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鬼才之道」在大陆院线的上映,越来越多去年金马奖提名的影片都出了资源,虽然最想看的两部电影还是暂时没办法看到,但是趁着最近出的这些资源我们来回顾一下去年的金马奖,也来看看这些得奖的影片是不是实至名归,没得奖的差在哪里。当然少不了的还有一些影片幕后八卦。 本期节目严重剧透,且全部为节目主播个人观点。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或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聊天的人 陈太太,台湾娱乐圈在读 phd 喵喵,华语电影关注者 ▼主要话题 4:42 鬼才之道/诡才之道:用电影票去投票 41:25 小雁与吴爱丽:不必要和解,更不必要非得给女主配个男的 59:40 破浪男女:杨雅喆吐槽大会 1:09:41白衣苍狗:导演当不了“陈哲艺第二”了 1:18:20 从今以后:用电影推动法律改进 1:24:28 聊两个台剧:《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童话故事下集》 ▼相关阅读: * 「被看見」的故事與「不被看見」的特效!專訪《鬼才之道》導演徐漢強與特效總監郭憲聰 * 自我感覺比鬼還不好──專訪《鬼才之道》導演徐漢強 * 《鬼才之道》導演徐漢強專訪:以鬼喻人的陰間喜劇,探問生命究竟是有價值還是場徒勞? * 《楞严咒》第一会 x 京都妙心寺, MV全球首发【药师寺宽邦】 * KINO冥想|向南的暧昧 2025 「阈限触生」报名正式开启! * 陈柏霖 《爱的视线》MV * 【〈小雁與吳愛麗〉】專訪 導演 林書宇、女主角 夏于喬|欸!我說到哪裡了? * 【真正的影后楊貴媚】專訪 楊貴媚|欸!我說到哪裡了? ▼本期制作 监制:陈太太 后期:陈太太 编辑:陈太太、喵喵 封面设计:饭团 ▼本期歌曲 爱的视线 by 陈柏霖(李大仁) 我不会喜欢你 by 陈柏霖(李大仁) ▼关于后院鹅 广泛地讨论体育、电影、文化以及我们的日常。
本期的节目有点特别,夹带着大头的一点点“私心”,如果你也喜欢方大同,欢迎点开收听,让我们一起怀念和回忆他精彩而短暂的音乐人生 本期提到的音乐和专辑包含: 红豆/麦恩莉/BB88/回留/黑白/为你写的歌/白发/特别的人/爱爱爱 《soulboy》《爱爱爱》《橙月》《可啦思刻》《15》《危险世界》《JTW西游记》《梦想家》 如果你也喜欢他,让我们一起听完这期播客,一起重听他的经典作品,在音乐中一起悼念他~ 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订阅,想跟两位主播深度交流,欢迎加入VX听友群tanbai0303
Take our free Business English Score Quiz here. Take the quiz and find out your Business English score. How prepared are you for English at work? Do you love Business English? Try our other podcasts: * All Ears English Podcast: We focus on Connection NOT Perfection when it comes to learning English. This podcast is perfect for listeners at the intermediate or advanced level. This is an award-winning podcast with more 4 million monthly downloads. * IELTS Energy Podcast: Learn IELTS from a former Examiner and achieve your Band 7 or higher, featuring Jessica Beck and Aubrey Carter Visit our websitehere or https://lnk.to/website-sn Send your English question or episode topic idea to [email protected]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podcastchoices.com/adchoices
一年后我又来到了杭州,摇摇欲坠的互联网老工业基地一跃变回了sleepless AI科技城。阿里恢复正常了,六小龙崛起了。牛马加完班堵车在文一西路上,也不烦躁了,毕竟堵车的时候股价也在涨。 这种莫名其妙的乐观,一方面让你认识到“国运”是真实存在的,它和每一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另外一方面又感受到恐慌,经过了过去几年的毒打,互联网大厂人们成熟了,担心好日子不会来了又走了吧。 我和这些阿里的老同志们每年固定聊一期节目,2023年标题是“多年来我投资中丐,现在人还好”,2024年的标题是“经过了失去的三年,老阿里们意难平”。 这一次的标题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从翻倍的阿里腾讯股票开始聊,聊到AI浪潮从上游到下游可能的变化。最后不可避免从乐观起来,聊到了中国未来的“七姐妹”。和国运相关的阿里、小米,有坚实业务逻辑的腾讯、美团、拼多多,最后还没有上市的字节、小红书和大疆。以及在黑悟空神话和哪吒140亿票房奇迹背景下,是否会再出现一家中国的迪士尼。 听众们未必都像嘉宾一样收获了股价的涨幅,但是这份快乐相信可以感染你们……
0:00-06:40 失踪人口回归——对女领导的初印象 06:40-09:00 被“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温柔审判 09:00-12:30 八卦私生活——女领导总是很悲情,男领导总是很精彩 12:30-16:15 男女领导偏见大揭秘——百度、小红书、谷歌的搜索结果 16:15-25:20 女领导更在意权威和细节?也许是因为她们在努力玩男人建立的权力游戏 25:20-32:20 在职场中,女领导要更努力的证明自己的职业性,从衣着到谈吐,从业务到领导力 32:20-38:00 年轻女领导的错误树立权威方式——“不要了解我”,“不许忤逆我”! 38:00-43:25 带人如养花,每个人都是一株植物,能力不同,但只要有充足的养分,都可以茁壮成长 43:25-46:13 赋权式的领导是什么样的?Jun会继续在播客分享自己的探索之路,欢迎大家留言提问和讨论哦 主播:Jun & Han 音乐:何师傅
喝杯咖啡的时间,听我俩聊聊对成都和西安的观察 02:39 西安和成都的缘分还挺多 08:25 陕西商家的松弛感——钱挣到啥时候是个头,慢慢挣么 14:49 小狐狸的小发现👀,川渝高能量vs八百里秦川懒女子(乐乐主动承认) 16:57 西安老板给西安员工画饼的正确打开方式 19:47 成都和西安的氛围感:一个配的是帝王bgm,一个是熊猫代表了这座城 24:54 小狐狸的自贡菜馆奇遇记——牛鬼蛇神、神仙打架 29:30 如果我纳闷成都人吃火锅为什么不下面,海底捞你得背锅 33:41 成都东郊记忆vs西安大华1935,哪里来的勇气做对比?不不不,只是单纯联想了一下罢了 39:40 乐乐被采访记者在西安的万象城编排了 42:47 对成都本地品牌和西安本地品牌的小观察 52:29 于是,听众朋友们可以分享一些对成都的印象嘛(以及展望一下西安的未来)?欢迎在评论区互动【也邀请大家加入听友群,进群方式+v:xiaohuli4946】 -结尾- 结尾曲:方大同-为你写的歌 只要一直听,他就一直在 凌晨12点的成都街头,猫打盹,但还在坚持摆摊(bushi⬇️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教育AI智造者」播客。 本期节目,我邀请到了一位极富创造力的 00 后创业者——Elena,她是 Thetawave 的联合创始人。带着“在高强度学习场景中提升效率”的初衷,Elena和她的团队正致力于开发一款专为留学生群体及海外高校学习者打造的智能笔记产品。她的成长经历同样精彩:从意外的 Gap Year 到留学签证的波折,再到与 AI 投资项目结缘,Elena 以敏锐的直觉与超常的执行力,走出了一条令人惊喜的创业之路。 在这期播客中,Elena 将分享她对学习效率、AI 笔记工具、以及教育与技术未来图景的见解: * AI 笔记真的能改变我们的学习习惯吗? * 对不同学科、不同场景的学生而言,什么才是笔记效率的关键? * 为什么她认为“知识输入”是最底层却最迫切需要被优化的环节? 从“考前 1 周刷题”到“随时随地捕捉灵感”,我们一起探索 Thetawave 这款产品如何承载年轻学习者的多元需求,让大家学得更轻松、更高效。 Elena 还将阐述她对 AI + 教育的长期构想——既要让 AI 成为我们的“海马体”,又要让人类保持灵活的创造力。 如果你想了解一位新生代创业者如何思考“知识传输”、“AI 赋能学习”,以及如何在科技迅猛迭代的时代找准产品定位,这一期的播客分享一定能为你带来全新的思路和启示! 内容大纲 Elena 的个人故事:从 Gap Year 到创业者 * 留学签证不顺的契机如何开启她对创业的探索 * 在投资机构实习、认识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宝贵经历 * 为什么她觉得“先做再说”是创业路上的黄金法则 Thetawave 的产品理念与差异化 * 聚焦留学生和海外高校学生的笔记需求:临近考试的场景如何升级复习效率 * 与已有的笔记软件、对话式 AI 工具相比,Thetawave 如何突显“知识输入”的定制化 * 听她剖析 AI 笔记从“自动记录”到“智能整理”、“思维导图”等核心功能 AI 学习理论与实践 *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在笔记应用中的结合 * 如何通过自测、小测验(Quiz)、Flashcard 等环节,让记忆与理解相得益彰 * 为什么 Elena 强调“让 AI 成为心流的助力”,从而提升专注度与学习体验 用户深度访谈与产品打磨 * 走进图书馆、教室门口等线下场景,面对面观察用户学习行为 * 发传单、做 Study Guide、蹲点考前人群:早期获客与用户反馈的关键 *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重度使用者”,并从他们的行为洞悉产品优化方向 技术迭代的节奏与策略 * 团队如何在高频迭代中,快速上线新功能与修复 Bug * 如何划定功能优先级:短期(解决考前痛点)、中期(按课程统一管理)、长期(做每个人的“海马体”) * Elena 对“实时记录学习输入”的设想,如何搭建用户的专属知识体系 留学生与海量学科场景的未来前景 * 从考试复习到日常研究:Thetawave 是否能延伸到更多人群与使用场景 * 解决不同科目、不同学习阶段的痛点:从人文学科到理工科的挑战 * 让“高效学习”不再局限于少数学霸,而成为每个人都能触达的普惠体验 对年轻创业者与教育从业者的启示 * Elena 的核心建议:保持行动力,别等“最好的时机” * 面对不确定性与高竞争的 AI 赛道,如何保持热情并继续试错 * 对教育生态、知识传递的前瞻思考:学习路径的个性化与“知识众包”的可能性 -----------------------关于伊伊子---------------------- 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 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 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 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 -----------------------关于听友群---------------------- 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 -----------------------相关词介绍---------------------- 心流(Flow) 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指个体全情投入某项活动时所达到的状态,伴随高度专注和愉悦感。在笔记场景中,如果能让学生摆脱繁琐的抄写与检索环节,更容易投入学习本身。 知识输入(Knowledge Input) 指学习者通过阅读、听讲、讨论等方式,吸收外部信息并在大脑中形成表征的过程。与常见的“知识输出”(如写作、演示)相比,很多 AI 工具聚焦问答式互动,但容易忽略“输入”阶段的定制化需求。 Flashcard(抽认卡) 一种帮助记忆的传统工具,往往在卡片上写下问题或概念,背面写答案。在 AI 场景中,自动生成抽认卡和自测功能,让用户更轻松地进行信息回顾与强化记忆。 Quiz(小测验) 碎片化、自测式的测验形式,通过及时检测学习者对概念的掌握程度,给予反馈。配合智能笔记,能够在短期内反复巩固知识点,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Gap Year(间隔年) 指在学业或职业转换前后,留出一段时间进行自我探索或实习、义工等活动。Elena 通过 Gap Year 期间的实习与项目孵化体验,获得创业灵感与资源。 Spaced Repetition(间隔重复) 一种记忆策略,认为复习应循序渐进、遵循科学间隔,以提升长期记忆。智能笔记在算法层面可融入间隔重复机制,自动提醒用户在最佳时间点进行复习。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状况,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或冲动。Elena 提到不少有 ADHD 倾向或重度拖延的学生群体,正是智能笔记潜在的主要受益者。 Memory(“海马体”的类比) 本义是指人脑负责记忆形成的海马体结构,产品中多指“第二大脑”概念。Elena 设想 Thetawave 的长远目标是做每个用户的“海马体”,记录并动态管理所有学习输入。 MVP(最小可行化产品) 在创业领域,为快速验证市场需求而做的初步产品。Elena 的团队通过简单功能验证用户对“考前备考笔记”的刚需,再逐步拓展到其他场景。 Retention(留存率) SaaS 或产品常用指标,指用户在一段时间后持续使用产品的比例。对学习工具来说,留存率往往与真实产品价值强相关:越高留存,意味着用户越依赖它提升学习效率。 短期-中期-长期策略(Roadmap) 许多创业团队在制定目标时,对功能和市场进行阶段性划分。如 Thetawave 短期主攻“备考冲刺”、中期以“课程社群化”为核心、长期成为用户知识管理中枢。 增量时代 / 存量时代 * 增量时代:市场不断拓展,新用户与资源充足。 存量时代:市场趋于成熟,同类产品间竞争更激烈,需要差异化与精细化运营。 Elena 指出 AI 时代的竞争更加立体,决定了创业者要深耕特定人群与场景。 Study Guide(备考指引) 专门针对某门课程或考试的重点归纳资料,帮助学生快速梳理知识体系。 Thetawave 通过 AI 自动生成 Study Guide 成为吸引用户体验产品的有效方法。 Diffused Mode / Focused Mode(分散与专注模式) 大脑工作有两种模式:深度专注与发散思维的切换。产品设计若能兼顾用户既能专注听课/学习,又能发散创意笔记,便能提高学习效率。
Franz Ferdinand - Everydaydreamer Pixies - You’re So Impatient 法滋乐队 - 时间隧道 The Cure - And Nothing I Forever Tears For Tears - Say Goodbye to Mum and Dad Cold Cave - Everlasting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Decline & Fall
在这座因欲望而呼吸的迷宫里,莱欧斯小队用刀剖开的不仅是魔物的内脏,更是现代文明的生存悖论:宣称“吃不再必要”的我们现代社畜,为何仍在黄金乡的永生幻梦中饥饿至死? 当严谨的魔物料理过程被赋予“功能性真实”,虚构世界的炊烟灼烧着现实社会的认知谎言;当东亚病态自律者菊朗与西方享乐主义化身莱欧斯在餐桌上对峙,刀锋所指的正是被异化的生存意义。 本期节目将循着迷宫生态的血脉,追踪那些藏匿在煎炒烹炸中的存在主义密码——从吞噬欲望的魔物盛宴,到阉割人性的永生牢笼,每一口食物都在叩问:不要让“活着”被简化为消化系统的机械运转,“想吃”并不寒碜! 【本期议题】 03:46 内容介绍:刻画迷宫生态系统,“研究型人格”的主角团 08:41 “不会死人”的迷宫造就存在差异的“生死观” 12:59 吃饭的日常也能引发思考,用“吃”这个行为将人加入迷宫食物链 20:29 严谨的烹饪过程,将“功能性真实”融入创造 24:23 从“食物哲学”到“生存哲学”,无论何时“想吃”“想好好生活”不寒碜 28:37 “东亚人病态集合体”菊朗vs“傻白男”莱欧斯 32:26 聊聊作品设定: --32:26 与人类“欲望”相关联的迷宫成长系统 --37:14 “人活着不是靠吃而是靠消化”,阉割人类欲望的黄金乡 --39:18 聊聊印象深刻的魔物设计:通过魔物解剖主角团的关系,结合了从古到今的传说 --48:56 各角色的魅力点:“厌世”的莱欧斯与被世俗欲望捆绑的玛露希尔... 【本期插曲】 BUMP OF CHICKEN「Sleep Walking Orchestra」 緑黄色社会「Party!!」 「キラキラの灰」 【本期提及】 九井谅子、博尔赫斯、《葬送的芙莉莲》、《哈利波特》、《异世界风俗娘品鉴指南》、《疯狂元素城》 【找到我们】 节目官方weibo:洞天福地接待处 主播 大福没有馅小红薯b站:废柴大福 / weibo:大福今天是什么馅的 主播 阿聆不在听weibo:阿聆有一点点烦
大家好!好久不见!这是四月solo的第一期。default播客的第20期。 看心理咨询这事儿靠谱吗?能有用吗?你跟咨询师说的事儿ta能帮你保密吗?是不是特别贵啊? 这期不长,不写timeline了。 祝你每一天都过得舒展😊 email: [email protected] BGM * Devil on my shoulder by Hayd 剪辑,策划:刘四月
每周六,周日复盘美股技术及宏观。了解更多财经信息,研报信息,交易逻辑,如内容引起您的共鸣,请订阅我们,以支持我们继续分析创作,谢谢你。 投资者日益担忧美国经济韧性,美股连续第二个月跑输欧股。标普500指数落后于欧股程度创2022年以来最大,2月份标普跌1.4%、而泛欧股指涨3.3%。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白宫会面剑拔弩张,据央视,谈到俄乌冲突时,特朗普指泽连斯基“不尊重美国”、拿数百万人生命做赌注,他现在“没有牌”。会谈后特朗普称,他断定泽连斯基还没做好和平的准备。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他和特朗普周五的联合新闻发布会取消,双方预计签署的矿产协议未能如期达成,俄乌局势不确定性增加。 [图片] 现在市场上有一个疑问,特朗普还把美股当KPI么? 特朗普重返政坛后,其经济政策重心似有转变。 与1.0时期频频炫耀美股涨幅不同,这一次,他鲜少提及股市,而是更聚焦压低长期债券收益率。 这一变化引发疑问:曾经被特朗普政府奉为圭臬,甚至被视为“KPI”的美股市场,优先级是否已经降低?各类不确定性的政策,是否正动摇市场信心? 总部位于香港的知名投研机构Gavekal Research创始人Louis-Vincent Gave在与美银美林的交流中认为,特朗普2.0的政策优先级已转向维持低长期债券收益率。 [图片] Gave拿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和埃隆·马斯克的采访发言佐证自己的观点: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埃隆·马斯克都在不同的采访中提到,特朗普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长期债券收益率不上升。” 目前的宏观叙事十分混乱,美银分析师Irigoyen将特朗普2.0时期的经济政策称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认为关税威胁、移民收紧、财政赤字高企、公共部门改革、外交调整等等政策,构成一团迷雾,市场难判其对经济活动和通胀的影响,美联储是加息还是降息也众说纷纭。 遥想特朗普刚上台的时候,预期有多一致,现在的预期就有多混乱。 本期内容: 主播 左兜儿 幕后制作 右兜 如需获得更多及时研报、英文原文,模型技术研报,模型交易日志,欢迎加入我的知识付费圈子,《图说市场美股圈》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