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8分钟
播放:
104
发布:
11小时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9月28日TSVC举办了《打造下一个独角兽》讲座第33讲。当AI大模型如火如荼之时,你是否知道,AI小模型和微小模型聚集起来,要远大于大模型。小模型和微小模型使得AI无所不在,哪怕是没有网络的地方。同时,AI小模型以极低的成本和最小的能耗,触达物理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我们跟随TSVC创始合伙人夏老师与“CNN之父”LeCun的高徒陈羽北教授的一对一对话来体验AI小模型的魅力!
嘉宾:
陈羽北,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博士师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神经科学专家Bruno Olshausen教授,博士后师从纽约大学深度学习专家Yann LeCun教授。研究方向为无监督学习与计算神经科学,主要探索人脑及机器学习中无监督学习的基本原理。博士期间获得美国自然科学研究生奖学金,研究工作获得2023年国际表征学习大会(ICLR)杰出论文提名,2020年在硅谷联合创办人工智能公司Aizip.ai。
夏淳博士是TSVC联合创始人,硅谷成功的系列创业家。曾先后创办三家科技公司,研发销售世界上最早的个性化营销系统,以及国际领先的边缘容器技术。他曾任IT行业一代巨头Sun Microsystems首席架构师,是早期云计算技术奠基者之一。除了云计算、芯片、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硬科技投资,夏淳博士在设计和创意领域颇有造诣,并且对社交媒体和社群经济的跨界文化有深入研究。夏淳博士是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创始会员之一,曾任北美分会首任主席。自2001年,他长年服务于青年学生的培养辅导,持续担任清华大学思源计划导师、清华创业孵化器x-lab的创业导师、清华创+逆向创新中心主任,并在硅谷创建了激励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公益基金TSVC Giving Fund. 夏淳博士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及计算机硕士,并在美国UIUC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
讲座目录:
01 活动概要
02 为什么小模型和微模型变得重要?
03 有人在做6B、7B大的模型,算是小模型吗?
04 为什么还需要做小模型?小模型擅长解决哪类的问题?
05 小模型究竟能做些什么?
06 什么是AI Agent?为什么要把它做在设备上?
07 演示过程
08 现在演示的模型到底是多大?运行的硬件大概是多少钱?
09 用一句话概括Aizip的特色
10 AI的四种效率具体是指什么?
以下为正文:
TSVC作为种子轮基金,其核心要素在于回归商业本质,于赛道形成之前提前布局,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在AI大模型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下,我们早期就察觉到另一个被忽视的赛道——小模型。当前,大模型已经发展到足够大的规模,小模型的需求也随之凸显。因此,我们在一两年前就开始布局,投资Aizip做小模型的方向。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新颖且重要的发展趋势。既然AI大模型的发展如此火热,已经广为人知,大家也开始拥抱AI,那么为什么小模型如此重要呢?接下来,让我们先请教陈教授。
01:35 请问模型做到多小算是小模型?微型模型小到什么程度算是微型模型?
陈羽北表示,理论上模型可以做到无限小,例如自然界中最小的生物之一--能在水中迅速游动的草履虫,它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智能领域,他认为模型同样可以实现无限小。那么,一个关键问题随之而来:模型究竟小到什么程度它还是有用的?他希望做出来不仅仅是小,而且这些模型还应具备实际应用价值,这才是真正合理的一个小模型。假如做出来的小模型没有用处,那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根据Aizip的经验,实现最小可使用的模型,其尺寸大约为8KB,即8000字节,这样的模型能够识别人们各种各样的身体活动。例如,它能够识别走路、上楼梯或跳跃等步态的物理活动。尽管其功能非常有限,但模型尺寸确实非常小。而且,即便模型的标准较小,在部署到真实世界时,仍能保持非常高的精确度。因此,这种极限小且高效的模型,可以实现仅几KB的大小。
当然,未来是否能够开发出更小的模型,使其能够执行类似草履虫的有趣功能,这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实际上,高效模型的定义是一个范围,到极限小的模型能做的事情也就非常有限。在Aizip看来,高效模型的范围可以从几KB到几GB。他们所探索的,是在每一类不同尺寸下,不同计算量的模型能够注入多少智能的问题。
04:15 经常听到有人在做6B、7B这么大的模型,这个规模在您看是仍然在大模型里面,还是已经算是小模型了?
陈羽北指出,对于LLaMa-7B这类模型,他的看法是相对的,取决于跟谁比较。从Aizip的视角来看,这几乎是他们所构建模型尺寸的上限。目前,他们所专注的范畴是在尺寸的上限部分,因此,所有小于7B的模型,无论尺寸如何,他们都会进行研究。然而,存在一个核心问题:在给定模型尺寸、算力和内存的情况下,我们能注入多少智能?这是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当你明确了所有限制后,这个模型能够注入多少智能,并在现实世界中达到多高的性能?他认为这是他们正在推进的事。他还认为,许多在7B以下的工作和研究都属于高效模型,只不过他们专注于一个特定范围,将智能推向极限,从几KB到几GB,他们都会研究这样的问题。
06:17 有了这些大模型以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做小模型?小模型擅长解决哪类的问题?
陈羽北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他想从最初的愿景出发。这个愿景不仅仅关注经济效益,而是坚信未来将是大模型和小模型共存的时代。例如,电影《黑客帝国》中的母体、《2001太空漫游》中的HAL 9000,以及《生化危机》中的超级人工智能小女孩“红后”。这些超级人工智能的存在,让我们相信未来不会只有一个超级智能,而是它们将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你可以真正地拥有它,而不是被它所控制。
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谷歌地图等出行软件,人们对它们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你越是依赖它们,就越会发现自己的选择权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超级计算机的决策。每天的行车路线往往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而是由机器帮助我们决定的。他相信,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不应该只存在大型的超级系统,而是应该有无数的小智能。这些小智能可能不及大系统强大,但它们无疑将成为未来的一部分。因此,在这样的愿景下,他们创立了Aizip,致力于将AI做得更加小巧、高效。
如果回到一个没有如此高标准、不那么抽象的愿景,他认为许多经济效益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启发。大家现在将大模型称为LLaMa,实际上它是一种羊驼,一种庞大的生物。如果放眼自然界,我们会发现许多不同级别的生物,从小到一只草履虫,有时不禁让人思考,草履虫是否也有自己的思想?再大一些的生物如跳蛛,以及更大的生物如蜜蜂,一直到羊驼,再到人类的智能。我认为智能具有多种不同的尺度,因此他们进行的AI研究和应用,实际上也可以存在不同的尺度。
人工智能也是一样,许多人所依赖的智能实际上并不需要极高的智能参与。例如,在许多物体识别的场景中,可能在视觉皮层V4区,在这些IT神经元上,主要的识别过程已经完成,只有在涉及复杂处理时,才需要一些更高级的智能行为。就智能而言,他认为对于许多日常所需的智能,比如识别是否有人,识别是否有包裹,以及从声音中去除噪声等,这些智能的小模型可能能够做到与大模型几乎没有差别。
举一个非常现实的例子,如果现在让一个小学生做加减法,可能做得还不如他好,尽管自己接受了另外20年的专业培养,复杂程度稍微高一点,但在这样简单的任务上,他并不会比一个小学生做得更好。因此,从他们的观察来看,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是如此,对于许多基本任务,小智能可以做得很好。随之带来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智能可以被高效地处理?我们能够把它做得有多么的高效?也许未来是把简单的智能放在用高效的模型来处理,它也能做到足够好,剩下一些更复杂的交给这些更强的智能来处理,这也许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11:16 陈教授刚才从生物界的各个规模的生物,一直讲到人类,这些比喻都非常生动形象。然而,仅依靠比喻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实际观察AI系统究竟是怎样的。请Aizip为我们展示一下,目前在实验室已经研发出能够正常运作,并且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系统。这个小模型究竟能做些什么?
陈羽北将先举几个简单的例子,随后邀请Aizip的团队成员万维尔进行演示。万维尔最近从斯坦福的Philip Wang实验室毕业后加入Aizip,目前负责语言模型的研发工作。他将展示一个极其高效的设备人工智能辅助。在此之前,先讲一些已经有的例子。自2020年Aizip成立以来,至今已有四年,在这期间开发了成百上千种不同的模型。每个月,有数百万台搭载我们生产的AI模型的设备在全球范围内投入使用。
例如,在耳机中应用的降噪技术,可以开发出超级高效的算法,精准地分离人声与噪声。这使得用户能够只听到自己的声音,而忽略其他人的声音。此外,耳机还具备语音识别功能,能够识别关键词,并执行唤醒指令,甚至进行模糊语音识别。实际上,这些功能可以集成在一个非常小巧的设备中。或者把你想做音乐的歌唱出来,声音就被设备接收,输出的就只有音乐声,没有人声。这样就可以做一个极限高效的人工智能的模型,把这里面所有的人声过滤掉,因为人声和噪声的区别,就可以把所有的人声去掉,最终只保留音乐声。这就像随时可以去唱卡拉OK一样方便。
像这种应用Aizip做了成百上千,而且不仅仅是声音了,还包括持续性地做人们行为的检测、异常的检测,以及在视觉领域对不同目标的检测和对各种物体的识别等。此外,这些应用的标准不仅体现在演示层面,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通过数百万次的现实世界测试,成功应用于实际设备中。
现在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现场做人工智能代理的演示,由维尔介绍它里面集成了ASR,集成了 TBS所有的语音,作为一个你完全可以拥有的设备上的个人协助,可以使用做一些指令等等。现在维尔会来做讲解,再到实机上进行演示。
因字数限制,更多内容请收听音频
欢迎关注“TSVC“微信公众号观看视频,了解更多早期创投相关话题的干货内容!
加入日常交流群请看海报右下角,添加TSVC小助手,获取更多分享。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