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的人死亡后,请允许我“走不出来” 💙看病不慌,养老不愁,理财不难!欢迎来到「深蓝保编辑部」,这是一档深蓝保旗下的播客节目,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 🎙️本期人物介绍 主播:莫莫,前香港财富管理经理,8年保险行业经验,不会销售的编辑不是好INFP 主播:斯斯,前广告人+ACGN爱好者,保险学专业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副业小天才 很多时候,我们都擅长庆祝新生,却对离别集体失声,但在这背后,不是对死亡的钝感,而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让悲伤自然流淌。 所以在清明这个时节,想和大家聊一聊,我们关于离别的体验。不是那些形而上的死亡哲学,而是一些具体的、细微的、真实的困惑—— 当我们爱的人走了,微信对话框永远停在某个时刻,我们这些被留在原地的人,应该怎么继续往前走? 🎧时间轴 2:31 第一次真正地接触死亡:7岁那年爸爸走了,亲戚说是被我克死的 9:49 告别是个伪命题:原本规划好要参与我的人生,ta们都缺席了 14:53 我一个人开在深夜的高速上,只想着要回去给奶奶守灵 20:27 “紫色马甲”和“小鞋子”,都是离开的人给我们设置的隐秘开关 23:29 是玄学也是治愈:殡葬仪式,或许是给活着的人的慰藉 29:10 死亡不是离开,而是跳出了线性的时间,去往更高维的世界 36:31 我们用“持续性联结”来面对丧亲,任由悲伤自然流淌 44:00 亲人去世后,我们该怎么处理后事:死亡三证、社保、保险等 53:12 当我走后,我要留下很多很多爱,和很多很多钱 📔本期提到 * 持续性联结(Continuing Bonds): 是指与已故者持续的内在关系,面对丧亲时,与逝去的亲人保持联结,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一种健康的悲伤处理方式。 这种联结可以是对过去的怀念,也可以将逝去亲人的记忆融入到现在的生活中。 * 死亡证明: ①经医院治疗身故,医院开具死亡医学证明、病历等相关资料 ②在家中自然死亡,由当地村委会、居委会开具 ③交通事故,未经抢救身亡,由公安部门开具 * 火化证明: 带死亡证明到殡仪馆处理遗体后开具 * 户口注销证明: 带死亡证明、火化证、户口本等资料,到户籍地的派出所注销户口 * 财产继承(微信、支付宝、银行存款、股票、基金等): 家属需要准备好:证明继承权的公证书、遗嘱、(没有遗嘱)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继承人身份证件等 * 继承证明如何办理?(可从以下3个途径获取) ①到法院确认遗产权属 ②到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协议 ③到公证机构进行公证 * 人走后,需要领取哪几笔钱? ①社保个人账户余额:职工社保(医疗、养老)、居民社保(养老)、公积金 ②假设因病死亡,并且买了养老保险:家人可以领到丧葬补助金、抚恤金 ②假设因工死亡,并且买了工伤保险:家人可以领到丧葬补助金、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④商业保险金:假设因病死亡,满足保单条款后,重疾险、寿险可赔付一笔钱,医疗险可报销医疗费;假设因意外身故,满足保单条款后,意外险、寿险可赔付一笔钱 * 如何借助工具,进行资产盘点? ①“云闪付”APP:一键查卡功能,可查到名下大多数银行信息,了解银行存款 ②“基金E账户”APP:可查询名下场外公募基金 ③“中国结算”APP或官网:可查询名下A股信息 ④“金事通”APP:可查询自己作为投保人和被保人的保单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保险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深蓝保」公众号 这里有最接地气的社保干货、有实时更新的保险攻略、有行业前沿的深度剖析,更有专业的规划师团队在线服务 如果你也有想聊的,或者有推荐的嘉宾,欢迎添加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探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 感谢你的收听,这里是深蓝保编辑部 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期待下期再会 : ) - 本节目由深蓝保出品 -
本期核心议题 人到中年,尤其对80后这代人来说,似乎总免不了一些集体性的焦虑。最近一个关于“高死亡率”的假新闻,虽是虚惊,却也实实在在地触动了神经。这背后是什么?是对衰老的恐惧,对身体不再“耐用”的切身体会,还是对未来的不确定? 坦白说,衰老是自然规律,身体机能下降是必然。与其沉溺于对皱纹、白发的伤感,不如理性看待。健康管理,比如体检、养生、买保险,这些不是贩卖焦虑,而是对自己负责的实际行动。恐惧死亡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重要的是如何有质量地活在当下,管理好自己的健康资产。 职场上的“35岁危机”,加上AI技术的冲击,让很多人感到“经验”不再是铁饭碗。这也是现实。市场在变,技术在迭代,指望一招鲜吃遍天是不现实的。关键不是抱怨环境,而是看清趋势,主动适应。你的价值需要你自己去更新,去创造。经验贬值了,那就学习新技能;旧跑道拥挤了,那就寻找新赛道。怨天尤人最无用。 家庭责任、经济压力,这些都是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上有老下有小,是甜蜜的负担,也是需要用智慧和规划去承担的责任。焦虑解决不了房贷,也无法支付孩子的教育费。清晰的财务规划,理性的家庭分工,比情绪化的抱怨更有力量。 最终,所有的焦虑,指向的可能是对“失去价值”的恐惧。当传统的社会角色、职场地位开始松动,人生的意义感似乎也随之摇晃。但价值从来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定义的。退休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持续学习,保持对世界的好奇,积极主动地生活,这才是对抗虚无和焦虑的根本之道。 接受现实,管理自我,主动适应,创造价值——这或许是面对“凋零感”时,一个成年人最该有的姿态。 本期主播&嘉宾: 喵叔:素质不详的素质不详主播 (微博 @喵叔别狐说) 懒澡的杰基:80尾巴后B站社会建政类UP主 (B站 懒澡的杰基) 三三:一个90后中年女性 Jeffrey博士:动物学博士,熟悉各种中年动物的状态 时间戳导航 & 高能片段 00:00 80后死亡率假新闻引发的中年危机初体验 「“每20个80后就有一个去世?”虽然证实是假新闻,但身边已有同学离世…这消息确实让我长舒了一口气。」 →假新闻惊魂:“AI幻觉”意外点燃80后集体焦虑导火索。 01:44 死亡焦虑具象化:从同学离世到明星感叹 「胡歌说“人过40是生命倒计时”…如何面对和处理死亡焦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十而已还是倒计时:当预期寿命延长,直面终点的心理建设才刚刚开始。 04:00 衰老与永生的神话悖论:想要长生不老? 「女神求来永生,却忘了免除衰老与疾病…提托诺斯永久衰老,成为他与女神共同的折磨。」 →永生诅咒:赫西奥德故事新解,揭示人类对青春永驻的矛盾渴望。 06:39 “身体不像自己的了”:从滑膜炎到滑板摔脱臼 「30岁滑板摔一跤,手一撑地‘啪’就脱臼了…巨大的震撼,感觉这身体不像年轻时怎么折腾都没问题了。」 →身体背叛:机能衰退的切身体验,第一次感到“岁月不饶人”。 08:10 衰老双重奏:身体客观现实与心态主观变化 「衰老意味着你变成另外一个人,跟你以前的自己完全不一样…甚至变得连我们自己都认不出来我们自己了。」 →面目全非的自我:当身体与心态同时“变老”,如何接纳这个“陌生”的自己? 10:09 80后夹心层:职场家庭经济三重压力叠加 「职场不上不下,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养孩子…国家还鼓励你多生…医保还亏空…强烈的危机感扑面而来。」 →扛不住的中年:深度剖析80后在社会结构中承受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13:20 AI浪潮冲击:经验贬值与“后劳动世界”焦虑 「AI正在加速将我们推向一个后劳动世界…使得80后拥有的十几年工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经验贬值:当人工智能挑战传统职场优势,80后的未来竞争力在哪? 17:15 30+女性困境:年龄、婚育与职场歧视 「30岁失业找工作,未婚未育受到的压力和歧视非常大…企业预设你肯定会生孩子,付出成本太高。」 →职场隐形天花板:揭秘30+女性,特别是80后女性在求职中遭遇的现实困境。 21:41 “死亡推送”与灵活就业:信息过载时代的生存焦虑 「浏览器首页天天推“40多岁的人死了”…专门的讣告栏加深焦虑…灵活就业占比近亿,年轻人也卷入其中。」 →死亡提醒APP:当社交媒体精准投喂同龄人不幸,如何消化这份“电子榨菜”? 26:03 惜命模式启动:体力不支与“长寿但不中用”的恐惧 「骑车追不上90后被嘲体力不行…担心自己未来可能会变得长寿但不中用,尤其看到亲人中风后。」 →健康焦虑升级:从偶发事件到深层恐惧,对身体衰退和失能的忧虑加剧。 28:35 体检报告恐惧症:从不屑一顾到焦虑不安 「年轻时不看体检报告,年纪大了每次体检都焦虑,怕发现问题…报告像把人钉死了。」 →数字焦虑:当健康指标成为量化标准,体检从预防手段变为焦虑来源。 32:22 四十岁人生节点:认知颠覆与仪式感需求 「40岁后衰老会让你自己和生活都变得面目全非…办寿宴是公开宣誓‘我成为不一样的人了,请多关照’。」 →四十不惑还是更惑:探讨40岁作为人生分水岭的心理冲击与社会仪式意义。 35:14 代际称谓冲击:从“哥/姐”到“叔/姨”的心理关卡 「疫情期间第一次被人郑重其事地叫‘叔’,感到很震惊…开始认真对待这个称谓的变化。」 →称谓冲击波:被动接受身份转变,折射社会对年龄的刻板印象与代际认知差异。 40:21 养老困局预演:长寿的代价与伦理挑战 「日本养老经验:活得越久,病痛越多,死不了…可能导致自杀、虐待等惨烈伦理事件,照护者压力巨大。」 →长寿的代价:当预期寿命提高,如何面对失能、失智、失尊严的老年生活? 44:13 直面亲人临终:放手的艰难与对死亡的终极恐惧 「朋友父亲重伤无意识,家人不愿放手维持生命…对死亡的恐惧来源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你不知道死后会怎么样。」 →未知的恐惧:探讨临终决策的痛苦挣扎与人类面对死亡和虚无的深层恐惧。 48:42 讳疾忌医的代价:逃避焦虑与延误治疗 「CEO心梗猝逝,叔叔有症状拒就医终至癌症晚期…很多去世的人是自己把自己‘吓死’或‘拖死’的。」 →鸵鸟心态的代价:剖析面对疾病焦虑时的逃避心理及其致命后果。 53:45 全民养生潮:从泡脚枸杞到保险规划 「90后00后也开始泡脚买医保…年轻时投资健康保险,是为了在发生疾病时减轻经济压力。」 →健康投资学:养生年轻化趋势背后,是对健康风险的主动管理与经济考量。 58:20 猝死警钟长鸣:身强力壮为何也倒下? 「健身教练、体校校花突然离世…很多看似身体强壮的人反而容易受心肌炎等攻击,‘小毛病不断,大病不犯’?」 →健康反常识:探讨猝死现象频发与个体健康管理的复杂性。 01:04:06 中年创业者的黄昏:激情减退与AI时代的自我怀疑 「过了50岁,创业激情和创新能力下降,面对用AI和机器人的年轻人…很难想象那时的自己,力不从心。」 →被AI拍在沙滩上?:中年创业者面临技术迭代和精力衰减的双重焦虑。 01:07:16 退休失落感:身份剥离与价值感的重新找寻 「退休后面临社会角色改变、自我价值丧失…尤其经济下行投资回报降低,加剧焦虑,如何寻找新价值?」 →退休即失业?:探讨退休带来的身份危机与寻找生活新意义的途径。 01:11:05 老年生活畅想:从“老有所乐”到“高质量活着” 「不只想活得长,更想健康的、有质量的活…当身体不再健康无法自理时,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高质量的老去:超越物质需求,探讨老年生活的精神追求与生命尊严。 01:18:55 活在当下哲学:对抗衰老焦虑的父辈经验 「受父亲死里逃生经历影响,认为每天都是偷来的,要活在当下,好好享受,接受自己最好的状态。」 →活在当下的力量:以积极心态应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与死亡。 01:23:11 生育、意义与存在主义自救:我们为何而活? 「生育是生物学延续,但也可能加速衰老。最终,一是生死看淡,二是‘不服就干’,很多价值和意义都是自己创造的。」 →不服就干的存在主义:在终极问题面前,个体如何主动构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节目资源 理论参考: AI与后劳动世界理论 / 提托诺斯神话 (衰老与永生悖论) / 中年危机社会学与心理学探讨 / 存在主义哲学(关于意义与死亡) 文化映射: 胡歌“40岁生命倒计时”言论 / 春雨医生CEO张锐猝逝事件反思 /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关于青春与死亡) / 社交媒体“死亡推送”与算法焦虑现象 / 秀才等中老年网红现象 延伸阅读: 《变老》(西蒙娜·德·波伏娃) / 《最好的告别》(阿图·葛文德) / 探讨AI社会影响的相关报告或书籍 / 中年危机相关心理学自助读物 听众行动指南 1. 健康自查与管理: 定期体检,正视身体发出的信号,不讳疾忌医,主动了解家族病史。 2. 风险意识与规划: 审视个人及家庭的保险配置(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财务准备。 3. 心态建设与调适: 学习与衰老、死亡焦虑共处的方法,尝试培养“活在当下”、关注积极面的心态。 4. 职场生存与发展: 保持对行业趋势(如AI发展)的敏感度,持续学习,思考个人核心竞争力与价值重塑,积极应对潜在的“35岁+”职业挑战。 5. 生命意义的探索: 思考对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主动创造和体验生活的价值,而非被动陷入焦虑。 订阅渠道: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豆瓣播客 | 荔枝FM | YouTube | KKBox 互动方式: 微博@喵叔别狐说 / 小红书: 播客制作人喵叔 / 商业合作:[email protected] BGM: 片尾曲: 斌爸爸 – 《80后》 制作团队声明: 本期节目由一则关于“80后死亡率”的AI生成假新闻引发,旨在探讨80后群体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真实焦虑、压力与生存状态。节目内容包含嘉宾个人观点、经历分享及社会现象观察,不构成任何医疗、财务或职业建议。衰老、健康、养老等问题复杂且个体差异巨大,请听众结合自身情况理性思考,必要时寻求专业咨询。愿我们都能更从容、更有准备地面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素质不详」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落实到带娃的实践上就是: 您用6年时间认真带娃,娃幸福地让您安心一生! 为了您和孩子明天的幸福,每周二、周四上午6:01分我们不见不散!
2016年,运城废品站突发命案,一对老夫妇惨遭杀害。现场凌乱似遭劫,警方勘查发现三角铁带陌生DNA。排查死者关系无果,通话线索中断。监控拍到可疑身影,却因画质难辨模样。出租车司机与目击者对嫌疑人着装描述矛盾,案件陷入僵局。真凶是谁?警方如何破局?背后又有何隐情? 本期案件由奥麦尬讲述(希望大家能给我们点个关注,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们写稿更新的最大动力!) 时间线: 00:00 - 02:00 案件引入 02:00 - 05:01案件发现与现场勘查 05:01 - 09:05初步调查与线索中断 09:05 - 13:00关键线索与侦查困境 13:00 - 17:03侦查实验与突破 17:03- 21:01抓捕行动 21:01 - 25:00 审讯与真相 25:00-31:45案件后续 案件相关图片: [高架桥】 【案发现场】 【凶手】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BGM:1.小濑村晶-Spark2.小濑村晶 (こせむら あきら)-Starry Night
今天这位嘉宾,曾经是一位建筑设计师,现在转行到互联网解决方案架构师(售前岗)。这个过程中她还勇敢尝试多个副业,现在不仅转行成功,还拥有4份收入,收获了全新的人生。 本期节目,一起聊聊她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期金句】 04:49 我觉得首先可能未来还不一定有他那么优秀。其次就算我的未来跟他差不多,我也并不想要这样子的未来。所以我当时就觉得就下定决心,就一定要在30岁之前一定要去做成这个事情。 25:25 前期的时候是会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的学习 25:53 紧张肯定是会紧,但是那又怎样呢?难道你就不去做这个事情吗?你带着紧张去做,而且我当时心态会比较好。 【本期时间轴】 Part 1:快问快答 01:25 【Q1】现在的行业是? 01:33 【Q2】现在的岗位是? 01:35 【Q3】现在的工作加班多吗? 01:43 【Q4】说三个你现在工作最满意的点? Part 2:正题采访&金句 01:56 【Q】你可以带我们回溯一下你当时打算转行,到确定转行这一段的经历和心路历程? 04:03 【Q】转行过程中,自己比较犹豫和挣扎。可以讲一讲心路历程吗?或者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吗? 05:21 【Q】转行过程中,从学习到拿offer,你用了什么方法? 08:55 【Q】建筑行业可以转行的方向和优劣势有哪些?以及用什么方法去收集和整理呢? 11:06 【Q】介绍一下现在的岗位(售前解决方案架构师)? 20:10 【Q】转行面试时,虽然学习过,但没有相关的经验要如何解决和面对呢? 23:54 【Q】转到新公司入职之后会什么环节比较难?当时是怎么克服和适应的呢? 29:05 【Q】介绍一下你的副业? 35:42 【Q】你的其他副业都有哪些? 36:56 【Q】在做转行咨询时,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吗? 39:49【Q】现在的工资水平如何? 40:27【Q】可以给准备转行的伙伴们一些建议吗? Part3:上期嘉宾留下的问题: 上一期嘉宾是一位房地产运营岗工作4年后转行到零售行业人力岗的女生,她留下的问题是: 42:21 【Q】你会后悔当初进入建筑行业吗? 【嘉宾简介】 转行前:建筑设计师 转行后:互联网解决方案架构师(售前岗) 小红书账号:CC转行啦 【主播简介】 胖路:在北欧的大龄留子,地产设计7年,裸辞留学(小红书:胖路日记(留学版),播客:《转行以后》) 开星:地产管培7年,曾做过十几种副业,目前裸辞探索人生中…… 【播客介绍】 这是一档关于地产转行的播客节目,和嘉宾一起探索100+的转行方向。 欢迎添加VX:转行俱乐部(拼音:转行俱乐部),加入听友群 小红书账号:胖路|转行以后
Netflix英剧《Adolescence 混沌少年时》最近全球热播,引发巨大反响。 在现实层面,这部剧讲述的是持刀犯罪。在过去十年里,英国因刀具或锋利物品致死的青少年人数上升了240%。而在社会问题层面,它探讨了网络欺凌、社交媒体的恶劣影响,以及当今英国男孩所承受的难以想象的压力——男性的愤怒、有害的男子气概、网络上的厌女情绪。这不仅仅是过于真实的虚构故事,而是无可回避的现实。 《Adolescence》剧中反映的问题,既能引起青少年的共鸣,也让他们的父母感到恐惧,并在观众心中久久回荡。它提出的问题既紧迫又至关重要,至于答案?可能根本没有答案。那才是最困难的部分。但在更多人丧命之前,解决这个紧迫问题的责任在社会方方面面每个参与者身上,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摘自 the guardian 卫报 评论 【时间轴】 02:44 无力感是观后最大感受 13:10 青少年最容易收到网络极端思想侵害 23:46 为什么男生迫切需要却又难以获得认同? 37:52 每个人在社交网络中都只能sink or swim 45:30 剧中呈现的英国学校和英国青少年有多真实? 51:06 我们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 65:55 Jamie为什么时隔一年多才认罪? 70:58 剧情背后展现出的严谨与法治精神 【本期主播】 Tom | Jerry | 小新|发癫的肖恩 【制片人】 小新 【往期节目参考】 042-英国开车那些事:驾照考试挂科,酒驾超速上庭,奔驰变货拉拉 039-喜提剑桥录取通知书,听老父亲讲如何躺赢 025-学费暴涨的英国私校还值不值得上? 005-英国私校家长分享:上私校更容易进牛津剑桥? 【强烈推荐】 主播Jerry节目《杰叔看世界》,探讨解读世界政经热点 主播Tom节目《完美五度》,娃爸娃妈聊音乐
本期是对九当歌特别节目:四月之歌。 英国诗人艾略特在他的《荒原》一诗中,写下了“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 我们把这期节目送给所有身处四月的你们——送给相聚的人、挂念的人,送给特别的人、重逢的人,送给永远的异乡人和破碎灵魂、没有答案和归宿的人,送给四月的青春梦和白发皱纹,送给四月的爱情和愚人,送给四月的视线交错和放电诱惑,送给十年没回家的人。
☀️ 本期放晴故事 去年九月,科普博主项栋梁组织了一次融合旅行活动,邀请了16名视障朋友和16名视力健全的朋友一起去福建平潭岛旅游。她们登上了海上漂浮的鱼排,走上了崎岖的石头滩,也走进了大海。和视力健全的朋友们一起,她们坐到了岸边的悬崖上,感受到了舒服的海风和温暖的夕阳。 今天,放晴早安邀请到了这场旅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大家分享这场有趣的旅程。 延伸阅读 * 福州平潭岛迎来首个盲人旅行团,他们在岛上摸鱼、听涛、追风、入海 * 李智健x大忘路:对话00后盲人少年 * I’m visually impaired but thanks to my guides I loved exploring Austria’s Tirol * 带着16位视障人士一起旅行,这些是我总结的禁忌与心得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32:14 如何增加自己的能量? ☀️ 往期节目 * s4e53. 旅游业,不再是游客经济和本地居民的“零和博弈”丨0312 * s4e16. 我是盲人,但我有双可以发现乳腺癌的手|1028 ☀️ 本期制作 主播:张小阳 文稿撰写:张小阳 文稿编辑:陈轩颍Cynthia 后期:林适芬 运营:祝福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近段时间国内部分地区引起极大争议的高中双休争议,在上海丝毫没有波澜,甚至有一些本地高中家长产生困惑——高中把周末都管起来难道不好吗? 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上海高中校内学科教学的现实问题,以及课外寻求额外课程的困难。今天这集播客我们约来两位G大成长论体系内相关的老师,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聊天的人- G大 - 公众号:G大成长论 自明老师 - G大成长论中高考升学规划合伙人 元宝老师 - G大成长论升学咨询师 -本期内容- 07:43 体系化教学很重要 13:26 高中生的学校生活状态情况 16:46 导师体系的挑战 21:19 如何帮助高中生顺利度过高中生活? 25:07 稀缺:愿意参与孩子教育的老师 30:39 学习驱动力,靠的是基因,家庭教育和逆商 35:10 目标对孩子的学习驱动力有效果吗? 37:54 优秀的老师,还是合适的老师? 40:30 补课效果不行,问题可能在于老师 43:31 寻求能让他们进步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名师 48:40 我们的新尝试 51:08 教育规划的挑战 -联系方式- 对高中规划或是我们即将内测的高中课程感兴趣,欢迎扫码联系自明老师: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中医学生读《聊斋》中两个僧人的故事
茶水间的主播老刘将在沈阳大风天青年夜校开设自己的播客制作课程,试听课现已开放报名,您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人在沈阳,有志于自己搞播客的同学们,看看我们吧! 如想进入大风天台播客听友群,请添加vx:dafengtiantai,回复“大风天台”,即可入群。 了解更多大风天台节目台前幕后、现场花絮,请关注小红书官方账号@大风天台! 本期茶水间里的闲聊主题是: 国家喊你减肥啦! 大风天新打卡墙↑是的,我们有新业务啦! 本期录制阵容(从右到左): 老刘@扯会闲篇老刘 二维马@单口喜剧二维马 四四@谐音梗天才四四 昊男@喜剧演员-昊男「小红书」 本期内容指北: 01:35 减不了肥就枪毙 03:35 小时候以为自己是激素胖,长大以后天塌了 05:01 靠发毒誓督促自己减肥 07:11 胖了就会失去工作 09:06 肥胖+痛风,让人生走向死局 10:58 二维马是先天养狗圣体 12:40 找了个私教,把教练带胖了 监制:大孟妮 策划:扯会闲篇老刘 制作:陈誉灵 同时照例为喜剧茶水间的扛把子——二维马二老师的第二个个人单口喜剧专场《晚到旅客安检通道》宣传!该专场正在全国巡演中,如果来到你所在的城市,强烈建议你去听一听、看一看。站在你面前的二老师,比手机里的二老师更加幽默! 「关于喜剧茶水间」 这里装着的,是大风天喜剧的演员们,在大风天剧场候场的茶水间里,闲聊的话题。 本档栏目录制于大风天喜剧沈阳中街剧场每周开放麦结束后的后台,因此阵容不定,取决于能抓到谁来试段子;探讨的议题亦不确定,取决于录制时大家关注的热点事件;更新的时间同样不确定,取决于蹭流量的决心和拖延症的本性间的此消彼长;录制的时长更加不确定,取决于各位演员当下的抒发欲,以及录完能否赶上回家的二路汽车。 总而言之,这是一档非常随意的栏目。如果恰好聊到了你也感兴趣的事儿,欢迎在评论区各抒己见。我们希望这里也能成为大家的闲谈茶水间。
“ 冥想让我从自动驾驶模式脱离出来,观察自己” * 第一次接触冥想是什么时候? * 到底什么叫做冥想啊? * 何时正式开始练习冥想? * 冥想的好处 本期就来跟大家聊聊关于冥想,关于如何让自己静下来,无论如何,行动一步也是行动。 bilibili推荐视频:up主 马四月April、亚蒂丝冥想Eydis、MeditTime 【内容提要】 00:50 终于敢聊冥想了 02:28 冥想、打坐、正念、觉知,我感觉其实都是一回事儿 05:00 第一次接触冥想是在初中时期上了一节很特殊的瑜伽课 08:04 时隔多年又一次接触到了冥想并坚持了一年半 09:36 通过冥想真的达到了心流的状态 11:20 尝试过的冥想类型:睡眠引导、颂钵、夏威夷零极限清理 12:30 夏威夷清理法对我最大的帮助:再也不需要心理咨询师了 19:24 冥想的奥义在于:放松 22:24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25:55 第一次冥想打坐一个小时,时间真的过得好快! 27:18 关于圣多纳释放法 31:03 冥想让我学会随时转念 【土象电池小红书】 www.xiaohongshu.com 【本期歌单】 音乐:Rondo In A Minor,K.511 【收听方式】 汽水儿、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网易云音乐、Apple Podcasts、Google Podcasts 【联系我们】 微博@高金银_;微博@__脏冬米 【听友群】 微信小助手【Oceanofstar5】 【小红书//网易云】土象电池Normal Sisters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