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41分钟
播放:
6,666
发布:
3天前
主播...
简介...
虽然离毕业季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可能也有朋友在7月的时候看到过类似这样的新闻,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不爱拍毕业照了、散伙饭也不怎么吃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疏离。
于是我们前段时间就请到了看理想《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的主讲人袁长庚老师谈了这个话题——00后:一代人被逼出集体冷漠。
这个题目或许有些耸动,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社会,都发生了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的变化。我们想和袁老师聊的,是这样一个变化可能是怎样发生的,以及我们为什么还在意这样的变化。
本期福利
🍺 8月15日前,打开看理想App,点击首页右上角「扫一扫」图标,选择「手动输入兑换码」,输入口令【好东西】,即可领取袁长庚主讲《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音频节目专属10元优惠券,限量100张。
🙏🏻 近日,历史学者许倬云在美国去世。8月15日前,由许倬云主讲的《许倬云十日谈:疾病、大国博弈与我们的未来》在看理想app免费开放收听。
本期收听提示
01:51 这代大学生都不爱拍毕业照了?
现代的中国人不再是集体本位
06:51 和身边人建立关系还重要吗?
是集体冷漠,还是过于礼貌的边界感?
10:10 大一就规划考研时间表,读研提前选室友
即使不能建设什么,至少保护自己的世界不会失序
11:46 在意“今天的年轻人变了”,是不是一种大惊小怪
13:52 今天大学里能争能抢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16:35 袁长庚版“给大学生的建议”:知识的热爱,创作的能力,负责的体验,边缘的感觉
22:01 现在的30岁人,像20岁人一样?我们不再想“成为大人”
23:14 拒绝“大人感”,是一种对失权最低限度的反抗
26:07 如何培养写作等输出的能力
28:18 倒霉人生生活指南:挫折、沮丧、停滞或许才是生活的常态
30:23 “我就想赢一次”
吃苦也可以有尊严,但为什么要吃“苦中苦”?
34:18 如何面对“长期没有办法突破”的沮丧与自我否定?
我们的困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37:08 这世界上真的有好东西,我们是可以去够一够的
“不存幻想,不做期待,以一种没有明天的态度不断地去活,活着本身意味着我们没有因为意义或价值的匮乏而被压垮,这就是反抗,而这种反抗本身滋养着人、确认着人的伟大。”(袁长庚《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第7集)
本期推荐
袁长庚 主讲《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点击图片/前往看理想app了解)
本期嘉宾
袁长庚,人类学学者,研究方向包括医学人类学、伦理与文化,人类学理论。
本期采访 | Jiarui
本期制作 | 林深、dy
于是我们前段时间就请到了看理想《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的主讲人袁长庚老师谈了这个话题——00后:一代人被逼出集体冷漠。
这个题目或许有些耸动,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社会,都发生了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的变化。我们想和袁老师聊的,是这样一个变化可能是怎样发生的,以及我们为什么还在意这样的变化。
本期福利
🍺 8月15日前,打开看理想App,点击首页右上角「扫一扫」图标,选择「手动输入兑换码」,输入口令【好东西】,即可领取袁长庚主讲《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音频节目专属10元优惠券,限量100张。
🙏🏻 近日,历史学者许倬云在美国去世。8月15日前,由许倬云主讲的《许倬云十日谈:疾病、大国博弈与我们的未来》在看理想app免费开放收听。
本期收听提示
01:51 这代大学生都不爱拍毕业照了?
现代的中国人不再是集体本位
06:51 和身边人建立关系还重要吗?
是集体冷漠,还是过于礼貌的边界感?
10:10 大一就规划考研时间表,读研提前选室友
即使不能建设什么,至少保护自己的世界不会失序
11:46 在意“今天的年轻人变了”,是不是一种大惊小怪
13:52 今天大学里能争能抢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16:35 袁长庚版“给大学生的建议”:知识的热爱,创作的能力,负责的体验,边缘的感觉
22:01 现在的30岁人,像20岁人一样?我们不再想“成为大人”
23:14 拒绝“大人感”,是一种对失权最低限度的反抗
26:07 如何培养写作等输出的能力
28:18 倒霉人生生活指南:挫折、沮丧、停滞或许才是生活的常态
30:23 “我就想赢一次”
吃苦也可以有尊严,但为什么要吃“苦中苦”?
34:18 如何面对“长期没有办法突破”的沮丧与自我否定?
我们的困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37:08 这世界上真的有好东西,我们是可以去够一够的
“不存幻想,不做期待,以一种没有明天的态度不断地去活,活着本身意味着我们没有因为意义或价值的匮乏而被压垮,这就是反抗,而这种反抗本身滋养着人、确认着人的伟大。”(袁长庚《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第7集)
本期推荐
袁长庚 主讲《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点击图片/前往看理想app了解)
本期嘉宾
袁长庚,人类学学者,研究方向包括医学人类学、伦理与文化,人类学理论。
本期采访 | Jiarui
本期制作 | 林深、d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柚子Cynthia
2个月前
新加坡
15
21:23 做个边缘人?我们女的一辈子都在当边缘人不需要刻意去找这样的机会好吗
羽毛飘飞7
2个月前
日本
8
11:19 或许并不是年轻人的心态变了(或者说有和老一辈对人际关系有根本意义上的决裂),而是现代社会各种格差都加剧了,在经济成长期成长起来的人自然对品质有更高要求,而所谓高质量人类在哪里都是稀缺品。与其勉强和三观见识等差距太大的人不如独善其身,但实际上并没有认为与人联系真的不重要。这一点组宿舍的行为可以佐证,换一个更好的环境的变化也能佐证。
99_lwcR
2个月前
安徽
6
06:53 现在有网络啊,网络上有同温层。
99_lwcR
2个月前
安徽
5
05:38 04:45 老师没当过辅导员吧,现在不给吃散伙饭,不给大学生在宿舍喝酒,在外酗酒。
妈妈西塔
2个月前
江苏
5
07:46 因为我的生活支点太少了,只有学习,身边人对我的期待就是学习,但我都读到硕士了真的在学习上觉得很疲惫,坏消息是我马上研三了,所有人都让我考公考编,走向了更逼仄的一条路。但成功的人能有几个呢?大量的普通人要怎么处理这样失败的考试考工作的经历呢?
陈额叶110
2个月前
北京
4
15:25 设计游戏规则的人,可以算到骨子里了。 取得什么状态是恒定的。 不太值。。 害。。。 一生被算计的,东亚人
不想晚睡的dy
2个月前
北京
4
🍺 8月15日前,打开看理想App,点击首页右上角「扫一扫」图标,选择「手动输入兑换码」,输入口令【好东西】,即可领取袁长庚主讲《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音频节目专属10元优惠券,限量100张。
🙏🏻 近日,历史学者许倬云在美国去世。8月15日前,由许倬云主讲的《许倬云十日谈:疾病、大国博弈与我们的未来》在看理想app免费开放收听。
文山拾遗
2个月前
北京
3
15:02 袁老师这句话说的太对,大学里“能争能抢”的东西已经很少。我在本硕期间打了辩论,进了学生会,做了社团,还编了书——这算不算“争”?但其实很没意思,最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和朋友一起在肯德基聊辩论到深夜,一起出去轰趴通宵,等等。如果用获取资源的心态来看,大学没什么可提供的了——所以我身边大一大二实习的朋友也一大半,卷四五段大厂经历直接校招。但我觉得也恰恰是这样,在大学里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做个文学社,或者戏剧社,或者做一套衣服,等等。最后能托举一个人的,不是光环,而是热爱
可以过得更纯粹一点了
Mi小米
2个月前
江苏
2
18:34 1️⃣找到热爱的事儿2️⃣表达力 3️⃣服务他人的能力 4️⃣多旅游,做一做边缘人~ 作为一个35+的80后,我们当年的学生时代真的特别单纯又美好。
栗子加点盐
2个月前
广西
2
18:59 17:07 1.对某一种知识的热情与爱好
2.创作的能力
3.纯粹服务性工作。(人是像海浪一样的,体会一下他人是什么样的感觉)
4.游学
Cyanescent
2个月前
广东
2
23:05 职场穿着这一点与其说是当代年轻人从青春期到成为大人的时间跨度的延长 不如说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试图去挣脱这个社会的规训 在公司企业单位没有明文规定着装要求的情况下 为什么要去迎合大众的 自己不喜欢的职场着装 想穿什么由自己说了算
Wowooooo
2个月前
中国台湾
1
20:31 但是主動選擇做某個地方的''邊緣人''(或說''少數人'')遇到歧視和不公正對待時候,要如何自洽?舉例而言,A國和B國敵對,身為A國學生在B國求學,找不到願意''培養敵國學術後人''的導師,日常生活也各種被排擠,打車被坑/租不到房子…,在這種情況之下,還建議年輕同學到異國選擇做''少數人''(忍氣吞聲接受自己護照身份即''原罪'')的意義何在?
浪漫主义的夜晚
2个月前
浙江
1
至少我可以做一个最好的读者。
努力成为开心小狗_
2个月前
广东
1
讲的太好了
脉苗慢慢
1个月前
浙江
1
离大学已经好远了,听了这期播客回想自己的大学时代,要是当时遇到这样的老师就好了,那就把这七传给孩子吧,大学是成年人的幼儿园,有很多美好也有了很多残酷的现实,但总归来说还是知识最秘籍学习最便捷的地方,所以就像袁老师第一条说的,最重要的是去养成对知识的热爱
GraceGSZ
2个月前
江苏
0
36:28 袁老师,你好好啊!!!太共情了
非有非无非人非物
2个月前
浙江
0
08:45 边界感
小佳超好运
2个月前
广东
0
阶段性就得听一下有袁长庚老师的播客节目来提精气神,抚慰身心🥹
一开始说到毕业照这个点真的非常有感触,因为本人也是今年刚毕业🥲我们班选了最便宜的拍摄套餐,反正就是走了个过场吧,然后我也没和多少同学拍了照(因为熟的人也不多)都不能说是阶段性的朋友了更多都是阶段性的陌生人哈哈哈哈哈(甚至是“仇人”)
分享几个很喜欢的点:
1.袁老师提到了“对知识发自内心的爱”我好像不止一次听过袁老师提起这个点,就是说你可以对学校对老师失望,但是你不要对知识失望类似的话。每次听都很有感触,袁老师某种程度上真的是让我和“教育”和解了,我不想再去恨应试教育了,我只想和知识好好相爱了哈哈哈哈。
2.第二个说鼓励大家寻找“创作的可能”我真的觉得创作能力就是生命力的体现,你写作也好、摄影也好、视频创作、录播客也好,都是非常生机勃勃的事情。我也相信这种表达会带给我惊喜~
3.Jiarui说的在自己的工作上停滞了,在一个无法突破的状态很难受,其实我非常感同身受!(在这种状态三四个月了)然后听袁老师回答了之后我便不内耗了哈哈哈哈,这个困顿不是我自己的原因!还要我怎样!我机会呢?我已经是正直勇敢有阅读量了,so what?
HD296684z
2个月前
美国
0
哈哈不和袁老师讲太真实了,作为老师的学生我可以证实这一点…但其实也会有些离得远的学生会联系吧,只是这些年越来越少了?
趙小恩
1个月前
湖南
0
宁诺毕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