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4分钟
播放:
1.12万
发布:
6个月前
简介...
封神的烂书、过誉的推荐、住在腰封上的名人、被“先上桌再挑菜”、“女本位”堵嘴的普通读者、人人在教人人变身大作家……
生命不止,踩坑不停。
本集播客,我们从出版行业打工人、电商图书类目运营、读者等角度,分析出版圈六大怪现象背后的逻辑,并“请”出超强嘴替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助阵。审美虽主观,但已尽量减少偏见,可依然有些话听起来像暴言,很冒犯。
此外,小宇宙在2025年3月发布的年度播客趋势中,阅读版块高能量、实用主义一枝独秀,而纯文学遭除名。从这一报告中,亦可管中窥豹——纯文学已死,而所有环节,都在谋杀纯文学。所以,不妨用塔罗牌给文学算个命,看看最终结果会如何?
注:封面设计图源小红书手绘博主@Yoli-Yoli
📚「本集播客提及书目」(按正片顺序排列)
多谢不阅、永不言弃、南渡北归、鱼不存在、猫眼、张医生与王医生、悉达多、她来劈开这山、娜拉在中国、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真希望你也喜欢你自己(房琪)、流俗地、别名格蕾丝、暗处的女儿、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尤利西斯、百年孤独、老人与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运营之光、我在北京送快递、生活在低处、替补:哈里王子自传、芭芭雅嘎下了个蛋、狐狸。
上述书籍,有些是好书,但明珠蒙尘;有些是烂书但被封神;有书立意好,但优缺点明显。如正片中无特别说明,均已阅读。
🎙️「本集时间轴」
00:20一期漫谈起死回生
03:15快问快答:买书最大花费、种草路径、踩雷经历
11:05文学圈怪现象①:一本畅销10年的烂书,被运作成神作
* 号称「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的《南渡北归》,到底质量如何?
* 高雷原文预警!作者在用文字猥亵我
* 前电商平台类目运营:GMV导向下,目标并非推荐好书
* 畅销书包装:自身潜质+大众情结+名人背书+金句传播+流量曝光露出+媒体专栏+达人荐书+事件营销+读者自我PUA
22:00文学圈怪现象②:在腰封上「买房」的名人
* 住在别人腰封上的名人
* 踩雷:年度非虚构类神作《张医生与王医生》与李海鹏的诈骗式推荐
* 千古难题:图书推荐人真的读过/完了自己站台的书吗?
27:47文学圈怪现象③:想跻身「文学谈资」的作家
* 目标:写成技惊四座的书➡️成为文学的谈资=文学权威
* 路径:推荐序刷脸、上电视/流媒体、出圈金句
* 吊诡:TA的书不会有人细读,谈资作家更不会读
34:03文学圈怪现象④:万能的女本位滤镜
* 风很大的《她来劈开这山》好在哪?差在哪?
* 用“先上桌再挑菜”审判普通读者的背后逻辑
* 当发中评=抑制女性写作:宣传过度👉种草👉阅读失望👉发评👉遭围攻噤声👉对爱女、大女主、女本位宣传免疫/PTSD
* 当作品被运作成精神信仰:不容置喙,违反遭惩戒
* 读者与作者的双向遥远:相比噱头大于实质的热门书,为什么质量过硬的女作家作品会遭冷遇?
57:00文学圈怪现象⑤:每年89%的新书都太烂了!!!
* 在职编辑心声:做不了读书up主的原因,是无法昧着良心夸烂书
* 作品飞升第一试炼场:比写书还困难的出版提案
* 钩子、欲盖弥彰、胶水:一秒打动人心的出版提案三要素
* 面目全非或丢垃圾箱:当文学名著按要求,改写提案
1:02:02文学圈怪现象⑥:人人在教人人变身大作家
* “平民作家”的悖论:《我在北京送快递》、《生活在低处》与不断重复的书写
* 行业现状:真文学吃灰,教你成为作家的书却占据半壁江山
* 实用为王:小宇宙播客趋势阅读模块信号——纯文学已死
* 摆烂:来,让我们用塔罗牌给文学算个命
1:17:52超强嘴替杜布拉夫卡与《多谢不阅》、《芭芭雅嘎下了个蛋》、《狐狸》
🎁「互动赠书」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友好交流,也欢迎表达不同的观点。本集播客,妖妖自掏腰包,会从中挑选3名听友,分别赠送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多谢不阅》。
🎧「下集预告」
《喜福会》:流散视角中的母女、叛逆疏离与身份认同(美·谭恩美)
📷「关于我们」
文学专业&出版打工人,有鼻炎,不写稿。专注分享值得被推荐的世界文学作品,只聊文学,不定期更新。
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订阅我们,关于内容的质疑、批判、建议,我们欢迎你友好表达。入播客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dubuwan2024。
如果喜欢20-30分钟的阅读书单分享,欢迎订阅我们的单口新播客「读完了」。
生命不止,踩坑不停。
本集播客,我们从出版行业打工人、电商图书类目运营、读者等角度,分析出版圈六大怪现象背后的逻辑,并“请”出超强嘴替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助阵。审美虽主观,但已尽量减少偏见,可依然有些话听起来像暴言,很冒犯。
此外,小宇宙在2025年3月发布的年度播客趋势中,阅读版块高能量、实用主义一枝独秀,而纯文学遭除名。从这一报告中,亦可管中窥豹——纯文学已死,而所有环节,都在谋杀纯文学。所以,不妨用塔罗牌给文学算个命,看看最终结果会如何?
注:封面设计图源小红书手绘博主@Yoli-Yoli
📚「本集播客提及书目」(按正片顺序排列)
多谢不阅、永不言弃、南渡北归、鱼不存在、猫眼、张医生与王医生、悉达多、她来劈开这山、娜拉在中国、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真希望你也喜欢你自己(房琪)、流俗地、别名格蕾丝、暗处的女儿、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尤利西斯、百年孤独、老人与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运营之光、我在北京送快递、生活在低处、替补:哈里王子自传、芭芭雅嘎下了个蛋、狐狸。
上述书籍,有些是好书,但明珠蒙尘;有些是烂书但被封神;有书立意好,但优缺点明显。如正片中无特别说明,均已阅读。
🎙️「本集时间轴」
00:20一期漫谈起死回生
03:15快问快答:买书最大花费、种草路径、踩雷经历
11:05文学圈怪现象①:一本畅销10年的烂书,被运作成神作
* 号称「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的《南渡北归》,到底质量如何?
* 高雷原文预警!作者在用文字猥亵我
* 前电商平台类目运营:GMV导向下,目标并非推荐好书
* 畅销书包装:自身潜质+大众情结+名人背书+金句传播+流量曝光露出+媒体专栏+达人荐书+事件营销+读者自我PUA
22:00文学圈怪现象②:在腰封上「买房」的名人
* 住在别人腰封上的名人
* 踩雷:年度非虚构类神作《张医生与王医生》与李海鹏的诈骗式推荐
* 千古难题:图书推荐人真的读过/完了自己站台的书吗?
27:47文学圈怪现象③:想跻身「文学谈资」的作家
* 目标:写成技惊四座的书➡️成为文学的谈资=文学权威
* 路径:推荐序刷脸、上电视/流媒体、出圈金句
* 吊诡:TA的书不会有人细读,谈资作家更不会读
34:03文学圈怪现象④:万能的女本位滤镜
* 风很大的《她来劈开这山》好在哪?差在哪?
* 用“先上桌再挑菜”审判普通读者的背后逻辑
* 当发中评=抑制女性写作:宣传过度👉种草👉阅读失望👉发评👉遭围攻噤声👉对爱女、大女主、女本位宣传免疫/PTSD
* 当作品被运作成精神信仰:不容置喙,违反遭惩戒
* 读者与作者的双向遥远:相比噱头大于实质的热门书,为什么质量过硬的女作家作品会遭冷遇?
57:00文学圈怪现象⑤:每年89%的新书都太烂了!!!
* 在职编辑心声:做不了读书up主的原因,是无法昧着良心夸烂书
* 作品飞升第一试炼场:比写书还困难的出版提案
* 钩子、欲盖弥彰、胶水:一秒打动人心的出版提案三要素
* 面目全非或丢垃圾箱:当文学名著按要求,改写提案
1:02:02文学圈怪现象⑥:人人在教人人变身大作家
* “平民作家”的悖论:《我在北京送快递》、《生活在低处》与不断重复的书写
* 行业现状:真文学吃灰,教你成为作家的书却占据半壁江山
* 实用为王:小宇宙播客趋势阅读模块信号——纯文学已死
* 摆烂:来,让我们用塔罗牌给文学算个命
1:17:52超强嘴替杜布拉夫卡与《多谢不阅》、《芭芭雅嘎下了个蛋》、《狐狸》
🎁「互动赠书」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友好交流,也欢迎表达不同的观点。本集播客,妖妖自掏腰包,会从中挑选3名听友,分别赠送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多谢不阅》。
🎧「下集预告」
《喜福会》:流散视角中的母女、叛逆疏离与身份认同(美·谭恩美)
📷「关于我们」
文学专业&出版打工人,有鼻炎,不写稿。专注分享值得被推荐的世界文学作品,只聊文学,不定期更新。
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订阅我们,关于内容的质疑、批判、建议,我们欢迎你友好表达。入播客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dubuwan2024。
如果喜欢20-30分钟的阅读书单分享,欢迎订阅我们的单口新播客「读完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白歌笑
6个月前
辽宁
54
第一反应是这期有点过于敢说了,但是再一想,这些为什么不能说,为什么真诚自然的表达要有这么多顾忌。忽然就好难过
oorzzzz
6个月前
湖北
29
52:16 51:50 我感觉现在的读者并不是不接受恶女呀,只是不能接受女角色的片面化。如果女角色能和男性一样丰满即使有瑕疵也是塑造成功的。如果有对女角色要求极高的读者去要求作者我认为并不能算是作者被迎合大众受限了,因为这些要求极高的才是小众的
不想取名字
6个月前
上海
25
浮夸的腰封,飘轻的纸质,稀疏的排版,简陋的印刷。
这些还可以忍受,可是内容,能不能真诚一点!🤬🤬🤬
HD1038588n
5个月前
江西
20
我觉得“先上桌再挑菜”其实是一个很真诚的期待,并不觉得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除开不要上升到人生攻击,我觉得多一些这种声音挺好的,我算是有一个觉醒的过程,我很感激的就是一开始我阅读了那些比较流行的女性主义理论书籍,我自己会接的理论书籍就是需要多看,至今还记得看那些理论上整个人爆发的感觉,这才是书籍的力量啊,从那之后看世界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也真的看不下去男作者写的书,其实不是很认同主播对于文学的概念,现阶段的文学范畴本就是千年来男性统治下产生的,所以天然的这个文学范畴就是会让女性不舒适的,没必要以现阶段的文学标准去评价女性文学作品,我个人还是喜欢用所谓的女性文学的标准来评判文学,并不是说性别主义论,女性视角就等于新的文学标准,女性视角并不是女性的独角戏,而是全人类文学的新标准,我觉得我们对于女性视角的书写恰恰是鼓励太少,就是需要很多很多“菜”出现在桌子上,只有当我们一眼望去看到的都是女性基于自己生命体验的书写,才能去公正的评价作品的好坏,在作品数量很少的情况下,以所谓的“我们要把它当文学看,而不是女性文学看”其实挺不公平的,所以听博客的过程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时刻,我和主播可能属于不同的女性主义流派,我属于女人做得有一点出彩我就会大力鼓掌,她的缺点一点都不重要,她有优点就是一百分,因为我希望这样能鼓励更多的女性创作者去创作,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如果用所谓公平的视角去评判,肯定不利于女性创作者自由书写
猴子5011
6个月前
上海
17
现在一看到那种大肆宣传的书,我就下意识反感下意识不想看……(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确实是好书,但那种宣传方式让人觉得很吵!
鲛岛
5个月前
美国
16
主播的意思是不应该用“女本位”来捂嘴,而不是“女本位”没必要推崇。打着“这是女本位啊,要有点包容度嘛”这种幌子来回避女性对于更高质量阅读内容的需求,才是真正把女性主义简化成口号,把女本位的力量消化掉了
花发发
6个月前
江苏
15
本集播客,我们从出版行业打工人、电商图书类目运营等角度,分析出版圈六大怪现象背后的逻辑,并“请”出超强嘴替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助阵。审美虽主观,但已尽量减少偏见,可依然有些话听起来像暴言,很冒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友好交流,也欢迎表达不同的观点。本集播客,依然会从中挑选3名听友,分别赠送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多谢不阅》~
小伊耳
6个月前
北京
14
主播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呢,私以为书籍重要的是让读者受益,受到影响改变哪怕微小的观念行为,比起高门槛的书,通俗的书更广泛传播,我其实蛮希望这种口号式的好阅读的让更多女性看到,撼动某些根深蒂固的父权思想,不恰当类比简体让更多人求知,那些或许文化水平较低的女性也有觉醒的机会和权利。对于这本书的受众来说,如果没有这本,他们读的或许不是高深的诸如《第二性》,而是娇妻男权型的小言。
祝安
5个月前
福建
11
我就是经常被媒体被推荐书创到的人,不仅如此,还多次被翻译创到,这就不得不提网络上多位女性博主力推的《暮色将尽》小小的一本书基本为流水账,仅有几句女本位书写被媒体强推,这么小一本我看了三次没坚持到看完,还有《第二性》,看大陆版看了半天不知所云,后来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找了台版看起来完全不费劲。后来买书基本把挑翻译放在首位,至于一些博主推荐的新书,有时还是防不胜防!挑书也是一门技术。
GoldenDust
5个月前
山东
10
36:28 我是真的很讨厌这种说法,什么上桌什么挑菜,作品的鉴赏角度被定格在作者的性别属性上就很…荒谬,如果只看到了作者的性别,不论喜欢还是讨厌都是一种对作品本身的歧视。我一直觉得会持这种观点的人一定不怎么喜欢看书,只是喜欢贴标签和站队攻击他人而已(大声蛐蛐)
用功读书怎么从我嘴巴说出
5个月前
山东
8
35:39 感觉现在网络上已经没有和平讨论正常交流的范围了……我觉得这太恐怖了。非黑即白都没有中间地带了
女巫之后
6个月前
瑞士
6
1:13:05 笑得,支持骂骂小宇宙😂我对“大师”这个词非常排斥,逢见必pass!这期内容还是很喜欢,爱活人爱听人话,尽管你们觉得不是很好。文学需要批评需要真诚,也谢谢你们把这期发布出来🫶🏼
咆哮小狗
5个月前
安徽
5
42:16 同意,说的太好了,内容的产出者自己一定也希望别人因为内容好而喜欢这本书,而不是作者本人的某个特征
淼赟
5个月前
福建
4
我个人感觉第一本童话应该是《她对此感到厌烦》?第一次看到很震撼,也很新颖,当一个现代女性落入中世纪完全男性的游戏里会是怎样?
看久了也会有点腻也不太适应,全体男性恶人,有点脸谱化,当然各有各的坏,有点像为了坏而坏,为了对立而对立。可能我本人还是对男性有所幻想?(笑哭)后来我想也有可能是时代背景,哪怕现在普通男性(我老公)也没有办法承认女性主义存在的部分合理和正确性。也会觉得女主有些做法有点过激,可再立足她的角度,当“我”被卷入游戏一遍又一遍,试了各种性格方式适应游戏都失败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的时候,那还要怎样呢?就按“我”的想法肆意一回又如何?总体还是一本好书的
HD786861x
5个月前
美国
4
41:31 我反而认为因为只看了一点儿理论才会拿来奉为圭臬,但凡对一个领域研究得足够多,都说不出如此片面的话来。
芭游两芬知伊
5个月前
辽宁
4
可太喜欢这期带着冒犯的节目了,现在互联网上说真话帮排雷的人太稀少了,只能夸和捧完全不能说缺点和吐槽。听完这期想说的话好多好多呀。作为不是每天读书,没有啥特别喜好也不专业的读者,选书路径之前确实会去看名人推荐,非常非常喜欢的明星看过的书就真的会种草;读得多了慢慢会分辨一点了,豆瓣的评分现在不太看了觉得有点假;目前主要会听播客推荐的书,比较喜欢聊天中无意间提到的某本书,或者是有一些和目前所处状况有联系的。不得不说禁书真的会刺激销量,而且有人还会高价收的,得承认我也跟风买过绝版书或者某封杀作家的书。听播主读书,感触颇深,我也发现了看书和读书是有区别的,读出声的时候对于作者译者的文笔是否流畅、逻辑是否清晰,用词是否准确、节奏是否舒服,会特别明显,所以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我都会念出声,对于读感好的书评价都会多一颗星,有些译者翻译堪称机翻的阅读体验就差评差评。名人作序写推荐语,原来播主和我有一摸一样的疑问:他们真的都认真看了吗,哈哈哈,我觉得更应该对读者负责一点,别辜负了我们的信任。还有的序言,写序者是真的看过了本书,但写出来完全是读后感啊,各人物的命运基本剧透的差不多了,我还看什么,看到这种就超级生气。播主们还挺勇敢,我特别佩服敢于表达自己的人,现在的评论真的很不友好,所以我总感觉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情,书评也是基于个人感受。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要总上纲上线。写了这么多,最后说一句,骂得好!
weiwen1
5个月前
山西
3
46:05 我觉得很可悲的一点就是“什么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能不能最终留下”都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依附情绪,推销,很多半差不差的东西就会变成有口皆碑的东西,我说的不只是图书,好像现在这个时代都沾点这样。真实的一定能留下吗?保持自我意识而不是抱团取暖的可能性,还存在多少呢。
骨咕钴
5个月前
江苏
3
1:00:17 现在就给我写!笑死我了……这么经典的作品编辑一点既视感都没觉得吗
衔烛曳照
5个月前
上海
3
19:31 真的读不出鱼不存在什么地方能配得上那集播客的宣传调性……
NSBetter
5个月前
湖南
3
1:19:09 这段吐槽得太到位了哈哈哈。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思维体操,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悦的。有的作品就是需要反复重读才能茅塞顿开柳暗花明。文学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就是很难获取流量,这反而正是文学不顺应“强者逻辑”的证明。它不以数据作为自己尊严的来源,说孤芳自赏也罢,但这正是文学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