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沙龙、画廊与小资情调,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布尔乔亚

以读攻读

“布尔乔亚”,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我们总在不经意间使用它,却从未真正理解其内涵。布尔乔亚不仅代表特定社会群体,更承载着一种文明理想与生活方式。它曾被塑造为现代生活范式及思想变革的标杆,如今却遭遇全球性的结构性断裂、系统性衰退与持续性萎缩。 布尔乔亚是随着现代社会兴起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社会阶层,也体现着一种文化、格调和趣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历史进程,而且也为欧美文学留下了独特的韵律与节奏。 究竟何为布尔乔亚?它诞生于何时何地,在历史的复杂变迁之中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又为何逐渐走向消亡?文学作品是如何表现布尔乔亚的兴衰?中国语境下是否存在本真意义上的布尔乔亚? 本期节目以弗朗哥·莫莱蒂专著《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切入,解码布尔乔亚这个令人着迷的文明符号。 嘉宾: 朱康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西方批评理论,著有《现实主义的变奏:当代视域中的文学批评域文化分析》,译有《词语的肉身》(合译)、《根本恶》(合译)、《布尔乔亚》等。 王璞 学者、教师、诗人、批评工作者和译者。美国布兰代斯大学(BrandeisUniversity)副教授和比较文学项目主任、重庆大学高研院/博雅学院青年兼职教授 豆瓣 @王璞一零一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The Bourgeois Afternoon or The Terrasse Family - Pierre Bonnar 时间轴: 00:03:58 布尔乔亚概念的诞生与历史流变 00:08:14 布尔乔亚与中产阶级的区别 00:16:30 布尔乔亚在历史叙事与文学想象之间的双重面相 00:25:13 布尔乔亚是如何看待工作的 00:29:09 布尔乔亚精神与劳动伦理之间的关系 00:35:48 18世纪小说文体兴起与布尔乔亚阶层崛起的互文关系 00:39:54 成长小说之中的布尔乔亚形象 00:45:06 为什么说布尔乔亚的生活是散文式的 00:53:03 布尔乔亚的式微在20世纪小说中的体现 00:59:03 布尔乔亚的兴衰与资本主义的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 01:06:34 现代主义文学中布尔乔亚之子的终末状态 01:10:28 当代中国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布尔乔亚 01:17:17 中国文学中的布尔乔亚形象 La sortie du bourgeois — Jean Béraud 涉及作品: 弗朗哥·莫莱蒂《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现代史诗》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拉·封丹《 拉·封丹寓言》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美学》 紫式部 《源氏物语》 拉伯雷《巨人传》 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歌德《浮士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福楼拜《情感教育》《包法利夫人》 司汤达《红与黑》 波德莱尔《恶之花》 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 矛盾《子夜》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Serenade in CMajor, Op. 48:Waltz 中插:Bossa Nova - BossaDu Nord 结尾:Mott theHoople -Saturday Gigs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87分钟
4k+
6个月前

EP26:一个人可以废物到什么程度?

愿读服书

好久没有更新播客,大家猴呀,我是包子。 新年第一更就选了一本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书—《一个人可以废物到什么程度》,讲述了一个29岁的年轻人远离社会的故事。 这本书很薄,但对我的启发还是很大的,我发现整个社会似乎都陷入到某一种规则里,在这个规则中我们需要努力,需要上进,需要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问题是,一旦陷入这个规则后,好像很少有人在想,到底怎样的生活是更好的生活? 是住豪宅?开豪车?是周围帅哥美女围着绕?我觉得不一定是这样的,甚至这样的生活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精神空虚。 所以李树做出了一个很勇敢的决定,他带给我很多思考,我把这些都放在这期播客里,希望大家喜欢这期内容。 在节目最后我也说了接下来的更新安排,大家如果有想听什么话题,都可以留言告诉我们,谢谢你的等待还有聆听。 祝你周三愉快~ ⌚️本期时间轴: 2:18 书中主角李树的故事 10:56 李树的工作历程 12:41 关于“成功”的思考 21:02 什么是废物? 23:49 节目的规划 🎤本期主播: 【一只萧包子】b站/抖音百万up主,一萧文化创始人,一边读书一边赚钱一男的。 🎞️本期制作人员: 后期:小丛 🎵本期片头曲:茶啊少年 - 唐汉霄 🎵片尾曲:Dear reader - Taylor Swift 公众号:一只萧包子|B站:一只萧包子|抖音:一只萧包子 如果有想听的内容,欢迎给我们留言,可添加下图微信,后续会有听友群,备注「小宇宙」 【关于愿读服书】 《愿读服书》是一档站在普通人视角下,生活中的轻松解读书籍节目,希望这档节目可以成为你大脑的健身房,我们来做每一本好书的导游,借着节目来聊聊见识,聊聊生活,聊聊感悟。 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欢迎关注@「@一只萧包子」,随机掉落更多内容,愿我们在漫漫人生路里,能够同路前行。

26分钟
5k+
6个月前

EP3: 从“被凝视”到“自发光”:在成为“她”之前,先成为完整的“我”

《南十字星手记》

愿你拥有拒绝的权利,而不是永远美丽。 愿你被鲜花簇拥,更被尊重与自由包围。 愿你的成就被认可,而不是被一句“女孩子挺厉害”轻轻带过。 愿你在知识的荒原上拓疆时,不必假装谦卑;在男性铸就的规则迷宫里,成为那个重绘地图的人。 – 欢迎来到《南十字星手记》三月妇女节特辑。 这里没有温柔劝诫,只有清醒剂与工具箱。 当3月8日变成“女神节”,当粉色礼盒和促销代码替代了真正的讨论,我们更想谈谈海内外现代女性的自由与选择,探讨那些隐藏在日常中的性别困境——如何夺回定义自己的主体性和语法权? 当职场高喊“性别平等”,却在面试时问你:“打算什么时候生孩子?” 当女性的成功被称为“性别红利”,而男性的成就却被视作理所当然? 当争取已久的权利,仍在被悄悄夺走? 这一期,我们不做被祝福的女性,我们要成为书写祝福的人。 如果你也有话想说,欢迎收听《南十字星手记》本期节目,一起打破沉默,加入这场从“被凝视”到“自发光”的星群对话。 – 「现状:现代女性真的更自由了吗?」 01:18 被包装的”女神节“ 01:56 妇女节的真正由来 —— 一百多年前的历史回响 02:23 不做女神的我,配拥有一个节日吗 03:06 国内外女性的自由和困境 03:27 澳洲公司免费提供卫生巾——这也是可以在集体大会说的吗? 04:00 国外职场对女性的政策红利和隐形偏见 05:00 《好东西》里的“女权主义表演家”就在我们身边? 06:25 表演女权主义是真做实事,还是为了既得利益 07:19 澳洲男生真的想做家庭主夫? 07:41 男女产假天数相等真的实现了 08:43 反堕胎法案重施 —— 是进步还是倒退? 10:23 性别平等不等于特权,更不等于女性高于男性 11:08 男生化妆怎么啦? 12:45 争取权益的差别心酸 「困境:女性如何在规则里“被塑造”」 13:14 语言和教育环境的“双标”暗示 14:23 英文表达中的性别不友好 15:40 随父姓、随夫姓,过年先回奶奶家 —— 我们该墨守成规吗? 16:00 从小到大的性别期待 —— “乖巧”背后的退让 16:35 职场上被批评“不够淑女”? 17:15 如果我们要开一扇门,那就先把房子拆掉 17:45 我就是那个不做家务的女生 19:38 隐形的家务劳动、情绪劳动如何更好地承担? 20:20 《恶女的告白》:都说女人的下午很长,那么我的下午,是从几时开始呢? 21:45 被困在了别人建造的高墙里,达到别人的标准居然也挺舒适? 22:55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23:36 当你把别人给你的伞拿掉,才发现外面根本就没有下雨 23:55 男性凝视:你不戴眼镜更好看 24:30 二十年前的“玩笑”:大头大头,下雨不愁” 25:00 ”女孩子长这么高个子能干嘛?你只能去打篮球“ 26:10 女孩子被喜欢很重要吗? 27:00 年龄焦虑:过了三十岁的我,心里终于放下了石头 28:13 澳洲大厂里四十多岁的管培生 30:15 ”月经羞耻“的轮回 「突破:如何摆脱社会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 33:15 打破讨好性思维,设定自己的界限 33:26 新娘不再选择在婚礼上由父亲和新郎交接 34:06 《我的天才女友》:不能上学的莉拉,以家人的名义借遍了小镇的图书馆 35:52 莉拉被无视的伤痕,却让她更坚定选择结束错误的关系 37:22 《恶女的告白》:那个救赎自己的好朋友,竟然是她? 39:05 经济独立:如何真正实现精神自由? 39:43 《再见爱人》点醒的个人账户 40:25 创造自己财务掌控感的练习方法 41:13 重新定义“女性成功” 41:40 Taylor Swift的女性力量:从现在开始要靠你自己了 42:25 选择走花路,也可以走山路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讨论,你或者你的家人,今年的妇女节是如何度过的?

43分钟
1k+
6个月前

58页大研报-美国错失新兴劳动力经济——机器人产业系列(一):中国的主导地位

左兜进右兜

每周六,周日复盘美股技术及宏观。了解更多财经信息,研报信息,交易逻辑,如内容引起您的共鸣,请订阅我们,以支持我们继续分析创作,谢谢你。 时间线:中国引领新劳动力经济 - 机器人产业发展关键事件 2011年: * 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旨在将新技术和自动化流程集成到工业中,以提高竞争力,此举影响了整个欧洲联盟。 2015年: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并发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其中自动化机床与机器人是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该计划设定了到2020年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40%,到2025年达到70%的目标。 2016年: * 美的集团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KUKA)。德国政府因其严格的官僚限制未能及时阻止此次收购。 2017年: * 韩国LG电子在首尔机场部署自动驾驶引导机器人,并将机器人技术设定为关键增长领域。 2018年: * 中国在每万名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方面仍未进入全球前十名。 2019年: * 意大利开始出售多家机器人公司,包括EVOLUT、OLC Engineering和CMA Robotics。 2020年: * “中国制造2025”计划设定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40%的目标年份。 * 中国汽车产量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 2021年: * 韩国三星集团宣布公司范围内的倡议,计划投资高达1370亿美元用于工业自动化和人工智能。 * 韩国现代汽车收购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 * 韩国政府制定了到2030年投资2.25万亿韩元(约合19亿美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新计划,此前自2008年以来已实施四轮“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总投资达1.3万亿韩元(约合11亿美元)。 * LG电子将其在Bear Robotics的股份转换为多数股权。 2022年: * 中国在每万名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方面超越德国,位列全球第三,达到370台。 * 全球51%的工业机器人安装在中国,当年新增安装量达27.6万台。 * 意大利政府最终否决了一项机器人公司的收购案。 * 韩国电子商务普及率位居世界前列,超过30%的零售额通过在线渠道完成,是美国的两倍。 * 韩国汽车产业占韩国经济总量的31%。 2023年: * 英飞凌(Infineon)在年底的报告中提及与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的设计合作以及其产品在国产机器人中的物料清单(BoM),但在随后的报告中不再提及。 2024年: * 美国中美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于10月发布报告,指出中国人形机器人公司在2023年融资7.6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融资超过5.5亿美元。 * 在北京举行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有27款不同的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并进行演示,而特斯拉的Optimus则静止在透明的箱子里。宇树科技(Unitree)的H1进行了同步演示。 2025年: * 2月: 欧洲自动化产业组织向欧盟发出“行动呼吁”,以解决其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竞争力不足问题。“工业4.0”战略实施九年后,欧盟意识到其需要中国正在吞噬的机器人技术。 * 3月11日: SemiAnalysis发布题为《美国正在错过新的劳动力经济——机器人(第一部分)》的报告。报告强调中国在通用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分析了机器人系统的构成和供应链的挑战,指出西方国家在这一领域处于落后地位,并呼吁美国采取行动。报告中还提及了将于3月16日举行的英伟达Blackwell GPU黑客马拉松活动,演讲嘉宾包括OpenAI的Philippe Tillet、Together AI的Tri Dao、Thinking Machines的Horace He等人。 * 预计2025年底: 优必选(UBTech)预计将大规模生产近1000台人形机器人。 * Agibot成立于2023年,截至2024年12月15日已全面投产52台人形机器人。 * 宇树科技(Unitree)的G1人形机器人已在美国上市销售,价格为1.6万美元。 未来展望: * 中国致力于在2025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预计增长引擎将在2027年启动。 * 中国正在积极发展半导体产业,以支持其机器人产业的崛起,预计2025年至2027年间将出现产能过剩,并可能以低价芯片冲击市场。 * SemiAnalysis计划在后续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报告中深入研究下一代机器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并探讨实现各种形态“机器人通用智能”(Robotics AGI)的剩余挑战和潜在领先者。 主要人物列表及简介: * Philippe Tillet: OpenAI的代表,计划在2025年3月16日的英伟达Blackwell GPU黑客马拉松上发表演讲。 * Tri Dao: Together AI的代表,计划在2025年3月16日的英伟达Blackwell GPU黑客马拉松上发表演讲。 * Horace He: Thinking Machines的代表,计划在2025年3月16日的英伟达Blackwell GPU黑客马拉松上发表演讲。 * 李克强: 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于2015年签署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 王兴兴: 宇树科技(Unitree)的CEO,在SemiAnalysis的报告中被提及,并被报道曾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高度重视。 * (未提及具体姓名)KUKA广东工厂主管: 在报告中被提及,表示KUKA在广东的工厂有能力将机器人生产时间从每半小时一台缩短到每分钟一台。 * (未提及具体姓名)SemiAnalysis作者: 包括Dylan Patel、Reyk Knuhtsen、Niko Ciminelli、Jeremie Eliahou Ontiveros、Joe Ryu和Robert Ghiduta,他们共同撰写了这份关于美国劳动力经济和机器人产业的报告,对行业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预警。 本期内容: 主播 左兜儿 幕后制作 右兜 如需获得更多及时研报、英文原文,模型技术研报,模型交易日志,欢迎加入我的知识付费圈子,《图说市场美股圈》

13分钟
99+
6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