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10分钟
播放:
61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本期是Arya的单口录制,聊聊最近在社媒上看到的一个触动我的短视频观点:
“热爱是艺术行业最大的PUA。”
从一个艺术行业的“打工者”转变为在纽约经营合唱团的“主理人”或“老板”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甚至可以说是批判性的理解。为什么艺术行业的老板要用“热爱”而非高薪来凝聚团队?我们来聊聊艺术行业的“热爱价值”与“凡俗”的挣扎。
📌 时间轴与重点讨论:
* 00:15 观点引入:热爱是艺术行业最大的PUA。
* 00:24 角色转变后的理解: 当我成为老板后,开始理解为什么艺术行业需要强调“热爱”,而非直接发高薪。
* 01:12 艺术行业在金钱上的竞争力: 对比高薪的科技行业(如程序员),艺术行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提供高昂的工资来留住人才。
* 01:42 热爱是艺术行业的第一位要素: 在缺乏资金支持时,热爱成为驱动力——为了贴近热爱,可以放下一切。
* 02:22 用“情绪价值”取代“金钱补贴”: 当不能用钱砸服员工时,老板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人情世故和提供情绪价值(热爱的价值)上。
* 02:45 机构的包装与情绪价值: 为什么大型艺术机构必须将自己包装得越来越高端、先锋?因为底层工作者非常需要这种情绪价值来支撑他们的工作。
* 03:14 艺术行业的“剥削”与平衡: 原计划是和朋友一起从亲身经历剖析这种“剥削”现象,探讨如何平衡热爱与生存的心态。
* 03:57 老板的理想:拿钱闭嘴: 科技行业的无情与高效(如AI裁员)对比艺术行业中不能用投产比计算的“人情”。
* 04:36 徜徉在热爱的汪洋里: 艺术工作者需要的幸福感,是选择艺术的原因。
* 04:50 书摘分享:《随机生活的智慧》——神圣与凡俗: 用神圣的语言讨论凡俗,如果你不能辨认神圣与凡俗的区别,你就永远无法理解艺术。
* 05:52 艺术与生活的鸿沟: 从“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凡俗技能论,到“艺术是一种神圣的精神”的意识论。
* 06:52 艺术的魅力:抽离日常的时刻: 艺术提供了一个让人从日常繁琐中抽离出来,思考与生活不相关事物的权利和时刻。
* 07:33 绝妙的“神圣”时刻: 回忆从小到大学艺术的绝妙时刻,那种听到音乐的毛骨悚然。
* 08:06 歌剧《波西米亚人》的震撼: Mimi咏叹调和弦乐配合带来的灵魂震慑感,它不光是物理共振,更是“不可说”的“爽”。
* 09:17 神圣的艺术与世俗的对应: 这种神圣、脱俗的时刻无法用金钱来对应,它只能是热爱。
* 09:49 预告下一期: 期待和在NYU/哥大深造艺术管理的朋友,更有逻辑地聊聊这个话题,分享我们在纽约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期待听到下一期与嘉宾的对谈吗?请不要忘记点赞、支持、关注我们的频道!
不见不散,拜拜!
“热爱是艺术行业最大的PUA。”
从一个艺术行业的“打工者”转变为在纽约经营合唱团的“主理人”或“老板”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甚至可以说是批判性的理解。为什么艺术行业的老板要用“热爱”而非高薪来凝聚团队?我们来聊聊艺术行业的“热爱价值”与“凡俗”的挣扎。
📌 时间轴与重点讨论:
* 00:15 观点引入:热爱是艺术行业最大的PUA。
* 00:24 角色转变后的理解: 当我成为老板后,开始理解为什么艺术行业需要强调“热爱”,而非直接发高薪。
* 01:12 艺术行业在金钱上的竞争力: 对比高薪的科技行业(如程序员),艺术行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提供高昂的工资来留住人才。
* 01:42 热爱是艺术行业的第一位要素: 在缺乏资金支持时,热爱成为驱动力——为了贴近热爱,可以放下一切。
* 02:22 用“情绪价值”取代“金钱补贴”: 当不能用钱砸服员工时,老板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人情世故和提供情绪价值(热爱的价值)上。
* 02:45 机构的包装与情绪价值: 为什么大型艺术机构必须将自己包装得越来越高端、先锋?因为底层工作者非常需要这种情绪价值来支撑他们的工作。
* 03:14 艺术行业的“剥削”与平衡: 原计划是和朋友一起从亲身经历剖析这种“剥削”现象,探讨如何平衡热爱与生存的心态。
* 03:57 老板的理想:拿钱闭嘴: 科技行业的无情与高效(如AI裁员)对比艺术行业中不能用投产比计算的“人情”。
* 04:36 徜徉在热爱的汪洋里: 艺术工作者需要的幸福感,是选择艺术的原因。
* 04:50 书摘分享:《随机生活的智慧》——神圣与凡俗: 用神圣的语言讨论凡俗,如果你不能辨认神圣与凡俗的区别,你就永远无法理解艺术。
* 05:52 艺术与生活的鸿沟: 从“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凡俗技能论,到“艺术是一种神圣的精神”的意识论。
* 06:52 艺术的魅力:抽离日常的时刻: 艺术提供了一个让人从日常繁琐中抽离出来,思考与生活不相关事物的权利和时刻。
* 07:33 绝妙的“神圣”时刻: 回忆从小到大学艺术的绝妙时刻,那种听到音乐的毛骨悚然。
* 08:06 歌剧《波西米亚人》的震撼: Mimi咏叹调和弦乐配合带来的灵魂震慑感,它不光是物理共振,更是“不可说”的“爽”。
* 09:17 神圣的艺术与世俗的对应: 这种神圣、脱俗的时刻无法用金钱来对应,它只能是热爱。
* 09:49 预告下一期: 期待和在NYU/哥大深造艺术管理的朋友,更有逻辑地聊聊这个话题,分享我们在纽约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期待听到下一期与嘉宾的对谈吗?请不要忘记点赞、支持、关注我们的频道!
不见不散,拜拜!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喜欢吃牛筋丸的杰哥
1周前
广东
2
来啦来啦,这期节目好棒啊,正好边听这期节目边吃肠粉
喜欢吃牛筋丸的杰哥
1周前
广东
2
来啦来啦,这期节目好棒啊,正好边听这期节目边吃肠粉
摄影师柳丁
1周前
上海
1
02:59 体面和社会地位也是一种价值
摄影师柳丁
1周前
上海
1
02:59 体面和社会地位也是一种价值
摄影师柳丁
1周前
上海
0
04:44 因为算不了直接的投入产出比,所以上限不可限量
摄影师柳丁
1周前
上海
0
04:44 因为算不了直接的投入产出比,所以上限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