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83 跨界教培人创业生存术:如何用“拆解力”征服不确定性

百味职场

本期嘉宾对话大阪的陈老师,他原是国内K12教培名师及城市负责人,因政策环境变化以及追求创新,赴日创业开设融合数学与日语过渡的塾校。陈老师分享了他独特的“INTP”人格特质(热爱研究、拆解问题、以终为始)、跨行业与跨国界的职业转型心路(从教师到管理者,再到独立创业者),以及他如何将国内教培经验成功迁移至日本市场。 他特别强调“拆解能力”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武器,并阐述了他“补习是为了不补习”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提升效率,而非加剧内卷。节目还探讨了个人能力模型与创业模式的匹配,以及“一人公司”在AI赋能下的可能性。 ------------------------------------------------------------ 内容时间线: 00:02:03:创新的驱动力:个人性格与创业选择的关联性分析 00:05:08:个人发展与性格类型:MBTI认证课的启示与思考 00:10:15:从喜欢给别人讲题,到选择教培行业工作 00:15:24:心流与教学效果:关注学生注意力与理解力的教师行为研究 00:20:33:爱研究的旅程:如何通过研究提高城市负责人的能力 00:25:42:从创业到一人公司:我在中国和日本的创业经历与启示 00:30:51:创业公司的复杂性:权力、地位和经济回报的平衡之道 00:36:00:挑战与新鲜感:探索未知语言与文化的心路历程 00:41:05:如何拆解一个大项目,让它变成可管理的子项目?——拆解能力的重要性与应用 00:46:17:一人公司的秘诀:在能力范围内做,不追求太大目标 00:51:24: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让家长花更少的时间和金钱 00:56:34:学习的真相揭秘:机构培训只是表面 ------------------------------------------------------------- 陈老师从教培行业到日本创业的经历 本期《百味职场》邀请了来自日本大阪的陈老师分享他的经历。陈老师曾在中国一家K12连锁机构担任老师,也担任过城市负责人,现在在日本创业,开设了一家株式会社。他主要教授华人的数学课程,同时结合日文内容,帮助刚来到日本的小朋友适应日本的学习环境。陈老师分享了他从中国到日本的创业经历,以及他追求新鲜事物的性格特点。 探索动力来源与不确定性处理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和动力来源,以及 MBTI 中不同类型人的特点。讲者认为自己的性格和 MBTI 中的 INTP 类型有关,天生喜欢研究新鲜事物,对熟悉的事物反而失去兴趣。同时,讲者也提到了不确定性对于不同人的影响,认为有些人喜欢研究不确定性,将其转化为确定性,降低风险。最后,讲者表示 MBTI 对于认识自己有一定帮助。 教培行业的心路历程与探索 陈老师分享了自己进入教培行业的经历。当时,教培行业还非常热门,他因为喜欢物理专业,喜欢给学生讲解题目而加入了这个行业。最初,他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觉得收入还可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对自己的教学水平产生怀疑,甚至想要离职。在师傅的鼓励和帮助下,他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看到了教培行业的不同样态。后来,他从教学领域转向了教研组长、教学总监等职位,对教培行业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从教学到运营管理的职业转变 这段内容讲述了讲者在离职后回到家乡,后来公司决定在家乡开设分校。讲者的师傅希望他能回去帮忙,讲者在犹豫后最终决定回去。这次回去后,讲者开始接触宏观运营管理,之前只是教研组长。讲者认为师傅让他回去是因为他有很多研究,后来转做城市负责人,涉及到的运营、成本核算、师资力量匹配等方面的工作都让他大开眼界。讲者表示自己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这次回去教书也是一次挑战。 教学经验与高效教学方法分享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讲者认为,教学要有逻辑,从以终为始,先把高考卷刷很多套,了解考试方向,然后把考纲和教材啃完。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把知识点讲清楚,让学生容易吸收。讲者还提到,自己在教学方面有天赋,喜欢给别人讲题,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此外,讲者还分享了自己在研究城市部门工作时的经验,认为要从底层去思考,研究报表,以实现盈利。 自学财务知识与实践经验分享 这段内容讲述了讲者在自学财务知识后,如何运用财务知识进行业务运营。讲者通过研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结合自己的业务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业绩目标和利润目标。同时,讲者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如何通过财务知识进行公司运营,以及如何通过自媒体进行知识分享。讲者认为,财务知识对于创业非常重要,即使没有专业合伙人,也可以通过自学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创业经历与人际关系处理的反思 这段内容讲述了讲者在创业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悟。讲者认为创业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处理这些问题并不容易。与教培行业相比,创业过程中的客户关系和师生关系有所不同。教培行业中的客户关系更容易维持,因为只要对客户有帮助,他们会觉得付的钱是合适的。而创业过程中的关系则更加复杂,涉及到股权分配、利益冲突等问题。讲者认为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还有待提高,创业经历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让自己意识到自己不能做什么。 家长与学生的权力平衡与创业挑战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创业过程中,如何平衡家长、学生、员工等各方需求,以及如何在矛盾中寻求解决方案。讲者提到,家长和学生可能只关注提分等简单需求,而员工则可能追求更多的权利、地位和经济回报。在创业初期,公司可能没有完善的制度,需要创始人有主心骨,明确股权分配。随着公司发展,股权设计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讲者认为,这些经历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即使不适合做某件事情,也要勇敢去尝试。最后,讲者谈到了去日本旅游的经历,认为日本的文化和秩序感更适合自己。 升学制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分享 这段内容讲述了讲者喜欢研究升学制度,通过翻译软件和日本教育网站,研究政策并下载中高考题目进行练习。讲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词汇和概念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日本,这让他们对日语和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入。讲者认为,拆解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场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通过将大项目拆分成子项目,逐个击破,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创业与产品经理的自我认知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创业和集团业务线上的经历,认为创业不适合自己,因为很难分析很多事情。而在集团平台上,他更适合做产品经理,因为产品经理需要不断迭代产品,了解客户需求,找到契合点,升级产品,并将业务流串联起来。讲者认为人应该做与自己能力匹配的事情,但在某些情况下,拆解模型可能会失效。此外,讲者还提到了培训的方法论,认为首先要有水平,然后通过公益讲座等方式吸引客户。最后,讲者谈到了自己的MBTI类型,认为一个人需要有两个相反的能力来辅佐,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外向直觉与公益事业的结合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公益讲座中展现出的外向感性特质,以及如何通过这种特质吸引他人关注。讲者提到自己在做公益讲座时,并没有很强的目的性,但仍然成功地吸引了很多人关注。同时,讲者也分享了自己在家庭和公众场合的不同表现,以及在感兴趣的事情上如何调动自己的外向直觉。最后,讲者谈到了在日本开始做艺人公司的经历,认为秘诀在于不要做太大,而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做。 日本创业经验与AI赋能一人公司 在日本注册公司创业与在中国创业的最大不同在于教育机构在日本不需要前置审批,只需注册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学习即可。在日本创业三年,最大的感想是适合一个人把所有事情做,效率不会低,沉淀下来的东西能够按一套逻辑去走。未来方向是一人公司,特别是知识类公司,因为内容已经做好。AI 发展起来后,一人公司更加有可能,因为很多事情可以直接让 AI 帮助完成,降低沟通成本。 创业初衷与产品理念的分享 陈老师开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制作一个数学学习产品,从数数开始一直教到高中,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学习数学。他认为自己的性格更适合做产品经理,而不是在公司工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产品获得成就感,而不仅仅是追求金钱。他认为自己的产品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而不仅仅是利某部分人。他还提到,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免费的课程,他的课程也是免费的,旨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如何学习,然后可以自主地去学习。 教培行业现状与改进方向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教培行业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观念,而不是仅仅追求成绩。讲者认为,家庭环境、孩子的学习意愿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教培行业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可迁移技能,如拆解能力、专注力等,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此外,讲者还提到,家长和孩子都受益的产品才是最有价值的,教培行业应该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加剧内卷现象。 ---------------------------------------------------- 【主播】蓝华峰,「百味职场」播客主播,前500强全球研发副总裁,ICF PCC认证教练、职场陪跑教练、企业领导力教练;微信公众号「另一类方式」,视频号「弗兰克的香瓜子」,小宇宙「百味职场」,喜马拉雅「百味职场」,苹果播客Podcasts「百味职场」,网易云播客「百味职场」,QQ播客「百味职场」,新浪微博「百味职场-蓝华峰Frank」,知乎播客「百味职场」 【嘉宾】陈老师,一位典型的 INTP。他拥有 ASU 教育与计算机双硕士学位,目前在大阪生活创业,专注于数学教育产品的开发与实践。同时,他也亲自带教儿子学习数学、理科和体育,把教育变成一场家庭与事业相结合的修行。

61分钟
43
3周前

「也只有那些无用的事,会给人最多的安慰。」

Blake有问题

大家好,欢迎收听Blake有问题。今天,我的问题是,那些最有用的《生活安慰》是怎样的?结论先放在前面,很可能就是那些「看似无用的安慰」。 必须要坦白一下,我想做这个选题,是因为许久之前看了张春的书《在另一个宇宙的1003天》,当时书里面的第P161页,有一句这样的话:「也只有那些无用的事,会给人最多的安慰。」 这句话来自她写的一篇文章《抑郁症患者生活小技巧》,当时我就画了一条横线,觉得这是我想要聊的话题,只是没想到这期节目迟到了那样久。 在这篇文章里,她写了当时会为自己制作一个「宝盒」。做了会高兴的事,都会尽量记下来放进去。而现在我也参考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虽然,它存在了我的AI 聊天框里。 过去这一个月,我去了很多地方,参加了许多活动,见到了许多喜欢的创作者,去深圳听到了鲁豫和张春讨论新书《年龄是一种感觉》,在杭州附近的安吉余村参加了山野之中的读书会,也去了南京专门参加一场关于AI的讲座。 过多的灵感,不再赘述。这一期节目,我想分享的就是近期从全国各地「偷」来的安慰灵感。也许这里面,也会有一些适合你的安慰灵感。 祝你也找到自己的、无用的安慰方式。 - 主播:Blake 制作:Blake、左右 - 本期节目部分重点 00:09张春的启发:生活安慰往往来自「无用之事」 03:52成长会让人失去「大希望」,但也许我们需要的是「希望的碎片」 06:00瓶行宇宙社会创新节:在山间凉亭听两场讲座的治愈体验 13:34「集体关心」会带来新的信任感,让人不想与世界断联 14:33旧问题也能找新视角,创造新数据的乐趣 18:55如何在生活中重启「探索模式」 25:13鲁豫:要带着年龄的局限做超越性的事 29:33你可以不打年龄这一场注定要输的仗 32:41对人生建议保持警惕,深耕比频繁跨界更珍贵 38:14许知远:每个人都有「暗流」,但暗流可能汇成潮流 40:49梁文道:中国人面对面沟通能力的下降,可能比日本更严重 43:04AI世界背后的人肉标注与内容操控 44:13不必过度把短视频世界当成「真的世界」,它是被构造的 45:04像摘桃子一样,保存那些路过的真心观点 - 播客「阶段性友谊」·线上听友群二维码 Hello,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第一个「阶段性友谊」听友群。如果这个群有某一天面临沉默,也许我们的线上关系只是去到了下一个阶段。如果无法加入请等待我们下一个群的创建,再次谢谢你对本播客的支持。 - 本期播客提到的作品与活动 · 《在另一个宇宙的 1003 天》/张春 · 《人性的镜子》/钱永祥 · 《人性之境:动物伦理14讲》看理想节目/钱永祥 · 《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沈恺伟 · 《年龄是一种感觉》/海莉·麦克吉/陈鲁豫 · 深圳·新书分享会《年龄是一种感觉》/陈鲁豫/张春 · 北京·小红书12周年·大师课《现代焦虑和意义感的追寻》/许知远/本杰明·亚隆 · 南京·1701音乐公园·分享会《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为何还要思考》/梁文道/陈嘉映/严飞 - 特别感谢 · 瓶行宇宙社会创新节/BottleDream · 新经典 - BGM: The Notwist - Consequence keshi - Bodies NewDad - Nosebleed Bialystocks - 近頃 - 微信公众号/微博:@我要WhatYouNeed 个人短视频创作账号/微博:@Blake立刻出门 商务联系:whatyouneedoffice 本播客是 @我要WhatYouNeed 旗下播客。也欢迎你关注我们团队的其他播客。不把天聊si 面红耳赤 说说罢了

47分钟
4k+
3周前

082. 回归《完整的女人》- 与时代缠斗

Womansplaining请让我讲话

这一代女人从现在开始,我们的理想就会早一天实现。 - 男人 02:40 再聊一次男人对女人的需要、憎恨和厌恶——没有因、只有果 06:35 女人的献媚与男人的变形 08:27 男人在掉队 11:00 女人不能学男人 14:31 “性萧条”意味着更少的性剥削 17:24 新男人是退去异化的人 公众 19:10 公众从女人身上大捞一笔 20:53 谁在统治女人的身体 25:41 堂堂正正地闹:不应激、要坚定 其他女人 31:40 男人害怕女人组团 33:27 遥远的智囊——去了解 & 辩证看待 36:06 还没上路的女人——尽可能地关照 40:12 不同流派的先行者——可以沟通、少说“为你好” 46:04 人生搭子——以全新的方式爱 变化 53:12 女人会制造变化 - 参考资料: 1. 悍妇出版社:www.virago.co.uk 2. 血斧书局:www.bloodaxebooks.com 3. 书影音:《女太监》 & 《完整的女人》杰梅茵·格里尔 《男性困境》 《爱的多重奏》 《芭比》 4. 播客节目:024. 不做《女太监》(上)—在暴雨中呼喊 www.xiaoyuzhoufm.com 025. 不做《女太监》(下)—站上巨人的肩膀 www.xiaoyuzhoufm.com 056. 男rapper硬踢乙游铁板、谈《男性困境》是无效卖惨(上) www.xiaoyuzhoufm.com 057. 男rapper硬踢乙游铁板、谈《男性困境》是无效卖惨(下) www.xiaoyuzhoufm.com 029.《芭比》——玩具与女性主义互为表里 www.xiaoyuzhoufm.com - BGM: From Here on In - Everet Almond

55分钟
99+
3周前

我们不断给死亡赋予意义,但人是无法真正理解死亡的

不合时宜

【主播的话】 作家宁远有着多重身份。 她写小说——《莲花白》《米莲分》初入文坛便摘得多项大奖;她做品牌——创办生活方式品牌“远家”,从服装到书店,十余年如一日,如今已成为成都的一处文化地标。她曾是高校教师、电视台主持人、话剧演员;如今,她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上个月出版的小说《写父亲》中,宁远又呈现出另一重身份:女儿。 从父亲的离世写起,这本书描绘了一位女儿对父亲和故乡的深情回望——一位沉默勤恳的乡村老人,穷尽一生托举女儿,让她走出村庄、踏上求学之路,进入更辽阔的世界。然而,离开故乡是否就意味着生活更有意义?答案并不确定。书中,父亲被塑造成一种语言、一个来处、一方土壤,以及一份生命的参照。女儿的书写既是告别,也是新的开始。 这本书很难简单定义——它既像小说,也像自传。宁远似乎有意模糊虚构与真实的界限。《写父亲》的扉页写着:“亲爱的曼拉,我准备写下全部,然后告诉别人,这是小说。” 几个月前的纽约寒冬,我与宁远第一次聊起这本书的出版计划。等我真正读到它时,已是盛夏酷暑。在将近40度的成都,我们在水街的“远家”相聚,完成了这次对谈。宁远说:“写小说的人不提供答案,不为到达,只是一直走在路上。”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宁远:也叫宁不远。创作小说《米莲分》、《莲花白》,散文集《爱与平常》、《素与练》等。曾任高校教师、电视台主持人、话剧演员。2010年创办女装品牌「远家 YUANJIA」。微博@宁远宁不远 【本期剧透】 06:50 在某种意义上,虚构能比非虚构抵达更多真实 11:17 人类为什么热衷于给死亡赋予意义? 19:37 即便写下来痛苦也不会过去,痛苦即是你的一部分 22:06 撕裂的返乡:知识分子身份优越感的虚妄 30:24 母亲身份的轮回,「刺猬式生存」是底层母亲的智慧 35:26 写作是一种劳作,作家是怀着作家的心进入生活的人 39:12 在 31 岁生育后辞职:「不愿女儿成为当时的我」 43:28 用肉身体验这个世界,并将经历材料化,小说和我的生命无法分开 48:48 成都是个有「角落」的地方,公共文化空间永远流动生长 【相关阅读】 《写父亲》(2025) 作者:宁不远 该书以女儿视角回溯父亲沉默勤恳的一生,通过父亲作为猎人、电力先行者、创业者的多重角色,展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作品从父亲心肌梗死住院切入,记述其经营酒厂等经历,穿插暴雨夜维修变压器等家庭互动细节。书中将父亲塑造为“语言、来处、土壤、参照”的多重象征,通过书写行为实现代际记忆的对话与自我身份的重构。 《莲花白》(2023) 作者:宁不远 作品书写一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在三个女生之间的微妙情谊。故事发生在一座因为修建水电站而即将被淹没的县城。“我”和县城中学的明星学生李美成为最好的朋友,但这并不是一个“天才女友”的故事。我因为偶然撞破李美的一次盗窃行为,引来了全校无声的霸凌,几近崩溃。这一切因为李美的死亡和我的转学而中止,但它对我的影响持续了半生并导致了我的抑郁症状。多年以后,我决定回乡,向中学时代的阴影告别,但,真的能告别吗? 《米莲分》(2022) 作者:宁不远 我妈米莲分,黑山村唯一的裁缝,也是第一个骑摩托的女人。她走路快,做衣服手艺好,喜欢种花。我不知道我爸是谁,也不知道她去过的省城是什么样。我的邻居阿西婆婆,从老高山上嫁来黑山村的彝族女人,麻风病把她的丈夫和孩子带走了。她总吃头痛粉,每晚都睡在一口棺材边,还给自己挖了座坟。我的朋友秀宝,左手有一块砍猪草时留下的疤。为了帮家里交“超生费”,她卖了自己的辫子。月经初潮后,她跑了,我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三代女人的春秋冬夏,“我”只能打捞出一点点。 《回归故里》(2020) 作者:迪迪埃·埃里蓬 父亲死后,作者回到阔别三十年的家乡兰斯(Reims),并重新反思了自身过往经历、家乡及其周边地区的境况。从家人、家乡工人阶级民众的生活,女性长辈被剥夺的权利,到兰斯这一区域的被边缘化,相对主流文化而存在的“亚文化”……迪迪埃·埃里蓬关注的是阶级壁垒中下平民阶层的生活,是“被侮辱和损害的人”,是使他们获得“启蒙”的可能。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导演:李安 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 Joe Alwyn 饰)因为一段偶然拍摄的视频而家喻户晓。那是一次规模不大却激烈非常的遭遇战,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班长(范·迪塞尔 Vin Diesel 饰)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伏击和劫持,而林恩为了营救班长不惜铤而走险冲锋陷阵。视频公布于世让他成为全美民众所崇拜的英雄,然而却鲜有人理解他和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 本片根据作家本·方丹(Ben Fountain)的同名小说改编。 《婚姻故事》(2019) Marriage Story 导演:诺亚·鲍姆巴赫 讲述了结婚多年并育有一子的戏剧导演查理和女演员妮可因工作分居而不得不走向离婚,在这场为了争夺抚养权的离婚拉锯战中,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真实感人的细枝末节牵动人心。两人的关系又将何去何从? 《坠落的审判》 (2023) Anatomie d'une chute 导演:茹斯汀·特里耶 桑德拉(桑德拉·惠勒 Sandra Hüller 饰)、萨穆埃尔(塞缪尔·泰斯 Samuel Theis 饰)以及他们视力有障碍的儿子丹尼尔(米洛·马查多·格拉纳 Milo Machado Graner 饰)在偏远山区生活了一年。一天,萨穆埃尔在房子外面被发现死亡,警方立即展开了涉嫌命案的调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桑德拉被控:这是自杀还是谋杀?一年后,丹尼尔参加了母亲的审判,这也是对他父母关系的真正剖析。 🎧相关节目:不合时宜|法国的女性主义者们在关注什么?从《坠落的审判》聊起 《革命之路》 (2008) Revolutionary Road 导演:萨姆·门德斯 当他们第一次见面,他是高谈阔论的有志青年,她是向往成为名演员的未来之星。而如今,婚后的他们变了。他变成了在公司做不喜欢工作的无聊上班族,她成了不入流的糟糕演员。在一次演出后,丈夫弗兰克(莱奥纳多•迪卡布莱里奥饰)与妻子爱波(凯特•温斯莱特饰)大动肝火,两人多年的积怨终于爆发。莫非婚姻真的躲不过七年之痒?悲痛的爱波整理照片,发现弗兰克年轻的照片,想起他曾经描述的“美好的巴黎”,她提出了一个计划“全家搬到巴黎”,以拯救这个家庭。但是,这看似遥不可及的计划,却成为了催化剂,将两人推向婚姻更痛苦的深渊。 * 李翊云 作家。现旅居美国,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任教。主要作品有《千年敬祈》、《金童玉女》、《漂泊者》等。 1972年出生于北京,1996年获北京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同年赴美留学。2000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免疫专业硕士,2005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创作硕士学位,同年发表首部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 ,令她一举成名。2011年,她首部长篇小说《漂泊者》入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决选短名单 ,这是华人作家首次提名该奖。2012年,她的短篇小说《Kindness》获得欧·亨利奖 ,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该奖的华人作家。 🎧相关节目:不合时宜|对谈李翊云:在中文与英文之间,在中国与世界之外 * 石黑一雄 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他的文体以细腻优美著称,几乎每部小说都被提名或得奖,其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八种语言。1989年以《长日留痕》获得英语文学重要的文学奖布克奖。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菲利普·罗斯 美国作家,1933 年出生于美国新译西州纽瓦克市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195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巴克内尔大学,1955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教英语,同时攻读博士学位,但在1957年放弃学位学习,专事写作,以小说《再见吧,哥伦布》(1959)一举成名(该书获1966年美国全国图书奖)。 【本期音乐】Finally See The Light - Bryan TeohPainting Room - Kevin MacLeod 【节目制作】方改则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特别鸣谢】蓝书屋基金会(Blaues Haus Stiftung) 【互动方式】 小红书@不合时宜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微博私信 会员计划咨询可添加微信:hibuheshiyi3 或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50分钟
16k+
3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