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49分钟
播放:
1.88万
发布:
2天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播的话】
过去的这一周,第80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举行。这不仅是一场外交大秀,也是一场议题角力的舞台。今年的大会同时也正值“纽约气候周”,来自全球的环保组织、科研机构、企业与政策制定者齐聚一堂。
在各种地缘冲突、经济挑战与安全博弈之外,气候变化依旧是绕不过去的焦点:全球正在逼近气候临界点。21 世纪20 年代被称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最具决定性的十年,而现在即将过半。特朗普的联合国大会发言,延续了他对气候行动的怀疑甚至挑衅态度。与此同时,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到2035年减排 7%–10%”的国家目标。在气候行动最为紧迫的当下,美国选择退出,不再有意引领甚至参与这一转型;而中国似乎正走上前台,为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转型提供动力。
仅在 2023 年,清洁技术产业就贡献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 40%——在整体经济低迷的环境下,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中国目前每年新增的太阳能装机容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清洁技术产业也正在成为中国工业未来和全球商业扩张的核心。去年,中国在境外绿色制造业投资达 720 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约 40%。
如何理解这一转变?是什么驱动了中国的绿色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清洁技术,在西方遇到了怎样的挑战?欧美左翼如何处理,与中国过去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中国引领了当下全球绿色转型这一事实?在西方普遍右转的政治光景中,中国与全球南方的合作,是否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气候行动的驱动力?在大国竞争、世界极化的背景中,是否还能找到气候合作的可能?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常年关注国际气候政治的观察家李硕,从联合国大会和纽约气候周出发,聊一聊全球气候政治的走向、中国在绿色转型中的角色,以及这一切和我们个人、和未来生活的关系。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李硕:亚洲协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气候项目总监
【本期剧透】
00:56 今年联合国大会与纽约气候周的现场观察
03:18 特朗普2.0及全球欧洲右倾化时代下,气候议题面将更大的临政治阻力
08:50 能源转型背景之下,西方内部的分歧
10:34 欧美左翼的soul searching:议题的优先级矛盾
14:35 仅中巴尼三国更新气候目标,多数国家持观望态度
16:33 减排等议题推进缓慢,气候讨论转向适应极端天气等务实议题
20:13 欧洲的气候共识有韧性吗?
23:14 中国刚刚提出的减排承诺是什么?对国内发展及国际社会分别意味着什么?
28:17 清洁能源发展“东升西降”?国际气候政治版图重塑?
36:51 中国清洁能源技术为何“后来居上”?
39:59 只依赖全球南方市场,中国的绿色经济能走远吗?
42:30 美国本土新能源企业逐渐倾向贸易保护主义
46:49 未来三四年气候领域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相关阅读】
联合国大会(UNGA)
联合国大会(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是联合国的主要审议、决策和代表机构,由193个会员国组成。每年9月至12月在纽约总部举行常会,分为一般性辩论和议题审议阶段。大会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首届会议于1946年召开,曾通过《核不扩散条约》(1968年)、《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79年)等重要国际公约。
纽约气候周(Climate Week NYC)
纽约气候周是一个每年在纽约举行的、规模最大的气候活动周,汇集了来自全球商界、政府、民间社会和学术界的领袖,共同推动和加速气候行动。该活动由非营利组织The Climate Group发起和组织,通常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旨在促进气候领域对话与合作,加速实现净零、自然正向和有韧性的未来。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净零工业政策实验室的报告
China’s Green Leap Outward: The rapid scale- up of overseas Chinese clean-tech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s(英文版链接:www.netzeropolicylab.com;中文版摘要链接:chartbookchina.ghost.io)
该报告基于一个关于中国海外清洁技术制造业投资的综合数据库,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洞见:自 2011 年以来,中国企业已承诺在 54 个国家的 461 个绿色制造项目中投资超过 2270 亿美元——其中 88% 的投资发生在 2022 年之后。按通胀调整后的美元计算,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当年“马歇尔计划”2000 亿美元的规模。正值全球最迫切需要采取气候行动、清洁能源也已成为全球最廉价的电力来源之际,美国却选择放弃领导,甚至退出这一转型。与此同时,中国在国内大举推动绿色投资,并实现了绿色产业链的端到端控制: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绿色氢能。而这些产能正在被带到发展中国家,其中超过 75% 的项目位于渴望工业化产能的全球南方国家。
【特别鸣谢】蓝书屋基金会(Blaues Haus Stiftung)
【本期音乐】Bleu-Komiku
【节目制作】方改则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互动方式】
小红书@不合时宜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微博私信
会员计划咨询可添加微信:hibuheshiyi3 或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北境巡航
1个月前 北京
10
这点略不认同, byd等私企背后还是国家战略的延伸,并非单纯的私企行为
Izna
4周前 瑞典
8
在新能源经济领域,真的是中国做得最好,以前还有人讨论产业政策应不应该搞,现在算是证明了这种政府来引导大规模投资和整合资源的做法是有效的,私人无法由市场调节做到。现在美国也在学…
蟹棒
1个月前 四川
7
哥们儿说话也太垮了 大猴儿卵既视感
maemei
1个月前 瑞士
4
非常感谢主播和嘉宾深入浅出的分析,对快速理解目前的气候政治态势很有帮助!
小艮映像
1个月前 日本
2
这期好多观点有待商榷
北境巡航
1个月前 北京
2
人工智能的竞争 会愈加加重电力需求和能源安全的大国角逐
Christina_
3周前 北京
2
13:20 green -on-green
悄雪儿
1个月前 广东
1
第二
bieshalaisha
1个月前 浙江
1
美国现在就是摆烂
微笑的西西弗
4周前 四川
1
14:19 14:19 左翼阵营因为议题优先级而造成的分化这部分归纳得真好👍这几年愈发感受到很多进步议程推进受阻都与此相关,如果国家机器主导的体制内、制度化建设举步维艰,是不是更需要(依赖)非政府组织的自我赋权?其实有些时候还觉得中国和西方(尤其欧洲)在类似进步议程上的推动形成了一种镜象:国内讨论、舆论关注就大众层面而言较之西方相对有限,但政府主导的变革更容易得到贯彻;而西方政府似乎少有行之有效的行政实践(更别说有些还“倒行逆施”),但民众层面的讨论和相关的行业规范则更为健全。或许从结果导向来看,就该充分利用自己所在的“叙事体系”、找到不同的抓手和发力点吧
饭饭yhy
3周前 美国
1
说国内新能源市场价格低是市场的逻辑,是经济行为,这一点不太认同。国内新能源企业竞争激烈内卷严重,是企业自己独立发展就能形成的局面吗?…
爱学习的果果大王
1个月前 荷兰
1
我在荷兰学可持续发展+商业,很感兴趣学的也开心,但就是不知道以后怎么就业,有人了解学商业+可持续发展能找哪些岗位吗
北境巡航
1个月前 北京
0
期待一下 纽森
洪大力很忙
4周前 北京
0
嘉宾声音很好听 接地气 是听得进去的正经话哈哈哈
Tina29
3周前 北京
0
15:20 15年-20年,气候议程是重要的国际议程,往前推进,挑战较大。排放量比较多的国家: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宣布了NDC,而一些中等排放的国家,比如韩国和墨西哥,都还没有宣布。
Tina29
3周前 北京
0
27:48 美国2007年碳排放达峰,之后十年,粗糙估算,减排量12%,这种减排是建立在页岩气革命上,相比煤炭,天然气的碳排放相对少。
Christina_
3周前 北京
0
36:32 我买就行vs你来帮我造
独步91
3周前 安徽
0
小板凳坐好了!
呆禾
3周前 北京
0
46:43 国家补贴是一点儿不提
KentLiu
1周前 加拿大
0
各种赢麻了,无论左翼还是右翼,走到头一样是社达底色,谁也别笑话谁😀👍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