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神话破灭?员工直播吐槽“割韭菜”,股价暴跌40%的背后真相!

胡讲8讲|营销杂谈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泡泡玛特品牌的现状及其背后的问题。近期,泡泡玛特的一则直播意外曝光,两个员工对自家产品的质疑引发热议,导致公司股价急剧下跌。节目中,我们讨论了员工对品牌价值的认同度以及情绪价值在潮玩市场中的作用。是否所有消费者都会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泡泡玛特的未来是否可持续?一起聆听这场关于品牌与消费者心理的深度对话。 【联系我们】(加微信:xuetielin 注明:胡讲8讲。进入听友群) 【时间线】 00:02:02:泡泡玛特:现象、现状与未来展望,探讨其热度和价值认同度 00:05:58:潮玩的价值:探讨价格背后的IP影响力与情感价值 00:11:57:苹果的高科技感与产品魅力:你对它们的热爱是否与员工一样? 00:18:03:上海购物体验调查:店员态度与产品品质的关联性分析 00:24:02:盲盒经济:全球火爆背后的人员与文化跟不上的挑战 00:30:06:潮玩品牌复购率惊人,市值却创新低,未来发展堪忧? 00:36:07:窥探迪士尼IP背后的魔力:从小到大都能感受到的欢乐 00:42:09:情绪价值的可怕购买:星巴克的杯子和泡泡玛特的玩具 00:48:09:奢侈品背后的独特故事:解析奢侈品与稀有性的关系 00:54:11:品牌成功的关键:故事与价值观的融合的力量! 01:00:12:星巴克面临挑战:如何在追求规模与保持品质之间找到平衡? 01:06:14:西贝餐饮店亏损情况揭秘:员工状态是否受影响? 【摘要】 近期,泡泡玛特因直播间员工吐槽自家产品“割韭菜”而登上热搜,导致股价应声下跌,这一事件不仅是公关危机,更揭示了品牌在高速发展下面临的深层挑战。从市值狂飙到高点回落40%,泡泡玛特现象引发了我们对于“情绪价值”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深刻反思。 一、 “情绪价值”是蜜糖还是砒霜? 泡泡玛特的成功,本质上是“情绪价值”的胜利。无论是79元的拉布布挂件,还是曾被炒至天价的隐藏款,消费者购买的并非产品本身的物理价值,而是一种情感寄托、社交货币和身份认同。这种由稀缺性、潮流文化和粉丝经济共同构建的非理性消费,是新消费时代品牌快速崛起的关键。然而,当品牌过度依赖这种由算法驱动的短期热度,而忽略了产品品控、客户服务和品牌文化等基本功时,“情绪价值”就可能变成反噬自身的毒药。用户反馈中频繁出现的品控瑕疵、糟糕的售后体验,以及员工对品牌价值缺乏认同,都表明泡泡玛特的品牌“厚度”未能跟上其扩张速度。 二、 长期主义的缺失:从“草台班子”到可持续品牌的鸿沟 一个品牌的伟大,根植于其深厚的文化故事和价值观。迪士尼用百年时间构建了强大的IP宇宙,星巴克通过“第三空间”的故事传递着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品牌之所以能穿越周期,是因为它们为消费者提供了超越产品本身的稳定价值。相比之下,泡泡玛特更像一个踩中风口的“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其IP更迭迅速,但缺乏能够沉淀为经典的叙事内核,导致用户复购率从高点的57%下滑至45%。这种模式或许能快速“搞钱”,实现短期暴富,但难以构建长久的品牌护城河。 企业领导者需要通过持续的教练学习完成认知升级,理解从“爆品思维”转向“品牌思维”的重要性。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灵活的一人公司,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若只追求流量变现,而缺乏对品牌价值的敬畏和对消费者的真诚,最终都可能陷入“德不配位”的困境,被迅速变化的潮流所抛弃。从西贝的预制菜风波到瑞幸的模式创新,市场最终会奖励那些真正将管理、品质和用户价值落到实处的品牌。泡泡玛特若想走得更远,必须回答一个根本问题:当热潮退去,它还能为消费者留下什么?

72分钟
99+
1周前

Vol.26 如果世界不过如此,我们怎样面对人生可能性的坍缩?

随时自洽

「虚无感」是当下社会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汇,随着人生进程的滚滚向前,太多的人在社交网络上提及在生活的长河里感到虚无,伴随着一些人生可能性的坍缩。9岁的我曾经憧憬长大了成为一名天才画家,30岁的我却已经在人生的一个又一个二叉树选择中远离了成为画家的可能性,诸如此类的好多事情,我们渐渐觉得「没得选」,又觉得世界好像「不过这样」经不起推敲,虚无感由此诞生。 这一期我们邀请了两位爱思考哲学的朋友,跟我们一起聊聊我们播客有史以来最形而上的话题 — 「如果世界不过如此,我们要怎样去面对人生可能性的坍缩呢?」大家带着不同的参差的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一起聊聊那些感受到可能性坍缩的时刻,聊聊当今社会AI的出现是否加重了虚无感削弱了人的可能性,聊聊当世界不再「好」了,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如何理解人生的意义。 如果你也曾经感到虚无,曾经追问和思索人生的意义,欢迎加入我们的讨论,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 欢迎大家订阅我们,希望你们的人生也能【随时自洽】~ 全平台:小宇宙/苹果Podcasts/Spotify 主播: 阿波@一只阿波,坐标纽约,ENFJ,前理科女现金融人,亲身实践生命在于折腾 天天 @ninjapumpkin,坐标多伦多,ENFP,岩土工程师,对世界上的千奇百怪抱有最大的好奇心 嘉宾: 刘老师,坐标新泽西,I/ENTP,一直理科男,现在EE PhD在读,越来越懒的大懒货,不喜欢丑东西 阿风,永远的精神温哥华人,调参工程师,对世界上的千奇百怪抱有特别大的好奇心(和锐评) 时间轴: 「人生可能性坍缩的破碎时刻」 2:00 什么是我想要的 和我真的想要的 和 人生转折点的幻灭 5:20 人生的虚无感出现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还是没得选择的时候? 10:17 关于自我的定义:社会规训下产生的自我是否还是真正的自我 14:10 体会到人生可能性的坍缩的那些时刻 22:00 那些长大以后买不起的东西、成本增加的东西 27:30 人生的二叉树,每一个node的消极伴随着新的node生成 28:10 过往可能性的消失是一件值得悲伤的事情吗 「关于AI和人的虚无感」 34:30 AI的出现,是增加了人生可能性还是削弱了可能性? 43:20 乐观来讲,AI之后,会不会有新的创造人生可能性的方式出现 「人文主义、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辩论」 48:30 人文主义:相信爱和理想,怎么有人能不认可这句话呢! 52:00 虚无和破碎是一个很有美感的事情,断臂维纳斯的美 58:15 虚无主义的不自洽:你觉得世界不好了,但你需要世界是好的 62:00 真正的虚无主义不会告诉全世界 63:00 如果世界不会好了,人生的意义和动力在哪里 「how?怎样面对人生可能性的坍缩」 67:50 如何面对人生可能性的坍缩 68:10 阿波:人生可能性在于主动创造以及打破自我阉割的负循环 73:41 刘老师: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第三人称视角看自己就能够与虚无共存 82:17 阿风:找到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的过程,是人生有主体性的体验 89:10 不断追问事物的本质,是虚无主义的来源吗 93:50 刘老师突然开始给大家讲冷笑话 BGM: 想要的一定实现-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Bethlehem - Men I Trust 假使世界原来不像你预期 - 方皓纹 氧气 - 郝蕾 无常- 王菲 剪辑: 天天 文案: 阿波

95分钟
99+
1周前

UNI的投资价值

道说区块链的个人播客

大家好,这里是道说,欢迎收听今天的节目。 昨天的文章发表后,有细心的读者发现了文章中一个问题:UNI的流通总量不是62.9亿,是6.29亿。 在这里我用了流通总量而不是最大发行量(10亿)主要是为了让计算更贴近当下的状况。 另外,这位读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提供了一组UNI手续费的收入: 其30天的交易量为1485亿美元,如果大概按0.05%的手续费算,30天的手续费就是7425万美元,一年就是8.9亿美元。如果再保守一点估计一年的收入下限为5亿美元。那么UNI一年的手续费收入大概就是5亿美元 ~ 8.9亿美元。 换算到每个代币的手续费收入就是0.79美元 ~ 1.41美元,用于回购代币的费用就是0.13美元 ~ 0.235美元 用上面这个数据加上更正的6.29亿枚流通量重新计算,得到的PE和“股息率”分别如下: 以UNI大涨前的价格5美元为标准计算,它的PE是3.55 ~ 6.32,它的股息率是2.64% ~ 4.72%。 以大涨后的价格9.22美元为标准计算,它的PE是6.54 ~ 11.67,它的股息率是1.44% ~ 2.56%。 这里有一个不确定性的要素,就是它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因为Uniswap不像传统的上市公司那样需要公开财务数据,所以我们没办法看到它的各种成本,因此没有办法计算它的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只能把它的交易费收入统统算作是它的净利润。 如果把成本考虑进去的话,它的实际PE会比上面计算所得要高,实际的“股息率”要比上面计算所得要低。 不过即便如此,用这个数据审视一下UNI,从它的PE来看,不管是价格大涨前还是大涨后,它的溢价风险都不算高。就算用大涨后的标准看,它的溢价风险都是较低的。 溢价风险不高,那接下来要看的就是它的营收了。 在营收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成本无法明确判断之外,另外一个我认为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它的商业模式是不是有非常强的护城河? 关于这一点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分享过一些担忧:那就是至少在某些生态中,比如BASE,Uniswap的龙头效应不是太明显,再加上Uniswap现在有了自己的二层扩展,它一定是希望把TVL、流量尽量往自己的二层里面引。 这样做会不会无形中把其它生态的交易市场让给竞争对手? 最后,当我考虑UNI是不是值得投资的时候,我会直接把它和以太坊进行对比,主要比两方面:一是风险,二是“股息率”。 所谓的风险是指我会评估UNI这个项目续存和继续发展的风险和以太坊相比哪个大? 显然我认为以太坊的风险会比UNI小。 所谓的“股息率”就是代币持有者直接能够享受到的项目收益。根据上面的计算出来的UNI的股息率(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我按高估的算大概是2.6% ~ 4.7%。现在以太坊质押的收入大概在2.6% ~ 3.2%。 UNI会稍高一点。 如果综合风险和收益,在现阶段我会倾向选择以太坊。但是现在我连以太坊都不买,所以就更不会买UNI了。 有读者提到希望定投,我自己不会定投UNI,不过可以给一个我曾经使用过的大概方法: 以前我会参考过往UNI曾经达到过的最高值,然后按最高值算上我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算出一个折扣价把它算作定投价。 但是这样做有个前提假设:那就是假设UNI未来一定会超过前高。 这个方法仅供读者参考。并且读者在使用这个方法时一定要注意这个前提假设。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所有内容,感谢大家的收听,这里是道说,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3分钟
51
1周前

[人人能懂] 大道至简、精准打击与自我解释

AI可可AI生活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AI的“内心世界”。我们总惊叹于AI的强大,但它在学习时,究竟是大刀阔斧地改造自己,还是在悄悄地“偷懒”走捷径?当AI开始模仿人类的身体,甚至尝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它离真正的创造还有多远?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才能听到AI的“真心话”,而不是精心编排的场面话?今天,我们就从五篇最新论文出发,一起探寻AI大脑深处的秘密。 00:00:36 AI训练的“第一性原理”:大道至简 00:06:38 机器人告别“笨拙”的秘密武器 00:11:49 AI进化的秘密:为什么最聪明的学习,看起来最“懒”? 00:18:46 AI的“真心话”,能教出来吗? 00:22:51 AI当“科学家”,靠的是两位“老师” 本期介绍的几篇论文: [LG] LeJEPA: Provable and Scalable Self-Supervised Learning Without the Heuristics [Brown University & New York University] https://arxiv.org/abs/2511.08544 --- [RO] SONIC: Supersizing Motion Tracking for Natural Humanoid Whole-Body Control [Nvidia] https://arxiv.org/abs/2511.07820 --- [LG] The Path Not Taken: RLVR Provably Learns Off the Principals [Meta AI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https://arxiv.org/abs/2511.08567 --- [CL] Training Language Models to Explain Their Own Computations [Transluce & MIT CSAIL] https://arxiv.org/abs/2511.08579 --- [CL] AlphaResearch: Accelerating New Algorithm Discovery with Language Models [Tsinghua University & New York University & Yale University] https://arxiv.org/abs/2511.08522

28分钟
99+
1周前

No.171大宗商品期货复盘和计划2025-11-12周三

大宗商品期货倍增计划

🙏 感谢收听我们的小宇宙播客!也欢迎关注我们另一档栏目🔥【爆炒期杂】。 📈【复盘和计划】每周一至周四交易日的收盘后,开展1小时左右的深度行情复盘和计划,支持随时回放观看。基于有效的交易体系,解析文华商品指数运行进程、主要商品板块及品种的技术形态,预判中短周期行情演变路径,挖掘高胜率交易机会,提升交易决策质量与实战绩效。 * ⏰ 为维护倍增计划成员们的权益,我们的复盘音频是直播 T+1 日的 11 点发布。 * ⚠️ 特别风险提示:本内容后置发布,行情变化莫测,请谨慎参考。 🎤【主播:欧文】 * 近十年大宗商品期货研究与投资,主观期货策略深度研究者,中短周期波段及日内短线交易者,🚀最高 6 个月 10 倍交易记录,🏆2023 年全国期货实盘大赛收益率 100%,超 300 家投资机构及现货产业链企业互动,Tfboys《少年说》词作者。 📈 "欢迎加入倍增计划!" 👥 我们是深耕大宗商品期货领域的学术研讨与实战应用型社群,创办于2024年,由国内顶尖全职交易者和资深研究者共建而成,带着平均十年的投资经验、与超过 300 家投资机构和现货商的长期交流沉淀,为成员提供有关大宗商品期货投资的直接结论,力求成员知识倍增、财富倍增。 📱 主播微信:abowin 🔍 公众号:倍增计划 Futures 📧 邮箱:[email protected]

57分钟
65
1周前

24 揭秘跑车游艇背后的生意,40+姐姐大方谈钱勇敢说爱

离钱近一点

你以为卖游艇只是光鲜亮丽的“富豪游戏”?珊珊的故事告诉你:离钱越近,反而越容易迷失自己。 她曾是法拉利销售管理、游艇品牌亚太区唯一代表,穿梭于意大利、新加坡、香港的码头与酒会,却在一个停电的夜晚,独自用菜刀割开拉不下的靴子,哭到崩溃——那一刻,她决定不再为别人的期待而活。 从“为品牌打工”到“为自己而活”,她走过gap year、做过保险代理、参加火人节、学习脉轮疗愈,一步步找回被遗忘的“内在小孩”。她说:“当我接纳自己,金钱反而来得更轻松。” 如果你想了解高净值人群背后的真实服务日常; 如果你也曾因“被贴标签”而怀疑自我价值; 如果你好奇一个人如何从“为别人活”转向“为自己活”,并在这个过程中与金钱和解—— 那这一期,请你一定不要错过。 【本期嘉宾】 珊珊 —— 游艇品牌亚太区代表、前法拉利销售管理、生命成长探索者。她毕业于外国语大学新闻系,先后任职于国际公关公司、意大利游艇品牌、法拉利中国,深耕高端生活方式行业十余年。因父亲意外离世、婚姻结束、职场身份焦虑而走入自我疗愈之路,学习脉轮、参与火人节、开展生命整理,现以“主体性”姿态重回游艇行业,并希望未来成为陪伴他人的疗愈者。 【本期福利】 订阅播客《离钱近一点》并在评论区留言,抽取3位听友随机赠送游艇品牌联名棒球帽、毕加索联名咖啡杯碟、《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书籍3份珊珊亲手挑选的珍贵礼物。 【你会听到】 03:26 游艇是奢侈品,也是把海外的松弛感带到中国 11:49 高净值客户要的不是产品,是共鸣 13:54 晚宴与镁光灯下光鲜的背后是凌晨两点赶报告、六点起飞的日常 16:07 在别人的备注里她是“法拉利销售”,离职后失去标签问自己“我到底是谁” 20:09 女性在奢侈品行业容易被归因于“美貌公关”,而不是“专业能力” 22:55 黑暗中拿起菜刀与过去挥别,我要回到生活的主体 25:21 Gap year不是躺平,是生命的整理,经历过才知道自己要什么 27:03 曾经赚得多花得多,直到账户见底才意识到“我不需要用花钱证明自己” 30:34 从等客户回复到主动发出20个邀请,渐渐找回了工作与生活的主动权 38:20 什么是脉轮?从安全感、欲望、羞愧到爱,如何一步步疏通情绪卡点 50:18 火人节是人类乌托邦,没有金钱、没有标签,只有真实的相遇 56:40 烧掉庙宇的那一刻,她烧掉了写给爸爸的信,也释放了全人类的悲伤 01:07:01 现在的她,赚钱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 01:08:02 理想生活是金钱自由、时间自由,去世界各地陪伴不同的人疗愈成长 片尾曲:Hayden Calnin - Warm with You 【离钱近一点】听友群 【离钱近一点】栏目,欢迎所有对钱感兴趣的朋友进入节目专属听友群,共同探讨各行各业背后的故事。 群内会第一时间更新播客信息,并随机掉落行业干货。 微信扫码,添加播客主理人令姐,备注【离钱近一点】,等待拉你入群。期待和大家在群内有更深入的交流。 【本期制作人员】 监制:令姐 剪辑:Sunny 后期:小琳 【关于令姐】 新茶饮品牌李茶德创始人,拥有消费品零售赛道的一手创业经验。深耕私域运营,深谙用户心理,精通产品设计、营销文案、社群等实操技能,擅长0-1的个体创业内容运营。曾创下天猫茶咖类目第二名,爆款品类年销千万,是产品与内容双线并行的综合型创业者。 【关于栏目】 离钱近一点是一档访谈100位在现场的从业者的栏目,在这个人人都能做点小生意的时代,终于有人告诉我怎么挣钱或者怎么亏钱的故事了。简单来说,这是一群亲手创造生意的人,他们不分性别,身处各行各业,这里不只有社交媒体里光鲜的报喜,你也会听见,向上攀爬的,不停探索的那些行业背后的故事,离钱近的时候也是离自己最近的时候。

72分钟
99+
1周前

EPISODE 106:新钱与新文化(五)二战中的书籍战争及资本市场

特许金融街

策划丨唐嘉澍 AG 制作人丨AG 图文编辑 | 邓筠凡 统筹 | 董嘉琦 唐嘉澍 二战中有200多万美国士兵在欧洲参战,他们随身携带的除了枪支还有能鼓舞斗志的书籍。士兵们喜欢的作者有海明威、波特和史密斯。战后美国被压抑的消费欲迸发,进入商品时代,而一位剧中的推销员却卖不出东西,最终不得已自杀。那个时代的美林市场推广倒是十分成功,全国布点,中产客户大幅增加,把华尔街带到主街。 「主讲人介绍」 AG,CFA 英语语言文学学士+MBA+CFA的混合体; 文学爱好者;资本市场及家族传承的观察者; 曾任摩根斯坦利研究员,并曾在多家上市企业任职董事及CFO等职;长期与国内外家族办公室合作,进行财富传承的研究及实践。 「“新钱与新文化 ”系列介绍」 1900年投资到美国股市的100美金,在1999年底价值超过200万,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30年代的大萧条、70年代的滞涨和87年的黑色星期一,当然也遇到了20年代,50年代还有90年代的大涨以及近30次的牛熊转换,这 一路走的并不平坦。 在这100年间,美国诞生了10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及波洛克及沃霍尔等特立独行的艺术家。 30年代大萧条中亮眼的好莱坞、60年代叛逆的青年一代、80年代嬉皮化身的雅皮士都给各自的时代标注了注脚。 美国从世纪初的新大陆,发展成世纪末的金融及文化中心。 “新钱与新文化 ”分为十个部分,每个部分用金融、文学及社会事件的跨界视角讲述一个10年;通过牛熊转换理解投资周期,通过文艺作品洞察人性,通过社会事件感知一个时代的情绪。 特许金融街是一档由北京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Society Beijing)发起,面向社会各界听众的金融访谈类播客,我们会邀请各金融细分领域的朋友们一起探讨资本市场热点,金融职场等与金融相关的热点话题。 微信公众号:cfabeijing 微博:北京金融分析师协会 订阅微信公众号,可查看往期播客图文版。 微信搜索个人微信号CFABJ-podcast,添加特许金融街小助手,即可加入我们的听众群,解锁独家福利,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交流。

40分钟
99+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