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37分钟
播放:
1,712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本期分享一次读书会所引发的感想与思考。
02:31 当代人孤独感的内在来源
07:39 线上公共讨论为什么越来越无聊,甚至变得危险
11:26 我在读书会上经历了什么
* 我的反思
19:23 公共讨论中,遵守议事规则的重要性
28:06 人类某种难以言喻的、普遍的虚伪
33:20 我自身的虚伪
《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RONR)是一本由美国将领亨利·马丁·罗伯特于1876年出版的手册,搜集并改编美国国会的议事程序,使之普及于美国民间组织,也是目前美国最广为使用的议事规范。《罗伯特议事规则》历经百年修改,最新版本(第12版)于2020年发行,由丹尼尔·希柏德(Daniel E. Seabold)、萨谬尔·葛柏(Shmuel Gerber)等议事学者参与修订。
02:31 当代人孤独感的内在来源
07:39 线上公共讨论为什么越来越无聊,甚至变得危险
11:26 我在读书会上经历了什么
* 我的反思
19:23 公共讨论中,遵守议事规则的重要性
28:06 人类某种难以言喻的、普遍的虚伪
33:20 我自身的虚伪
《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RONR)是一本由美国将领亨利·马丁·罗伯特于1876年出版的手册,搜集并改编美国国会的议事程序,使之普及于美国民间组织,也是目前美国最广为使用的议事规范。《罗伯特议事规则》历经百年修改,最新版本(第12版)于2020年发行,由丹尼尔·希柏德(Daniel E. Seabold)、萨谬尔·葛柏(Shmuel Gerber)等议事学者参与修订。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齐人不暇自哀
2个月前
山东
6
虽然小事儿,但是意义很大,而且感觉特别实在,当下话语环境下真难得,要在某站一定给你三连!ps.我mark下no.350。期待早早100小时+
灰色小猫放屁大王
2个月前
江苏
5
我在线下办过读书会,也参与过比较多类似读书会的活动,对于主播分享的这些简直太太太有同感了。公共空间的缺失,导致一遇到这种场合有些人的话匣子就跟瀑布一样止不住了,跑题十万八千里最后变成个人经历的分享会,有时候几个小时坐下来我甚至记不得本来要分享的那本书叫什么。要想组织一场有质量的公开讨论对于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这种活动做到最后就会发现看似报名的人很多,但真正关心主题讨论本身的人很少。将近一半的人其实根本不在乎书是什么,也不想听别人讲了什么,只是在等轮到自己的发言机会好好输出一番,如果能扯到个人的经历、情感来换取现场的认同那就再好不过了。参加多了难免会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
Xingzhuo
2个月前
美国
4
有一个观点需要澄清和补充:在这里要求「弱势群体」遵守公共秩序的前提,是ta在明知一个公共活动也许并不适合ta,但ta依然选择参与——那么无论是谁,都不应该再以年龄、身份、心理状况为理由,无视大家默认需要遵守的公共活动规则。
孩子整体上是需要被包容和爱护的,但是孩子独自出席并参与一个成年人的公共讨论的时候,在ta不遵守规则时,ta依然应该被提醒。
另外,我这里不容忍任何人身攻击的评论。
逸凡yifan
2个月前
北京
4
这个世界需要有棱角的表达,怎么不算一种英雄主义呢
Alba爱喝白开水
2个月前
北京
3
深度挖掘这种现象,也剖析自己的真实观感,是我喜欢的声音节目类型。
公共秩序的破坏真的是随处可见,但是除了破坏者本身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还有组织者的问题,是否提前告知了规则,比如内容的关联性和发言时长等等,以及在突发事件中有没有及时控场。其实这些不应该由参与者来出头。
另一方面就是提出抗议的勇气,很少有人在这种“看似并没有过多利益损害”的场合出头,但如果真的被侵害了“比较大的利益”,异议的声音一定会相应增多。或者说每个人的底线是不同的吧。
李_向荣
2个月前
江苏
2
是的 经常会出于某人打破了秩序而愤怒 但是总转念一想 其实也许世界不需要这种秩序 或者这种秩序一开始就是自己臆想出来的理想状态 从而陷入一种犬儒的反思 延伸到厌恶某些电影情节里 主角一大段感天动地巧言令色的演讲 一段话造就奇迹般的改变 规则和秩序被道德瓦解 (耸肩)谁知道呢 事情的边界总是模糊的
DAE-白丁
2个月前
广东
2
我是一个高中生,有次学校要举办《钱学森传》的读书分享会,但实际上是一场表演。老师让我们写一篇钱学森传的读后感,写得好的可以获得单独发言的机会。我写了一两千字,被选上了。我请老师帮我把我的文章改短,改成一篇发言稿,后来我拿到改好的文章,发现和我的文章没有一点关系,但我却要在年级所有人面前,以我的名义讲一些完全不属于我的话。
椿牛
2个月前
重庆
2
20:48 我太懂了……我非常讨厌这种人而且极其容易变得不耐烦。遇到一个正常的提问都难更别说有深度有高光的了,不能说没有但是几率太小了。
齐人不暇自哀
2个月前
山东
1
16:34 小姑娘当开放麦来的
初七_-
2个月前
陕西
1
19:23 很明显主持人没有控场意识
barbara的美丽人生
2个月前
河北
1
主播讲得很好!公共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都默不作声就乱套了,什么事都干不成。
西棋
2个月前
天津
1
深有同感,参加过几次读书会,线上线下都有,开始前明确要求做准备、开始后主持人严格控制发言时间的,无论作为分享者还是听众体验都比较好。我也经常反思自己,有次实在忍不住当场反驳了一个明显有误的观点,但后来想想,何必呢。甚至我打下这段话的时候,“明显有误”这几个字也是刻意加进去作为“防杠声明”的…
Frau龚
2个月前
德国
1
很值得思考的话题! 感谢分享。播主不用觉得观点太长或者小题大作,这是你自己的播客,听众自主选择来听,而且是免费的,听众听后感觉如何,已不是你的责任了。 反正我觉得好! 想了一下,是不是和公共讨论中,民主的意识有关呢, 如果小女孩超时或者想再次发表意见的时候,征求下全场参与人的意见,投票是否可以, 比如有可能有人就是需要按时结束,有其他安排之类。 后面发言的人也有可能不在乎发言时间缩短。 总之,少数服从多数, 即使不同意的人也要接受结果,因为是他自主选择来参加团体活动,可能有这样的风险。前提是,大家都要根据自己真实的想法投票, 但是这个过程可能耗费的时间更长了。。。
粤北
2个月前
美国
1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给谁看的?总体来说是给两院议员、罗马公民看的,是给统治者看的。它是处理统治者和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它从来不处理统治者和奴隶之间的关系,而奴隶和奴隶之间根本就不讲究这些东西,这东西也不重要。大部分中国人在公共生活上的处境可以直接接入奴隶的地位,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怎么可能有熟练呢?
粤北
2个月前
美国
1
我们在西雅图有一个线下的读书会,做了很久了,大家每次发言之前是没有拿出正式的议事规则搞知情同意的,就是靠默契运行,大部分时候也都很融洽。对于公共发言的自我克制,这个事一丁点天启的成分都没有,就是靠练习,只要花时间练习,就会有熟练。对于小孩子来说,我就是会给予适当宽容,因为小孩子没经历过这种练习,ta不知道议事规则才是正常的。我们应该事后告诉ta,帮ta复盘,这个也是教育和训练的一部分。但我不太倾向于当场打断ta,因为对这个孩子来说,这可能是ta这一辈子第一次公共分享,我希望给孩子鼓励,让ta今后有机会变成真正娴熟的演讲者,而不是给ta当头一个教训让ta从此心生畏惧。
伊兰
2个月前
上海
0
感谢分享
barbara的美丽人生
2个月前
河北
0
前几天起心动念想参加读书会,还去小某书搜了几个本地活动,但临到跟前还是犹豫了,听这期节目更是劝退了。。。
HD673689l
2个月前
广东
0
很喜欢这一期,很真实,说出了我们感受到的但是表达不出来的,细腻的感觉,还有自己的一些感想。要做到公共场所不虚伪,需要先直面内心,这一期给了我直面内心的勇气
是腿腿子吧
2个月前
北京
0
这期特别好
HD630876g
2个月前
河南
0
好宏大的命题,通过你的讲述没看出人类的虚伪,你之所以觉得虚伪是因为觉得其他人也对小女孩不满,但却强忍着反而为她鼓掌。或许不是这样,因为对包容帮助弱势群体本来就是一个文明社会拥有的共识,如果我在现场,我或许也是沉默的那个,因为我愿意包容一些无伤大雅的错误。你是站出来反对的那个,我也可以理解,但你说我们这些沉默的人虚伪,让我有点难理解,因为我不会批评你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