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9分钟
播放:
59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以下内容来自MicroStrategy CEO迈克尔·J·塞勒(Michael J. Saylor)接受乔丹·彼得森
的访谈内容。
MicroStrategy(现已更名为Strategy),由迈克尔·J·塞勒于1989年创立,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企业智能(BI)公司。它提供商业智能、移动软件和云服务,帮助企业分析数据并做出决策。2020年起,公司大胆转型,将比特币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并于2025年2月更名为Strategy,拥抱企业分析、比特币和人工智能领域。
在乔丹·彼得森的访谈中,迈克尔·塞勒详细阐述了他为何以及如何从一名成功的企业软件公司CEO转变为比特币的坚定拥护者。他将自己的转变归因于其独特的工程学背景、对科幻和奇幻的兴趣,以及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刻洞察。
1、塞勒的思维模式与早期经历
- 科幻与奇幻的熏陶:塞勒从小就沉浸在科幻和奇幻的世界中,阅读了海因莱因(Heinlein)、克拉克(Clark)和阿西莫夫(Asimov)等作家的作品。这种背景培养了他想象未来可能性和打破传统框架的能力,他将科幻视为理解物理世界的工程学工具,而奇幻则教会他如何在赛博空间中“施展魔法”,创造不存在的事物。
- MIT的学术背景:在MIT,他不仅学习了航空航天工程,还深入研究了系统动力学,这使他能够以非线性、动态反馈系统的视角看待世界,理解复杂系统中人类行为和经济学的影响。
- 域名抢购的洞察: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就预见到数字领域“赢家通吃”的趋势,并抢购了大量有积极含义的通用域名(如hope.com, voice.com),这体现了他对“数字房地产”价值的早期认知。
2、公司发展的瓶颈与个人财务困境
- 职业高原期:尽管MicroStrategy在企业软件领域取得了成功,但到2010年代,公司进入了低增长的“僵尸公司”阶段,年增长率仅为1%-4%,对专业投资者而言缺乏吸引力。塞勒尝试了各种传统策略,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研发、营销和系统重建,但都无法突破微软等“数字垄断”巨头的束缚。他感到职业生涯遇到了瓶颈和挫败,认为“工作无法解决问题”。
- 个人投资的对比:与公司业务的停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塞勒个人在投资苹果和亚马逊等“宏伟七巨头”股票上获得了巨大成功,这让他感到“尴尬”,并意识到“不工作”的投资策略反而能赚到大钱。这种对比促使他重新思考价值存储和财富积累的本质。
- “改变世界”的抱负:塞勒的抱负源于其母亲从小灌输的信念,即他“会改变世界”。当公司进入成熟期,他开始思考“这就是全部了吗?”,并寻求新的“冒险”和“前沿”。
3、比特币的“范式转换”与“货币战争”
- 疫情引发的深刻危机:2020年3月,COVID-19大流行导致全球封锁,远程工作普及。
大型科技公司利用远程招聘的便利性,“偷走”MicroStrategy的优秀工程师,削弱了公司的竞争优势。
更重要的是,各国政府采取了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将利率降至零,并大规模印钞。
- 金融资产的“恶性通胀”:塞勒观察到,这种政策导致了金融资产(如股票和房地产)的“恶性通胀”,而实体经济(Main Street)却遭受重创。他形容这是一种“颠倒的讽刺”:拥有金融资产的华尔街投资者在2020年过得最好,而实体企业和普通民众却被摧毁、破产甚至失去希望。
- 传统货币的贬值:塞勒指出,纵观人类历史,货币平均每30-40年就会崩溃。即使是20世纪“最成功”的美元,在过去100年里也贬值了99.9%,每年约有7%的通胀率。他认为,官方公布的2%通胀率是误导性的,通胀率是一个“向量”,对不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不同地区和时间点有不同的影响。
- 寻找价值存储方案:在认识到公司5亿美元现金资产在零利率环境下“不产生收益”且不断贬值时,塞勒面临“快速死亡或缓慢死亡”的选择。
他决定**“战斗”,开始寻找能够存储经济能量、抵抗通胀且流动性强的资产**。
他排除了艺术品、房地产和股票(因为它们已被过度炒高)。
他考虑了黄金,但认为黄金并非“完美货币”,因为每年2%的开采量意味着其半衰期约为36年,即在100年内其价值会减半三次。
- 比特币的再发现:塞勒在2013年曾对比特币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会像在线赌博一样被关闭。
但在2020年的危机中,他重新审视了比特币,并在一位加密货币企业家的帮助下,通过大量学习和研究,深入理解了比特币。
他应用工程学思维,将比特币视为一种“完美黄金”的数字设计。
4 比特币的本质与优势
- “数字黄金”的理想特性:塞勒将比特币描述为一种**“神币”或“抽象黄金”**,拥有黄金的稀缺性,但同时具备更优越的属性:固定供给量:总发行量限定在2100万枚,不可能再被“开采”。
无重量、可瞬间传送:在全球范围内即时、低成本地转移。
高度可分割:可细分为1亿个聪(Satoshi),满足小额支付需求。
点对点交易、无须信任:用户直接交易,无需中间方。
防篡改账本:通过密码学和分布式网络确保账本的不可篡改性。
永续运行:目标是持续数千年。
- 反脆弱与坚不可摧:他认为比特币是世界上**“最反脆弱、坚不可摧的事物”**,不会被量子计算破解,也不会被太阳耀斑摧毁。
- 工程学与意识形态的结合:比特币是一种**“意识形态,以协议的形式体现,并通过网络实现,其资产运行于其上”**。
它基于工程学原则、数学健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和真相,是一个热力学封闭系统。
这与自由主义者和奥地利经济学派**“自然法则”**的原则相符。
- “完美的机器”:塞勒将比特币网络比作18世纪钟表匠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制造的完美计时器,它在不完美的材料(如人、政府、计算机)中创造出完美的机器。比特币网络通过分布在全球的节点和矿工,形成一个容错、共享、任务关键、核硬化的系统,抵抗攻击和故障。
- 存储劳动成果:塞勒强调,持有比特币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守财”,而是保存劳动成果和声誉,并避免被寄生和腐败所侵蚀。
总而言之,迈克尔·塞勒将MicroStrategy转变为比特币持有者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他对传统货币体系脆弱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将比特币视为一种由工程学原则和健全意识形态支撑的、卓越的数字价值存储和传输工具。他认为,这是在“货币战争”中保存公司和股东价值的唯一出路。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