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6分钟
播放:
2,515
发布:
3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嘉宾】
杨奕 @中国美术馆讲解员、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请到了中国美术馆的讲解员杨奕老师,和大家一起聊聊在中国美术馆当讲解员的有趣故事。如何竞争上岗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比故宫国博的票更难抢的居然是给大家志愿讲解的机会?怎样才算一场好的展览讲解?讲解员中的中国美术馆是什么样的欢迎收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当个免费的讲解员,那可不容易!
00:53 我为什么想去中国美术馆当讲解员?
03:50 缘分啊缘分!成为中国古建博物馆讲解员需要一场大雪
06:11 面试和笔试,当个讲解员还要过五关斩六将?
12:11 如何筹备一场有趣的讲解?讲故事,讲历史,讲技术还是讲风格
23:53 讲解员是如何挑选自己要讲的展品的?
27:21 讲到嗓子冒烟,鼻尖冒汗,讲解可真是个力气活儿
29:10 观众互动带给我什么?小观众给我上课,这活儿他会!
35:57 什么样的讲解是好的讲解?讲解有风格吗?
Part Two 讲解员眼中的中国美术馆
40:10 位于北京黄金地段的中国美术馆
42:00 中国美术馆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展览和展品
43:29 中国美术馆怎么逛?
51:02 有哪些中国美术馆的隐藏彩蛋值得解锁?
【本期延伸】
中国美术馆外景 @小红书 Monday
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 @小红书 大妮趣看展
明 沈周《湖山佳趣图》卷(局部)@澎湃
明 沈周《湖山佳趣图》卷(局部)@澎湃
《明成化二十一年沈周设色湖山佳趣图卷》为明代画家沈周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创作的设色山水长卷。作品以六纸接裱而成,描绘杭州湖山景色。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画卷尺寸纵31.7厘米,横813厘米。画卷包首有吴湖帆题签「明沈石田湖山佳趣图卷神品」,引首钤「白石翁」白文方印,卷末钤「石田」白文方印。接缝处可见「南启」「朱氏藏书画记」等收藏印,末段接缝另钤「钱氏数青草堂所藏印」「朱氏藏书画记」「学圃斋图书记」等三方印。全卷以设色展现江南山水,卷末附沈周亲笔题款。
明 沈周《湖山佳胜图》卷(局部)@林克的回旋镖
明 沈周《湖山佳胜图》卷(局部)@林克的回旋镖
元致子方书:甘肃简牍博物馆馆藏的西汉晚期帛书书信,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为国家一级文物。该信由戍边军官「元」写给友人「子方」,共10行319字,为现存字数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私人信件实物。信件内容包含四项委托:代购皮履与毛笔、问候次孺夫妇、代刻龟钮印章「吕安之印」、代购响鞭,涉及边塞军官物资补给与社交往来细节。信中提及的绢鞋尺寸(汉制尺二寸)与物品需求,反映了汉代丝绸之路驿站悬泉置的商贸活动及戍边人员生活状态。
《群仙图轴》:明,郑文林,(活动于16世纪前期)号颠仙。福建闽侯人。擅画人物,笔意野放,画风近「浙派」一路。此画描绘了一群仙人聚会的情景。画中巨松虬龙般的枝干贯穿于画幅,极富动感和气势。仙人们三三两两聚于松树下,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展示仙术,每位仙人表情生动,情态各异,犹如寻常百姓聚会玩乐一般热闹活泼。人物线条转折劲利,树石则加入了震颠、抖动的笔势,画面富有戏剧化效果和装饰性趣味。郑文林的画风代表了部分后期浙派画家一个新的走向突破院体画风的禁锢,走向狂草式的放逸画风,题材也从文人高士转向迎合世俗趣味的故事物,这种取向影响了清代上官周、黄慎等画家。
本期音乐:《画》@赵雷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697998w
3个月前 北京
4
听完了非常喜欢😍!感觉能做讲解员不只是热爱,还需要钻研精神和分享欲,希望能有机会现场听杨老师讲解
沐枝
3个月前 上海
3
这样的经验分享最宝贵了!想问没地儿问的那种,谢谢主播和嘉宾!杨老师好有感染力,多视角讲艺术,在乎小朋友,不背包袱…很多启发和能量🌹
青铜峡卖花茶滴
3个月前 甘肃
3
真滴很用心,每一次的博客都有让人惊喜的点!
谦彧
3个月前 北京
3
“国美”去的不多,看过老舍夫妇画作收藏展(现在还记得《《蛙声十里出山泉》)、隐元师友及弟子书画展(个人关注中日古代交通史,而佛教在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还有罗中立的《父亲》原作等; 听河森堡老师讲过在国博当讲解员的经历;记得张朋(朋朋哥哥/耳朵里的博物馆)也是国博的前讲解员; 记得09年看过某杂志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讲法国人的优雅气质和参观博物馆的关系。那时正好认识一个小学生,虽然我并不教她,在征得其父母的同意后,带着她去过博物馆、国图、央视和国家大剧院等很多地方,因为我很喜欢这个孩子,所以希望她能够开阔眼界和增长见识; 十几年前买过四年的博物馆通票,那时就去过先农坛,不过并不了解古建筑,直到疫情期间学习文化遗产专业时。另外从网上找了很多博物馆和考古等相关资源来学习。其中就包括湘大建筑学院柳肃教授的古建通识课,也获得了个人第一个慕课证书。还有清华建筑学院王贵祥教授在国图的古建通识课等等。所以后来又重新参观了先农坛的古建博物馆。通过三联中读了解了营造学社的历史,在园林博物馆看过一个营造学社的展览,后来又参观了清华建筑学院的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不好意思,又啰嗦了这么多。最后不知可否请您方便时,问张卫东老师一个问题,就是“论”字的读音。最近在看徐城北老师的《谁是美食家》,其中讲到朱家溍先生时,徐老师问朱先生,我和您怎么论?他说“论”在这读“另”。我知道朱先生也是张老师的老师。谢谢您。
蒙二
3个月前 陕西
2
北京展馆展览真多,真想立马去听讲解老师讲解
杨艺林Melody
3个月前 上海
2
好棒的播客!
高腰果
2个月前 上海
1
嘉宾好棒
newredskin
2个月前 美国
1
感谢嘉宾分享!我在芝加哥建筑中心做城市步行导览的讲解员,很有共鸣啊!
欢乐马A氏
3个月前 四川
0
江山社稷的稷要重读吧
zxq_张可逗
2个月前 湖北
0
喜欢💗
阳_9Slb
2个月前 贵州
0
片尾的歌曲好戳我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