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全面了解胆囊的“不速之客”——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体检报告里异常项目的“常客”。第一次发现有胆囊息肉的患者,往往有这样的疑虑:医生,我得了胆囊息肉,需要切除吗,还是只需保守治疗?实际上,有些胆囊息肉定期复查即可,而有些却会快速生长,甚至存在癌变的可能。
由于胆囊息肉存在一定的隐匿性,许多人即使患病也难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胆囊息肉究竟对我们的健康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和预防胆囊息肉。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也称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胆囊息肉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10%,50岁及以上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胆囊息肉的病因复杂且各异,主要是由胆固醇代谢不良和胆囊结石的长期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的。
从病理学角度,胆囊息肉可以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真性息肉),其中大部分为良性。但少数息肉有可能是恶性的,尤其是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需引起重视。
胆囊息肉的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胆囊息肉没有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时超声检查中被发现,偶尔会出现以下症状:
1.上腹部疼痛
如息肉位于胆囊管附近,会影响胆汁的排泄,可能出现隐痛或间歇性的上腹部疼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疼痛可能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
2.消化不良
息肉如阻塞胆囊管,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引起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等症状。
3.黄疸
菇状息肉或体积大的息肉可能会压迫胆管,导致黄疸的出现,起病时通常伴随尿液变深、皮肤瘙痒等症状。
胆囊息肉的诊断及治疗
超声检查无创、方便易行、廉价,是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当怀疑胆囊腺肌症或胆囊腺瘤,甚至胆囊癌时,增强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一般分为临床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临床观察
对于没有临床症状、无恶变危险因素者,若息肉保持静止,且无增长趋势,定期超声检查即可,以观察息肉的大小变化。
2.药物治疗
对于无手术必要但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如感到疼痛比较明显,可以适量服用止痛或促消化药物缓解临床症状。
3.手术治疗
如果胆囊息肉大于10mm,短期内增大明显,各项相关检查怀疑有恶变倾向,出现相关并发症时,应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胆囊息肉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及低脂肪的动物性蛋白质,避免暴饮暴食和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并适量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2.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胆囊超声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并诊断胆囊息肉的存在。
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由于长期酗酒和大量吸烟会增加胆囊息肉的发病风险,需尽早戒烟戒酒。
4.安全合理使用药物
长期滥用药物,特别是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药物,可能会增加胆囊息肉的发病风险。
5.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长期处于紧张、压力过大的状态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胆囊的功能,注意保持身心平和舒畅。
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定期体检,可以预防胆囊息肉的发生。发现胆囊息肉后,定期随访检查至关重要。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