自己的向善发力点? 39:43 道德驱动对商业向善的实施的帮助 54:20 商业向善课程或项目推动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58:10 践行商业向善后,会给企业在短期、中期、长期带来的影响 Shownotes 商业向善:商业向善强调的是说用商业的逻辑,用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去解决社会的问题,同时做到义利兼顾。 商业作恶:是商业向善的反义词,意指企业利用信息差和卖高买低的优势一味追求企业利益,而忽略在此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对社会、环境等方面造成的不公或伤害。 创造共享价值:Creating Shared Value,商业向善行动的方向之一。意指企业将社会责任视为一种积极的商业机会,并利用该机会为除了企业之外的更多利益受惠方带来利好的商业行为。 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the 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SASB),该机构致力于将企业或社会上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指标标准化,并将其纳入财务报表中,从而便于更好地开展相关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推进。 激励相容: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用白话说,即是让每个人基于他自私自利的动机,能够做出你所希望他所做的选择。
当媒体人遇到创意人,是火花四射还是“脑波”四射? 当旧规则遇到新可能,是不破不立还是旧调重弹? 三位嘉宾,他们从诗性聊创作,从《新周刊》话策展人,从传统媒体说众声喧哗,道出了创意的各种可能。 创意始终是那个创意吗?也许听完,你就有自己的答案了。 意思波儿开篇力作,欢迎进来坐坐。 - 嘉宾与主播 - 封新城:《新周刊》创办人,乡创实践者 东东枪:基层广告创意工作者,个体创作者 毛冬:脱口秀演员,《基本无害》主播,互联网创意工作者 - 时间轴 - 03:47 诗人封新城 "写诗是所谓的从父母身体之外第二次出生的一个胎记。如果没有写诗的事情,基本上我跟这个世界不会发生到今天的这种关系。" 04:28 嘉宾眼中的80年代 "你觉得 80 年代是一个更好的时代吗?" "是一个离我们今天最远的时代,你只能这么说。" 07:34 诗性与创作 "我新周刊做的任何标题,哪个不像写诗啊?那不都是诗的标题嘛。所以我后来用了一句话,我用新周刊写诗而已,或写了一首叫新周刊的诗。" 11:04 创意里「概念的好」和「执行的好」 “包括当时新周刊榜单这个事情,还有年底的语录总结,它是概念层级的好。” 15:31 《新周刊》是如何成为观点「供应商」的 “我一年才 24 期,二十四个观点我拿不出来?” 18:09 传统媒体的式微 “像我离开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传统媒体的沦落,这是一个全球的趋势。” 22:10 广告业和媒体还适合年轻人吗 “请你真的明白这件事,你愿不愿意为了这件事来付出你的心血,付出你的努力,付出你的青春。” 24:31 创意是争夺命名权 “我从来没有因为这事累过。苦思冥想的,不要叫他干这,不建议干这个。” 25:51 创意能力的方法论 “永远在看书,永远在吃喝玩乐。” 31:42 万物皆媒 “这现在真是众声喧哗的。” - Staff - 本期策划:邸洪、毛冬 监制:璐菲、曹锐 项目统筹:谭睿、由佳、刘斯涵 艺术资源统筹:姜军、甄文妮 文案:郭阳阳、徐凯敏 视觉:唐艺卓、吴龙光、刘桂媛、胡永强 市场合作&外放:曹晨晨、周培、王婧媛、王寒星、赵斌、张珊 制作人:泽希 后期制作:陆佳杰 节目运营:小米粒 - 关于我们 - 「意思波儿」系巨量引擎出品的创意播客,第一季以创意x艺术为主线,每一期邀请营销创意领域及文化艺术领域的大咖碰撞观点,交换见解。以跨界消融边界,让更多有意思的对话持续发生。 发起团队: *巨量引擎创意研究所 专注于营销创意研究及创新创意项目研发,致力于拓展创意边界、激活创意生态。 *巨量引擎艺术引擎 专注于整合艺术类资源,开发创新模式项目,促进平台内项目与外部艺术资源的紧密合作。 本节目由JustPod制作播出,喜马拉雅平台首发,每周四更新一期。
「排版造型 白井敬尚」中国展顺利揭幕。今天,我们有幸邀来策展人张弥迪、白井先生的学生许梦蕾,为大家介绍展览及相关的设计、出版项目,回顾筹备过程中的曲折以及诸多幕后故事。 参考链接 * 白井敬尚,日本平面设计师,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学科教授;曾于 2005 年至 2014 年任 idea 杂志艺术总监 * 「排版造型 白井敬尚——从国际风格到古典样式再到《idea》」,2021 年 9 月 28 日至 11 月 18 日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1 号厅展出 * 「排版造型 白井敬尚」展 2021 年 10 月 10 日主题讲座纲要 * 「組版造形 白井敬尚」展,2017 年 9 月 26 日至 11 月 7 日在东京 ggg、2019 年 1 月 12 日至 3 月 16 日在京都 ddd 画廊展出 * idea 杂志官方网站 * 扬·奇肖尔德(Jan Tschichold),德国字体排印师、书籍设计师 * 『グリッドシステム グラフィックデザインのために』(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 日文版),白井敬尚监修、设计 嘉宾 * 许梦蕾:书籍设计师,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在读博士 * 张弥迪:杭州聿书堂创始人,平面设计师,致力于字体排印与书籍的研究及实践;学习组成员 主播 * Eric:字体排印研究者,译者,The Type 编辑 欢迎与我们交流或反馈,来信请致 [email protected]。如果你喜爱本期节目,也欢迎用支付宝向我们捐赠:[email protected]。 The Type 会员计划已上线,成为我们的会员,即可享受月刊通讯、礼品赠送、活动优惠以及购物折扣等权益。
朋友SW推荐我看综艺节目《再见爱人》,一开始我是抗拒的,主要是不想看到狗血和家长里短,但没想到这个节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上帝视角,去看待我们自己的感情、婚姻生活。 我邀请了已婚十年的SW,和我一边聊节目里三对夫妻呈现的感情模式,一边探讨并发现: 1.婚姻不是必需品。 2.夫妻的感情就像一个账户,每增进一次情感的互动,就是往这个账户里面存钱,情感账户里的余额越多,在面对压力或者是冲突的时候,它能够起到的缓冲作用就越大,就越能够渡过难关。 3.当我们在谈论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真正在谈论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其中学到的技能、知识点,是能够运用在生活中其他维度的。 4.爱在不同阶段有它不同的样子,尊重、接纳、理解、互为依靠才是最真实、有力量的爱,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时仍然能充满能量。 本期提到的作品 1.书:《候场》李诞 2.电影:爱在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后》和《爱在午夜降临前》 3.音频课程:《亲密关系30讲》陈海贤
| 听我的电波吧 | 电波前的你,还记得曾经最爱的电台节目吗? 那些曾经陪伴着我们早上起床,午间休憩,晚上学习的节目还在播出吗? 在那个资讯还不发达的时代,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多优秀的节目,让身处在小岛的我们能用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让这些美妙的声音融入了我们的人生路程。 虽然,有很多节目已经和我们说再见,但是那段可以自动匹配BGM的过去将音符刻录到了我们的记忆里,永远珍藏。 这也许也是我们三位主播录制网络电台的未被我们自己发觉的原因吧。 愿用电台记录下此刻的美好瞬间,能成为自己和听众小伙伴们值得去珍藏的回忆~ | 主播 | 招招 陈陈 尖尖 | Song List | tacica - aranami 本多RURU - 美丽心情 | BGM | Victor Young - When I Fall In Love (Instrumental)
Subscribe to the transcripts at https://www.allearsenglish.com/subscribe Today you will learn one key native phrase that you can have in your back pocket that will bring connection and show that you understand the other person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podcastchoices.com/adchoices
本期聊社恐,三位社恐人士的心声吐露。 内容包括: 1. 外向/内向的定义&与社恐的关系; 2. MBTI人群分类简述; 3. 社恐分类以及缺席的社交牛 4. 社恐表现案例以及部分成因 5. 控制社恐的方法建议 也许很多内向&社恐的小伙伴会羡慕外向人群那种挥斥方遒侃侃而谈的状态, 但是别忘了自省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解决必须应对的问题,去除庞杂冗余的talking, 也许留更多时间给自己,才能做好真正想做的事情,交到真心在意的朋友。 万事万物都在平衡之中, 祝福大家都能在反复琢磨、尝试以后, 找到自己最喜欢的状态。
有时候某个时期我们会深陷在我们的那个“魔鬼小圈圈”难以自拔,越陷越深...本以为会道路崎岖,乱了方向,却有这么一群人,像神仙一般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撕破昏暗的囚笼,为我们把住了航,指明方向,并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不知这样的遇见是‘偶然’还是‘冥冥之中已经约定’好的。 相信每个人在生命中都有一个这样影响我们的人,你呢?
这一期,我们从自己关于高考和中学时期的噩梦开始,聊了聊自己的中学时代。 高潭和潘浮力就读于同一所位于西南某省份某三线城市中的一所军事化管理封闭式寄宿中学,凭克就读于东北某省份某八线城市(凭克自己说的)的一所相比起来较为轻松的普通中学。 作为三个小城孩子,中学六年在我们脑中所呈现的面貌是极为不同的。 对高潭和潘浮力来说,在那所修道院一样的学校度过自己青春期的结果是跟家人的疏远和对自我的压抑,最终成为了那种聚会上喝了酒会抱头痛哭的人。而拥有“放学就在学校外面的奶茶店玩桌游”的青春期的凭克,所拥有的烦恼则是情路不顺。 而作为在高考中取得了相对优异的成绩并借此得以离开小城的孩子,我们三个又同样都是高考这一制度的获利者。 对我们而言,“获利者”这个身份更像是一道难题——我们该站在怎样的立场上去反思高考这一制度和围绕高考所建立的这一套中学教育体系?在这场竞争与筛选的游戏中幸存下来之后,我们如何去面对自己心中混杂着爱和恨、感激与排斥的复杂感情? 在见识了法国中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和法国高考哲学题之后,我们如何去思考这种教育的巨大差异? 而当谈话走向最后,我们甚至已经不知道我们所谈论的东西在如今的时代还有多少的现实意义,或许我们的经验和观点早已经过时,或许对于我们三位离开中学的时间已经逼近十年的人来说,这次谈话的本质只是对那个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尚未渗透进我们全部生活的时代的一场追思。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