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1分钟
播放:
316
发布:
1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20251020 | 星期一
♾️
*杨振宁先生逝世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44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45年作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49年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1952年任永久研究员,1955年任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创立理论物理研究所(现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并在该研究所工作至1999年。1986年起应邀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7年起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现名为高等研究院)名誉主任,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
杨振宁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奠定了后来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是与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媲美的最重要的基础物理理论之一。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发现了一维量子多体问题的关键方程式“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统计物理和量子群等物理和数学研究的新方向。他在粒子物理、场论、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物理学多个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对这些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是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获颁国内外二十余所知名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还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富兰克林奖章、昂萨格奖、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求是终身成就奖等众多荣誉。
杨振宁先生毕生心系家国,为祖国的科教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1971年他首次回新中国访问,掀起大批华裔学者访华热潮,被誉为架设中美学术交流桥梁第一人,后又向中央领导同志提议恢复和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他亲自募集资金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持续资助中国学者近百人到美国进修,这些学者成为后来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为促进国内科技交流和进步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和科教政策制定建言献策、发挥了重要影响。回到清华之后,他把高等研究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新事业,为清华大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极大贡献,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正如他钟爱的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先生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杨振宁先生永垂不朽!(清华大学)
♾️
00:17 1. 野人小孩家人称采用自然教育法(津云新闻)
02:30 2. Momenta创始人预测:辅助驾驶竞争将在2026年结束(财新网)
03:11 3. 市监总局:车企不应牺牲安全性换取产品上市速度(财新网)
03:51 4. 多家银行公告:长期不动账户将被清理(澎湃新闻)
04:51 5. 阿里巴巴与蚂蚁联合投资66亿元设立香港总部,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上证报)
05:15 6.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超5亿(财联社)
06:13 7. “AI教母”李飞飞发布实时生成式世界模型,一张H100就能运行(第一财经)
07:04 8. 黄仁勋:英伟达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到0%(第一财经)
07:53 9. 估值有望达 20 亿美元,“AI 唱作人”Suno 正寻求与多家大型唱片公司和解(IT之家)
08:58 10. 苹果与F1达成7亿美元协议(第一财经)
09:12 11. 卢浮宫盗贼(CCTV国际时讯)
09:59 12. 放弃王室头衔,英安德鲁王子及女儿仍保留身份(央视新闻)
10:50 13. 郑丽文胜出(财新网)
♾️
音频平台:小宇宙&苹果播客
文字平台:公众号/些许播客
信息来源:标题()来源
主播制作:30000
♾️
开头音乐:Better Call Saul Main Title Theme (Extended) (风骚律师主题曲) | Little Barrie/Barrie Cadogan/Lewis Wharton/Virgil Howe
背景音乐: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elude (G大调第1号大提琴组曲,BWV1007-第1乐章“前奏曲”) | Alexander Rudin
♾️
PS: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打赏支持,让我们吃点好的,或把节目推荐给朋友,感谢哇~
小助手:Some30000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771150w
1个月前 广东
3
求求救救弱小无助的孩子🙏🙏🙏
30000_
1个月前 河北
3
信息更新: 人民网评野人小孩事件: 家庭有教育自主权,但底线不能失守 日前,网友在四川雅安石棉县某高速服务区拍到一名儿童赤身裸体,行为异常,像个“野人孩子”,引发广泛关注。 调查发现,孩子被如此对待,既没有儿童拐卖、虐待行为,也不是贫困所致。孩子的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父亲有大学学历,母亲则有研究生学历,家庭更无贫困困扰。让孩子过着衣不蔽体、地面找食、形似“野人”的脱离社会规范的生活,其实是涉事孩童父母的“自然教育法”。长期不让孩子穿衣服、不给孩子落户,相关部门多次介入想要帮扶,均被孩童父母以教育自由为由拒绝,其多次向相关部门表示是在用“回归自然”的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 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方式。但基本的前提是,不能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法律法规。孩子赤身裸体暴露在公共场合,将面临温差、蚊虫叮咬、意外伤害等风险,“爬行进食”不符合基本卫生标准,容易引发肠胃疾病。让孩子过类似“野人”的生活,还是对其人格尊严的伤害。更重要的是,3-4岁龄儿童正处在语言和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脱离社会规范的教养方式,难以帮助其建立基本的社会认知、习得社会交往能力,也难以融入人类世界。这种教养方式,恐怕是对教养自由的误解。 当下,一些父母探索更多元的教养方式,希望保护好孩子的天性。这种探索有其积极意义。房车旅行、山林养育等非主流方式也被部分人所接受和实践,但在实践中,一些探索也走向了极端,酿成了不少悲剧。更有父母迷信“棍棒教育”理念,以暴力代替教育。仅今年5月,就发生了多起父母管教孩子过程中,殴打导致孩子死亡的案件。这些极端教养方式,折射出的是部分家长在育儿上的严重偏差。 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父母绝非孩子的“所有者”,监护权更不等于对孩子的绝对支配权。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对家庭教育划定了清晰的法律底线。 生活方式自由、教育创新绝不是牺牲、损害儿童权益的借口。好的教育绝不是制造另类,不能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总而言之,任何育儿探索都不能突破底线,必须在科学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对于各类极端教养方式,一方面,要强化法律的刚性,进一步细化“不当教育”的认定标准,对出现教育偏差的家庭及时介入,以长牙齿的执法有效呵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避免儿童发展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另一方面,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育科学的教育理念,避免家长走入极端教育方式的误区。教育自由与儿童发展权并非对立,平衡家庭教育自主权与未成年人保护责任,才能让每个孩子既能保持天性,又能融入社会,健健康康成长。(人民网)
30000_
1个月前 河北
0
信息更新: 卢浮宫抢劫嫌犯仍在逃 7分钟抢走8件拿破仑时期珠宝 19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发生抢劫事件,数名蒙面人员从靠近塞纳河一侧的施工工地进入卢浮宫博物馆内,在藏有大量珍宝的阿波罗长廊作案。嫌疑人最终抢走了拿破仑时期的8件珠宝,另有一件珠宝在嫌疑人逃跑过程中被遗落在博物馆外,现已找回。 据法国内政部长努内兹称,嫌疑人利用卡车上的升降装置砸碎玻璃进入博物馆,整个作案过程仅持续约7分钟。作案人员随后通过升降装置从窗户逃出博物馆,并骑摩托车逃走。现场遗留部分嫌疑人的作案工具,而被抢走的文物价值“无法估量”。截至目前,嫌疑人仍在逃。(央视新闻)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