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VC举办了《打造下一个独角兽》讲座第十一讲,面向在当前经济下行招聘市场进入寒冬的大形势下,即将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或有换工作打算的在职场人,甚至想趁经济低迷期跃跃欲试想创业的小伙伴们。TSVC作为一家投资过230多个公司的硅谷头部早期基金,联合三位同时有着学术背景,大厂背景和创业背景的小伙伴,利用投资人评估逻辑体系下做求职和职业发展的讨论。如何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做个投资,收获短期收益(找到工作)的同时,又能有策略性的长期收益(职业规划)。
热聊嘉宾:
Danny Dang,TSVC投资顾问,First Round Capital Fast Track导师
Jianan Zhan,TSVC投资顾问
Siming Dong,TSVC投资顾问
00:00 开场白
01:46 TSVC介绍
03:10 Danny Dang的个人求职历程
11:50 Siming Dong的个人求职历程
17:40 Jianan Zhan的个人求职历程
22:22 在毕业后,通过对自己的认识,为什么会选择加入23&me这个公司?
26:09 如何像投资人一样分析一家即将要加入的公司?
32:20 当下处于招聘寒冬,如何能够在找到工作的同时又能够兼顾战略性的职业规划?
32:35 对于在公司当中的选组、选位置、选跟随的领导,怎样在公司的所处的位置上显示个人价值?
44:11 在应聘过程当中有效的求职途径有哪些?怎么样在面试当中表现得更突出?
职业规划和求职历程
Danny Dang在2015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并获得罗斯商学院工商管理学士和电脑工程学士双学位,在上学期间就规划毕业后可能会创业,于是一直瞄准创业型企业,毕业后他加入了RelatedQ,这家公司很神奇的经历在于它是2011年创立,2014年就被Sales force以四亿美元收购。2016年底,Danny Dang加入了Stride公司,主要负责帮助客户收集所有的数据,以便更好地利用,这家公司在2019年被Snowflake收购,目前他在Snowflake做Marketplace。虽然之前在这些公司的工作时间都不长,但Danny Dang认为这些决定是很正确的,原因在于第一家RelatedQ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从它出来的员工大多数创业都成功了,整体氛围很好;第二家Stride公司的团队伙伴,之前在RelatedQ一起共事了解对方的能力,因为彼此都很熟悉,所以很信任他们,他也想学习一家企业从0到1是如何创立并且发展的。
Siming Dong本身的性格有点倔强,再加上喜欢走不一样的路线,在读斯坦福材料专业博士的后期他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划,当时就认为专业没有那么重要,在职场中有三种能力更加重要,分别是:技术连接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做出决策的能力,并且希望自己重点打造这三方面,技术方面就顺着自己所学专业的类似方向,选择了一家比较头部的公司实践做半导体方向,待了三四个月后就去拓展其他方面能力,跟朋友一起创业做AI教育负责产品方向,在这过程中通过团队协作、产品设计等积累了不少经验。由于当时国内经历了很大的风波,这家公司很幸运的被收购了,再后面因为家庭原因一直到今年又开始选择二次创业;最后是决策的能力,Siming Dong从本科开始研究股票投资,收获很多经验,后来伴随着自己创业,慢慢的接触到了一些投资机构,也帮助他们寻找项目,目前他还在努力上升阶段。
Jianan Zhan认为,毕业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好地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经过对自己的深刻了解发现,对技术应用的兴趣远大于对技术本身的兴趣,其次对于定义问题的兴趣远大于去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开展项目之前一定会把项目的来龙去脉摸清楚,最后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应该不拘一格,要多方面去思考解决,最终,他选择加入23&me,这个职位很适合自己。他认为工作其实千篇一律,对自己的了解其实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是很独特的。
在毕业后,通过对自己的认识,为什么会选择加入23&me这个公司?
Jianan Zhan当时博士才毕业,认知能力有所欠缺,对于事物的看法就只有两种,在这种状态下选择进入大厂、初创企业或者自己创业会有些不适应,也会有一定的风险。而23&me那时候还是一家小型企业,还未上市,就比较适合自己。目前已经工作了四五年,在这过程中有了一些磨练,在后面看任何的项目,不会再有之前两种极端的认知,而是能以平稳的心态来判断这个公司是否能投资。
如何像投资人一样分析一家即将要加入的公司?
Danny Dang以个人经验来看,首先要看一家公司定位的发展方向,了解到能做的规模,以及能否落地,前期要掌握公司创始人的背景以及社会关系网,最后要足够的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在这家公司是否能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有句话说的好“一个工作的好在于两点,挣钱或者是学习”,如果两者兼顾那是最好的,只有一个也可以,但是两者都没有的话就要另作打算了。
当下处于招聘寒冬,如何能够在找到工作的同时又能够兼顾战略性的职业规划?
Siming Dong认为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创业型,一种是寻求晋升机会。对于前一种创业型的,建议越早规划越好,哪怕现在还在学校也要尽早的去接触,很多创业团队在初始阶段非常需要大量的应届生,想要接纳这样的成员和公司共同成长;后一种是寻求晋升机会,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先要调整心理预期,其实这跟投资很像,在牛市时盈利是基本的指标,在熊市时就需要调整,做一些心理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在公司当中的选组、选位置、选跟随的领导,怎样在公司的所处的位置上显示个人价值?
Jianan Zhan表示,个人价值要根据实际情况去体现,不能刻意为之。其实个人价值要大于职位的价值,而职位的价值远远大于公司的前景。首先一家公司未知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其次要看公司的整体氛围,如果只是简单的完成一个项目,循规蹈矩方可;但如果要创造更多的价值,一个职位的旗帜是很重要的,当一个人整体的工作能力能够做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去呈现,这样的职位可能会更好,所以个人还是需要有自我驱动去坚定的完成一件事情的信念。
在应聘过程当中有效的求职途径有哪些?怎么样在面试当中表现得更突出?
Danny Dang认为,求职途径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从这家公司能获得什么,想清楚之后并为之努力,这对企业录用人员是很重要的决策点,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都会希望招到一个认知同步跟公司文化契合的人。
Siming Dong认为,首先求职途径要用各种方式主动的积累人脉。第二要摆正心态,在做很多决策的时候容易被心态干扰,出现这种情况后要客观的分析目前所拥有的资源和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结合目前宏观的环境,制定一套符合自己心态的策略,要尽早的化被动为主动,勇于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
Jianan Zhan认为,是更好的了解自己,觉得做自己更重要,如果自己是随性的人就随性一点,如果是很有规划的人就把规划表达出来。在面试当中被问到最难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弱点是什么,这个答案要跟面试的工作无关紧要,但又非常的真诚。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