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我藏私的播客,不太想发出来。更不想免费发出来.hhhh 大家还记得86期播客中的许老师吗?86.正确选择大于盲目努力,投资机会抓住一次就够了 嘉宾在股市1900点时抄底,6100点清仓,然后2008年抄底地产,2022年清仓房子。股市楼市都爆赚!播出后,有很多人说他仅仅是运气好而已,真的如此吗?嘉宾会怎么回应?带着这个问题,我去参加了一场线下活动,许老师分享了自己是如何看待世界并且回复了网友的问题。 征求他同意后,我录下来整场活动。说实话哈,部分内容讲的挺无聊的,因为有人睡着了。 hhhh那我为啥还说藏私呢?因为我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只关注我能获得感受,至于其他的不重要~ 我认为听完这期: 1、你能收获到一个老人的生活智慧,他从几十万、做到百万、千万,亿级别。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许老师常年给研究生上课,他知道大家都喜欢纯粹的方法论,但是他学生评价他是授人以渔的人,相当于我们免费补了一堂“织网”课。 我们充分尊重许老师的意见,内容不收费,希望这1小时不会浪费你的时间,能给你哪怕一点点启发我们也会很开心。 如果确实如此,也希望你能转发留言扩散一下。万分感谢
如果你是一个具有股权思维的价值投资者,你应该把你的证券账户看成一家公司,你是它的经营者,为它建立财务报表。 你转入的钱是股东出资,转出的钱要么是股东分红要么是股东借款要么是股东减资。持仓股票以买入成本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持仓股票的现金分红计入投资收益,忽略持有期间的股价变化造成的公允价值变动,在卖出的时候一次性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如果十年之后你亏损了,你打开自己账户的报表就能知道,是你的经营有问题,还是你投资的公司经营有问题,还是市场有问题。 如果十年之后你盈利了,你同样能知道,是你经营的好,还是你投资的公司经营的好,还是你占了市场的便宜。 一、从银行股投资观点联想到格栅理论 1)什么是格栅理论?格栅思维、网格思维? 芒格的格栅理论,已经被投资圈所熟知,但能准确把握这个理论的人,还是不多。 因为它需要我们运用各个学科的通识智慧,搭建一个庞大跨学科知识体系的网络,把需要论证的问题,放在网络中进行交叉验证。 芒格说,要努力掌握更多股票市场、金融学、经济学知识,但不能将这些知识孤立起来,而要把它们看成包含了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等等的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世界总在随机漫步,市场变幻莫测,没有哪种单一学科思维可以有效解释其中的变化。但是如果通过多个不同学科和维度对同一个问题验证得出同样的结论,可能投资决策的正确率会更高。 但是精力总是有限的,芒格支招:首先学好数理化,外加一门工程学,掌握好这四门硬科学的基本原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精密逻辑思维。 2)狐狸和刺猬的隐喻,狐狸多知,刺猬一知。 古希腊诗人阿基洛科斯的一首诗中有句话,大意是: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诗人想表达的意思是,狐狸狡猾,有很多诡计来吃掉刺猬;但刺猬只需要一招就可以保护自己——将柔软的身体蜷缩在坚硬而多刺的壳里。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打死都不卖,庄家多知而散户一知。 不过泛泛而谈可不是什么好事,看似什么都懂,不如只懂一点。例如2022年有一篇文章很火。用户“股海无涯学无涯”发表《投资有多难:大V私募现形记》,引发投资者关注。泛泛而谈的大V业绩辣鸡的不行。 3)从两位基金经理的研报读出来,没有神都是普通人都在不断迎接挑战 大成徐彦:如果以报告期内收益率的提升为衡量标准,上半年有两次机会,一次是春节前的 机会,一次是二季度低估值大市值公司的机会。 第一次机会更符合我的投资理念,但在最应该买入的时候,我却不敢买,这说明 在股市里总会有新的挑战出现。第二次机会不太符合我的理念,我不确定拉到更 长时间看如果买了会赚还是亏,但尝试性的相反操作拉低了本组合的收益率。 易方达张坤:人们往往倾向于崇尚复杂的东西,不屑于显而易见的东西,认为它们太过简单。事实上,投资与奥运跳水比赛的计分方式并不相同,难度系数并不重要。能正确投资一家有着单一成功要素、简单易懂并且可持久保持下去的公司,与投资一家有着多项竞争变量且复杂难懂的公司相比,即使后者已经经历缜密而深入的分析,两者的回报难言孰优孰劣。 不要把事情搞得太复杂,往往是尊重常识 4)投资的定量和定性,区别在于后者。 量是可以读出来的是固定的,但是对于性的定义需要有很深的认识,可能就是我们每个人格栅思维不同。 如果是单一模型会怎么样? 我读了很多书,有资本周期阶段投资,也有低估值的投资,他们其实非常像单一模型。就像景气和红利,价值和成长一样。例如PE,PB,景气度,自下而上。查理芒格:真正的学习和持续的成功属于那些首先构建出格栅思维模式,然后运用整体性、多样性方式思考的人。 5)两个步骤学会建立培养你的格栅思维 1、明白我们获得知识的基本框架; 2、了解如何使用类比和益处。 所谓的框架就是对各个都有基本的认识,能分清区别不同,第二步就是找类比,其实就是以生动的表达方式说出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就说过以教代学,你能教会别人你就会了。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告诉我们如果你想加快你的学习速度,克服瓶颈期,将经验转化为专业知识,那你要定期练习和加强你的技能,要进入一个你干起来有点累不怎么轻松的区域,换言之挑战自己。在《超越百岁》这本书中作者也提到这种区域,他叫做二区运动,二区速度可以慢到人们仍然能够保持对话,但是又会有点紧张让你不太想聊。 从技能训练、知识延展到体能锻炼都有非常相似的地方。这算不算格栅思维呢?他们在不同的领域相互交叉验证。 6)价值投资中的格栅思维 第一,知道自己要什么,不遗憾。 第二,努力搞懂公司值多少,不乱出价。 第三、没必要成为专家,也不羡慕任何专家。 做到符合价值投资,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能够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作为我们分析其价值的前提基础。 2,足够的确定性。一个公司在未来的确定性,是由该公司的业务性质决定的,而不是靠前几年的统计数据决定的。例如,根据统计,2007年前一个高速公路公司和鞍钢公司前5年的盈利数字都是稳定增长。但由此推断高速公路今后五年的业绩显然要比推断鞍钢公司今后五年的业绩要可靠 3,较高的盈利能力。 4,有稳定的回报(很多投资者非常在意现金分红,比如巴菲特。也有很多投资者不太在意,他们常以巴菲特的公司为例。) 5,合适的买入价格。假如你能够找到并且只投资这样的股票,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具备了价值投资者的所有特点,你一点都不会困惑。遗憾的是,如果按照上述几点去市场寻找股票的话,我们立即会发现,同时具备上述特点的股票非常少。在这些很少的股票中,出现合适价格的机会更少。这也是每当出现股灾的时候价值投资者高兴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股灾可以带来好的价格,可惜的是股灾不是年年发生的。 可见,纯粹意义上的价值投资非常困难,而上述条件中那些抽象的、无法量化的因素,更是考验一个人价值投资能力的关键。
据NHK报道,指挥家小泽征尔于2024年2月6日在东京家中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 88 岁。我们节目曾经做过相关的谈话节目,但由于种种原因被撤下。收到如此让人悲伤的消息,我们将原节目再次剪辑与大家分享。 超越指挥家的身份,小泽征尔是沟通日本与世界的文化桥梁。很多人通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那句字正腔圆的“新年好”认识了他,更多人因为他出生于中国沈阳,又致力于推动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而对他颇有好感。小泽征尔不仅是深耕西方音乐文化的学习者,更是日本文化在世界上传播的符号。 - 聊天的人 - 顾超(微博@天方乐谈超人,公众号“天方乐谈Intermezzo”)沙青青,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豆瓣 ID:BBpanda)伯樵,乐评人、译者、影迷(微博@伯樵 jr) - 节目大纲 -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用中文问候从斋藤秀雄到世界舞台超强的人格魅力赢得乐团和大师的青睐与 NHK 交响乐团闹翻与争议早年“出格”的留学生活作为伯恩斯坦的学生助手1979 年小泽征尔访华往事与八卦文化使者和音乐外交家西方音乐界的偏见与认同斋藤纪念,小泽音乐塾与小泽近况小泽之后,亚洲指挥家的未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天方乐谈》,也可通过喜马拉雅等app收听。 - 互动方式 - 节目微信公众号:天方乐谈Intermezzo 听友群管理员微信号:guchaodemajia
这个系列节目将会为您解锁十座音乐艺术殿堂,除了能了解到各国的古典音乐文化,不同的城市与音乐厅之间的关联,也能听到上海交响乐团的资料库中珍藏的现场录音。本期节目,将会介绍奥地利维也纳的地标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以及其中的金色大厅。 - 音乐 - 勃拉姆斯 - 「海顿主题变奏曲」片段 水蓝指挥上海交响乐团(2023年3月11日音乐会实况) - 片头 - 朱践耳 - 「灯会」片段 - 主持 - 顾超(微博@天方乐谈超人,公众号“天方乐谈Intermezzo”) - 联合制作 - 上海交响乐团 魔都电台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天方乐谈》。 - 互动方式 - 节目微信公众号:天方乐谈Intermezzo 听友群管理员微信号:guchaodemajia
这个系列节目将会为您解锁十座音乐艺术殿堂,除了能了解到各国的古典音乐文化,不同的城市与音乐厅之间的关联,也能听到上海交响乐团的资料库中珍藏的现场录音。本期节目,一起走进被誉为拥有最美声音效果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 - 音乐 - 马勒 - 第九交响曲片段 梵志登指挥上海交响乐团(2018年6月3日音乐会实况) - 片头 - 朱践耳 - 「灯会」片段 - 主持 - 顾超(微博@天方乐谈超人,公众号“天方乐谈Intermezzo”) - 联合制作 - 上海交响乐团 魔都电台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天方乐谈》。 - 互动方式 - 节目微信公众号:天方乐谈Intermezzo 听友群管理员微信号:guchaodemajia
这个系列节目将会为您解锁十座音乐艺术殿堂,除了能了解到各国的古典音乐文化,不同的城市与音乐厅之间的关联,也能听到上海交响乐团的资料库中珍藏的现场录音。本期节目,一起走进位于德国汉堡的易北爱乐厅。 - 音乐 - 勃拉姆斯 - 第四交响曲片段 水蓝指挥上海交响乐团(2023年3月11日音乐会实况) - 片头 - 朱践耳 - 「灯会」片段 - 主持 - 顾超(微博@天方乐谈超人,公众号“天方乐谈Intermezzo”) - 联合制作 - 上海交响乐团 魔都电台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天方乐谈》。 - 互动方式 - 节目微信公众号:天方乐谈Intermezzo 听友群管理员微信号:guchaodemajia
本期节目聊聊“艺术之都”巴黎的古典音乐新地标:巴黎爱乐。 - 音乐 - 斯美塔那 - 「我的祖国」片段 帕沃·雅尔维指挥上海交响乐团(2016年2月27日音乐会实况) - 片头 - 朱践耳 - 「灯会」片段 - 主持 - 顾超(微博@天方乐谈超人,公众号“天方乐谈Intermezzo”) - 联合制作 - 上海交响乐团 魔都电台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天方乐谈》。 - 互动方式 - 节目微信公众号:天方乐谈Intermezzo 听友群管理员微信号:guchaodemajia
#姐妹悄悄話 #面對低潮 #sisiterstalktalkshow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低潮是人生常態 不同年紀碰到的低潮各有不同看起來再成功開心的人,他經歷的低潮和挫折遠比你以為地多 想拯救陷入低潮的自己時 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姐妹悄悄話Podcast Apple:reurl.cc Spotify : reurl.cc KKBOX : reurl.cc 小宇宙:reurl.cc FB 粉絲頁: / sisterstalktalkshow Instagram: / sisterstalktalkshow TikTok: / sisterstalktalkshow YouTube影音版: / @sisterstalktalkshow 若需再製使用 請來信取得授權同意 [email protected]
在以终为始,致远尽微:在2023红杉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峰会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元化智能首席科学家孟庆虎就《GPT时代的智慧医疗与手术机器人》这一话题进行主题演讲。 01:50 自然语言处理发展案例。 06:20 AI读图能力发展案例。 08:10 如何理解人类的普通智能? 10:20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 10:40 普通智能和人工智能有怎样的差异? 14:20 如何将人工智能的进步应用到智慧医疗中? 14:40 案例解读:胶囊内窥镜机器人。 15:30 案例解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 19:10 案例解读:癌细胞精准切除技术。
在以终为始,致远尽微:在2023红杉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峰会中,清华大学药学院创始院长、拜耳特聘教授丁胜,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元化智能首席科学家孟庆虎,智冉医疗联合创始人兼CEO宋麒,在主持人红杉中国合伙人杨云霞的话题引导下就《医疗健康产业未来趋势与前景展望》这一话题进行圆桌探讨。 01:30 未来5-10年,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将发展成什么模样? 01:45 观点:发展范式将被清晰定义。 03:10 观点:在医疗器械行业,国内或将实现从模仿到逐步创新的跨越。 04:15 观点:在脑科学领域有更多神经图谱的建立、高通量脑机接口的进一步应用。 06:50 创业故事分享:什么样的事情持续激励创业者前行? 07:15 观点:敢想敢做、享受创新创业的过程。 09:50 观点:基础研究是一切成功的坚实基础。 13:45 观点:对自己真实、实事求是最重要。 16:30 如何才能在自己热爱的科研的道路上、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开心、走得更远? 16:50 观点:以目标为导向,细节决定成败。 19:00 观点:要建立自己的目标,然后创造机会。 20:10 观点:有时候学会做减法比做加法更加重要。
在红杉Talk「创新的复利」第二季节目中,红杉中国董事总经理翟佳,与探迹科技创始人兼CEO黎展,围绕“SaaS企业,为何瞄准‘难而正确的事’”这一话题展开对谈。 02:00AI技术的突破如何影响SaaS 或B端企业的发展进程? 05:30探迹科技所做之事的初衷和难点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一个“难而正确的事”? 12:10探迹科技在技术上做了哪些准备? 16:00探迹科技如何做好中小型企业的服务? 21:00在落地的过程中,面临着哪些挑战?如何克服? 23:40展望未来三到五年,SaaS行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
近期,红杉中国携手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共同推出系列对谈节目”洞见产业前瞻高端系列对话”,对话由红杉中国投资人与医疗领域权威专家联袂出场,共同解密临床科研转化与医疗投资背后的故事。在本期节目中,红杉中国合伙人杨云霞与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副书记贾旺教授就“脑科学的医疗创新和临床转化”这一话题展开交流。 02:10 天坛医院近年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有哪些?从大方向上看,脑科学在临床科研转化方面的发展如何? 10:00 从投资人的角度而言,究竟哪些创新能够获得成功? 13:20 投资人和医生之间有哪些共性? 15:30 临床科研和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18:40 天坛医院在临床转化方面有哪些心得? 23:00 怎样的早期创新项目可以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 30:30 为什么有声音说基础研究难以推动临床治疗? 36:10 纵观医学发展史,每次革命性的医学进步都离不开创新。那么医学创新的边界在哪里? 41:15 医生或者科学家在创业时,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要点? 44:25 天坛医院在成果转化上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如何去对待那些高价值专利以及微小创新? 47:50 如何助力医生弥合临床科研与商业化之间的鸿沟? 55:35 在医疗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新的机会正在浮现?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