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写反转的要点和注意事项——2023年7月知识星球作业讲解

大家好,这里是曲奇。这个视频是知识星球2023年7月的限时作业讲解。 七月的限时作业是——反转。 反转可以当成一种更有设计的反常。基本做法是:引导读者的预期往某个情节发展走,但实际上的情节发展却几乎完全相反。 比如在长跑比赛中,有一名选手遥遥领先,在快到终点前一直把所有选手甩在后面。那观众们自然会预期他会夺冠。如果他在终点前几十米受伤出场,那大家就会说“出现了反转”。 引导预期有很多种方法,这里介绍两种最常用的。 1,常规如此/人之常情 比如比赛中一位选手一直领先,领先到比赛结束前一点点。大家当然会预期他会获胜。 一件事一向如此,大家就会预期它之后也如此。这是很常见的预期引导。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因为有了相关经验,认为很多东西应该会怎样怎样,这被称为“人之常情”。比如至亲受伤会着急救援,仇人得意会嫉妒失落等等。 2,其他角色的预期 有些时候读者对书中情况知道得不够多。不太明白要形成什么样的预期。这时候就会用其他角色的预期来引导读者的预期。 比如一个角色刚出场的时候,可能主角和读者都不认识他,不知道要作何反应。这时候就会有一些跑龙套出来大呼小叫“哇太帅了那就是全国第一的xxx吧”,“只要他出场了就一定能赢”。 这样一来,读者也就能迅速形成一个简单的预期。 当然,这两种方法是可以叠加使用的。 比如当主角回到家,发现自己母亲浑身是血倒在地上,看到主角后,赶忙让主角救她。 那么这种情况,人之常情也表示至亲受伤主角要救,母亲的预期也是主角要救。 而这个时候,主角冷漠的又捅了母亲一刀,就形成了反转。 ……………… 但是写到这里,反转还没有完全形成。 因为情节转是转了,读者并不一定要接受。如果你玩弄读者的预期,却不让他们接受。他们很可能会判断你的设定和情节不真实,不合逻辑,从而弃文。 为了避免自己的小说看起来像是精神分裂,你需要帮助读者接受反转。 接受反转你需要 1,给足反转的理由 最好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不要长篇大论的背景设定或者逻辑解释。 比如主角捅了自己母亲一刀,比起解释为复杂的权力斗争利益盘算,为了某种复杂的目的捅了她母亲,不如解释为她此刻被人挟持。 2,使用各种描写拉长时间。 当人类受到意外惊吓时,会竖起耳朵睁大眼睛。以便收集更多信息,来理解发生的事,接受现实。 在小说中就是在反转发生之后,需要更多的临场描写,让反转的事情发生更加真实。这样能帮助读者接受反转。 在完成这些之后,你才可以进行下一次反转。 本月的作业是——在一篇文中至少进行三次反转。 当然能做多几个也是可以的。只要逻辑合理,帮助读者接受完毕即可。 这是一个我还蛮喜欢的技巧,但是还蛮难的。主要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是情节上突兀的回头就行。 要设置足够多的铺垫,才能让读者形成期待。如果连期待都没形成,就这么看过去了,也就根本不会有反转。 所以详略不当或者铺垫不够,是写反转的第一个问题。 比如有一篇我给了这样的评价: 反转完成了,从情节的角度来说问题倒是不大。但是反转是控制读者注意力的技巧。 引导期待的部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读者要看向某处,并且期待某个结果。就像变魔术一样,魔术师会花很多时间让观众“看这里!”并且说“这个东西很结实,是真的”,“我肯定不可能知道的对不对!”之后再把魔术变出来。 小说也一样,需要花一些时间和笔墨让读者的期待形成得更完整。 但是本篇练习对于阅读速度快一点的读者来说,这些期待可能都还没形成就已经反转完毕了。 或者有一篇的评价是这样的: 等等那个变态辣也太抢戏了吧??看大纲根本看不出有变态辣什么事但是看练习也太引人注目了!这个详略安排是在突出什么啊! 比起反转莫名的突出了搞笑氛围。修仙的人在挑战辣度是什么鬼! 相比之下后面的剧情反而潦草了啊!!连续几次反转都没有变态辣写得详细啊!!!! 对照着大纲看看字数分配啊喂! 其次就是反转要完全出乎读者的意外,所以说要“反”。如果在某个情节之后,读者会产生三个猜测,而情节就在这三个猜测中,可能是顺位最后的猜测。那么读者可能会有点意外,但依然没有形成反转。 比如说有小伙伴写两个人约在一起,然后有一个人没有来。另一个人就以为是不想见她,后面才知道是他出了意外才没来。 这个情节的转折,就没有达到反转的标准。 反转和意外是不一样的,反转要更加强烈一点。一般会产生认知的颠覆或者更新。 答应要来却没有来,或者来的过程中出了意外。稍微有点太弱了,因为答应要来却没有来或者来时出意外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呀。 反转练习的话,要引导读者的预期,并进行颠覆,还是要稍微更强烈一些呢! 这个月的作业还是蛮欢乐的,作业看得出来很认真。但是反转还是有些难把握,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行。 就引导期待来说,可能需要先看看鸿沟那篇,从小的期待和打破期待开始做起。写大的反转就会更容易一点了。

7分钟
59
1年前

春季文艺复兴丨程璧:当诗遇上歌,我肆意生长

“我希望每个人都像一株木本植物,年年月月,经受着季节的变换,斑驳了枝干,褪去了青涩,却愈加枝繁叶茂。勇敢告别,骄傲生长。” 本期「春季文艺复兴」,我们邀请到了这位北大才女、跨界民谣音乐人程璧做客!阔别5年,程璧重回舞台,不仅和我们分享了最近的巡演故事,还讲述了这几年里生活上的一些变化、从一名少女到一位母亲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回顾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诗歌故事。 📻本期播客时间线: 01:55 程璧介绍时隔五年后的巡演——“我感觉我的听众都很长情” 07:06 介绍以《诗经》为题材创作的现代民谣专辑《诗经》; 13:31 童年的生活经历培养了程璧对于美和诗意的感知; 18:05 诗歌和民谣有着天然的相似性; 23:43 热爱创作表达,愿意为之沉没成本; 30:24 程璧探索了世界其他地区民谣的可能性,创作了专辑《青色瞳孔的姑娘》 ; 34:15 聊到了程璧的生活状态和创作习惯; 39:22 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分享生育经历带来的成长体验; 45:41 新书《肆意成长》的创作故事,以及想和读者听众分享的话; 🎵本期播客中出现的曲目: 春的临终 - 程璧 异国-程璧 汉广-程璧 卷耳 - 程璧 晴日共剪窗 - 程璧 一切 - 程璧 Love at First Sight - 程璧 Mangwani Mpulele - 程璧 声の色 - 程璧 Loving You -程璧 💞点击收听程璧的灵感歌单 /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音乐灵感LIVE 微博:@音乐灵感LIVE 小红书:音乐灵感LIVE 即刻:音乐灵感LIVE B站:音乐灵感LIVE QQ音乐:音乐灵感 | 合作事宜 | 欢迎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关于本电台: 「灵感电台」是一档聚焦创作者的音乐分享节目,每一期我们都会邀请不同风格的音乐人、以及各路音乐合作伙伴来分享歌曲,也许是影响过他们音乐理念的,也许是他们最近喜欢的,换而言之,就是他们的“音乐灵感”。

50分钟
1k+
1年前

E013.职场霸凌(上)|当秀才遇到兵—从提灯定损到瞎说有理

假期前的钟声仿佛已经在耳边轻轻敲响,是不是感觉心已经飘到了远方,眼前的工作似乎都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但其实啊,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还真不是那堆成山的文件或是即将到来的大项目。 最让人头疼的,往往是那些微妙的人际关系,尤其是职场霸凌,尤其是来自领导的“特别款待”。哎,领导的心情就像是六月的天,一会儿晴一会儿雨,我们这些小员工,得时刻准备着“接风洗雨”。 就像从“提灯定损”到“瞎说有理”,职场里,有时秀才遇到了兵,有理也说不清。但别急,别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得学会见招拆招,既不失风度,又能保护自己的权益。 00:03:00职场里也有提灯定损!? 00:03:04双标的管理,劣币驱逐良币 00:05:43从阿里的小作文事件看企业中层对文化影响的关键 07:21:04导致问题的根源1:权力差 08:54:16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遭遇职场煤气灯乃至霸凌 08:58:04 四种现象 00:11:47 但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有人反向操作 00:13:16先来认识下,这几种提灯定损的领导 00:24:50 导致问题的根源2: 领导本身对权力的感知—同等权力差下为什么领导有好有坏 00:25:35 霸凌型领导的权力感知:对员工的工具化 00:27:15 相对动态的权力感知 00:29:19 正确认识职场里的权力:不是power,而是capability to get resource 00:32:40 判断你的领导是否为一个善用权力的合格领导—三大基础 00:35:13 祛魅文化盛行下,也对你的领导祛魅 00:36:11 无能狂怒背后的“投射认同” 00:38:10 警惕“投射陷阱”:不要自证、不要自证、不要自证 00:39:22 判断“否定投射”: 反问式打压、病理性诡辩和满嘴跑火车,主体对客体阴暗人格的释放 00:42:55 并不存在的“心理创伤”——一切经历皆不是他霸凌的理由 00:45:17 愤怒是他的手段,不要被“气势汹汹”所吓倒 00:47:41 服从性测试 Ref: 科特, J. P. (2008). Power and Influence. 波士顿: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 阿德勒, I., & 矢口久美子. (2018).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渠海霞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著出版于2014年) 音乐: 老子明天不上班 我不生气

54分钟
4k+
1年前

对话阿里研究员:AI是有声量没力量?它到底会影响哪些工作?

最近,各大AI厂商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AI工具,铺天盖地的广告席卷了各大社交平台,我们对人工智能的了解逐渐增加,似乎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全民AI”的时代。 可另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能看到有人真正使用AI工作和生活,一切似乎依然没有什么改变。 阿里研究院前段时间发布了《“AI+”职业趋势报告》,分析介绍了AI进入到各行各业所带来的影响和趋势。报告中指出虽然人工智能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初步应用,但其完全融入日常生活还需时日,未来,人机协作将成为主流的工作方式。 本期节目我们也邀请到了阿里研究院的研究员先予和瓴羊数字人才发展中心的元荀,共同来剖析人工智能在不同职业中的影响和未来趋势。 嘉宾: 阿里研究院研究员 先予 瓴羊数字人才发展中心 元荀 话题速览: 00:58 AI有声量,没力量?现实中AI都有谁在用? 03:48 哪些岗位受AI影响最大?哪些岗位不容易受影响? 07:26 未来人机协作的两种方式:替代和互补 09:48 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懂AI、懂技术、懂业务 11:47 AI是生产力的进化 13:30 AI是人类历史上的第25项通用技术 19:07 AI的加持下,原有职业可以孵化出新的能力 23:57 未来,效率会越来越不值钱 26:01 AI未来可能会带来哪些新增职业 27:52 与AI双向奔赴,是未来的大趋势 相关阅读: 来,AI养猪 关于节目: 《科技有益思》是阿里巴巴推出的一档对谈类播客栏目,希望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和拆解,用科技找出社会问题的解法。我们邀请你,竖起天线,打破茧房,用一些科技「小益思」,解决生活中的「大问题」。

28分钟
2k+
1年前

Vol.39:占星师副业大揭秘:关于占星师你最需要了解的12个问题!

最近身边离职或者打算离职的朋友特别多,在经济大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发展1-2个副业成了我们现代年轻人的选择。有什么热门的行业是我们可以尝试的呢?如果去小红书上搜索,会看到几大热门副业中总会提到身心灵行业。 叶叶子今天也想以一个占星师副业从业者的身份给大家揭秘一下这个行业,以Q&A的形式给解答大众对于占星师的一些问题,也希望可以帮助到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或者想要从事占星副业的朋友们~ Q&A: 5:12 占星学是基于什么原则的?是否有科学依据? 8:11 成为一名占星师需要通过哪些学习和训练?需要有先天灵性天赋么? 21:48 成为一名职业占星师需要什么样的资格或证书? 27:11占星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包括哪些?都包括那些类型的占星服务? 32:00 占星师如何收费?他们平均赚取多少收入? 38:55个人可以将占星作为副业吗?它对时间和资源的要求是怎样的? 44:44 在线占星服务和面对面占星服务之间有哪些差异? 48:57 占星师在进行预测时应如何保持客观和公正? 50:34 市场上的占星师水平参差不齐,如何辨别一个合格且有经验的占星师? 54:10 占星师这个副业,除了收入以外,还可以给我们的个人发展带来些什么样的收获? 57:39 占星师工作的法律和伦理限制是什么? 1:00:10 对想要做占星师或者想要学习占星的人最大的建议? 感谢收听到这里,欢迎评论、转发、收藏本期内容! 对占星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加入叶叶子的听友群,我们一起看星星吧~ 详情请加vx: yy0welling

65分钟
1k+
1年前

#49 Michael Pento 美国经济危机将在 2024 年夏天发生,然后进入史无前例的滞胀

👋 来互动 * 🫸 微信公众号: SurgeLong * 🫸 Flow_第三浪 @即刻 * 🫸 Flow_第三浪 @X | Twitter * 🫸 [email protected] 🕵️ 英文原声 & 节目频道 * Michael Pento: The Middle Class Is Getting Destroyed, While Assets Are 40% Overvalued * Adam Taggart | Thoughtful Money 🎸 背景音乐 * Moonlight - Red Dead Redemption 2 * That's The Way It Is - Red Dead Redemption 2 👫🏽 本期对谈人 & 发言人 * Adam Taggart: Thoughtful Money节目的创始人兼主持人。 * Michael Pento: 资金经理,彭托斯投资组合战略公司的总裁。 📝 目录 * 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当前评估 * 美联储政策的影响与批评 * 通货膨胀与债务问题 * 经济衰退与滞胀的预测 * 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 社会经济问题讨论 * 未来政策建议与领导力需求 💁🏻 本期(不完全)提及人物 & 事物 * 伯南克:本·伯南克,前美联储主席,因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而知名。 * 托马斯·汉尼格:前堪萨斯城联储领导,对量化宽松政策持批评态度。 ✂️ *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美国中央银行系统,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 法定货币:由政府法令认定的交易媒介,如美元。 * 金本位制:一种货币制度,货币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黄金挂钩。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美联储内部负责货币政策决策的主要机构。 * 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QE):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大量政府债券以增加货币供给和刺激经济的政策。 * 量化紧缩(Quantitative Tightening):与量化宽松相反,中央银行减少或停止购买债券,以减少货币供给。 * 逆回购机制:一种金融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向市场提供短期贷款以调节流动性。 * 罗素2000指数:代表市场上小型股表现的股票指数。 * 消费者债务:个人或家庭为购买商品和服务而产生的债务。 * 实际联邦基金利率:美联储用于银行间借贷的利率,调整后去除通胀因素。

61分钟
2k+
1年前

vol.022 消失的电影!审查背后的爱恨情仇

五一档来袭,理论上应该聊聊这个长假的电影,但《维和防暴队》空降此档,死去的记忆攻击了三位主播,这可是一部旷日持久、几近消失的电影啊,全因ZZH这三个字母背后的事件。 再往后看看,5月17日,改编自东野圭吾同名小说的《彷徨之刃》也在杀青接近3年后终于上映,此片经历了一审再审、慢慢不审、几近搁置,终于得到了上映的好消息。导演是我们的好朋友,祝福这部勇敢的电影票房大卖!!! 除了上述两部,就连大爆影片《孤注一掷》也是经历了三年的反复周折。于是我们今天想聊聊,中国电影市场上这些年的消失的电影,众所周知,电影是烧钱的艺术,每一部创作背后都凝聚着上百人、上千人的努力,也汇聚着上千万、上亿的大额投资,可是一部电影从开发到问世,不仅周期漫长,甚至在每个关卡都有可能掉坑消失,有些就从此不见,有些几近周折,回到众人视野,也已满目疮痍。 这背后的故事,是审查、是时代、是故事甚至是爱恨情仇: 0:32 《维和防暴队》为何拖延如此这么久才上映? 02:38 从ZZH聊起,因为劣迹演员遭遇“消失”的电影有哪些? 吴亦凡、吴秀波、爽子呀、范爷啊、李易峰 09:00 有些题材碰不得,因为时代和审查红线消失的那些佳作 鸟鸣嘤嘤、记得少年那首歌、少年时代、刺猬 28:00 每一代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伤痕,这种时代风貌电影不该消失 特殊时代、下岗、疫情 29:30 原型人物的原因无法过审的影片 李娜VS夺冠 33:59 因为尺度过高、投资问题,也几近消失电影 中邪、东北往事20年 40:05 说来说去还是审查,意识形态的收口应该如何拿捏? 44:00 至于拍得太烂而被迫的电影,会是诈骗的产物吗? 47:10 真诚地说,在如此人口基数下,审查最终是需要的!

50分钟
8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