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播客的主题,关于一个近几年大家都极为关心的话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与作家梁鸿展开了一次对话,她在过去两年走访了很多因情绪问题休学、失学、退学在家的孩子,写作了新书《要有光》。 她敏锐地察觉,“叛逆”是一个孩子青春期时常常出现的万能词,但只用“叛逆”来概括孩子们所谓“异常”的行为,其实是大人在偷懒。很多孩子已经在情绪上“生病”了,但家长仍然一无所知。 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所有时间、金钱和“爱”,为什么孩子还是“生病”了?当孩子陷入情绪困境时,家长在做什么?当孩子们积极自救,想从紧闭的门中走出来、朝着心中的光亮出发时,家长又能做什么? 梁鸿尝试给出了一个答案——起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最简单的第一步,别吹灭那光。 Shownotes: 一、用“叛逆”概括孩子的青春期,是大人在偷懒 02:44 孩子的青春期不是叛逆,是“生病”了 05:46 情绪“生病”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06:28 看精神科的孩子们 12:13 这一代青少年没有朋友,深陷孤独 15:35 很多孩子觉得,家长和家庭“背弃”了自己 17:46 孩子的痛苦,其实包含了一个广大的痛苦 二、家长有钱有“爱”有时间,为什么孩子还是生病了? 18:23 生病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生病的家庭? 19:33 家长不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这是一种隐秘的意识在起作用 20:39 海淀区家长“鸡娃”背后,是工具化的极端体现 22:38 “超级中学”孩子们的如厕难题 24:47 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吗?我们要打个问号 28:04 为什么总是母亲在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 31:41 孩子的创伤,是整个文明的创伤 三、孩子的认知已经走远,我们不该停在原地 34:15 孩子的认知,经常远远领先于大人 36:36 孩子是非常光亮的,但家长常常视而不见 37:27 孩子们是如何自救的? 38:52 孩子在自救时,家长应该做什么? 41:31 家长也需要疗愈,家长也带着过往家庭的创伤 42:12 创伤是必然的,我们要怀着创伤往前走 43:44 新一代做父母的人,该如何弥合创伤、弥补断裂? 本期嘉宾 梁鸿|作家 本期主播 卢璐|新世相编辑 策划、制作 三花、雨臣 感谢收听,我们下一期见。
那些奇奇怪怪的恐怖故事 【节目制作】 主播:小邪、凯文 封面:凯文 后期:小邪
变化总是突如其来。医美业突然从“新品时代”跨越到了“选品时代”。 医美器械审批下证的速度之快,超过许多医美从业者的预期,它表明医美行业政策开始快速走向宽松。虽然医美机构作为服务交付者的选品权力已经凸显,但是大家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 从“这个新品能不能火?”到“我该选哪个品?”,意味着行业的底层逻辑正在被重构。它是医美业的分水岭。
参考文献: 华商报《李唐皇室宗亲和“考古学鼻祖”,他们的墓葬如何防盗?》 华商报《李世民堂侄墓被盗严重,暗藏密室保存百余件文物》 焦南峰、王保平、马永赢《唐〈秋官尚书李晦墓志〉考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蓝田吕氏家族墓园》 张蕴《北宋名门吕氏墓考古系列》 张蕴《北宋名门的悲与喜: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园发掘记》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成都北宋宋京夫妇墓》 荣远大、刘雨茂《成都考古发现北宋诗人宋京家族墓》 吕瑞东《宋代多层墓葬研究》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贞夫妇墓》 刘军社《李茂贞与秦王陵》
“生育”对女性来说,似乎永远是个敏感话题——赞成或反对都易被误解。但正因为它如此重大,我们更该诚实面对。 这集节目录制于初夏,丁克的 Ella 与 准妈妈 Qian 展开真诚对谈。当时 Qian 距离预产期仅剩几周。两人从截然不同的个人选择出发,讨论了女性如何在社会期待、个人意愿、现实挑战之间找到平衡。 我们谈家庭与事业的影响,也谈生理、心理、经济上的代价与自由。更重要的是:除了生育,我们还能以怎样的方式创造生命力、实现价值? ——— 🎙️ 本集主要内容 • 生育:一个容易被误解却必须被讨论的话题 • 丁克与母职:两种不同但同样有力量的选择 • 家庭、社会与自由意志的拉扯 • 成为社会母亲 • 不生育的独立与代价 • 成为母亲的勇气、矛盾、愿景 • 除了生育,我们还能如何创造 ——— 📚 相关集数 • Ep.26|34岁怀孕,倒是正正好好 • Ep.15|两个30+中国女人的热爱、奢求和害怕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与Qian取得直接联系:[email protected] 与Ella取得直接联系:[email protected]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 Youtube: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 Bilibili: 不上班OutOfOffice * 小红书: 不上班OutOfOffice * Qian: 都是刘亦婷曾子墨耽误了我 * Ella:被艺术消化的生活 * Instagram: theoutofofficepodcast * Email: [email protected] 爱发电上赞助
来信邮箱:[email protected] 每个月回复一封来信,前10个月的回信在合集里。关注我,12月回信再见! - 观看视频版本👇 - 微博:@全嘻嘻微博 小红书:全嘻嘻 哔哩哔哩:全嘻嘻 抖音:全嘻嘻 微信视频号:全嘻嘻
【本期内容】 小朋友你好,我是大明叔叔。今天是我们影响力系列的最后一期,要讲的是互惠原理。在贝壳岛的西岸,住着一位善良的渔夫阿善,他有个特别的习惯:每次捕到多余的鱼,都会分给邻居们。 有一天,阿善生病了,不能出海捕鱼。令人感动的是,邻居们纷纷送来食物:东家送来米饭,西家端来蔬菜,对面的奶奶还炖了一锅鱼汤。阿善惊讶地发现,自己虽然一天没捕鱼,却收获了比平时更多的温暖。 【关于节目】 这是一档儿童商业财商启蒙的播客栏目,培养孩子的财商和学习思考能力,让孩子的成长时光更有趣、更充实。 主播大明叔叔,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前阿里巴巴产品专家,有8年的儿童教育产品经验,打造的产品服务过数千万的小朋友。 公众号:大明叔叔Talk
本期深夜读书分享的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我第一次看《百年孤独》的时候,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里面的人都这么乱?一家子七代人,儿子爱上母亲,妹妹爱上哥哥,侄子爱上姑姑,兄弟俩跟同一个女人在一起,甚至还有人和动物。这到底是人性的迷失,还是道德的沦丧,我实在不明白这种书为什么会评价这么高呢? 里边还有很多很魔幻的情节,也让人非常费解,比如说人和鬼是混在一起生活的,鬼魂咱就不多说了,人也是神神叨叨的。比如说有个小姑娘,她这辈子她就喜欢吃土,还有个女孩她是忽然之间,她就飞到天上消失了啊。还有些人他是活了几百年,他死了然后他觉得孤单,他又复活了。这些魔幻的情节,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很多人都说因为有《百年孤独》,诺贝尔文学奖才称得上,是一个有含金量的奖项。马尔克斯本人更是说,你们眼中的魔幻,正是我们生活中的真实,等我们真正看懂了这本书才会明白,原来它不只是关于拉丁美洲的血泪史,更是关于人生孤独感的终极解读。每段情节每个人物,其实都隐藏了非常多的深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今天呢我就申请带着大家一起,结合拉丁美洲的历史、马尔克斯的相关小说、还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来尽我所能有意思地以及深度地,给大家一起来揭开这本隐藏了无数人生秘密的书。 这次当然也包是一个超长解读,拿出了本人当年肝毕业论文的精神,任何一个人不看完,我都会伤心的好吗。 那今天第一期呢咱们先聊聊,这个家族七代人里边前三代人的故事,后四代人呢以及大结局我会放在第二期,那两期加起来大概有3个半小时到4个小时左右。 好啦那现在我们就开始,正式进入这个故事的上半部分。 欢迎来以下平台找我玩儿: 周小辣:抖音🦅|视频号💚|B站📺|小红书🍠
⏯本期简介: 跟Rebecca聊完她的辅助生殖经历后,我们收到了评论区和听友群关于“女性生育、ivf”这个话题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再次感叹这确实是女性非常重要、却又难以了解、无人诉说的被封闭的窗口。 最近又有商业大佬的家庭生育问题突然进入到吃瓜群众视野中,这个行业究竟有哪些不可描述的八卦? 在搜集了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后,本期我们邀请了具备海内外经历、熟悉多地风土人情的医生来聊聊辅助生殖的十大迷思,具体如下: 激素六项、AMH的含义? 取卵是不是伤身体? 取卵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 冻卵不如冻胚胎?多囊比没卵更可怕? 人工授精和辅助生殖的区别?1、2、3代试管技术的区别?PGS是什么,海内外养囊胚阶段为什么会有PGS差异? 海内外基因筛查和基因编辑在合规内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海内外冻卵选择差异?台湾真的人均冻卵吗? ❤ 无论有没有生育计划,都欢迎收听、收藏本期~ 本期嘉宾: Derek:Beverly Hills Fertility生殖医学科-临床医学顾问,台湾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 Beverly Hills Fertility:简称BHF,一家位于美国加州比弗利山庄的高端辅助生殖中心。 🎤本期主播: 江东猫草 | 前券商可选消费首席,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Cindy | 资深吃喝玩乐分析师,精神自由但钱包尚未自由95后 【远行者与碎冰匠】听友群:如果你也愿意跟我们聊聊爱/美/钱的故事,欢迎扫码加入专属听友群,微信搜索 wtltw2015,添加Cindy微信,并备注【播客】,群内经常随机掉落主播一起聊天~~ 🎯时间轴: 01:55 Derek:台大医学系、北大临床医学毕业、美国生殖医学科就职 06:11 双胞胎对小孩、对妈妈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 08:30辅助生殖十大myth具体有哪些? 10:05冻卵是不是特别伤身体? No! 卵巢、卵子的生理过程详细介绍。 15:0135岁高龄产妇的说法是医学定义,是统计学依据。 18:12 港台地区冻卵非常普及了?和内地相比,法规有什么不同? 20:56 冻卵是微创手术,20分钟全麻,跟做肠胃镜一样。 23:10 生殖医学私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全部,是很简单的事情。 23:44 冻卵后需要补充蛋白质吗?有个专业名词叫做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现在的技术在促排前就做预防了。 25:28 AMH、激素六项在医学指标上的意义是什么?卵巢、卵子相关的事情很多都是单行道,不可逆。 28:55 精子质量可逆嘛? 32:31 事业女性似乎人均多囊,但在辅助生殖里是一件好事? 35:52冻卵是不是不如冻胚胎?冷冻技术很成熟,复苏率没有太大的差别,差别在于复苏以后能不能用。 40:27卵子→受精卵→3天胚胎→5天的囊胚→PGS筛查,每一个步骤都有高折损。年轻女性过筛率更高。 46:45一二三代试管技术的区别?受精方式不一样。 52:23国内的精子库是谁在用? 58:03 八卦时刻?顶级精子一管需要多少钱? 01:06:44 基因编辑、定制宝宝?基因编辑现在合规范围内到了什么程度?
主播:许宸/赵大宝/许大蹦 这是我们一直想开启的一个系列。 每周发生在自己或者朋友们身上的新闻, 或者我们特别在意的新闻。 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您有想跟我们分享的新闻,也请给我们留言。 主打一个平淡中带着无奈。 封面:Dylan 本期内容: 00:28 御殿场奥特莱斯逛一日游 11:59 25年历史的企鹅吉祥物即将退休 16:35 小区发现广式双马尾,美洲大蠊 本期音乐: Tade Dust; SamRecks - WeChat *节目介绍 不赖电波:Bootleg 一词来源于美国禁酒令时代的“私酿酒”,后来在音乐中被指那些没有正式发行的录音。The Bootleg Podcast 不赖电波,是一档吐槽电影、剧集以及生活中一切违和感的节目。 *Music ONLY 不赖音乐:“人工非智能”的自发性音乐分享团体,集结京沪音乐从业人员;覆盖冷门音乐风格、沧海遗珠,锐评当下音乐话题。 *联系我们 社交媒体/平台收听:不赖电波TheBootlegpodcast 加群小助手:bootleg12
主播:孙瑞一 「跑野周报」 从上周开始的全运会,对体制内运动员来说是一道分水岭、一个现实的岔路口,谁是少数的胜利者,谁又留下了遗憾?众多体制内高手缺席的南京马拉松,谁以黑马之姿夺冠了?“乔爷”基普乔格的美国之行还在继续,上回见了他的偶像,这回又见了谁?你见过哪个高校接力比赛有这么多奖金吗?你有发现上马之前,上海这座城市正在悄悄发生什么变化吗?一周跑圈速递(2025/11/10-11/16),孙老板带你走进上周的跑步世界!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