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9分钟
播放:
50
发布:
3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节目录制发布于2017年

观看本纪录片请在优酷 爱奇艺 B站搜索“纪录片马克”

特别推荐片尾曲,

也是纪录片《马克》的主题曲

捣蛋鬼乐队的《向前冲》

(现乐队已更名为为“激活七点”)

本期讲述了独立纪录片制作的丰富经验和深刻见解。从拍摄纪录片《马克》到创立独立电影联盟,展现了追求梦想的坚持与热情。主播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挑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通过电影传达关于理想与现实、个人成长的故事。对话还反映了对沈阳文化氛围的独到见解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展示了独立电影人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创造有深远影响的作品。此外,提及了参与短片比赛的经历,突出了独立电影制作人的创新精神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整段对话充满了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积极展望,激励人们面对困难也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00:00 探讨纪录片《马克》: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在本期特别节目中,主播程小挑和记者吉克莎讨论了他们拍摄的纪录片《马克》。这部纪录片通过采访多位人物,探讨了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对抗。他们分享了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包括如何选择问题、整理内容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故事反映沈阳的文化氛围。此外,记者吉克莎还分享了自己从沈阳到北京的北漂经历,表达了对艺术生在不同城市文化氛围中发展的看法。节目最后提到,将发布更多关于《马克》的资料,包括单独采访的视频和音频,以便观众更全面地了解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04:40 在北京漂泊与回归沈阳的心路历程程小挑在北京漂泊三年,期间从事过摄影师、平面设计师、模特和临时演员等职业,尽管北京的文化氛围浓厚,但归属感的缺失以及现实的挑战让他最终选择回到沈阳。他提到在北京遭遇的骗子和缺乏资金与人际关系的困境,指出在北京混出头的机会对于外地人来说极为渺茫。尽管如此,他仍对北京充满向往,而回到沈阳后,依旧放不下对独立电影和独立电台的热爱,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平面设计,这为他后来的职业探索奠定了基础。

07:20 回顾大学时代的程小挑用DV拍电影的初心与实践,程小挑在大学期间因对音乐非常热爱并和朋友组成乐队,以及受到乐队吉他手推荐的一部由航空学院学生导演张德托夫拍的《完美动物》的电影启发,决定尝试自己拍摄电影。尽管缺乏专业知识和资金,且最初遭到朋友的反对,但他在暑假期间编写了一个剧本,并最终说服了他的同学参与。他的同学从最初的反对到后来的积极参与,包括学委小黑,共同完成了这部DV电影的拍摄。这部作品由他们班级所在的艺术系与会计系,粮油系等同学共同完成,展现了大学生对电影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12:21 男演员江小鱼为拍片牺牲学费及剧组选角历程,程小挑讲述了男演员江小鱼为了支持电影拍摄,牺牲了自己的学费,导致毕业未能拿到毕业证,使程小挑感到愧疚。此外,讨论了剧组在沈阳师范大学选角的过程,特别寻找女二号演员的挑战及通过学生会协助海选的过程。

15:33 未完成的校园电影项目回忆录,描述了从选角、拍摄到后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包括时间协调困难、摄像机被盗以及硬盘损坏导致素材丢失等问题。尽管项目最终未能完成,但参与剧组拍摄的同学们仍然珍视这段经历,认为这段拍摄经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和宝贵的经验。

19:52 从电影梦到车祸现场:程小挑的内心转变,程小挑在沈阳和北京之间的生活和文化体验,特别是关于电影梦想的追求以及在沈阳做车祸现场拍摄工作的经历。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宝贵,促使他更加珍惜并追求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他选择辞职并去鲁迅美术学院进修,在这期间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也都不约而同的回到了沈阳发展。

23:49 沈阳“赤自由艺术创作团体”成立与活动2009年11月22日,程小挑和回沈阳发展的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沈阳成立了名为“赤团”的小组织。这个团体由五人发起,他们对音乐、美术、设计和电影等有共同兴趣。社团初期活动包括涂鸦、音乐创作、摄影等,还拍摄原创音乐的MV。后来,社团决定专攻一个项目,考虑拍摄剧情片或纪录片。社团还受到了北京组织“微薄之盐”的启发,希望通过集中力量来实现更大的事情。

28:30 五人团队合作拍摄纪录片的起源与背景五人团队因为共同的兴趣和艺术背景决定合作拍摄纪录片。成员中包括报社美编、建筑设计师、独立画家,摄影师等,都是艺术生出身。通过豆瓣认识了另一位学生导演,共同策划并开始制作纪录片。

30:15 策划和拍摄纪录片的准备工作与采访对象选择对话围绕制作一部纪录片的准备工作展开,详细讨论了如何在豆瓣上征集受访者及其故事,以及选择受访者的标准。同时,还提到了通过偶然相遇和事先计划的两种方式来确定采访对象,并描述了与这些受访者沟通时所面临的挑战和他们的反应。

33:58 理想与现实:2010年访谈纪录片创作初衷这段对话围绕一部关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纪录片展开,讨论了剧组如何通过采访不同人物,尤其是那些在沈阳演出的艺术家,来展现他们对理想和现实的独特见解。创作者强调,他们旨在呈现一个多元化的理想现实观,通过记录受访者的真实经历和观点,反映社会的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冲突和联系。纪录片的目标是真实地展示2010年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而非刻意编造或引导受访者。

37:03 纪录片《马克》的主题和创作背景,特别是纹身作为象征的使用,以及纪录片拍摄的背景和时间线。提到纹身象征着个人心中的梦想,尽管可能被遗忘,但仍然深深地铭刻在心中。此外,还提到了沈阳电影联盟的成立以及《马克》系列电影的后续计划。

39:12 纪录片项目从创意到全国放映的历程该对话详细描述了发起的纪录片项目,从最初的简单拍摄想法,到后来通过网络推广,引起广泛关注,最终在全国各地放映并获得多个奖项的全过程。项目最初仅计划在沈阳的四个地点放映,但宣传片发布后,全国各地的机构纷纷联系希望放映,使得放映范围扩大到全国三十多个城市,七十多个放映机构,共计放映上百场。此外,该纪录片还在土豆网合作进行了网络首映。这个项目的成功,展示了小团队创意和公众支持的力量,以及网络平台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42:41 沈阳独立电影放映和制作团队的回忆与展望,讨论了在沈阳进行独立电影放映和制作的经历,包括放映地点从最初的四个增加到十一个,放映场次的观众数量,以及拍摄纪录片《马克》的过程和资金来源。团队成员分享了他们的初心、面临的挑战,以及随着社会发展,沈阳对独立电影接受度的变化。此外,还提到了对十年后重访被拍摄孩子的设想和对电影项目的未来规划。

50:16 沈阳独立电影联盟的成立与创作历程对话围绕沈阳独立电影联盟的成立初衷、发展历程以及创作模式展开。程小挑通过拍摄纪录片认识很多朋友,最终决定成立沈阳独立电影联盟的过程。该联盟最初由九人创立,标志象征长久和灵感。他们自筹资金拍摄短片,参与“三七短片汇”比赛,并逐渐在沈阳地区带动起微电影创作热潮。随着经验积累,联盟开始注重提高作品质量,从高产模式转向精品模式,每年参赛作品虽减少,但质量显著提升,多次获奖。

59:53 沈阳独立电影联盟招募及独立电影创作讨论,对话围绕沈阳独立电影联盟的加入渠道展开,参与拍摄活动、放映会及电影相关栏目。讨论中分享了对电影的喜爱,特别是对《撞车》、《巴别塔》等电影的偏好,以及对小众电影《心迷宫》的支持。强调了独立电影创作者在追求梦想的同时需保证生活的现实忠告。最后,表达了对独立电影爱好者的鼓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