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失智老人照护中的女性与流动定居人口家庭观念重构 - 181

付费
关雅荻·刹极9秒 - 开放对话付费合辑

*本期录制于2025年3月9日,上海 开放对话的人: 孙哲,社会学学者,《社会学人》主播 老圆,《大上海歌舞厅》主播 本期主要内容: 本期播客节目由资深电影人关雅荻主持,邀请社会学学者孙哲与播客《大上海歌舞厅》主播老圆,围绕张帆导演新作《苍山》展开深度映后对谈。这场95分钟的讨论以电影文本为基点,延伸至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家庭伦理等复杂议题,展现了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多重互文。 节目开场,关雅荻首先介绍了《苍山》的创作背景:作为导演张帆的首部长片,主创团队多为业内资深从业者。影片在导演故乡苍山(现兰陵县)取景,通过对失智老人的家庭照护主线,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在对电影本体的讨论中,三位嘉宾聚焦于多重叙事线索的象征意义。孙哲指出,影片通过"第三洗手间"的如厕场景、艺术家工作室的暧昧关系等细节,精准捕捉了现代城市的混杂性。老圆结合自身家庭经历,认为失智老人照护情节真实呈现了北方城镇的伦理困境,特别是多子女家庭"排球式"责任分担模式,与当代独生子女家庭形成强烈对照。关雅荻则关注到电影中反复出现的荀子符号,认为这种传统文化意象与角色命运形成微妙张力,暗示着现代性进程中的精神寻根。 关于角色塑造的讨论引发激烈交锋。孙哲剖析女主角三妹(郭柯宇饰)的复杂性:作为穿梭于上海与苍山之间的家政阿姨,其沉默克制的表演传递出被多重责任压制的生命力。老圆特别赞赏角色在照料母亲时的肢体语言细节,如轻手轻脚关门的动作,认为这源自演员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对于争议性的艺术家宋老师形象,嘉宾们展开辩证分析:孙哲结合M50艺术区田野调查,指出这类游离于现实之外的创作者在上海确有原型;关雅荻则担忧角色处理存在"中产想象"风险,但肯定其折射出的现代人际关系疏离感。 电影中的空间叙事成为重要分析维度。孙哲将苍山更名兰陵的历史事件解读为"传统与现代的往复摇摆",与女主角的城乡迁徙形成结构呼应。老圆注意到大蒜意象的隐喻——上海家中蓬勃生长的蒜苗与苍山未能发芽的蒜头,暗示着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困境。关雅荻延伸讨论到"卡车司机"的职业选择,孙哲指出这种激进流动创造的新型亲密关系,正在解构传统的乡土伦理。 失智老人照护的社会议题引发跨学科对话。孙哲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强调,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属的心理耗损往往超过病患本身,影片中三姐妹的轮流照料模式揭示了非正式支持系统的脆弱性。关雅荻分享身边案例:上海住家阿姨为子女教育常年奔波,其生存状态与电影形成互文。老圆则反思性别化的照护责任,指出影片中男性角色的集体缺席,折射出"养女防老"的社会现实。这些讨论最终升华为对生命终局的哲学思考,嘉宾们结合日本"孤独死"案例,探讨现代人如何建构抵御风险的社会网络。 对电影工业现状的批判贯穿始终。关雅荻痛陈中国独立电影的生存困境,指出《苍山》这类"作者电影"面临的市场冷遇,恰恰反衬出观众审美与产业机制的错位。孙哲将影片置于"后疫情时代死亡叙事"谱系中,与《不虚此行》《破地狱》等作品对照,认为其价值在于拒绝廉价煽情,转而呈现生活的粗粝质感。老圆则从媒体人角度,强调此类作品记录社会肌理的历史意义,呼吁建立更包容的创作生态。 在表演艺术层面,郭柯宇的演技获得一致赞誉。孙哲特别提及养老院唱戏场景,认为其戏曲功底赋予角色超越文本的悲怆感。关雅荻追溯演员从《红樱桃》到《再见爱人》的生涯轨迹,指出三妹这个"被困住的灵魂"与其人生经历形成艺术共振。对于山东籍导演处理情感戏的保守倾向,嘉宾们展开有趣争论:孙哲认为结尾克制的告别场景体现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老圆则质疑这种处理是否削弱了角色主体性。 讨论最终回归城市化命题的本质。孙哲提出"家庭再造"(family making)概念,认为上海年夜饭场景展现了流动人口构建新型共同体的可能。关雅荻以自身育儿经历为例,强调家政工与雇主间的文化协商,实为观察社会变迁的微观窗口。老圆则警示过度浪漫化乡土的风险,指出电影结尾丈夫成为卡车司机的选择,暗示着传统家庭模式的不可逆解体。这些思考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图景,在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间搭建起对话桥梁。 整场对谈展现出学术思辨与生活经验的有机融合。社会学理论框架与具体电影语言的互证,媒体观察与产业洞察的碰撞,私人记忆与公共议题的交织,使得讨论既具专业深度又充满人文温度。正如关雅荻在总结时所言,这种"闲聊天"式的思想交锋,本身即构成抵御现代性异化的文化实践,在银幕内外延续着艺术唤醒现实的力量。 时间轴: 00:06 关雅荻分享电影《苍山》创作背景,介绍导演张帆及专业团队阵容 05:29 老圆分享观影感受,认为影片如生活纪录片,特别是老年痴呆照护部分切身相关 08:06 孙哲将《苍山》纳入疫情后死亡叙事电影谱系,与《不虚此行》《破地狱》等作品对比 10:12 分析电影中艺术家角色的真实性,以及上海城市流动性与多元社会关系 16:20 探讨影片中传统与现代的往复摇摆,荀子符号的出现与苍山改名兰陵的历史象征 19:02 解析老公角色转变为货车司机的社会意义,关联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货车司机调查 22:37 探讨电影家庭的社会阶层定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与城市定居者的差异 25:58 肯定电影对流动性冲击和生活选择的呈现,不给出教条式判断而是通过细节展现 30:01 探讨山东导演对情感场景的克制处理,艺术家与女主角关系的内敛表达 33:29 解读电影结尾与男主角出走决心的象征意义,打开流动性叙事的可能性 38:07 大城市生活讨论,外来者的生活智慧与主体性选择 41:33 现场观众讨论影片中的流动性主题,代际之间的往复迁徙与身份认同 45:58 观众提出照护责任性别化问题,女性角色承担大部分照料工作的社会现实 53:42 探讨财务主体意识与立遗嘱的现代意义,疾病早期安排财产分配的必要性 57:51 观众解读电影结构,提出电影可能以"负片"形式呈现相反主题的观点 01:04:09 探讨女主角故事线中的压抑与潜在突破 01:08:14 分析影片背景中山东男人思想观念的转变过程 01:11:20 讨论女主角在面对艺术家时的主体性表达 01:17:08 解读电影中两顿饭场景的呼应关系与隐含意义 01:20:03 分析年夜饭场景对城市移民"family making"过程的表达 01:23:35 观众指出影片中大蒜发芽细节,暗示上海才是女主角真正的家 01:26:07 关雅荻延伸讨论如何面对生命终点的思考 01:32:13 探讨智能体作为老年人陪伴的可能性,以及美好记忆对延缓失智的积极作用 01:35:05 节目收尾,关雅荻感谢嘉宾与观众参与讨论 ———————————————————— 关于【开放对话】 【开放对话】是由电影人、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关雅荻发起的一档长对话视频播客,希望能在这里聚集更多“真诚睿智、活出勇气、向死而生”的对话,因为「时代越碎片化,我们越需要完整的灵魂」。 介绍几个新专辑: 【狂喜播客节】:狂喜播客节相关内容专辑 【关雅荻·刹极9秒】:所有单集付费内容的合辑 【关雅荻·吾爱西尼马】:「狂+观影会」现场播客自留地 【关雅荻·开放对话番外】:没那么严肃的不同世代、年龄、背景、专业的对话 【关雅荻对话《封神三部曲》】:电影《封神三部曲》幕后主创系列对话(付费专辑) 【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个人视角通过对话构建出的中国电影创作编年史 订阅收看/收听: 微博、B站、视频号、小红书、知乎、西瓜视频、抖音、快手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商务合作找到我: 全网社交媒体请搜索「关雅荻」给我发私信 或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者微信:kaifangduihua(有事请直接留言) 「生活就是一场冒险」

95分钟
99+
6个月前

生活有礼有节,精神充盈有力,可望而不可及的东巴生活 #Vol.77

明日之路

“人和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如果亲兄弟不和谐,自然会产生灾难。” 这种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来自摩梭人的经典东巴经。摩梭人从每年的新年(汉人农历十二月初一)开始,会在一年中举行400多场仪式活动,传递的核心精神就是崇尚自然,铭记自然神,以此来寻求人和自然的平衡之道。 东巴文字。图 Jing 本期播客,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孙庆忠。2024年,孙庆忠和研究团队出版了东巴文化三书(《守望东巴》《摩梭仁者》《纳人乡韵》),这是一套颇能触动人心的民族志包含文化志、口述史和影像志。 孙庆忠从1995年第一次下乡做田野工作开始,他每年至少在村里住上一个月,30年来不曾间断。在孙庆忠看来,“油米村就好像趴在山肚子里一样,周边的神山和圣灵一直活在村民的生活里。”而当地的“种养循环”和“农林结合”展现了古老的农耕技术如何仍然活在村庄之中。 图片来自《纳人乡韵》 在《守望东巴:云南宁蒗油米村摩梭人文化志》一书中,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研究团队对油米村人生活的理解和共情。更能体会到在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下,摩梭人的生活有礼有节,精神充盈而有力。让生活在大城市的忙碌打工人羡慕不已! 正如孙庆忠眼中的油米村生活,“村民的幸福很简单,着实令我们羡慕,甚至有些可望而不可及”。 需要提醒一下,本期播客剪辑自一次线上采访,录音品质不够完美,听众朋友们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收听方式。我们相信充实精彩的播客内容会让你沉浸其中,收获满满。在本期播客中,我们聊到: 油米村的生活有多悠然? 摩梭人的自然观是怎样的? 东巴文化为何能持续至今? 现代东巴既要生存又要学东巴,传承文化面临哪些挑战? 我们对摩梭人的走婚有哪些误解? 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人类学研究是为了什么? 图片来自《守望东巴》 本期又有福利啦!!! 感谢中信出版社的支持。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精选一条留言,送出赠书一本。不要错过这个了东巴文化的机会哦~~ 东巴文化三书:《守望东巴》《摩梭仁者》《纳人乡韵》 【本期制作者】 主播:xiaozhou / 媒体人,明日之路社群小伙伴 聊天人:孙庆忠 /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 音频制作:艾莎 【时间轴】 00:41 人类学:通过别人的生活,反思自己的文化 02:40 “做老百姓不要狠狠赚钱,够吃就够了” 06:20 悠然的状态:牛如果今天不回来,明天就会回来 08:50 人和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亲兄弟不和谐,就会产生自然灾害 14:20 哈尼梯田延续至今的奥秘:四素同构 18:30 农民工大潮下,当地农作物如何变迁? 25:30 通路后,当地有哪些变化? 29:41 历史上的淘金潮是怎样的? 34:00 学东巴不易,还要打工生存,如何传承东巴文化? 41:10 信仰的力量:第一次到油米村就被老东巴迷住了 48:10 村民出去打工上学,还会回来吗? 54:05 文旅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冲突:一些舞蹈不能随便跳的 59:50 摩梭人的走婚有哪些误解? 01:07:40 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 【本期出现的音乐】 Back Home Again_John Denver My Heart (pop house) - Pixabay 【延伸阅读】 专访|孙庆忠:油米村摩梭人如何让生活有礼有节、精神充盈有力 (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73分钟
99+
6个月前

EP57 美股动荡,东升西降?这回是走是留

一劳永逸

本期播客依然延续了上一期的三人讨论,在录完港股以后,自然也要对于近期的美股进行一番沟通,本期播客录制于3月5日晚间,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观点仅代表主播和嘉宾的个人观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同时听友群二群也正式成立了,欢迎添加微信添加 yilaoyong1加入听友群 00:00 🎙 开场 - 本期话题:机构唱多还是反指?英伟达、特斯拉、港美股的机构报告到底该信吗? 01:23 📢 美银上调英伟达目标价至200美元,真的还能涨60%吗? 03:45 📉 机构上调目标价=股价必涨?历史告诉你,未必! 05:12 🚗 摩根士丹利又唱空特斯拉,这次是来“抄底”了吗? 07:38 💡 高盛评级的神秘信号,每次大跌后出利好=见底? 09:55 🏦 港美股当前的资金流向,资金在流入还是流出? 11:27 📊 AIDC vs IDC,AI数据中心会成为新一轮投资机会吗? 13:48 💰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市场分歧?散户应该跟着机构走吗? 15:32 🎯 总结与观点 - 机构报告该如何解读,不被市场误导? 18:10 📌 美股市场最新动态:资金流向与热门板块 22:05 🚀 AI概念股还有机会吗?市场对AI热度是否降温? 26:45 ⚠️ 摩根大通最新对科技股的观点:风险还是机会? 30:20 💡 半导体产业链解析:哪些公司最可能受益? 35:30 📉 港股科技股的困境与可能的拐点 40:10 📊 ETF与基金市场如何影响散户投资决策? 45:50 💰 特斯拉股价波动的关键因素与未来展望 50:15 ⚖️ 如何正确解读机构报告,不被市场误导? 55:30 🔍 市场波动加剧,现在是进场还是观望? 60:10 📈 2025年投资机会与风险前瞻 65:45 🎯 结论与投资建议:如何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70:30 🎙 观众互动与Q&A:回应听众提问 本期人物 麦迪森 Jeff(“截胡不截财”主播 、小红书、公众号:Jeff大截胡) 大雄(知乎号:狮城大雄、20年国际投行老兵) 【制作】 番薯剥壳工作室(Yakimo Studio)

72分钟
6k+
6个月前

对话Manus两位创始人 :2025,AI Agent 即将引爆

AI炼金术

嘉宾|张涛,Monica.im 产品合伙人 嘉宾|季逸超,“Manus”首席科学家,原Magi创始人,真格基金EIR 嘉宾|任鑫,云九资本合伙人 主持|潘杨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新一期的AI炼金术。这两天Manus大火,刚好两周之前在混沌学园和Manus背后的两个创始人季逸超和张涛一起聊过,感谢混沌学园创造这个机会。 我们一起聊了聊AI时代下,AI与人类的合作模式,AI与创业领域的结合,AI作为辅助工具的重要性,AI在商业和创业领域的潜力与挑战,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和学习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 时间线: 02:09 有效使用AI工具与创业者试错成本 04:25 AI时代创业成本与验证方法的转变 07:31 AI时代普通创业者的机会与核心壁垒 18:02 创业、竞争与AI的未来影响 22:27 AI时代的人类价值与工作意义 28:33 推动AI转型:重视小机会与年轻人的力量 35:15 中年人应避免对新技术的偏见及AI责任边界 43:20 AI大模型使用中的权利让渡 47:25 人类与AI工具的关系及其影响 55:49 AI时代:认知刷新、行动框架与人机共生 01:00:12 AI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广告行业应用 欢迎订阅「AI 炼金术」的播客,以及同名公众号、视频号 「AI 炼金术」是一档由徐文浩和任鑫——两位多年老友、AI 领域的资深从业者——打造的播客。这里是探讨 AI 和创业的理想聚集地,我们会邀请一线创业者、产品产品和科研学者,深入探讨 AI 如何重塑行业、变革生活,以及如何从 0 到 1 打造 AI 原生产品。我们的讨论会涵盖多个话题:从 AI 如何改变世界的未来,到如何找到 AI 创业的 PMF;从如何利用 AI 降本增效,到怎样将 AI 技术融入日常生活……如果你对 AI、产品、创业感兴趣,这里有满满的干货和一线实战经验,欢迎关注并推荐给你的朋友,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商务合作:公众号 「AI炼金术 」菜单栏中【商务】获取联系方式 节目主理人: 徐文浩:某AI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正在面向全球市场开发AI应用。连续创业者,参与过多家创业公司,拼多多早期员工。广告科技公司MediaV的算法和数据负责人,后被360收购。离开后加入成立不到1个月的拼多多。后创办了基于AI的海外客服聊天机器人公司和BotHub.AI 海外社交电商平台 Bukito 都宣告失败。2023年再次下场创业。 任鑫:云九资本合伙人,主要在投资和孵化面向全球市场的 AI 应用。之前是连续创业者,曾经打造“今夜酒店特价”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特价销售酒店尾房;被京东并购后内部创业“京东到家”开展本地即时零售业务;2015 年再次创业 Get 探索对话式人工智能助理成为先烈;2021 年出售公司,2023 年重新回到 AI 世界。 BGM: 片头:Shortwire - Reconfig 片尾:Axero,Adam Christopher - Under The Starlight (feat. Adam Christopher)

79分钟
13k+
6个月前

EP15:嫁到西班牙后,我所经历的啃老生活、佛系鸡娃和种族歧视

无穷之地

《无穷之地》的这一站,停靠的是西班牙南部海滨城市马拉加。接待我们的,是七年前嫁到当地的重庆妹子星星。 这是一次拉家常式的聊天。星星用充满西班牙风情的明快语调,讲述了她和她先生——那位精通13门语言却被她戏称为“死肥宅”的西班牙男子的婚恋故事,以及她到西班牙定居之后的种种经历与观察。从极简的婚礼到无私的公婆,从女儿的教育到种族的歧视,我能清晰地感知到她在异国他乡的喜怒哀乐,也能隐约地了解到一个不同于我们固有印象的西班牙。 在聊天过程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基于各自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维度对中国和西班牙进行横向对比。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文化的交错、个体的碰撞和身份的变换中,星星所沉淀下来的一些生活感悟,比如“要跳出宏大叙事,学会自私”,“要习惯做一个普通人,不要内耗”,等等。 没有生死存亡,也没有悲欢离合,但星星的讲述依然充满命运感和力量感,不仅让人对遥远的马拉加海岸线上的阳光充满想象,也让人在春暖花开的当下燃起一股抬头仰望的热烈。想起她最后跟我说的那句话: “阳光真的很重要,你再穷,也可以花个1欧元,去喝个咖啡晒个太阳,然后你就会觉得,这一天好像还行啊。” 【节目主播】 何润锋:资深媒体人 【本期嘉宾】 星星:西班牙华人,祖籍重庆。 【收听指南】 * 00:01:31 中国-古巴-智利-西班牙:我的环球漂流 * 00:09:38 我在重庆任教时,认识了一个会说13门语言的老外 * 00:18:19 拍拖初体验:这个老外很保守 * 00:21:09 带他回家过年,他被灌醉后深情表白 * 00:26:32 一年后我主动求婚,婚礼一切从简 * 00:35:56 我有“黄昏恐惧症” * 0040:07 要活的死不了,要死的活不了:我喜欢随遇而安 * 00:45:45 我们和公婆住一栋楼,他们很有边界感 * 00:53:04 西班牙人和中国人一样,很重视家庭生活 * 00:56:21 西班牙式溺爱:我要在活着时给孩子花钱,因为能看到孩子的笑容 * 00:57:24 我有个特别好的婆婆,不存在婆媳矛盾 * 01:01:38 西班牙式“啃老”让我不可思议 * 01:07:00 我的消防员公公倾其所有接济子女,只要求我们说声谢谢 * 01:09:27 突然出现的大姨和细水长流的家人之爱 * 01:12:26 西班牙人敢爱敢花,是因为有制度托底 * 01:18:03 我公公替我们交水电费但要求留账单:“万一哪天我死了...” * 01:19:22 西班牙式啃老:不仅是子女无奈的求助,更是父母常态的付出 * 01:27:12 西班牙家庭主妇的社会认可度很高 * 01:38:21 我先生全家都不让女儿上家门口的好学校,因为说它“势利眼” * 01:43:11 女儿学校有个班全是唐氏综合症孩子,包容的理念比成绩更重要 * 01:44:54 中国式求学路经和西班牙式择校理念 * 01:53:26 我们对孩子的期待:能养活自己、活得开心 * 01:55:57 女儿的学校没有作业,每天活蹦乱跳 * 02:00:28 我觉得中国孩子有点忧郁,我会在孩子面前秀恩爱 * 02:09:02 西班牙人会歧视华人吗?没那么严重 * 02:13:57 我所经历的三起歧视事件 * 02:19:06 我关于种族歧视的反思:不要在意,不要自卑 * 02:26:28 我在西班牙很安全,没有什么水深火热 * 02:28:52 关于吃狗肉的争议 * 02:35:38 我没有身份认同的困惑,但我的孩子可能会有 * 02:42:42 移居西班牙七年,我变得“自私”了 * 02:45:30 疫情让我开始摆脱宏大叙事,反思大我和小我的关系 * 02:51:48 从无知无畏到平静知足,我现在觉得做一个普通人挺好 * 02:54:30 我先生鼓励我去找份工作:“万一哪天我死了...” * 02:56:36 西班牙人没有年龄焦虑 * 02:58:11 不论穷富,喝杯咖啡晒个太阳吧 【制作团队】 * 声音剪辑:何润锋 * 运营助理:任意门 * 平面设计:壹株惡草 【本期音乐】 * Phoebe James - Rabbits * Phoebe James - Frogs * Phoebe James - Lions 【关于无穷之地】 世界很辽阔,观点无止境。走出去寻找,坐下来倾听。穿越已知的边界,探索未知的可能。一片没有给自己划界、看不到尽头的精神家园,是为无穷之地。在这里,我们会持续邀请海外华人分享他们的故事和观点,希望你会喜欢,也期待能在评论区看到你的留言。如果你有推荐的人物故事,或者其他的反馈意见,也欢迎通过邮件和我们联系。 邮箱:[email protected]

179分钟
9k+
6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