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创新者们,你是否想过:
• 一家15人的公司如何同时运营10万+用户的媒体、多款AI产品和企业咨询?
• 工程师不写代码、编辑用AI模拟主编思维——这样的团队怎么管理?
• 为什么说「GPT包装器」才是下一个百亿级机会?
🔥 本期重磅拆解:硅谷最神秘的AI原生公司Every的运营革命
🌐 Every的「三体式」业务架构
1️⃣ 媒体即实验室
→ 用10万订阅的AI通讯反向孵化产品(例:邮件助手Cora从读者痛点中诞生)
→ 「Vibe Check」测评法:不以参数论AI,而是让团队每天深度体验新模型
2️⃣ 产品即服务
→ 「奢侈平民化」战略:把CEO助理、律师等高价服务做成AI工具(如Spiral自动生成PRD)
→ 付费模式:「全家桶订阅」(一套密码解锁所有AI应用)
3️⃣ 咨询即生态
→ 只服务CEO亲自用ChatGPT的企业(筛选真实AI转型者)
→ 培训秘籍:每周AI夸夸会+CEO示范备忘录
⚡️ 15人=150人的秘密武器
▸ AI运营官:专职设计提示词流水线,把重复劳动变「斜杠命令」
▸ 复合工程:所有代码AI写,人类只做「需求塑形」+代码Review
▸ 通才革命:鼓励员工跨领域作战(今日写文案,明天训模型)
▸ Context Engineering:认为「给AI喂对上下文」比模型本身更重要
🧠 通才革命:1人=10个博士的团队架构
AI外骨骼工作流:
- 早会:用Cora梳理全天任务 → 自动分配AI代理
- 创作:Lex起草初稿 → Spiral多模态优化
- 设计:Midjourney生成配图 → DALL·E 3微调
- 发布:Sparkle自动优化SEO → Claude生成20个标题变体
案例:营销总监单人完成
每周通讯
产品更新日志
咨询方案设计
投资者简报
💡 创始人Dan Shipper的暴论清单
• 「AGI=能赚钱的AI」:就像孩子独立,判断标准是能否自负盈亏
• 「美国再工业化靠AI」:呼叫中心、律所将因成本暴跌回归本土
• 「管理者是未来最性感的职业」:核心技能变成「分配AI任务」
• 「写作才是终极护城河」:自己重启写作后公司奇迹回暖
🚨 深度预警
• 「分配经济」崛起:知识工作者转型为「AI策展人」
• VC模式过时:AI时代创业30万美元就能验证产品(Cora成本案例)
• CEO的AI使用率=公司转型成功率(咨询业务的血泪数据)
🎯 给你的行动清单
✔️ 立刻检查:你公司的高管是否每天亲自用AI?
✔️ 在团队设置「提示词彩蛋奖」(每周评选最佳自动化案例)
✔️ 尝试用Claude Code分析本月会议记录找出决策盲点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