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出茅庐时的《春风吹》,到后期的《JTW 西游记》 方大同的音乐探索经历了怎样的起伏与突破? 多元文化环境是如何塑造了方大同音乐的独特风格? 方大同为何能在岁月长河中始终打动听众的心弦 ? 欢迎收听本期播客,让我们一起聊聊音乐才子方大同。 本音频来自虎嗅音频直播栏目《早点生活》,每个工作日7:30~9:00,预约和锁定【早点生活】的视频号、抖音,保持与时代同频。 主播:原子 粥粥 运营:康康
大家好!日本浮游已经更新三十期啦,于是第三期【听友答疑】也如约而至! 在听友群征集提问后,我们选出了一些代表性的或是有趣的来回答。其中可能也有你同样想要了解的信息,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今后我们也会定期制作听友答疑,欢迎大家加入听友群积极提问参与。(加微信qiu_tokyo或sophiegroup并备注播客或日本浮游,并回答验证问题即可入群) 【本期内容索引】 一、留学类问题 01:10 御茶水女子大以及各地方大学的选择取舍(听友 精灵) 04:14 一年全职学习日语可以到什么程度,语言学校的费用和住宿(听友 Rainsusan) 07:20 本科留学日本是否要提前准备日语(听友 老汤兔子) 09:49 两位主播是如何进入东工大和东大留学的(听友 老汤兔子) 二、播客节目相关问题 13:07 会日语和不会日语,分别还有哪些了解日本文化的媒体渠道(听友 ネコ) 19:41 在日本自由职业是否可以申请永驻(听友 ネコ) 21:23 在日本遇到最草台班子的事情是什么(听友 ネコ) 27:09 如何预约节目里提到的和尚老爷爷的寿司店(听友 ネコ) 27:53 日本浮游的节目是如何制作的(听友 Vicky) 33:59 做日本浮游节目的感受以及盈利情况(听友 kiwi) 38:41 主播们使用AI的小技巧或场景(听友 kiwi) 42:00 主播们最喜欢喝的酒,以及如何平衡喝酒与健康(听友 kiwi) 三、赴日生活类问题 54:46 退休后想和儿子一起去日本生活,有什么赚点小钱的工作(听友 我的网名是Z) 56:45 退休后尝试学日语,但一直学不会怎么办(听友 我的网名是Z) 64:10 在日本可以摆摊做油炸糕或者教小朋友学书法吗(听友 我的网名是Z) 70:30 长期频繁去日本,五年多次旅游签和经营管理签证,各自有什么区别和优劣(听友 Layton) 72:39 想单纯的去日本换个环境生活,不想留下什么遗憾,希望得到建议(听友 angelover) 78:03 在东京上班,周末有什么休闲放松的地方推荐吗(听友 扬子) 93:07 温泉旅馆怎么订比较划算(听友 扬子) 96:56 从日本回国,有哪些合适、性价比高又方便携带的礼物(听友 杰拉德) 102:31 在日本,不喜欢动漫和游戏的话会和本地人格格不入吗(听友 菠萝啤)
1,河南十八扯,金莲定场诗; 2,没有话题的日子; 3,报纸头条,丧气联队; 4,滞胀滞塞,山坳上的球队; 5,荷兰客场,埃因霍温; 6,七千五百万欧元,奥斯梅恩? 7,早睡早起,枕戈欧冠。
Miles Davis于1959年8月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的《Kind of Blue》无疑是无可争议的杰作,2024年12月13日发布《Birth of the Blue》记录了1958年由同一支乐队进行的具有变革意义的首次录音室录音,这支乐队在次年录制了《Kind of Blue》。这张专辑由Miles Davis的传奇六重奏录制,成员包括次中音萨克斯手John Coltrane、中音萨克斯手Julian "Cannonball" Adderley、钢琴家Bill Evans、低音贝斯手Paul Chambers、鼓手Jimmy Cobb,当然还有Miles Davis本人担任小号手。这场历史性的录音于1958年5月26日在纽约市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30街录音室完成。可以说,这张专辑捕捉了现代爵士乐重大变革的起源,尤其是考虑到这支六重奏在录音前不到两周才首次集结。专辑包含四首曲目,其中包括三首Ballard(《On Green Dolphin Street》《Stella by Starlight》和《Love for Sale》)和一首Miles Davis的原创作品(《Fran-Dance》)。《Birth of the Blue》的音乐从原始立体声录音室母带的新转录中“精心”重新制作,并首次以独立发行的形式呈现。
白宫政治伏击泽连斯基,特朗普有哪些Cards? 战时经济投入6%GDP,最不愿战争结束的竟是俄方? 美国曾经也并非两党制,19世纪的一无所知党的移民正常如今已历史覆辙? 法国总统有绝对话语权,德国总理的施政空间最大,差异背后有何历史交锋? 德国大选AfD支持率翻倍成为议会第二大党,与曾经Nazi Party快速发展有何异曲同工? 从修黎社到后面基于神秘主义发迹的Adolf Hitler,德国极右思想和神秘学如何容易结合?是否在“超理性”或“超验”外衣之下,本质上的排他、反理性政治目标显得更具感召力?马斯克的DOGE人员,如何获得政治权利?又与广受批判的“网左网右”群体有何异曲同工的诞生逻辑?incel这个概念出现之处,相关人群如何获得能量?如今雨后春笋般的占卜玄学,背后又有哪些相似之处? 历史上19世纪和20世纪德国领导人如何应对地缘与财政格局?魏玛时期(1919-1933)为德国的现在和未来留下过哪些遗产?社会民主党刚刚建立时遭遇过哪些危机?末期的经济大萧条凡尔赛条约之下法国美国与德国的关系,与如今逆全球化情况下有何异同?美国和苏联的立场曾经为何接近,与如今美俄关系的微妙有何相似与新变量的加入?英国法国竟然曾经考虑两国合并,为什么?19世纪的世界秩序为「英式和平」,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的「美式和平」有哪些裂缝,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溃败?背后又有哪些大国衰落的焦虑? 如今的德国作为第四大经济体和松散欧盟的领头羊,在美国背弃大西洋协定下,会有哪些动作反应?曾经的海军假日时代,假面和平之下各国搞了哪些小心思,日本又遭遇了什么样底线出价的无奈遭遇?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抗,和近期美国扬言占领格陵兰巴拿马、刚果金卢旺达局势有何相同的底层逻辑?继承了默克尔苦心经营格局的舒尔茨,如何操盘出超短任期?AI对军备竞赛对战争的影响,有哪些技术层面的,又有哪些哲学层面的思考? 对谈老朋友军史专家@Max&@Zerg,剖析21世纪的俄乌白宫争吵本质,回望20世纪的魏玛共和国遗产。 我们也对谈过《25 一战何以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又离我们多远?对谈《西线无战事》。 内容精彩,欢迎交流! 本期提及政治人物: 康拉德·赫尔曼·约瑟夫·阿登纳(德语: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1876年1月5日—1967年4月19日),曾任西德总理。生于德意志帝国科隆,逝世于西德莱茵-勒恩多夫(Rhein-Rhöndorf),二战前曾以天主教中央党身份担任科隆市长十几年,二战结束后当选首位西德总理、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党魁,著名政治家、法学家。 保罗·冯·兴登堡(德语: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1847年10月2日—1934年8月2日),出生于德意志帝国波森(今位于波兰),逝世于德国东普鲁士诺伊德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德国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军衔为陆军元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魏玛共和国时期担任第二任联邦大总统(1925年-1934年),也是德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全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 海因里希·阿洛伊修斯·马利亚·以利沙伯·布吕宁(德语:Heinrich Aloysius Maria Elisabeth Brüning, 1885年11月26日—1970年3月30日),为德国的政治家。在魏玛共和国末期的1930年到1932年间担任总理。 弗朗茨·冯·帕彭(德语:Franz von Papen,1879年10月29日—1969年5月2日),全名弗朗茨·约瑟夫·赫尔曼·米夏埃尔·玛丽亚·冯·帕彭(德语:Franz Joseph Hermann Michael Maria von Papen),德国政治人物和外交官,天主教徒,曾在1932年担任德国总理。 提及政党: 德国中央党(德语:Deutsche Zentrumspartei),通称为天主教中央党(Zentrumspartei),是德国一个具有天主教背景的基督教民主主义政党。 在魏玛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中间党是国会的第三大党,也是共和国的堡垒,直到 1932 年都参与所有政府。从 1957 年到 2022 年,该党在德国联邦层面没有代表,当时联邦代表 Uwe Witt 和欧洲代表 Jörg Meuthen 从 AfD 叛逃并加入了中间党。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德语: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简称基民盟(CDU),是德国主要政党之一,传统上是一个保守主义和基督教民主主义政党。 基民盟/基社盟(德语:CDU/CSU),又称联盟党(德语:Unionsparteien),是德国的一个中间偏右基督教民主主义政党联盟。联盟党由两个基督教民主主义政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和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组成。 德国选择党(德语: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缩写为AfD,港澳台作德国另类选择党)是德国的一个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2013年2月6日于柏林成立。该党反对欧洲一体化,并反对欧盟。 德国社会民主党(德语: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德国社民党(SPD),是德国主要的政党之一,奉行社会民主主义意识形态。在国际政策上,社民党主张积极的欧洲一体化,并推行对外合作政策。 修黎社是一个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团体,1910年创立。“修黎”是古代传说中的极北之地,社团中的一些骨干分子认为就在冰岛和格陵兰岛,这两个岛屿被认为是沉没的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残余领土。 「世界史专辑」 156 乙女厌女吗?人类女性消遣史 153 新加坡与香港,孰美? 139 左翼女总统能消灭结构性暴力吗?墨西哥社会政治研究 131 白男求偶天堂,港台劳工宝藏?菲律宾历史经济研究 125 女性掌权之路说明书?德国政经史哲研究与默克尔《自由》 117 女性地位的起跑线是文化还是经济?芬兰与阿富汗历史研究 113 一面彬彬有礼,一面纵欲暴力?日本千年史研究
【句子】You guys wanna go for a ride? 【Desperate Housewives S2E8】 【发音】/juː/ /gaɪz/ /ˈwɒn.ə/ /ˈwɑː.nə/ /gəʊ/ /fə(r)/ /ə/ /raɪd/ 【发音技巧】for a连读; 【翻译】你们想去兜风吗? 【适用场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go for a ride的用法,它可以理解成:to go for a brief, leisurely outing, as in a car,对应中文里的“去兜风”,此时的ride是一个名词,理解成:a journey on a horse or bicycle, or in a vehicle,所以大家发现ride无论动词还是名词用法,都跟交通工具有密切的关系; 口语中也可以说come for a ride,也是类似的意思; eg: Hey Nick, fancy going for a ride with me? I have to go to the grocery store. 嘿尼克,你想要跟我一起去兜兜风吗?我得去杂货店一趟。 eg: Have you ever gone for a ride in Grandpa's vintage Mustang? Pretty cool, right? 你坐过爷爷那辆复古野马吗?挺酷的对吧? eg: Do you want to come for a ride on my motorbike? 你想坐我的摩托车兜风吗? eg: We went for a ride on our bikes. 我们骑上自行车,出去兜了兜风。 eg: 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a ride? 你想坐车去兜风吗? eg: I went for a ride in a helicopter last week. 上周我坐上了直升机,出去转了一圈。 口语中,go for a walk也有着类似的结构,表示“出去散散步”大家也可以一起了解一下。 【尝试翻译以下句子,并留言在文章留言区】 Jenny just got a new car for her birthday, so I think we're going to go for a ride after school.
Intro LL 和甜橙春风中起舞,开局浅聊了方大同过世和生活中惊喜的喜忧参半,聊了如何有效地减少过多摄入碳水的负担,聊了即将成为走路之王,聊了温差巨大带来的穿着差异,并进一步批评了潮流穿搭博主们的虚无之处。聊了「毛裤生态」,探讨了「拉了」的具体含义。本期好物推荐重在解决了生活的小烦恼,搬掉一座心里的大山,并在学习用品中锦上添花 …… Track 草东没有派对 - 大风吹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 Where is Spring? 芮恩 - 讨厌 王力宏 - W-H-Y
Walaa Mouma returns to the podcast after 4 years to give us an update about her academic studies and personal story, including getting married and moving to Wales, details of her PhD doctorate, as well as her other studies and volunteer work helping to teach English to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Walaa's passion for this work is inspired by her own personal story of learning English, seeking asylum in the UK and studying in the UK's academic system, which she first talked about in episode 703 of this podcast. Part 1 of a 2-part episode. Episode page with more information and links to Walaa's social media 👉 https://teacherluke.co.uk/2025/03/03/924-walaa-mouma-returns-part-1-phd-studies-in-wales-teaching-english-for-refugees/
请注意!两位猎头老板的参与让这次谐聊信息密度极高! “如何从人员流动以及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行业周期以及泛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 本期主播: @Xiki | Web3 Art Director/内容创作者/节目制作人 @James Wu | Talentverse 联合创始人 @Steve SHEN | 播客 HuntNext 主理人 时间线: 03:03 Steve与web3接触的初感受:由技术驱动的行业迁徙 07:30 James在头部CEX的招聘见闻:从传统互联网到web3 10:43 从猎头角度聊聊:早期传统互联网行业的人才是如何来到web3的 13:25 交易所的混乱与布道者的坚持 15:16 互联网流量见顶,人才流动的拐点:一场技术迁徙 18:03 web3的强周期性对猎头行业的影响 20:58 Steve的科技考古:亲身经历三次科技领域的关键性时刻 24:48 猎头老板James卖房入局的亲身经历 27:43 Steve的思考:如何在非共识与周期风暴中捕捉机会 29:49 猎头从业中的故事分享 34:24 从Deepseek切入,探讨通过什么方式和指标来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 39:04 James探讨猎头职业中的坚守:真诚 41:32 Steve的补充:何为真诚,信任与口碑 44:23 两位老板的个人广告时间 50:17 补充环节: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 最后感谢James与Steve两位老板的参与 小广告一下: Talentverse是一家头部的web3猎头公司,目前也正在招募猎头顾问的加入,如果你想和他一起奋斗,欢迎联系James Steve的播客也正在筹备当中,如果这期节目让你对Steve的观点和想法感兴趣,或者说对Steve这个人感兴趣,都请期待他的播客节目上线,节目名字叫:[HuntNext]
你听过“妈妈力”这个词吗?它指的是一种融合了母爱、智慧、韧性和创造力的独特力量。它不仅代表母亲这个角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无私奉献,更体现了一种适应变化、解决问题和持续成长的能力。 本期节目,Lena首次与一位身在国内的妈妈Vivienne跨洋连线,进行了一场妈妈之间的深度对话。Vivienne是一位2岁宝宝的妈妈,现任哈梨冥想(Heartly Lab)品牌的创始人及CEO。作为Uber和抖音(字节跳动)在中国的早期员工之一,Vivienne有着丰富的互联网市场推广经验。节目中,她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在父亲去世、初次当妈的角色转换过程中的痛苦、挣扎、以及自我成长。从卸下大厂光环、退居家庭、到自己重新上路,Vivienne完成了很多自我蜕变,也用她隐秘而伟大的“妈妈力”影响了身边的人。她的故事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女性身上所独有的能够撬动世界的“妈妈力”。 *温馨提示:节目简报平台(newsletter)正式上线:www.educationminority.com,立即订阅! 00:09: 节目简报平台(newsletter)上线通知 01:16: Lena介绍嘉宾Vivienne 03:04: Lena与Vivienne对话开始 04:26: Vivienne谈当妈后的改变:父亲离世和初次当妈引发了自我成长的加速 05:38: “当妈是一个缓慢且隐忍的长期主义的事情” 07:00: Lena分享当妈的“倒退“表象 07:57: 关于“云养娃”和“沉浸式养蛙” 09:22: Vivienne谈自己的“沉浸式养娃”:用心和神在养娃 10:31: Vivienne分享自己的原生家庭养育方式:父亲的爱是基石 12:04: 当伴侣的成长经历和养育方式与你不同时,该怎么办? 14:00: 被养得“好”的孩子的具有什么能力?---爱、共情、自我觉知、创造力 14:58: 如何在现代卷娃大潮里屏蔽噪音和远离焦虑? 17:05: 人生选择:辞去上升的事业,照顾病重的父亲 18:03: 人生的艰难选择:“放弃以前的生活轨迹、社会角色,甚至光环” 19:04: 学会远离所谓的成功样本中心,忠于自己的决定 21:18: 创建哈梨(Heartly Lab) 23:28: 对教育的理解 24:12: 为何选择开创冥想和身心灵品牌? 24:35: 有“留白”的童年有多重要 27:24: 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不同面向 28:37: 与正念和冥想相关的产品是这个时代更需要的工具 29:43: 如何平衡创业、学习与带娃? 30:17: 只做小而精、细水流长的可持续创业项目 32:27: 父母的成长类产品是无法只在线上深度实现的 33:42: “最大的成长都来源于生活中的一地鸡毛” 35:32: 在瑞典的学习时光 36:41: 敢于选择非主流,选择就变得更宽广 37:28: 选择那条“不拥挤”的路 38:08: 妈妈的普世难题:如何让伴侣与自己的成长步伐同频? 39:30: 十几年的爱人,我原来选错人了? 41:40: 我们常常对伴侣所持有的“虚妄的期待” 46:48: 改变环境,从改变自己开始 47:26: Vivienne:“妈妈力”让我更完整
策划:刻梦、小白、大白 录制:刻梦、小白、大白 后期:刻梦 封面:刻梦 群号:pxxzfm 公Z号:平行小镇(wxpxxzfm) 编辑:大白 小红薯:@平行小镇|科幻播客&书屋 本节目为星际科幻电影系列第一期,后续将陆续更新! �【假如三体人是善良的?】《超时空接触》与卡尔萨根的宇宙浪漫|科幻迷必备播客� �️�星际迷航爱好者集合啦!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期超级特别的内容——探索经典硬科幻电影《超时空接触》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如何启发了我们对于外星文明想象的边界。如果你也好奇,在一个更加温柔友善的宇宙观里,如果遇到的不是《三体》里的“黑暗森林”,而是充满善意的生命形式,那么人类的命运又将发生怎样神奇的变化呢? �我们将深入探讨电影中寻找外星智慧项目的真实科学依据,同时感受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笔下那既严谨又充满无限遐想的魅力世界。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探索未知的作品,更是对人类自我认知、勇气与希望的一次深刻思考。 �想象一下,当科技与哲学碰撞,在浩瀚星空之下,我们还能发现哪些令人惊喜的答案呢?如果你对天文、科幻或者仅仅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绝对不能错过这次精彩的交流! 02:05 《超时空接触》:科学顾问的福音,马修麦康纳的引路之光 12:25 寻找外星人的希望与挑战:帕尔默和爱丽的对话 24:50 《纳粹信号的秘密》:希特勒、外星人和总统的奇幻故事 37:17 宗教与爱:一夜的爱情故事引发的思考 49:39 俄罗斯的慷慨:癌症患者在和平号空间站中延续寿命的故事 01:02:06 超越现实的美感:绿色海洋与蓝色天空的梦幻之旅 01:14:34 电影与原著小说中的椅子作用对比:一个不寻常的震颤之旅 01:26:58 宇宙中的信息传递方式:从一维到三维(甚至更高维度)的探索 01:39:24 科幻小说中的文明观:黑暗森林法则与文明高度的关系 01:51:50 信仰与科学家的胸襟:电影中的思考与启示 02:04:12 地球人与外星人的第七类接触:生育与肢体交流的奇幻故事 02:16:40 宇宙中的文明交流:虫族与人类的智慧交流之旅 本期节目涉及的影视、书籍、游戏和提到的概念 《超时空接触》 《安德的游戏》 《明日生存指南》 《星际旅行日记》 《星际穿越》 《星际争霸》 《星河战队》 《球状闪电》 《三体》 提到的概念: 第三类接触 seti计划 爱因斯坦—罗森桥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毁坏) VLA甚大射电望远镜阵列 FAST射电望远镜
【本期介绍】 从湖南长沙搬家到日本东京 深刻体会东京这个多国人杂住,外国人被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沙拉碗生活。 本期节目,将和大家聊聊她从长沙到东京一波三折的租房经历。 团地老旧又脏乱差?中国中介只会忽悠人?这些迷思在租房踩坑记中被一一重写。 从被中介忽悠住进门前有坟地的“老鼠房”,到因为费用减免2/3而妥协。 住进团地,感觉到团地的老人昭和风生活实在是太惬意了。 中日租房的差异,比如,日本的租房流程复杂得让人头疼,初期费用高得吓人,对外国人也平等的不太友好。 不过,团地的生活让她找到了某种平衡,虽然不能养宠物,但生活成本低,社区氛围也挺温馨,没什么不好的嘛! 如果你也对日本租房感兴趣,或者想听听在异国他乡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窝”,这期节目值得一听! 【时间轴】 01:29老旧且脏乱差?“团地”到底是什么? 05:20半坑不坑的租房经历,被中介忽悠住进门前有坟的老鼠房 18:57经验1:推荐租房软件——エイブル 22:35外国人?打咩!日本房东的严格条件 25:32搬进现在的房子,团地太香了! 30:51经验2:中介好坏看人品,而不是看国籍 32:08日本大房子反而租不出去?严苛条件下的双向选择 35:41老鼠房楼上的奇葩同胞邻居,毫无边界感! 40:53因为室友电费争执而选择在长沙买房 50:00中日租房体验大比较 【本期音乐】 You and Me-Penny & The Quarters A Kind of Sunny Day-The Fly Guy Five 【staff】 剪辑|拉链 【主播社媒】 小红书:勺子的脑味增 抖音:勺子的脑味增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