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al memes and opaque online phrases now weave through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office conversations. While educators note distracted students and parents fret over shrinking vocabularies, linguists point to the gradual fading of nuance in everyday speech. As abbreviated expressions increasingly stand in for complex thought, we are left to wonder what is ultimately lost when shortcuts replace substance. / Round Table's Happy Place (17:22)! On the show: Niu Honglin, Steve & Yushun
通背拳 鸽武缘 最近热度超高的话题 又一次引发了传武和现代搏击的讨论 准时准点准是...醉后调频...
Humanoid robots are capturing global attention, moving from Shanghai's assembly lines to viral videos out of Silicon Valley. Yet for every genuine breakthrough, a cleverly engineered demo seems designed solely for investor buzz. With China pushing for mass production by 2025 and global rivals close behind, the world is waiting to see when these machines will finally become a practical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On the show: Niu Honglin, Steve & Yushun
对很多人来说,20-30岁是一段迷茫且焦虑的时期:我们一边探索自我和社会,一边学习知识技能,一边匆忙地为未来的人生做选择。网络舆论和同辈压力,让当今的我们格外害怕“选错”,迫切地想要知道:“那些当初xxx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今天的嘉宾Tony,国内本硕读的是英语专业。在拿到加拿大的教育技术博士学位之前,他做过多份全职或兼职的工作,有西部地区的公办高校,也有沿海发达地区的民办学校和民营企业。如今在求职中,他会被HR质疑经历跳跃,“稳定性差”,但他同时也发现,文科生的发展道路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宽广得多。 我们一起聊了: - 外语专业是不是“夕阳专业”? - 文科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获得? - 要不要读博?要不要转专业?要不要出国? - 第一份工作怎么选,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家乡“躺平”? - 从20+到30+,我们的价值排序怎样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 如何在变化的环境里保持弹性、清醒和行动力? 如果你现在正站在岔路口,有点焦虑、有点犹豫、又有点想改变但不知道怎么开始,希望这一期能给你一点陪伴和一点勇气。 2:52 选择窄、门槛低?重新审视文科专业的竞争力 10:54 英专生如何在读书期间探索未来的职业方向 16:09 要不要读研?如何选择硕士专业? 17:32 求职前,如果选一个技能点死磕,那一定是口语 18:53 出国读研选什么专业 20:56 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后悔了吗 32:56 放弃编制去读博,通过会议社交拿到奖学金offer 40:28 跨专业读博的预期差异和导生磨合 47:35 是什么课程设计师?教育技术专业的种草时刻 53:30 疫情期间的艰难抉择,一度怀疑自己能否毕业 1:02:28 读博对你的职业发展是否起到助力? 1:06:10 设立“博士工作站”的国际中学,工作体验如何? 1:11:14 到底应该多尝试不同赛道,还是应该在同一条赛道上保持积累 1:15:22 要稳定还是要高收入,要上升空间还是要生活平衡——你的择业优先级变化了吗 1:22:47 如今你对未来的职业道路有怎样的展望和思考?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每两周周四晚更新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软件调整多日,可适当试错 切克闹连涨多日,存在调整预期 照猫画虎实战 * 在我这里只有卖飞 * 继续套公式
日本年轻的爵士钢琴演奏家上原广美被称作东方爵士明珠,古典爵士和流行的天才跨界演奏家,上原广美2012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巡演,接受了 All That Jazz 的独家采访。
科技新闻 * 00:24 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 * 微软、苹果也相继突破4万亿 * 04:21 Apple 财报 * 14:00 Trump Phone 再次推迟 * 18:19 广州地铁摇一摇广告 科技心得 * 19:49 AirPods Pro 3 ---------- 本期剪辑:明昭 封面来源:9to5Mac (拖了两周,自扇巴掌🥲)
与小莫老师预约咨询,或了解更多,请见公众号:ketocn 本期话题: 01一日一餐经常饿,这3点可能没做对 02生酮增肌到底该怎么吃?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03桥本抗体高,适合纯肉饮食吗? 04纯肉饮食能否用补剂代替内脏? 05网友产后甲减,可以纯肉饮食吗? 06能让身体发红的维生素B3效果更好吗? 07有些医生不支持桥本女生去做纯肉饮食,对吗? 08哪类人有必要吃甲基化的B足维生素?普通B族难道无效吗? 09网友建议小莫老师卖补剂,但?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这是一期两周年疯疯单口碎碎念。 值此脱离日常上线两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本档节目的第一期单口音频,给脱离日常过一个马马虎虎的生日,也给疯疯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不是)。 这期节目的时长很短,语速较慢,内容较散,非常推荐大家倍速收听。疯疯通过一些天马行空的关键字组织了一场不着边际的表达,感谢自己的坚持,感谢松子和王老师的陪伴,感谢听友们的支持。 脱离日常,生日快乐! /主播&大纲&剪辑/:疯疯 【内容时间轴】 01:45 工作,副业,兴趣爱好 03:58 兔子洞,乌托邦 07:48 焦虑,成就感,挫败感 10:25 做出了爆款?订阅卡在1000以下 12:50 记录,吐槽,分享,科普,路在何方? 14:15 坚持,摆烂,准备充足又不充足 16:45 心跳加速、口干舌燥 18:20 陪伴,听了太多、记得太少 20:40 狂喜播客节 23:45 感谢大家的支持 【加听友群】 添加小助手微信:tlrc2023 【收听渠道】 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网易云、喜马拉雅、QQ音乐 搜索 “脱离日常”
本期小学作业划重点: 00:07 做阅读题一定要把文章看完(小石楠) 00:45 面试就像见咨询师(小纸壳) 01:48 松弛是坏掉的弹簧(小阿西) 02:42 一种名为孤独的生活模版(小小鱼) 03:47 用很大的力气去爱再很伤心地痛(小闪电) 04:45 避难所被摧毁了(小问题) 05:49 唐僧当年取到的经肯定没刚打印的热乎(小薯) 06:38 我们仨的穿搭除了颜色并没有什么区别(小蜘蛛) 07:44 我们只是频繁提及它,而不再拥有那种它了(小zzz) 08:51 苹果四季都好吃(小soup)
“最近在讨论高端体验时的关键词是:活人感、可持久性、区隔感” “奢侈体验在几大核心的维度上都发生了质的转变” “消费者是Live in the moment,但是品牌会需要Think for the future” “中国市场存在一种特殊的张力,是来自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所带来的创造力的张力和建设性的张力“ 从咖啡、展览到珠宝学院,从感官营销到文化叙事,在当今全球商业格局中,中国成为了全球奢侈体验创新的“试验田”。 中国市场之所以成为奢侈体验创新的前沿阵地,源于其独特的“张力”。这里既有数千年沉淀的历史文化与深厚底蕴,又以惊人的速度拥抱科技进步和新世代的崛起。这种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交织,为品牌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试验空间。 当然,奢侈品牌在中国的体验创新,远非简单的全球模板复制,奢侈体验的“天花板”也在不断刷新,同时,他们也为所有追求高端化、品质化发展的品牌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这期节目我们就来一探奢侈体验及其背后的消费者和社会变革。 - 本期嘉宾 - 陆铭逸(Rupert McPetrie),WPP Media中国首席执行官 金若蓝(Iris Chin),WPP Media中国董事总经理 戴莉莎(Lias Dai),WPP Media旗下蔚迈高级策略总监 周宸(Edmund Zhou),时尚专栏作者、译者 主持人: 赵林娜(Linna Zhao),WPP Media中国市场与传播负责人 - 时间轴 - 00:55 当传承与消费碰撞,中国成为奢侈体验的热土 08:44 从布鲁提到蒂芙尼,一杯咖啡也可深入生活之味 11:32 热衷策展,是为呈现更完整的品牌故事 14:13 活在当下的消费者,需要品牌保障未来的重量 16:54 当奢侈品牌走进生活,「活人感」更能触动人心 20:43 从「招募」新客到「留存」老客,沉浸体验是长期关系的开始 24:00 当消费者只为心动买单,品牌如何成为他们的「梦想清单」? 26:20 感官刺激和科技快感,是年轻人买单的新理由 28:42 在成熟细分的市场中,「心智份额」比「钱包份额」更宝贵 31:40 全民媒介时代,人人都是体验的传播者 37:33 体验的「天花板」由品牌与消费者共同抬高 43:32 当承诺与体验不匹配,奢侈体验也可能成为翻车时刻 51:43 工艺与设计,始终是不可动摇的根基 59:03 对社会责任的展望,将构建品牌新的「天花板」 - 本节目由WPP Medi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 制作团队 - 策划:王翩翩 统筹:王冰倩 制作:闫漫汀 声音设计:杨啸天 节目运营:王童语
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引发关注,但其复杂性常常被忽略。从自闭症到抑郁症,各种心理状态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共病现象。精神科医生在诊断时依赖手册,但缺乏明确的生物标志物使得诊断时常不够可靠。新标准的制定也引发了对正常情感的病态化担忧。药物治疗的普及和医生与制药公司的利益勾结更是让人反思。在这场心理健康危机中,我们需建立更透明的体系,尊重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