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42 后厨真相与餐厅评论:一位饮食写作者的行业观察与思考

你是否好奇过餐厅后厨的真实样貌?「人人都是博主」的时代,餐厅与食客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期节目邀请到饮食研究者苇杭,分享她的职业路程与思考,以及在北京京华楼后厨的实习体验。 如何用人类学的视角观察餐饮行业,如何看待、了解、体会我们每天在做的,关于吃的选择: 03:26 饮食写作是政治、经济、文化交织的交叉学科 05:09 自媒体时代如何建立公信力? 09:00 媒体的双重价值:信息到达&信息信任 22:08 为什么慎选全职美食博主? 35:52 京华楼后厨实习:传统中餐厨房的运作与观察 53:02 餐厅成本揭秘:时间、食材与工业化的隐形博弈 01:11:33 嘉宾推荐:饮食文化与人类学书单 * 《中国文化中的饮食》(张光直 著) *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约翰·奥莫亨德罗 著) * 《杂食者的两难》(迈克尔·波伦 著) *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阿兰·杜卡斯 著) 【本期主播】 邓思遥;即刻 @思遥 【本期嘉宾】 苇杭;饮食写作者,你可以通过小红书、微信公众号搜到她写过的文章,线下活动可在「杂食者餐桌」了解。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Pocket Casts、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email protected] 【听到的音乐】 开头:cooking time-平井真美子 结尾:The Screen Tones - 茜雲の帰り道 (Reprise) Photo:《熊家》剧照

87分钟
2k+
2个月前

红楼“渣”女图鉴:男人考官多姑娘的传说听得不?

“谁知他姑舅哥哥偏又娶了个多情美色之妻,见他不顾身命,不知风月,一味死吃酒,便不免有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又见他器量宽宏,并无嫉衾妒枕之意,这媳妇遂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 ——《红楼梦》第21回 去今两年的“三八节”似乎都相当热闹。当全球电影市场不可避免地呈现衰退之势时,商业流量的翻盘稻草不约而同地将“宝”压在了“女性主义”话题上,从用芭比乐园来反讽男权主导的《芭比》,到擦掉口红紧握选票选择去战斗去参与的《还有明天》,再到朱迪·科默以震撼的独白叙述讨论“性同意”话题的《初步举证》,一切都表明,女性的独立自由其实还长路漫漫。 《红楼梦》书中也存在着很多耐人寻味的女性形象,即使放到今天,她们也极具争议,从某些道德标准来看,她们要么放荡不羁,要么自私狠戾,甚或卑微无耻又或心机幽暗...... 她们的“渣”是外界强加的标签,还是对“旧时女性出路在哪儿”的无声悲泣?当我们慢慢靠近这些几乎被边缘化的人物时,算不算得是对千百年来几乎被时代被社会吞噬的女性嘶喊的倾听,她们的挣扎与沉沦,她们命若朝霜的无奈选择,何尝不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悲凉注脚。 【本期时间轴】 01:00 怎么定义红楼“渣”女 08:00 多姑娘的出现 10:20 男性考官 17:00 调戏宝玉 22:38 凤姐为何放过多姑娘? 29:40 鲍二家的是谁 31:28 贱籍女奴的无能为力 34:50 自尽是蠢还是孤注一掷? 43:07 夏金桂的特点 48:36 创造意图 53:00 中山狼娶了河东狮会如何? 【本期嘉宾介绍】 马经义 教授 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 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 雨佳 教育工作者 四川红学原点阅读书友会联合创始人 心理咨询师 涵竹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前媒体人 新闻学硕士 音频制作:涵竹 文字:雨佳、涵竹 音乐引用:《浪漫》《须尽欢》

63分钟
2k+
2个月前

EP23佛系接单找客户,也能做到插画头部!专访年衣美术总监vikki的插画之旅

欢迎订阅【插画师充电站】,如果你喜欢欢迎留下你的想法并给予五星评价,大家的支持才是我继续编辑创作播客podcast的动力。 【主播介绍:】 主播Dream是一枚绘本插画师,独立动画人。在每日工作赶稿的空余喜欢捣鼓捣鼓自媒体 欢迎在小红书:Dream Chen插画师, 公众号:蒲草盒子,ins: dreamchenillustrator 找到我 【本期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Vikki Zhang,张文琦 “蔬菜小姐系列“漫画作者,新国风品牌年衣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插画MFA,现居上海并成立独立插画工作室。童年的水墨画学习经验塑造了文绮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审美,其作品充满生活细腻风趣的描绘,富有想象的人文历史元素,折射出她对时尚、戏剧、纹样和幻想世界此类主题的探索。曾与古驰,巴宝莉,伦敦中国城,玛尔仕,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中国丝绸博物馆等众多国内外一线品牌与机构合作。她曾获得纽约ADC young guns 19。 欢迎关注嘉宾: website: https://vikkizhang.com ins:@0717vikki 小红书:张文绮Vikki Zhang 【嘉宾推荐列表】 书籍推荐:“Follow your bliss”— The Power of Myth( Joseph Campbell), 扫描仪推荐:Scanner: Epson Perfection V19 II 英国纸剧场推荐:Benjamin Pollocks 【本期背景音乐】 法语歌曲: mon troisieme ( Jeanne cherhal) 欢迎订阅【插画师充电站】,如果你喜欢欢迎留下你的想法并给予五星评价,大家的支持才是我继续编辑创作播客podcast的动力。 【本期时间线话题】 02:07 Vikki张:插画师的艺术之旅,从传媒大学到纽约的自由职业之路 13:09 如何精准把握插画中的情绪?探讨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与技巧 19:45 创意与合作:玩具店中的艺术探索之旅 26:20 关于碳排放的讨论 32:55 在旅途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从上海到德国 39:31 插画设计师为自己设置接单标准线 46:06 插法师的困惑与突破:挑战自我风格的发展与突破 52:42 顺其自然接单,无法规划的人生和职业 59:17 利用AI工具创造有趣的尝试 01:05:53 如何达成自己渴望的目标,给宇宙发送愿望订单 01:12:26 创作之路,问题回答

79分钟
99+
2个月前

vol.422 异网怪谈Live_14 因果倒错 楼中孤怨 Local58

屏幕后的事 谁也说不清 网络异象 切勿声张 欢迎收听异网怪谈【直播】克脸&考拉带您探索中外互联网令人不安的怪异事件,括但不限于各平台古怪的帖子、账号,让人不安的视频文章,以及骇人听闻的案件。 周五晚 19:00 网易云音乐IN核公园直播间【异网怪谈 | 网络不安事件大放送】正在播出 如果您也听说过这类让人十分不安的互联网怪异事件,欢迎私信分享给我们。 【本期故事】 A: 倒错因果,天鬼煞三灾之源 B: 天涯诡事,唳鹤居士2007年郑州创业后续 C: Local58 月亮是猎人的王座 【时间轴】 00:52 A面的故事开始,先有因还是先有果,天鬼煞三灾如何而来 63:06 B面故事开始,唳鹤居士2007年郑州创业后续 72:36 中元节司机拉客撞诡 79:04 大厦保安口中得知1205前任女老板的秘密 91:08 C面故事开始,Local58 月亮是猎人的王座 93:01 前情回顾:电视台遭信号劫持,月亮蛊惑人心 96:27 凌晨4点骇人儿童节目,墓地孵化异形小骷髅月下惨死 97:40 图:节目预告上的大嘴小丑 98:00 图:Cadavre – a grave mistake 内容切片:本集标题; 墓坑中面目狰狞的骷髅 疑似正在孵化的异形 月下枯骨 101:36 儿童节目展现了月光对人的影响,对宿主的筛选转化 102:06 图:《夜间行驶》最后出现的怪物与《儿童节目》中的孵化异形 103:03 真实睡眠治疗录像教程,将做梦定义为神经废料试图引导剥离 103:22 图:节目版权信息中藏有大量线索 104:09 图:开始前一闪而过的播放标志 107:33 通过感官引导消除梦境,但洗脑过程引导人摒弃意识和逻辑 108:08 图:视觉矫正,屏幕中央快速切换反相的肖像 108:34 图:大脑皮层记忆,两边肖像按不同频率快速切换 109:06 音频:背景里不断重复的”There are no faces” 109:36 图:意识的消融,来自不同人的面部器官快速切换 109:54 图:最后定格的肖像显得意识十分涣散 111:29 伪装成睡眠治疗的录像带,其实是抽离人类意识的阴谋 112:28 图:快闪面孔扭曲效应( FFDE, the Flashed Face Distortion Effect) 113:11 图: 利用视觉侈开现象制作的裸眼3D示意图 116:05 午夜观星节目再遭劫持,巨星月亮有人造痕迹遍布肌肉脉络 116:27 图:《Skywatching》的内容切片:节目被劫持 将月亮称为“他的王座” 月球上的环形山内有一个人造几何形状 拍摄者高举双手拥抱巨星月亮 119:49 宣传物料的文案里潜藏了电视台的立场,电视台受到统治 120:01 图:宣传物料里的标语 120:41 电视台直播彗星登陆惊现外星木门,地外居民驱离着陆器 121:09 图:《Close》内容切片:着陆器视角 两张彗星照片(阿雷西博天文摄影协会;安吉拉·格哈特) 艺术家创作的概念图 彗星上的木门 被抛出后几秒内着陆器已经飞远 125:04 怪谈纪录片《夜行》记录了梅森县神秘女人目击传说 126:20 图:《夜行》中的内容切片:莱斯科城Maple Grove大学里的目击照片 警方根据照片和目击报告给出的画像 小朋友的彩铅画 128:01 录像机拍到黄昏中的神秘女人,但其实是一个异形生物 128:38 图:神秘女人实际上是异形生物 131:26 官网旧页面档案里藏着海量的秘密,电视台似乎早已沦陷 132:36 图: 官网旧页面内容:早期页面《低频冗余过滤器》扫描件右下角有一个二维码(1999) 网站关停,底下有一段服务器日志(2001) 《家庭录像纪元》扫描件,电视机里也有一个二维码(2001旧) 二维码定位的是Kris在Ins上发的狗照片 新页面底下的六张图都可以打开新页面(2001) 《NASA-3(atypical)》里出现的脸 页面下方的错乱长图,下方好像有一只手(2021) 137:29 音频:《NASA-3(atypical)》中类似仪器运作的噪音 142:28 简单跟各位推荐一下Kris的漫画作品:BroodHollow 142:33 图:BroodHollow漫画 【Staff】 策划:阿克 鬼脸 考拉 录音:阿克 鬼脸 考拉 制作:阿克 鬼脸 考拉 封面设计:阿克

148分钟
14k+
2个月前

Vol.220|白宫大争吵:霸权衰落还是帝国主义回归?|嘉宾:杨成

“美、欧、乌、俄,分别在打什么牌?” 二月份的最后一天,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白宫争吵震惊世界。一方面特朗普极限施压,要求泽连斯基站队,并威胁停止支援,另一方面欧洲各国哗然,纷纷表示支持乌克兰,即使没有美国的援助也要帮助乌克兰抵抗俄罗斯。这场争吵不仅暴露了美欧同盟的深层裂痕,也揭示了全球地缘政治的微妙转向。 在这场争吵中,特朗普、万斯、泽连斯基分别想要什么?欧洲能给乌克兰多少实际支持,有多大缺口?俄罗斯现在怎么看待这场战争和国际局势?乌克兰有怎样的出路?而中国,又能否为这场危机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本期节目,我们再次邀请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从特朗普的外交策略到欧洲的安全困境,从俄罗斯的战略意图到中国的全球角色,聊聊他对美欧乌俄风云的最新观察。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杨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 【收听指南】 00:44 泽连斯基的情绪动员奏效了吗? 04:35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到底在吵什么? 08:40 “你应该感谢特朗普总统”——美国国内政治的外溢 14:42 一场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冲突 19:29 特朗普的外交策略:矿产协议? 24:29 乌克兰“投其所好”:以矿产换和平 27:41 美前驻苏大使:和平比什么都重要 31:10 欧洲和俄罗斯,都是特朗普的“牌” 35:15 英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形式是贷款 37:31 维系欧洲安全架构为何如此艰难? 42:49 欧洲的进步主义导致了它的过度理想主义 46:14 乌克兰危机可能会加速欧洲分裂 48:49 美欧价值观外交:破产or转型? 50:34 “老欧洲”和“新欧洲”的立场分野 55:06 俄、乌、美、欧,各有各的诉求 01:01:03 俄罗斯内部看待冲突的一致立场 01:05:27 美国霸权衰落带来的连锁反应 01:09:52 军备竞赛只会加剧全球安全困境 01:13:30 在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之间找平衡 01:18:23 普通人可以如何理解国际局势? 【工具箱】 01 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白宫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媒体前爆发激烈争吵。双方原计划在会晤后召开联合记者会并签署美乌矿产协议。当天联合记者会已被取消,协议暂未签署。 02 当地时间3月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当天他在伦敦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举行了会晤。英方表示将继续“坚定支持”乌克兰,确认向乌方提供20多亿英镑援助贷款,而乌方将用遭西方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产生的收益偿还。 03 当地时间3月6日,欧盟特别峰会将在布鲁塞尔召开,聚焦欧洲防务自主及乌克兰问题。峰会讨论的重点之一是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周二提出的欧盟“重新武装”计划,调动8000亿欧元提升欧盟的军事能力。峰会的第二项重点是就进一步支持乌克兰展现团结,但匈牙利没有在文件上签字。 04 杰克·马特洛克(Jack Matlock,1929.10.1—)是美国驻苏联最后一任大使,见证了美苏关系的重大变局及随后的发展走向。2022年2月14日,就在俄乌战争一触即发之时,92岁的马特洛克在美国美俄协议委员会(ACURA)官网发表长篇文章,题为Today’s Crisis Over Ukraine(今日的乌克兰危机),并在副标题称此为一场“蓄意促成的”(willfully precipitated)危机。原文链接: usrussiaaccord.org 05 《里斯本条约》是在原《欧盟宪法条约》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被视为“简版”的《欧盟宪法条约》。原《欧盟宪法条约》因遭到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而陷入僵局。为解决欧盟制宪危机,欧盟领导人2007年12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正式签署《里斯本条约》,由各国批准后于2009年12月生效;但各国批准进程比预想困难许多,一直到2009年11月3日,最后一个签署国捷克才批准了《里斯本条约》。 06 尼克松三角是指尼克松政府构筑美苏中大三角关系的重大外交决策,始于1969年。在中苏边界冲突发生后,美国政府围绕第63号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进行了详细研讨,全面评估中苏分歧对美国对外政策及世界格局的影响,经过多次讨论,美国政府内部基本达成共识,即构筑美苏中三角关系是最有利于美国的政策选项,要以灵活的态度处理三边关系,但不允许发生会导致核战争或世界力量对比出现重大改变的情况。 【相关往期】 短热点|泽连斯基赌的梭哈:借美国调动国际激情【嘉宾:施展】 Vol.107|列国志:俄罗斯,东顾西盼的踌躇【嘉宾:施展】 Vol.91|俄乌战争观察:好莱坞英雄VS快手老铁【嘉宾:施展】 Vol.85|新“慕尼黑前夜”,悲情乌克兰与愤怒俄罗斯【嘉宾:杨成;“东腔西调”公众号独家发布】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关注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0(备注「播客」)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84分钟
67k+
2个月前

Vol.57 如何学习掌握岗位核心技能?

【关于节目】 这是一档聚焦产品和产品经理成长的播客栏目,包括产品拆解、产品动态解读、产品职场经验、产品经理读书学习、认知思考分享,和大家一起更好地理解产品和产品经理,在做好产品和产品经理的道路上持续进化。 我是李明Bright,前阿里巴巴产品专家、AI产品负责人,现亿级收入产品负责人,13年互联网产品经验。 【本期内容】 这期来讲一讲“如何学习掌握岗位核心技能”。 在开始之前呢,先和大家同步下播客的变化,没错,播客又改名字了,这个播客呢一开始是叫“明说商业”,侧重于商业方面的解读,后面改名为“有话明说”,话题不局限于商业,也包括科技和互联网以及其他的一些话题,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也在思考未来将要往何处去,是继续去做泛商业解读方向,还是科技互联网方向,比如多说说AI的话题,还是其他的? 思来想去,我觉得可能还是应该更加聚焦一些,我不打算未来去接广告,所以也不需要听众数量那么宽泛,反而我想要提供更深度一些,更稀缺一些的价值。大商业类或者大科技类还是太宽太浅了,把内容做得浅一些但是受众宽泛,和把内容做得深一些但是受众窄,但是需求更加精确,我觉得自己可能更适合后一种,所以大家会看到这个定位的变化,包括名称和LOGO也有了改变,可能你会突然有种感觉,这是一个什么节目,我没有订阅过呀,变动给大家带来的不舒适表示歉意。过去一段时间,我经历了一些人生中的重大变化,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到了35岁的这个年纪,不再去刻意地走出舒适区,反而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找到自己的能力圈,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体现自己在社会上的差异化价值,也许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做法。说到底,产品也是商业的一个子范围,这依然是一档商业类的播客,只是更加聚焦了。好了,关于播客改名就说这么多。 回到本期的正题,我以前在面试候选人的时候,会问对方,你认为XX岗位是做什么的,核心能力包括哪些?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因为不同的回答代表着TA对这个岗位的理解度,以及TA所处在的阶段。 其实在前面的如何顺利通过试用期的文章里面也有说到过,不同岗位、不同发展阶段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大家在从事某个职业,一定首先要弄清楚这个职业是如何被定义的,这个很重要,定义往往就是相当于职业的定位,解决什么问题,产出什么价值。 我们在公司里面,本质上也就是相当于工具,虽然这个说法不好听,但是本质上我们就是老板雇佣来解决问题的工具,除非你自个人创立一家公司,自个当老板,否则都是工具属性。 更多内容请听本期播客音频。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李明Bright,播客的文字稿内容都发布在我的公众号上面,可以在播客的介绍页面找到我的公众号。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公众号:李明Bright 开头音乐:Sunny 片尾音乐:Sunny Days Are Coming

15分钟
82
2个月前

#30 艺术体制读书会08:艺术体制诸版本

时间轴 * 01:23 导论:乔治迪基 * 04:31 1984年发表的《艺术界》 * 07:49 艺术习俗论 * 10:36 艺术 * 14:47 艺术世界系统的五大概念 * 24:23 讨论:《艺术界》 * 38:47 迪基艺术理论的特点 * 42:59 2000年发表的《艺术的体制理论》 * 50:52 讨论:《艺术的体制理论》 * 56:16 2015年发表的《“艺术惯例论”:早期版本与晚期版本》 * 67:11 艺术定义的提出及推翻 详细版时间轴 * 01:23 乔治迪基的个人介绍 乔治迪基将艺术定义为一种创造出来而向艺术界公众展现的人工制品 * 04:31 1984年发表的《艺术界》 人们会纯粹把想要的艺术特征当作艺术实质,或抓住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想象,将它视为隶属实质。于是,艺术种种异变的特征,被封入定义,作为实证 而终止了生命力。所以迪基要追求的是一种更有持久性的,对艺术本质的描述 * 07:49 艺术惯例论 惯例论是一种境况理论 价值中立,强调制作艺术的行为的价值,而与艺术品的好坏无关 * 10:36 艺术世界 被创造出来的客体是一种为了呈现而创作的作品 相互联系的艺术家和公众可以称为呈现群。事实上,一个呈现群就是艺术创造的最低限度的框架 艺术家和公众的作用 艺术世界是由一系列单一的艺术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包括自己特有的艺术家的作用与特定的补充性作用 * 14:47 艺术世界系统的五大概念 艺术家,艺术品,公众,艺术世界和艺术世界系统 艺术家是在创作艺术品的过程中参与理解的人 艺术品是某种向艺术界公众呈现的,被创作出来的人工制品 公众是这样一批人,其成员对向他们呈现的某种客体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准备 艺术世界是所有艺术世界系统的总和 艺术世界系统是艺术家向艺术界公众呈现艺术品的一个框架 艺术创作涉及到的是一个无法直接的用线性方式加以描述的。复杂而又互相联系的结构 * 18:13 艺术界与艺术圈 关于艺术界的命名 * 21:58 艺术定义的问题 艺术定义问题在艺术研究领域里面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只是它在特定时间段里面变成了一个显学而已 迪基只针对很小的问题,同时呢,他又着力于提出一个非常大的理论框架,一个足以容纳众多理论的框架 * 24:23 讨论:《艺术界》 * 24:23 迪基与传统美学 * 27:58 迪基对于艺术析取性的定义 * 28:44 艺术与文化 真正重要的东西不在于所谓的给一个东西下一个定义,而是说,我们要探寻最核心的,所谓艺术之所以出彩的那个东西,也就是他所谓的评价性的定义 * 32:31 “授予” 问题 权力和知识并不是分开的。我们恰恰是通过所谓的知识来界定权利,知识是所谓的权利的载体 * 34:19 艺术的定义与艺术哲学 * 38:47 迪基艺术理论的特点 * 40:54 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 * 42:59 2000年发表的《艺术的体制理论》 * 45:50 关于艺术体制的最新观点 授予和被欣赏的候选资格在新的定义中被放弃,新的概念的内涵会聚焦于人为性 公众概念并不完全限制于艺术界,而是一个普遍应用的观念。他所强调的是理解、熟悉如何处理某种特殊情况的能力 艺术界的范围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并且具有一定的无序性 * 48:44 对体制理论的两种心境批评 * 50:12 艺术理论的分类 * 50:52 讨论:《艺术的体制理论》 * 56:16 2015年发表的《“艺术惯例论”:早期版本与晚期版本》 人造性就是创造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 58:55 艺术品的呈现 弗雷德说当代艺术有一个非常坏的一个趋向,一切艺术都在向剧场靠近,变成一种剧场化的东西,就是要秀给别人看 墓葬艺术 事后追正的东西还是艺术吗? * 61:32 艺术理论的理论背景与艺术实践的背景 * 67:11 艺术定义的提出与推翻 艺术定义、美学大讨论实际上会不会伤害学科本身呢?某些程度上,我们过多地讨论这些问题,所有人都在批判,所有人都在解构,没有人想着去积累,没有人想着去转化,没有想怎样将这些东西更好地应用到艺术批评上,艺术创作上 本期围读 * Weitz, Morris. “The Role of Theory in Aesthetics."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and Art Criticism 15 (1956): 512-7. * [美]乔治·迪基: 《艺术的体制理论》,殷曼楟译,载[美]诺埃尔·卡罗尔编:《今日艺术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美]乔治·迪基:《艺术界》,程介未译,载朱立元主编、李钧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读本》,第三卷,《结构与解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美]乔治·迪基:《“艺术惯例论”:早期版本与晚期版本》,刘悦笛译,《烟台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 [美]诺埃尔·卡罗尔:《导论》,殷曼楟译,载[美]诺埃尔·卡罗尔编: 《今日艺术理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 Dickie, George.“Art: Function or Procedure-- Nature or Cultur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55(1997): 19-28. * [新西兰]斯蒂芬·戴维斯:《历史性定义与意图性定义》《功能主义、程式主义和意图》,载《艺术诸定义》,韩振华、赵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 写在最后 * 剪辑:阿黠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萧涵耀 * 伴奏:Kevin MacLeod - Bleu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艺术体制读书会 & 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76分钟
56
2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