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2分钟
播放:
4.55万
发布:
5天前
简介...
本期主播
李伟,《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本期特别嘉宾
项飙,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我希望你过得幸福”,这是一句美好的祝愿。
回到自身,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怎么样才算是幸福?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幸福,压力的来源是什么?
是否有一种一以贯之的、能让每一个人都获得幸福的方法?回望我们的历史,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是否有关于幸福的秘密,古人是否和我们有过同样的挣扎,他们如何定义“一个幸福的人”?我们的历史能否指导自己的当下?
三联与lululemon共同策划了本次对谈,邀请项飙与赵冬梅,从lululemon联合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幸福感报告》出发,讨论当下人们压力感知的可能原因,与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幸福感基因。
项飙在著作《你好,陌生人》中提到了“陌生化”状态,一个人可以从系统层面“认可”自己,却无法“认得”自己和别人,他说,“认得,指的是一个主体对另外一个主体的理解,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绪、考虑、挣扎和历史的看见。”在播客中,他以一个陶艺工人作为比喻,形容两种类型的工作——一个人在做陶器,并从劳动中逐渐找到意义和自我认同,并与世界紧密连接;而另一个人在表演做陶器,此人工作的全部意义,都从别人的眼光而来。后一种类型的工作逐渐增多,也让人更倾向于从外部标准来认可自己,却无法真正认得自己。
赵冬梅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致力于宋代制度、政治文化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研究、写作与传播,在北大和清华开设了一门受欢迎的课程“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在她的讲述中,我们可以向颜回学习如何找到内心的充盈,我们也可以向苏东坡学习如何“更好做自己”。从古人的生活出发,她提到“为人学”和“为己之学”的差异——君子的求真之旅,是从自己出发,向世界走去,如果道路行不通,君子仍然可以回到自身。
在本期节目中,也许你能找到关于自我认知与幸福感的某种答案。你看待历史的眼光,投向自身,或许就是获得好状态的参考线。
00:01:49 在他们的年轻时代,面临的压力是怎么样的?“如果有一天身边的人都发现我其实是个笨蛋,怎么办?”
00:07:20 什么影响了我们对压力的感知?
00:08:49 技术让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事务和期待
00:15:23 要持续不断地呈现出忙碌的状态,不展示的人会被抛下
00:17:28 陶艺工人的比喻:一个劳动的人,与一个表演劳动动作的人,他们和世界的关系有何不同?
00:21:29 两种“后悔”,影响我们如何判断当下
00:26:07 倒推的个人历史观:能不能以个人的未来评价当下,也以今人的眼光评价古人
00:32:13 接纳自己选择的意义,是古今幸福的重要基础
00:34:42 工作的内向转化:在劳动中找到心中的意义,并与世界建立联系
00:36:15 工作的双重异化:“他已经知道他的工作在异化他,但是他要把这个异化的工作在形式上做到极致”
00:39:32 外向转化型的工作越来越多:意义只由他人赋予
00:42:41 把别人对自我的“认得”,作为对自己“认可”的基础
00:46:48 今天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为人学”,而古之学者是“为己之学”
00:48:20 真正的“君子”,是从“我”出发,走向世界,如果行不通,仍然可以回到自我——“己然而然,君子也”
00:55:50 我们从古人那里可以学到什么?“人身难获,慎勿空过”
01:03:26 获得好状态的方式:保持身体健康,维持生活节律
01:05:12 观察生活:看单瓣的花,冬天的树,未名湖的白鹭
01:09:14 把罐头化的知识,变成有质地的、生命经验的知识
李伟,《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本期特别嘉宾
项飙,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我希望你过得幸福”,这是一句美好的祝愿。
回到自身,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怎么样才算是幸福?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幸福,压力的来源是什么?
是否有一种一以贯之的、能让每一个人都获得幸福的方法?回望我们的历史,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是否有关于幸福的秘密,古人是否和我们有过同样的挣扎,他们如何定义“一个幸福的人”?我们的历史能否指导自己的当下?
三联与lululemon共同策划了本次对谈,邀请项飙与赵冬梅,从lululemon联合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幸福感报告》出发,讨论当下人们压力感知的可能原因,与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幸福感基因。
项飙在著作《你好,陌生人》中提到了“陌生化”状态,一个人可以从系统层面“认可”自己,却无法“认得”自己和别人,他说,“认得,指的是一个主体对另外一个主体的理解,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绪、考虑、挣扎和历史的看见。”在播客中,他以一个陶艺工人作为比喻,形容两种类型的工作——一个人在做陶器,并从劳动中逐渐找到意义和自我认同,并与世界紧密连接;而另一个人在表演做陶器,此人工作的全部意义,都从别人的眼光而来。后一种类型的工作逐渐增多,也让人更倾向于从外部标准来认可自己,却无法真正认得自己。
赵冬梅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致力于宋代制度、政治文化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研究、写作与传播,在北大和清华开设了一门受欢迎的课程“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在她的讲述中,我们可以向颜回学习如何找到内心的充盈,我们也可以向苏东坡学习如何“更好做自己”。从古人的生活出发,她提到“为人学”和“为己之学”的差异——君子的求真之旅,是从自己出发,向世界走去,如果道路行不通,君子仍然可以回到自身。
在本期节目中,也许你能找到关于自我认知与幸福感的某种答案。你看待历史的眼光,投向自身,或许就是获得好状态的参考线。
00:01:49 在他们的年轻时代,面临的压力是怎么样的?“如果有一天身边的人都发现我其实是个笨蛋,怎么办?”
00:07:20 什么影响了我们对压力的感知?
00:08:49 技术让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事务和期待
00:15:23 要持续不断地呈现出忙碌的状态,不展示的人会被抛下
00:17:28 陶艺工人的比喻:一个劳动的人,与一个表演劳动动作的人,他们和世界的关系有何不同?
00:21:29 两种“后悔”,影响我们如何判断当下
00:26:07 倒推的个人历史观:能不能以个人的未来评价当下,也以今人的眼光评价古人
00:32:13 接纳自己选择的意义,是古今幸福的重要基础
00:34:42 工作的内向转化:在劳动中找到心中的意义,并与世界建立联系
00:36:15 工作的双重异化:“他已经知道他的工作在异化他,但是他要把这个异化的工作在形式上做到极致”
00:39:32 外向转化型的工作越来越多:意义只由他人赋予
00:42:41 把别人对自我的“认得”,作为对自己“认可”的基础
00:46:48 今天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为人学”,而古之学者是“为己之学”
00:48:20 真正的“君子”,是从“我”出发,走向世界,如果行不通,仍然可以回到自我——“己然而然,君子也”
00:55:50 我们从古人那里可以学到什么?“人身难获,慎勿空过”
01:03:26 获得好状态的方式:保持身体健康,维持生活节律
01:05:12 观察生活:看单瓣的花,冬天的树,未名湖的白鹭
01:09:14 把罐头化的知识,变成有质地的、生命经验的知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Noveara
2周前
上海
27
太务虚了,感觉说的不太切实,两位嘉宾可能需要接触更多的实实在在的人,经历实实在在的事,才会对社会上的中年人和年轻人有具体详实的感受
dana华姐
2周前
广东
8
30:38 听着很绕很累。能理解老师在努力选词,致力于准确表达,但前置条件太多,后面输出的观点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Qgrit
2周前
四川
5
很喜欢的两位学者
虚舟飘瓦
2周前
天津
4
很喜欢赵教授娓娓道来
阳阳_Bq9m
2周前
上海
4
44:47 项老师说的这个其实也是我一直思考的,为什么不把那些失败的实验或者方法允许作为论文发表,这种思想链路其实也是有价值的,值得被认可的,当然有没有人愿意去看是另一回事了
hazieuuuzzz
1周前
江苏
4
这期挺挑听众的,评论区的多样反馈也挺有意思。其实汲取自己能理解能赞同的内容就可以了,听不懂却硬要留一句差评的人,也大可不必如此广泛地接受信息。
大力强
2周前
云南
4
1:10:22 这些精神追求自己都一直有。只是大多数没有背景的普通人,被卷入生存尚且自顾不暇,那么,那些精神世界的追求如何成立
大力强
2周前
云南
4
16:03 很感兴趣:这期聊这么多,有一些实质的现实操作方案吗?
有什么高屋建瓴的视点吗?
结构性的问题,即便不这么抽象地拆解,其实身处其中的人,多少是了解的。
_L1na
2周前
湖南
3
赵老师很会宽慰人呀
天明星火
2周前
内蒙古
3
希望这次对谈能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乐乐Love
2周前
黑龙江
3
幸福就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温雅声声
2周前
北京
2
从你好陌生人开始,让我们的社会少一点冷漠,多一点温度。
花开半夏WLH
2周前
新疆
2
看完突然觉得,幸福可能就藏在简单的生活里。
砚今
2周前
河南
2
很幸运能够在现在的时间点听到这个播客,两位老师说的正是我现在思考并且已经有了一点收获的问题。我作为一个工科生,从进入大学开始我就陷入了一种无意义感,但我一直在思考,就像老师说的一种黑匣子的状态。在这期间我一直在思考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不想走那条社会标准的路,但我又找不到我想走的路。在这期间我很痛苦和挣扎,甚至沉溺于这种痛苦,后来我发现痛苦本身并没有意义,痛苦之后领悟到的幸福才是目的,人活在这个世上不是为了痛苦,而是为了幸福。我还是没有找到我想要的路在哪,但我的心态平和很多,因为我会不停寻找。在这期间我也感觉很孤独,身边没有人可以进行这种交流,也得不到认可感。因为我不符合学校关于好学生的定义,我没有科研,没有职务,没有“价值”。或许有一天我会用我自己的方式得到这个社会体系的认可,得到这种认同感。不知道我的表达是否能够传达出我内心的豁然开朗和现阶段的顿悟。
玉石1
2周前
新疆
1
幸福不是终点,而是一段旅程。
一览众山霄
2周前
天津
1
真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八尾猫小朱
2周前
广东
1
很喜欢赵教授娓娓道来,希望多出同类型的专辑,这样既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又容易吸收
Starlight215
2周前
浙江
1
44:02 认得作为认可的基础 而非倒置
船长_lm5H
2周前
河北
1
只有我一个人感觉谈得很飘忽混乱吗?
Nooora_
1周前
广东
1
时代的困境,普通个体是没有统一的解决路径的。我们能做的只有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看看再活久一点会变成什么样,时间流逝后能留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