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to the transcripts at https://www.allearsenglish.com/subscribe Let's get better at understanding fast, native group conversations. Today Jessica and Aubrey join Lindsay and Michelle to talk about teaching kids to appreciate nature. Listen in to practice with a lively group conversation today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podcastchoices.com/adchoices
无聊的时候可以听听《无聊斋》,当然也可以去精酿酒吧喝一杯!啤酒事务局今天迎来了史诗级的串台——我们与单立人喜剧签约演员、《无聊斋》主播刘旸教主,还有北京自酿啤酒协会会长孟路博士一起,盘了盘全国各地我们熟悉的一些精酿啤酒厂牌。 去各地旅行有哪些值得体验的精酿厂牌/酒吧?每个厂牌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好喝的酒款?有哪些新(qi)奇(pa)的啤酒创意,是你一定是想不到的?到精酿酒吧如何优雅地点酒?严谨的科学研究发现百搭的下酒菜是什么? 收听本期节目,你也可以通过旅行的方式去探索啤酒的世界,并通过一杯杯啤酒,结识当地的朋友,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 (由于我们的知识、经历有限以及节目时长限制,我们无法为大家推荐所有值得体验的精酿酒厂/酒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啤酒事务局,回复“啤酒旅行社”获得更多酒吧推荐;也欢迎你在本期节目下留言,分享更多你喜欢的精酿酒吧!🍻) 🎤 主播: Tian, Qi 嘉宾: 刘旸教主,孟路博士 🎵 歌单 爱心小蓝车 (彭熊轶男) 🍻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 啤酒事务局 微博: @啤酒事务局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微信搜索个人微信号“beerxms” , 添加“啤酒事务局小秘书”,加入我们的听众群,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交流。 🧡 团队 Logo设计: 阿北 封面设计: 老沙 音频后期: YEE 电商运营: 蕊蕊 社群运营: 阿啾 本节目由日谈公园监制。
【本期嘉宾】 嘉宾:魏明(明睿智囊创始人、前优酷总裁)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今天跟魏明老师在一块了,我们想聊的就是 2000 年到 2010 年,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前,门户的时代,以及当时的移动互联网的时代(SP时代)。 为什么这些初代的移动互联网的这些公司,后来在真的智能手机之后的移动互联网几乎全军覆没了。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我们今天就来考古挖掘一下。 【改名声明】 从这期播客开始,「乱局」改名叫做『乱翻书』。公众号「乱翻书」简介那里写的是:科技考古,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 我对自己的定义是科技评论作者,干的是考古发掘、案例复盘和下定义的工作。 考古是为了发现,要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人没注意到的what。 我特别在意信息增量这件事,希望这些播客也能提供一些信息增量,为你观察行业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时间线】 00:05 改名声明 02:14 2000年魏明老师的抉择 05:00 收购明星团队,兵强马壮的搜狐,风云人物的汇聚 07:52 初代门户遭遇互联网寒冬 12:41 当时没有“四大门户”,只有“三大门户” 13:20 当时门户怎么挣钱? 16:25 “移动梦网”横空出世,SP时代开启,挽救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门户网站。 17:57 “孤儿股”与投资大神 19:44 “无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相同含义,不同时代的词汇 22:38 八卦一下:马云老师与张朝阳老师之间的一个著名段子 24:32 其实是整个互联网,都应该感谢广州电信 28:56 门户的那批人都去哪了?——网易系 30:18 门户的那批人都去哪了?——新浪系 37:07 怎样看待最近的互联网的互联互通? 42:10 如果回到当时门户那个时代,他们应该怎么去选择才可以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49:00 商业里面,先行者,不一定最后能够获得成功的那个人 53:52 “门户这一代,这三家公司的组织其实都不够支撑时代来的变化。” 54:08 阿里P for P的探索与成功 【开场音乐】 2003 – 河野倫徳(Tsunenori a.k.a Marukabis)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本期编辑:怀杭
鬼台446期:神谕针灸 选曲、制作:吴鞑靼 Web Web - Dada Aşık Emrah - Benim Gibi Garip Dünya (Kozmonotosman Rework) The Backstabbers - 2002 Little Simz,Obongjayar - Point and Kill Vangelis Katsoulis - Whispers of Darkness Furniture - What the Fog Said Mythos - When the Show's Just Begun Cyrille Verdeaux - Sweet labyrinth DIIV - Under the Sun Vangelis Katsoulis - Whispers of Heavenly Wildness
本期内容简介: 一场有关于综艺和音乐的饭后聊天 从目前最火的国内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一直聊到摇滚乐 录制 I 美工·陈同学·蘑菇·范老师 歌曲 Friday nights in october 歌手 90s-kids
去年六月,我们第一次请艺术家葛宇路做客随机波动,当时的他正疲于在燕郊的家和798画廊之间往返,蹬着一辆改装过的自行车给他的个展发电,用一种人为制造的紧急状态来考察个人与庞大系统的关系。 今年春天,也是3·11大地震十周年之际,我们请来了著名学者孙歌老师。她曾在《从那霸到上海》一书中谈到十年前的东京大停电以及背后的能源安全问题,认为反核的和平主张必须与反思大量耗电的现代生活方式相关联。 三个月前,河南暴雨引发的停电让我们再次意识到现代都市的脆弱,断电断网让我们习以为常的便利生活瞬间瘫痪,发达的数字支付系统崩溃,部分城市居民一夜之间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我们曾不止一次地谈论电力,却不曾把它真正作为一个“主题”来对待,直到一周前东北部分地区限制居民用电登上热搜,我们意识到或许不得不面对暂时的或常态化的停电,能源问题并非来日方长,而是迫在眉睫。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从眼前的切近的停电,谈到远方的和历史上的停电;从现实生活中的停电,谈到了小说、电影和脱口秀中的停电。如果说电能所提供的稳定持久的光是现代文明的符号,是资本主义永昼的理想,是人类理性征服幽暗欲望的隐喻的话,那停电对一个人、一座城甚至作为一个种群的人类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3:04]建国分享东北限电的几天中家人的生活 [08:27]从葛宇路、孙歌到河南暴雨,我们曾多次谈过电力话题 [14:28]限电让我们重新思考例外状态常态化的问题 [18:56]电力是一种垄断性资源 [25:26]1977年纽约大停电始末 [35:57]文艺作品如何想象停电 [39:13]电灯是文明和现代性的符号 [44:53]电灯是稳定的,光明却有等级 [49:26]城市越来越亮,永昼是资本主义的终极理想 [56:59]城市的光污染遮蔽了星月 [1:03:28]Trevor谈纽约和南非停电 [1:10:00]停电时人们真的会努力造人吗 [1:14:31]你的停电应急kit里应该装些什么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和影片】 《从那霸到上海》孙歌 著 《The Current Economy: Electricity Markets and Techno-economics》Özden-Schilling 《论家用电器》汪民安 著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总结》[美]乔纳森·克拉里 著 《马可瓦尔多》[意]卡尔维诺 著 《生存家族》(2016)导演:矢口史靖 《大停电之夜》(2005)导演:源孝志 《山姆的夏天》(1999)导演:斯派克·李 《Pay Back The Funny》Trevor Noah 【本期节目主题插画】 阿仁,新浪微博@阿仁Aaren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The Message, by Grandmaster Flash, from The Sugarhill Records Story 片尾:《停电一日》,by谢霆锋,from《玉蝴蝶》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最近的北美就业市场那是一片火热,平均每周都会听到同事离职跳槽的消息。在此恭喜所有升职加薪的伙伴们! 不过伴随着跳槽的不仅有升职加薪,也有全新的挑战:重新适应一个新团队,面对新同事,一样又不一样了的每一天。尤其是在经历了一年多的WFH远程办公以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提供完全远程的职位,所以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是远程加入新公司、新团队的。距离,毫无疑问又让这些挑战更上一层楼。 我们的小Y,今年已经经历了两次远程入职:一次是公司内部的换组,一次是加入了新的公司。回头看看,小Y有哪些心得体会?又有哪些反思教训?我们一起听一听。 ———————————————— 【01:30】 远程办公变得越来越普遍,更多人面临远程入职或换组的挑战 【05:00】 换组的过渡期会比较长,公司文化和同事也相对熟悉,但与新组磨合还是变难了 【11:15】 认真负责的同事和可重复利用的文档会让适应新职位事半功倍 【15:00】 远程入职新公司的挑战来自于各个方面:信息轰炸、认识同事、适应文化 【22:40】 入职几大任务:搞清楚自己的职责,熟悉相关的业务和技术,简历关系融入团队 【42:10】 自己的一点反思与建议——自信,主动,多想多问,多利用资源 ———————————————— 《杠上开花》是一个严肃又活泼的大型「留学」「职场」「脑洞」花式抬杠播客节目。 小Y,小M与各行各业的好朋友们,「记录」和「分享」留学到步入职场几年来的心得,留学职场,组队升级。 杠上开花,节节高! 微信搜索“杠上开花播客”关注节目公众号,加入节目微信群,与小Y和小M现场开杠! Music attribution: Cheery Monday by Kevin MacLeod Link: https://incompetech.filmmusic.io/song/3495-cheery-monday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最近的北美就业市场那是一片火热,平均每周都会听到同事离职跳槽的消息。在此恭喜所有升职加薪的伙伴们! 不过伴随着跳槽的不仅有升职加薪,也有全新的挑战:重新适应一个新团队,面对新同事,一样又不一样了的每一天。尤其是在经历了一年多的WFH远程办公以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提供完全远程的职位,所以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是远程加入新公司、新团队的。距离,毫无疑问又让这些挑战更上一层楼。 我们的小Y,今年已经经历了两次远程入职:一次是公司内部的换组,一次是加入了新的公司。回头看看,小Y有哪些心得体会?又有哪些反思教训?我们一起听一听。 ———————————————— 【01:30】 远程办公变得越来越普遍,更多人面临远程入职或换组的挑战 【05:00】 换组的过渡期会比较长,公司文化和同事也相对熟悉,但与新组磨合还是变难了 【11:15】 认真负责的同事和可重复利用的文档会让适应新职位事半功倍 【15:00】 远程入职新公司的挑战来自于各个方面:信息轰炸、认识同事、适应文化 【22:40】 入职几大任务:搞清楚自己的职责,熟悉相关的业务和技术,简历关系融入团队 【42:10】 自己的一点反思与建议——自信,主动,多想多问,多利用资源 ———————————————— 《杠上开花》是一个严肃又活泼的大型「留学」「职场」「脑洞」花式抬杠播客节目。 小Y,小M与各行各业的好朋友们,「记录」和「分享」留学到步入职场几年来的心得,留学职场,组队升级。 杠上开花,节节高! 微信搜索“杠上开花播客”关注节目公众号,加入节目微信群,与小Y和小M现场开杠! Music attribution: Cheery Monday by Kevin MacLeod Link: https://incompetech.filmmusic.io/song/3495-cheery-monday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bouquet-of-arguments/support
本期嘉宾是来自 《Size 尺码》 杂志的资深编辑铁瓷老师。每次和铁瓷一起聊天,都能学到很多知识,听到很多故事。他的编辑之路,他的旅日见闻,他的跑步经历,都是很有趣的分享。 我们一起聊了聊潮流,也讲了讲文化,跑步跑鞋跑者一个都不落。希望大家会喜欢。
因为结识了很多天秤座的朋友,10月也变成了我和盐粒的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要为朋友们臻选礼物。 随着交往的时间越来越长,送礼物变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她需要什么,我想送什么,从讲究心意,到比拼创意,越是熟悉反而难度越高。 本期节目我们围绕着“为凡姐选什么生日礼物”而展开跑题式地讨论,最终找到了送礼物的思路和方向,希望本期节目也能成为你的送礼物指南。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以下内容 ▷01:47 生活越来越好,送礼物越来越难 ▷06:33 延迟满足与早买早享受 ▷15:34 送朋友礼物会让自己更快乐 ▷19:28 送的礼物,定义了朋友在你心中的样子 ▷27:21 礼物从“传情”到“消费”的物化 ▷37:00 细数多次生日惊喜与惊吓 主播 小盐粒 阿柴
跑步三年,全马成绩从4小时开外跑进235,我愿意将这种能力称之为“天赋”。既是 Nike 黑马成员,又在易居马拉松俱乐部工作,身处这样的跑步环境的李建令很多跑者都非常羡慕。他究竟是如何从一个跑渣进化到今天的过一运动员的? 他在易居马拉松俱乐部里的日常是什么样的? 今天就让他一一为大家揭晓。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来自李宁 Sports Marketing 团队的少卿老师。专业运动员出身,大学毕业后又加入田/体育/赛事相关的公司,一路走来,可以说是把体育这个领域摸的透透的。今天就来听听这位体育业内大佬细说自己那些和体育有关的事儿。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