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我去!被这个双十一搞得心神不宁!明明看似我们拥有了更多信息和参考,却越来越容易陷入到焦虑中。不管是在消费还是生活中,社交媒体都为我们挖好了一个个五光十色光鲜亮丽的陷阱,等待我们照单全收,主动进入,而我们也离真正的不完美的生活越来越远 《哎呦来聊聊》是哎呦我去出品的漫谈时评系列,我们会选取热点话题和文化现象,结合我们的观察和视角,探索热点表象后的洞察。 Show Notes: 00:57 为什么越消费越空虚,怎么花钱都得不到快乐了 04:11 到底要买多少才算够 05:59 美好生活样板的背后,是一张张嗷嗷待哺的账单 08:22 精致生活?不,只是欲望。无论你是谁,都有精准定制的陷阱 10:34 到底是谁在引领风潮 13:55 “平替”也是陷阱,我们都在竭泽而渔 19:25 过分精准的大数据,毁掉了我们的消费体验 24:49 “一杯奶茶钱”“老公一包烟钱”是如何改变我们的认知的 31:18 小红书不仅教我买东西,更是教我学做人——聊聊赛博确诊 32:29 当你意识到自己很敏感的时候,说明你真的很敏感 34:16 希望大家都记住“剧情演绎” 36:15 把生活录成vlog,还是为了vlog表演生活 37:51 当我们把所有的情绪找一个词描述,我们离真实的感受已经很远了 42:35 “立冬的第一杯奶茶”本质是对于自我的矮化和对爱的物化 47:03 极具煽动力的网络生态让我们不断体会极化的情绪峰值 56:28 我们在过二手的人生——如果一切都被预支了,那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价值 60:39 我们可以去成都“迪士尼”朝圣,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唯一的生活 主播: 这英:自媒体创作者,小红书@这英 Giovanni:公关、营销从业者,小红书@人间甜心乔瓦尼 BGM: 《Take on Me》A-Ha 《I Got So High That I Saw Jesus(Live Recording)》Noah Cyrus(ft. Miley Cyrus) 感谢大家的收听,欢迎关注节目官方微博/小红书@哎呦我去,查看更多有趣内容及幕后花絮。你可以在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苹果播客Podcast、荔枝App找到我们的节目。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注明品牌和来意。 最后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为我们打赏,这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欢迎扫码添加微信,备注“听友群”,欢迎进群与主播和听友们一起哎呦我去,一起蛐蛐!!!
欢迎大家来到【玄神贯注】播客,今天这期是我们的一个新企划。我会专门找一些当前正在学习东西方玄学术数,以及比较成熟的命理师,来跟大家做一些分享,交流。包括从小白到开始看事,学习过程与经验,以及针对他/她本人对于学习的玄学术数方向,进行一个交流。我觉得也是一种给玄学去魅的过程。 本期的嘉宾,是我当前学习盲派八字的同门同学——半山,也是私下交流比较多,因为他本人也是食伤比较旺,表达欲很强,所以作为新内容板块的第一位嘉宾。希望我们之间的交流,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术数的新思考与启发。 如果有咨询,或请道长代烧等相关需求,可以vx添加小助手(xsgz_2025),备注:玄神贯注。 往期推荐内容: Vol.27 从道教法器和山鬼花钱,聊到道长的ootd Vol.018 玄学解"心结":命理与疗愈,破局内耗焦虑 本期主播🎙: 策策:四柱八字命理师、互联网打工人 半山:潮汕人、四柱八字命理师、互联网金融行业从业者 戳下方空降👇 00:51 半山师兄自我介绍 01:39 Q:你最开始是什么机缘,选择接触玄学术数? ——当心理学与哲学都帮不到我的时候,我选择玄学来治愈我 04:21“学习术数也跟地域、家庭背景有一定关系” ——在潮汕,玄学不是选修课,是胎教 13:36 关于潮汕当地八字师傅的见闻——“晚上来的求测者,看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事” 17:09 “潮汕当地玄学术数行业很卷” 18:31 Q:潮汕当地的“出马”是什么类型?——以半山祖母的灵异事件为例 21:49 Q:潮汕当地的拜神习俗 24:37 Q:你认为大众对术数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27:15 “八字大运流年流月,就像是股票的K线” 29:22 Q:你身边朋友、同事、家人知道你会八字后,都是什么态度? ——同事催更「命理月报」 34:03 Q:你希望学会八字之后,给你带来什么? 36:44 Q:学习玄学术数,天赋&努力,哪个更重要? 39:19 解命即创作——“八字的解读,更像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 42:03 Q:你的学习方法与过程是怎样的? 46:02 Q:你学习八字是理论派,还是实践派? 47:29 Q:讲讲你看事过程中,有哪些记忆深刻的铁口直断。 49:45 Q:你到现在是否有仔细分析过自己的八字? ——自我命理解剖:「辛金日主遭遇火炼的焦虑」&「香水爱好者」 53:13 Q:除了八字,是否还有其他想要学习的术数? 54:42 Q:对于想要学习玄学术数的小白,有哪些建议? ——实践出真知&避免生搬硬套 如果有咨询,或请道长代烧等相关需求,可以vx添加小助手(xsgz_2025),备注:玄神贯注。 本期音乐🎵: As It Was —— PREP
当爱情变得像预制菜一样可以快速加热上桌,我们为什么反而更难获得真正的饱足感? 当现在的恋爱越来越像一道“预制菜”?从社交软件匹配、标准化约会流程(咖啡-晚餐-微醺-推进关系),到线上热聊线下“见光死”,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高效却无味的“预制爱情”模式。 本期节目,很久没谈恋爱的我们,想坦诚的和大家聊以聊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我们为何越来越难心动,吃惯爱情预制菜的我们到底要如何突围?如何重新和“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人类建立连接。 💡收听指引: 这是一期适合在以下场景收听的节目: ◽️ 刷着社交软件却感到厌倦的夜晚 ◽️ 经历过"咖啡-晚餐-微醺"标准化约会的你 ◽️ 在"想恋爱"和"一个人挺好"之间反复横跳时 ⏳时间轴: * 03:30 从想聊“甜甜恋爱”意外切换到“爱情预制菜” * 09:40 现代约会SOP大赏:从“喝咖啡破冰”到“第四次评估关系”,像面试还是像心动? * 16:50 社交软件上的“口嗨”日常:如何用一句话快速端上“爱情预制菜” * 26:30 为什么我们开始渴望“线下见真人”? * 39:40 “预制”背后的心理:在渴望连接与自我保护之间,我们成了“信号不稳的路由器” * 50:00 从“你和我”到“我们”究竟有多难?解释成本、信任危机与“爱的能力”缺失 * 64:10 毛毛&嘻嘻的自我剖析:一个在关系里“不劳而获”,一个难以承受他人的好 * 78:25 什么是真正的“爱”?是动词,是付出意愿,是盖被子、留盏灯的具体行动 * 89:50 我们对“理想关系”的新期待:不再寻找100%恋人,而是珍视那些“不为我转移”的特质 金句摘录: * “现在的恋爱,很像一道预制菜。加热一下就能端上来,吃起来味道都差不多,但总觉得少了那股锅气。” * “我们好像都太珍视自己的真心了,以至于怎么样都给不出去了。” * “所有情话里最浪漫的一句,不是‘宝贝想你了’,而是‘现在想去见你’。” * “爱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状态。如果你想要爱上他,那你就只能先去爱他。” * “人跟人之间建立信任后,那个‘解释成本’,其实是交付真心里很重要的一步。” * “我喜欢你,不是因为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你本身存在的样子,就让我心动。” 🎵片尾BGM: Sj/Chelsea Lankes- If We Could Stay High 📢 酒醉的蝴蝶🦋将在每周一和周五0:00准时更新 🙏 感谢您的关注、点赞收藏👍、留言互动与分享,您的支持将是我们更新最大的动力💪 💗 欢迎关注小红书: @白日梦小姐(毛毛) @是嘻嘻嘻啊(嘻嘻) 🤝 商务合作:➕微信 mmq1991(毛毛) eidos_xixi(嘻嘻)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Apple Podcasts、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QQ音乐订阅【酒醉的蝴蝶】
乌托邦一般的动物城只是表面完美吗?无论对弱势和强势的群体,偏见都无处不在吗? 本期推荐电影 《疯狂动物城》(2016) 故事构建在一个看似和谐的动物乌托邦内,却直白地展示了现实世界中的偏见、歧视以及恐惧。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的奋斗之路,既是宣扬了“任何人都能成就任何事”的美国梦,更是拷问了其局限性,边缘群体的成功需要他们付出加倍的努力,并且制度壁垒无处不在。最后,真正的和谐并非源于抹杀差异的天真幻想,而是建立在直面偏见、持续对话与反思体制的艰难实践之上…… 本期北西南东为你带来《疯狂动物城》解读。你将会听到: 00:40 全龄动画分层的叙事体验:电影的立体感和拓展性。 03:35 剧情的核心是政治惊悚片:暗喻了一切差异造成的对立。 06:04 恐惧作为个体的本能却被政治用来操纵和放大。 07:26 偏见是刻板印象:二元对立的想法是幼稚的。 08:49 乌托邦的裂痕:这个世界是复杂的,要彼此了解才能解决问题。 11:34 “任何人都能成就任何事”是政治正确的口号,但电影并未否定其价值。 配乐 Try Everything - Shakira
在英格兰北部出土的一枚金色珠宝,如今陈列在大英博物馆。它的形状是一只黄金之手,提着一颗心形吊坠,一边是红白相间的都铎玫瑰,一边是象征西班牙阿拉贡王室的石榴。两株植物的茎叶紧紧缠绕,如同命运中注定要结合、又注定要决裂的两个人:亨利八世与他的第一任王后,凯瑟琳。 这枚珠宝,见证了一段被政治与欲望撕裂的婚姻。亨利八世为了巩固新生的都铎王朝,渴望得到男性继承人,与阿拉贡公主联姻;却因凯瑟琳未能诞下男婴,最终以“上帝的惩罚”为由将她抛弃,甚至脱离罗马教廷,自立英格兰国教,从此改写了英国的宗教版图与王室命运。 从象征“永远”的法语铭文,到交织的玫瑰与石榴,这件珠宝原本寄托着永恒的爱情与联盟,却在现实中化为背叛、孤独与血腥宫廷斗争的象征。凯瑟琳的坚守,安妮·博林的悲剧,简·西摩的夭折,都在亨利八世的爱情与权力游戏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都铎之心: 都铎之心吊坠的另一面: 亨利八世第一任王后凯瑟琳: 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 亨利八世第三任王后简·西摩: 【相关单集】 E37: 一夜烟花,百年恩怨 - 英国焰火节与王室命运的爆炸反转 【友台推荐】 英国热点话题聊天节目:大不列颠颠一颠 主播伦敦杰瑞Solo欧美时事:杰叔看世界 古典音乐轻松聊:完美五度
《俗女养成记》重养自己手册4.0,这部剧提供了落地可行的方法论,咱们分10期节目一起学起来!今天是第四期节目。 重养自己手册4.0,本期将会听到: * “让一切发生”的能力,要么经历过超多失败,要么看过很多别人的失败 * 和任何人和解都不需要仪式感,尤其是和贪财好色的自己 * 40岁小镇俗女,超适合买鬼屋的! * 顺其自然的反义词是大惊小怪 * 俗女的迫降,是金色的幸运or黑色的幽默?黑金也是金,让她降落。 制作团队 主播:宝女 剪辑:宝女 文案:宝女 音乐:《俗女养成记》片尾曲《一人一半》 树洞邮箱:[email protected] 《俗女来了》播客频道你可以在小宇宙/Apple播客/豆瓣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B站收听到。
今天,《爱情观察局》带你潜入两个“情感玩家”的内心世界。 你将听到一份女性听友的“渣女”自白书,她清醒地利用一段虚幻的关系,只为填补疫情封控期的空虚。 她说:“我不爱他,我只是需要一剂安慰剂。” 紧随其后的,是一位男性听友从纯爱战士黑化为“时间管理大师” 的离奇经历。他周旋于两位同事之间,却发现她们意外地“和平共处”。 他困惑:“这个世界真的对吗?” 我们无意评判对错,只想与你共同探讨:将爱情当作“止痛药”是自救还是沉沦?当关系变得“谁都行”,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爱与被爱的能力?让我们一同拆解这些情感谜题,在别人的故事里,照见自己的影子。 收听指南 01:00 “渣女”的自白:爱上幻影,只为渡己 08:26 “爱情止痛药”的利与弊 * 爱上幻影是“安全”的,但没有营养,无法滋养人格,并可能导致在糟糕状态中循环。 18:31 “谁都行” vs “非他不可” 22:31 纯爱战士的沦陷:从一人到两人的困惑 * 他的困惑:“现在只要有钱就行了呗?”“这个世界真的对吗?” 32:50 我们该如何看待“渣”的行为? 欢迎收听全网最特别的情感播客——《爱情观察局》! 我们是一档都市情感类播客。 这里没有粉红泡泡和鸡汤文学,只有三位主播带你在恋爱的修罗场里极限求生。我们以观察者的视角,记录并解析当代爱情中的各种现象。每期节目,我们将深入探讨一段真实的情感故事。用脱口秀式辛辣吐槽解构亲密关系迷思,现场拆解恋爱套路,从中提取教训和启示,帮助你在爱情的路上少走弯路。 愿你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爱情观察局 加入听友群/投稿/与主播建联:微信搜索cc2025410,添加好友。 -制作团队- 主播 | 崔化剂 高老师 龙龙 制作人 | 崔化剂 声音设计 | 十七 文案编辑 | 崔化剂 本节目由音浪创想制作,故事终会落幕,但爱与勇气,永远在路上。
这是一个不聊书的专题,一个走出录音间的节目。 图途,图书的图、地图的图、路途的途,这是我的来时路,我的旅途,Travel Talk。 核心观点: * 内容选择先于工具 选题主要来自:出版社年度书单与直播、“读库/独库生鲜”等栏目,以及「得到」的年度书单与人文栏目;这些渠道能快速捕获有讨论价值的新书与话题。 * AI是“整理与校订”,而不是“代写” 标准流程:语音随手讲 → AI出提纲 → 录第一版 → 根据逐字稿让 AI 查缺补漏与结构重写;多模型交叉验证(GPT-5 Thinking、GPT-o3、Kimi K2/K1.5、秘塔、千问)能显著提升正确性与风格贴合,但仍由作者本人做最后判断与表达。 * 协作工具要看“全链路一致性” Trello(缺IM/日历)→ 飞书(任务/日历/多维表格自动化)→ 发现“多维表格独立高级权限没有日历、自动化无法调用日历API,且网页/APP显示不一致”→ 最终迁回腾讯文档“智能表格”(自动化齐,且与微信生态更顺手)。选择工具别被“营销版位”带节奏,关键看核心能力是否闭环。 * 剪辑与录音:可靠与顺手最重要 从 Cool Edit 一路用到 Adobe Audition(AU):像素级修音、多轨录音、省心稳定;Mac 上体验更佳但更吃内存。存储方面建议囤机械盘/NAS 做素材库,音频对硬件门槛不高但对容量与备份很敏感。 * 最终内容必须是“我的理解” 可让 AI 选金句、写头图文案或出校对意见,但整篇稿件不会交给 AI 代写;表达的主体性与责任感不可外包。 工具清单 * 选题/阅读:出版社直播;「得到」电子书/听书与 get 笔记(语音记录→转文字→个人知识库→基于得到内容的 AI 搜索)。 * 写作/校对(多模型):GPT-5 Thinking、GPT-o3、Kimi K2/K1.5、秘塔、千问。 * 协作/项目:飞书(任务/日历/多维表格自动化)与腾讯文档(智能表格、思维导图、表单)。 * 录音/剪辑:Adobe Audition;备选有 Reaper、Logic Pro、GarageBand、达芬奇、剪映。 * 存储/备份:机械硬盘或 NAS,关注双11/618补库存。 避坑 * 飞书多维表格“独立高级权限”: 无日历功能(UI 就没有);自动化也无法调日历 API。 Web 与 App 的日历可见项不一致,导致安卓端/脚本写 iCloud 时出现“只同步部分事件”的问题。 这不是 Bug,而是产品设定;想要完整日历与更高自动化配额,需要回到完整版套餐。 * 决策要点:看“核心功能是否闭环 + 各端一致性 + 自动化配额 + 真正的单点价格/人均成本”,别只盯着“高级权限”的名头。 本期设备:DJI Mic 3(车内) 制作、主播:图图 Travel Talk,Talk in Tu's Travel
时隔整整一年,本台「封面人物」再次迎来一位女歌手,她就是——坐在巷口的女生,末路的一朵狂花,在不确定的世界里,还是要相信爱情,熟练掌握一万个不回头的方法,一只优雅的刺猬,一颗怪奇的珍珠——魏如萱,娃娃大大,respect! 在刚刚过去的10月25号,娃娃大大手捧两座金曲歌后的桂冠,将「怪奇的珍珠」巡回演唱会开到北京,在观看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小壮老师便向主播们发出节目录制的邀请。这场演唱会对于小壮老师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演唱会上又上演了哪些或感动温馨或忍俊不禁的时刻?通过这场演唱会小壮老师又收获了哪些宝藏歌曲?… 另外,作为主播的我们,又都是如何结识的娃娃大大?娃娃大大又拥有何等传奇的身世?又是如何成长为今天被歌迷热爱的金曲歌后…本月将通过上下两期节目,与大家一一分享。 欢迎收听上半期节目——我们与娃娃大大的「初遇篇」! 「为了娃娃大大,勇敢一次!」 本期主播: 陈苔(娃娃大大新晋歌迷一号) 小壮(娃娃大大新晋歌迷二号) Yinan(娃娃大大新晋歌迷三号) 封面图源:小红书@蘸豆的鼠鼠 -时间轴- 00:00 开场曲:怪奇的珍珠(2024,珍珠刑) 06:43「封面人物」x 魏如萱 13:40 Yinan与娃娃大大的初遇 17:27 插曲:变形金刚(2021,HAVE A NICE DAY) 21:44 陈苔与娃娃大大的初遇 24:30 插曲:坐在巷口的那对男女(2004,C'est la vie 这就是生活) 32:41 小壮与娃娃大大的初遇 35:00 插曲:你啊你啊(2016,末路狂花) 42:51 还记得齐刘海之前的娃娃大大吗? 46:01 插曲:你啊你啊(2025,北京LIVE)(音源:B站@SuperLive_BH) 52:18 娃娃大大的父亲 61:29 插曲:我爸的笔(2010,优雅的刺猬) 65:21 2020年金曲奖开场表演居然是? 67:15 插曲:我的金曲(2020,金曲奖LIVE) 69:09 娃娃大大的音乐人家属们 75:39 插曲:很难很难(2019,查无此人/合辑) 78:59 娃娃大大的电台节目收听指路 88:08 插曲:香格里拉(2016,大事发声LIVE) 92:50 提前曝光,这是小壮在演唱会上的最爱 95:40 上半场结束曲:香格里拉(2025,北京LIVE)(音源:B站@噗次怪) 「闲话乐刊」是「闲话摇滚」旗下出版的声音杂志,旨在以「乐」会友,按「月」更新。老友们围绕近一个月的音乐生活热烈交流,分享感受,插科打诨,谈笑风生。 节目中包含以下版块: 【封面人物(封面故事)】聚焦近期备受瞩目的音乐人物或事件,从行业热点到主播私藏,以轻松对谈进行个人解读,同步分享与之相关的动人旋律。 【推歌荐碟】主播私享歌单新鲜送达,精选近期值得循环的单曲与专辑,用真实的聆听感受,为你种下一片心动的音乐风景。 【且行且听】将旅程谱成歌,用音乐标记地图。跟随声音旅行,在风景与旋律的交织中,感受每片土地独有的节奏与故事。 【在现场】还原演出最真实的温度与撞击。带你直击音乐现场,分享台前幕后的悸动瞬间,重温那份只有亲临才能体会的震撼。 【侃球听歌】当绿茵场遇见旋律,热血与感动同频共振。在进球与音符之间,讲述赛场内外的故事,品味体育与音乐碰撞出的独特火花。 【那年今日】打开音乐时光胶囊,回溯岁月深处的旋律记忆。重温往年此时发行的经典之作,或拾起那时那刻,曾经单曲循环的私藏心情。 【听播往来】搭建一座声音的桥梁,回应每一条听友留言与心声。在音乐陪伴中,完成一次次温暖的声音交换。 分享音乐,闲话世界。这是属于乐迷的聚会,欢迎你来参加。
00:00:39 00:15:24 00:28:30 00:38:37 01:09:55 01:15:00 01:23:43 01:38:43 01:48:19 02:00:21 【诡事】 商务合作、进群、灵异、树洞投稿: 剁椒:Gorillaz0130 老猫:eqwylm 匿名树洞分享: 剁椒 [email protected] 老猫 [email protected] 请勿重复投递 节目中如果有提到一些图片可WX搜索二奇物语查看相关文章 每周更新一期【案件】和一到两期【诡事】,不定期更新【树洞】、【月谈】、【电影】 您的关注对我们十分重要,非常感谢! 故事来源于网络和粉丝分享 节目无不良引导,未成年人谨慎收听。
文明・纹脉:1975 年动物造型与小件外销的局部实践 引言:历史夹缝中的文化韧性 1975 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复杂节点。在那个政治高压的年代,传统宗教与具象人物题材受到严格限制,官方文化话语集中于政治宣传与样板戏的图像语汇。然而,就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中国地方陶瓷生产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创造力。 [image] 图片 1: 70 年代文革时期淄博美术陶瓷厂黄釉狮子狗摆件,体现了当时典型的动物造型审美 政治语境下的艺术策略调整 复杂节点与限制 1975 年的中国,艺术创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压力。传统的人物题材、宗教题材都被视为高风险区域,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碰到政治红线。官方的文化话语完全集中在宣传和样板戏的图像上,留给民间艺术创作的空间极其有限。 创作取向转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陶瓷生产巧妙地进行了调整,转向以民间题材、自然意象与小型器物为主的创作取向。这种转向并非全国统一的策略,而是各地陶瓷艺人在生存压力下自发形成的 "曲线救国"。 [image] 图片 2:七八十年代老厂货库存瓷动物摆件,以鸟类造型为主,体现了 "去人物化" 的创作倾向 造型与工艺的承续与变通 "去人物化" 审美 这一时期的陶瓷创作呈现出明显的 "去人物化" 审美倾向。艺术家们刻意回避直接表现人物,转而用自然、民俗的元素作为载体。常见的题材包括: 动物造型:犬、马、鸟类、老虎、狮子等 植物纹样:牡丹、桃花、梅花等 传统纹样:云水纹、吉祥纹样等 [image] 图片 3: 70 年代博山窑文革陶瓷雄狮摆件,展现了当时对动物造型的偏爱 传统造型语汇的延续 地方作坊在题材选择上虽然避开了政治敏感内容,但在造型语言上依然承接了中国的传统审美。无论是写实还是程式化的动物小雕塑,或是花卉与吉祥纹样,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传承。 [image] 图片 4: 70 年代白瓷马摆件,造型简洁优美,体现了传统陶瓷工艺的延续 低成本生产工艺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降低生产成本,这一时期的小件瓷器普遍采用: 白瓷或低成本白胎作为胚体 通用釉色施釉 釉上彩或釉外彩装饰工艺 这种工艺路线既能保持较低成本,又能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视觉吸引力。 [image] 图片 5:文革瓷釉中彩水点桃花茶壶,典型的白瓷胎体配釉上彩装饰工艺 量产化技术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小件瓷器的成型常采用模型铸型或半手工修整的方式,既保证了生产速度,又能保留必要的造型细节。 [image] 图片 6: 60 年代狗摆件雕塑,采用模具成型技术,体现了量产化生产的特点 国际市场与流通渠道 港澳中转枢纽的重要作用 香港和澳门在 20 世纪中后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装饰加工与转口贸易枢纽作用。形成了独特的 "内地胚 + 港澳装饰" 供应链模式: 内地生产白胎瓷器 运输至港澳地区进行表面装饰或套色处理 分销至欧美的零售网络 [image] 图片 7:景德镇七八十年代外销文革红色瓷器茶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外销属性 目标消费群体 这些外销小件瓷器主要面向寻求 "东方风格小摆件" 和家用装饰品的西方中产消费群体。产品通常被定位为: 家居摆设 礼品 旅游纪念物 [image] 图片 8:建国后外销花瓶,造型精美,色彩丰富,专门针对海外市场设计 买家审美偏好 西方买家的审美偏好既包含对 "东方" 象征的期待,也追求小而精、易携带的物件属性。他们可能并不深入了解这些纹样背后的文化含义,但被其 "东方风格" 的外观所吸引。 [image] 图片 9:广彩外销碟,采用传统花鸟纹样,色彩艳丽,符合西方市场审美 规模与不确定性 关于这些小件瓷器在当年外贸总额或外汇创汇中所占比例,现行公开文献和档案并没有提供能够支撑精确量化的统一统计数据。这需要通过海关进出口档案、地方外贸公司账目与香港贸易中介资料做更深层次的实证研究。 [image] 图片 10: 70 年代景德镇出口创汇瓷器青花茶盘,体现了当时出口瓷器的典型风格 历史反思与当代启示 高压下的文化延续 这段历史最珍贵的启示在于:在高度管控的政治语境下,民间审美与生活需求仍在缝隙中延续与变形。瓷器的形式语言在承载传统的同时,也为地域社会提供了变通的生计策略。 [image] 图片 11:唐山 70 年代文革老喷彩中国珊瑚红瓷器茶具套装,展现了当时日用瓷器的艺术水平 生存与变通策略 1975 年的陶瓷艺人通过 "去政治化" 的题材选择和灵活的工艺策略,不仅实现了文化的延续,也为当时的经济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出口。这种在限制中求生存的智慧,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image] 图片 12: 70 年代东风瓷厂手绘花卉老瓷盘,采用传统花卉纹样,体现了文化传承的韧性 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对于今天从事陶瓷设计与文创产业的人来说,这段历史提供了两点重要启示: 形式与题材的可塑性常常源自市场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压力 技术与流通节点(例如再加工与中转)对设计传播与接受具有决定性影响 结语 1975 年的这些小件瓷器,它们的故事已经超越了一份简单的贸易记录,更像是一部关于文化韧性与市场智慧的微型史诗。在那个被高度管控的年代里,这些瓷器用它们柔软的形式语言和对市场缝隙的敏锐洞察,保存并且延续着多重的文化记忆。 它们提醒我们,历史的 "纹脉" 往往就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蜿蜒流淌,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并且不断地在启迪我们:如何在限制中寻找生机,在传承中实现创新,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看似微小的物件,去理解和讲述一个时代的大故事。 这些小小的陶瓷摆件,不仅仅是艺术品或商品,它们是那个特殊环境下,地方文化与经济韧性的一个微观体现,是跨越时空的文化信使。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