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快乐!
今天我们借近期的院线电影《涉过愤怒的海》,谈谈亲子伦理,也借其他的经典家庭电影,展开聊聊我们时代的阶层关系、两性关系以及隐形暴力。
本期主播
芙子
琳子、曹总
时间线
PART 1 谈谈《涉过愤怒的海》,角色和叙事手法
00:01:03 《涉过愤怒的海》讲了什么故事?
00:02:02 遇到李苗苗这样的人逃不了也要逃
00:14:03 娜娜的SNS日志如何增加叙事的层次
00:18:29 重复性叙事手法的叙事效果和家庭纪录片《四个春天》
PART 2 为人父母的难题——“不喜欢自己的小孩怎么办?”
00:22:21 你相信哪一个是家庭创伤的根源:父母做不到无条件爱孩子or父母天生爱孩子只是方式不一定对
00:39:25 芙子为什么不希望妈妈有“烈母”观
00:40:01 知乎网友提问:“不喜欢自己的小孩怎么办?”,时代伦理对父爱母爱天然性纯粹性的苛责
PART 3 其他的家庭电影与时代病症——阶层、两性、隐形暴力和父亲们的缺席
00:49:00 通过社会最小组成单位——“家庭”,看看社会的变迁
01:02:29 是枝裕和的家庭电影,关于伦理的思想实验
01:09:39 芙子妈妈为什么给她墙裂安利《你好,李焕英》?
01:14:49 正确看待妈妈们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山田洋次《家族之苦·妻如蔷薇》
01:17:55 《狗十三》,那些被爸爸妈妈们当作小事的隐形暴力
01:19:21 时代病症之“你那个把家庭群进行了‘消息免打扰’的老爹”
PART 4 大家的故事
01:27:51 总是被迫变得无坚不摧的妈妈们也需要人照顾的妈妈们
01:38:23 小津安二郎的家庭电影,家里的物哀美学
01:39:27 你印象最深的家里的一件物品
本期提及的作品
《涉过愤怒的海》
《四个春天》
《小偷家族》
《如父如子》
《海街日记》
《家族之苦·妻如蔷薇》
《狗十三》
《你好,李焕英》
联系我们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