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消失的“肠套叠”
肠套叠是肠管套入相邻肠腔,阻碍内容物通过。常见于婴幼儿,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当B超显示肠套叠突然消失,可能是肠套叠自行复位。轻微情况下,肠道可自行调整恢复。
图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急诊
一、儿童肠套叠有什么症状?
肠套叠是一种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尤其是在婴幼儿中。在这种情况下,肠道的一部分滑入与之相邻的另一部分肠道内,这可能导致肠道阻塞和血液供应中断。肠套叠是非感染性疾病,没有发热的临床症状,有急性发热的症状基本上可以排除肠套叠。因儿童年龄不同,年龄较大的儿童的症状可能典型,年龄越小越不典型。
肠套叠的典型症状:
1.腹痛症状:间歇性的剧烈腹痛,不会表达的婴幼儿可能突然开始哭泣,表现出剧烈的疼痛迹象,然后间歇性平静下来。
2.行为改变:临床上也有些婴幼儿表现为蜷缩双腿,在疼痛发作期间,孩子可能会本能地蜷缩双腿到胸部。或者烦躁不安,即使在疼痛发作之间,孩子也可能表现出不寻常的烦躁和哭闹。
3.胃肠道症状:
血便:肠套叠可能导致肠壁受损,孩子可能会有血便,其外观可能类似果酱样大便,或者伴呕吐。
肠套叠需要紧急干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和可能的手术至关重要。腹部超声检查是简单有效、阳性率极高的检查,发现“同心圆”征或者“套筒”征,很少存在误诊。
二、肠套叠突然消失后还需注意什么?
1.继续观察与监测
尽管肠套叠已经复位,但患者仍需继续观察腹部症状,如腹痛、呕吐等是否再次出现。建议进行24小时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以确保患者的状况稳定。
2.调整饮食
避免立即进食,以防肠道再次受到压力。逐渐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蔬菜汁等,然后逐渐过渡到米粥、易消化的蔬菜等。同时,患者应避免进食过快,以免吞咽过多空气。
3.调整生活方式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肠道的蠕动和再次发生肠套叠的风险,同时,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
4.定期随访与复查
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以确保肠套叠没有再次发生。复查的方式包括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或体征,应立即就医。
温馨提醒:当首次超声检查正常,但孩子临床症状比较典型时,也不要掉以轻心,建议腹痛时马上再行超声检查,肠套叠也有存在的可能。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